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理念不断更新。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养护和管理工作对整个园林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园林工程;绿化;养护
引言:
城市绿地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进市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等功能。要使绿地植物形态优美,体现设计意图,实现生态功能,凸显艺术魅力,必须有配套的高技术手段和高艺术水准的养护管理,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是实现设计意图成功的经验之谈,强调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一、养护管理前的准备
园林树木栽植完工后,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显现最佳绿化效果,首先应对已栽苗木进行详细普查,分类造册登记,对成活、生长发育正常、临界死亡及已死亡等情况分类摸底,并对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植物养护管理的配套措施。
二、灌溉与排水
1.灌溉
(1)水分对树木