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绩效管理理论认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是激励的科学依据。通过对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的阐述,指出其不足之处在于:薪酬设置不合理,人才流动性差,对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从而提出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找到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等。
[关键词]绩效管理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高校是比较具有现代色彩的组织,高校科学地运用绩效管理理论来对教师进行考评和激励,对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要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高校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师资结构搭配合理、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良好契机之下,通过对高校教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绩效管理理论与激励机制
1.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绩效管理是上个世纪西方比较成功和普及的管理方法。绩效一般是指“成绩、成效”,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的领导者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领导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经理职责、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的沟通下,管理者帮助员工排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要成功运用这一管理系统,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澄清绩效管理的理念。绩效管理理念认为,第一,绩效管理是从战略高度提升组织效率的手段而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调节组织关系的工具。第二,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第三,绩效管理的主体是所有的直线经理与员工,而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第四,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的体系。第五,绩效管理要辅之以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培训。第六,绩效管理必须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相配合,任何一个体系都不可能独立的发挥其作用。所以,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职位分析、职位评价及薪酬体系等内容一致,形成有机整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绩效管理理论是激励的科学依据
只有依据绩效管理理念的科学内涵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组织以及组织中的成员进行考评,才能够得出科学合理的考评结论,从而依据考评的结论对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根据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和手段,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推动组织发展进步。
二、高校现有的激励机制及不足
随着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和激励在高校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推行的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根据现代化的绩效管理理论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对高校教师进行激励,以期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
1.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
我国高校近年来为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优秀教师人才,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对教师进行激励。综合国内高校的绩效管理现状,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第一,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相结合。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都是教授年薪制、主讲教师年薪制等岗位定薪制。在岗位定薪制的基础上,结合年终考核,按照不同职务标准、工作数量和质量的乘积发放教师工资。第二,工作稳定性激励。我国高校教师工作稳定性极高,“能进不能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师一旦通过招聘被高校录用,很难有出口机制,学校几乎不能辞退高校教师,除非高校教师主动辞职。第三,根据教学科研情况对教师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实际情况,把教师分为学术大师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5岁以下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5个层次。试图以此造就一批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和尖子人才,同时为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空间,满足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需要。第四,推行聘任制。2000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人事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废除终身制,推行聘任制度。目前,多数高校开始实行了教师职务聘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选拔人才,充分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水平;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化和效益的最优化;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高校教师科研教学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
2.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激励的手段相对单一,各种配套制度还不够科学完善,同时高校不太注重教师的层次差异性和起点差异性,忽视了对教师内在的精神情感的激励,物质激励尚不够,教育培训激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薪酬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由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标准津贴和规定的各种津贴等组成,绩效薪酬是根据教师对高校所作的贡献决定的,如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其收入表示基本满意、满意的占30.8%,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67.7%,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人只有0.5%,表示很不满意的有20%。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提高,但教师总体上仍然不太满意其收入,收入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时,北京商情公司调查表明,45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为收入的占41%。可见薪酬是否合理对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大影响。
(2)人才流动性差。高校教师人才流动的不合理流动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能进不能出,缺乏淘汰机制;在学校内部教师能上而不能下,缺乏上下流通的渠道;在学校之间教师不能自由流动,缺乏交流机制。这样都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师资队伍优化,也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更新。
(3)对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应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进行考核评估,从而得到有关教师工作的准确信息,以此来评定教师履行职责的程度,以确定教师的待遇的过程。但实际工作中,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手段并不够科学,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师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不能给教师奖评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使教师的进取心、责任感和成就感减弱,同时引发了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降低了教师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4)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许多高校通过提高工资,增发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来稳定教师。虽然优厚的待遇对教师稳定很重要,但只靠优厚的待遇却不能长久地使教师队伍隐定。很多常常忽视对教师情感上的激励。高校管理者很少深入教师基层,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并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中问题,真正成为朋友。导致教师对高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有机会去待遇更好的高校,教师人才就会流失。
三、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高校努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就凸现出来了。综合国外一流高校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途径必须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动摇,同时以人为本,兼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上文高校现有激励机制的不足,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如下。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目前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基本工资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在奖金、津贴的分配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立起以职位工资为基础,突出能力和绩效工资结构的激励型薪酬模式,再根据教师在本校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实际工资。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2.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高校的人才流动与高校稳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悖论,人才流动过快,能够促进学识传播和交流,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才流动过慢,虽然能够保证高校稳定,但是高校发展往往会陷入僵化和落后的局面。因此,人才流动的度一定要把握好。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师进行良性流动,促进教师人才合理配置。
3.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
高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教师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特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评从而为不同的激励提供依据。
4.找到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
高校应找到对教师进行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一方面加大对引进教师的物质激励,在薪酬方面可采取年薪制、津贴期权制和协议工资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多采取精神激励,高校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高校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对待教师应以情感人,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工作上给予肯定、感情上给予温暖,并在细微之处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教师的满意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四、结语
现代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思想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各类组织所运用,利用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激励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来促进高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我国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曾绍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美]罗伯特
[关键词]绩效管理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高校是比较具有现代色彩的组织,高校科学地运用绩效管理理论来对教师进行考评和激励,对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要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高校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师资结构搭配合理、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良好契机之下,通过对高校教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绩效管理理论与激励机制
1.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绩效管理是上个世纪西方比较成功和普及的管理方法。绩效一般是指“成绩、成效”,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的领导者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领导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经理职责、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的沟通下,管理者帮助员工排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要成功运用这一管理系统,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澄清绩效管理的理念。绩效管理理念认为,第一,绩效管理是从战略高度提升组织效率的手段而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调节组织关系的工具。第二,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第三,绩效管理的主体是所有的直线经理与员工,而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第四,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的体系。第五,绩效管理要辅之以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培训。第六,绩效管理必须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相配合,任何一个体系都不可能独立的发挥其作用。所以,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职位分析、职位评价及薪酬体系等内容一致,形成有机整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绩效管理理论是激励的科学依据
只有依据绩效管理理念的科学内涵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组织以及组织中的成员进行考评,才能够得出科学合理的考评结论,从而依据考评的结论对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根据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和手段,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推动组织发展进步。
二、高校现有的激励机制及不足
随着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和激励在高校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推行的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根据现代化的绩效管理理论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对高校教师进行激励,以期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
1.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
我国高校近年来为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优秀教师人才,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对教师进行激励。综合国内高校的绩效管理现状,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第一,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相结合。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都是教授年薪制、主讲教师年薪制等岗位定薪制。在岗位定薪制的基础上,结合年终考核,按照不同职务标准、工作数量和质量的乘积发放教师工资。第二,工作稳定性激励。我国高校教师工作稳定性极高,“能进不能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师一旦通过招聘被高校录用,很难有出口机制,学校几乎不能辞退高校教师,除非高校教师主动辞职。第三,根据教学科研情况对教师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实际情况,把教师分为学术大师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5岁以下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5个层次。试图以此造就一批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和尖子人才,同时为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空间,满足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需要。第四,推行聘任制。2000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人事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废除终身制,推行聘任制度。目前,多数高校开始实行了教师职务聘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选拔人才,充分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水平;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化和效益的最优化;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高校教师科研教学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
2.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激励的手段相对单一,各种配套制度还不够科学完善,同时高校不太注重教师的层次差异性和起点差异性,忽视了对教师内在的精神情感的激励,物质激励尚不够,教育培训激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薪酬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由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标准津贴和规定的各种津贴等组成,绩效薪酬是根据教师对高校所作的贡献决定的,如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其收入表示基本满意、满意的占30.8%,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67.7%,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人只有0.5%,表示很不满意的有20%。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提高,但教师总体上仍然不太满意其收入,收入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时,北京商情公司调查表明,45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为收入的占41%。可见薪酬是否合理对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大影响。
(2)人才流动性差。高校教师人才流动的不合理流动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能进不能出,缺乏淘汰机制;在学校内部教师能上而不能下,缺乏上下流通的渠道;在学校之间教师不能自由流动,缺乏交流机制。这样都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师资队伍优化,也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更新。
(3)对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应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进行考核评估,从而得到有关教师工作的准确信息,以此来评定教师履行职责的程度,以确定教师的待遇的过程。但实际工作中,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手段并不够科学,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师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不能给教师奖评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使教师的进取心、责任感和成就感减弱,同时引发了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降低了教师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4)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许多高校通过提高工资,增发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来稳定教师。虽然优厚的待遇对教师稳定很重要,但只靠优厚的待遇却不能长久地使教师队伍隐定。很多常常忽视对教师情感上的激励。高校管理者很少深入教师基层,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并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中问题,真正成为朋友。导致教师对高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有机会去待遇更好的高校,教师人才就会流失。
三、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高校努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就凸现出来了。综合国外一流高校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途径必须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动摇,同时以人为本,兼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上文高校现有激励机制的不足,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如下。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目前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基本工资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在奖金、津贴的分配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立起以职位工资为基础,突出能力和绩效工资结构的激励型薪酬模式,再根据教师在本校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实际工资。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2.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高校的人才流动与高校稳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悖论,人才流动过快,能够促进学识传播和交流,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才流动过慢,虽然能够保证高校稳定,但是高校发展往往会陷入僵化和落后的局面。因此,人才流动的度一定要把握好。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师进行良性流动,促进教师人才合理配置。
3.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
高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教师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特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评从而为不同的激励提供依据。
4.找到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
高校应找到对教师进行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一方面加大对引进教师的物质激励,在薪酬方面可采取年薪制、津贴期权制和协议工资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多采取精神激励,高校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高校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对待教师应以情感人,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工作上给予肯定、感情上给予温暖,并在细微之处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教师的满意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四、结语
现代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思想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各类组织所运用,利用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激励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来促进高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我国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曾绍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美]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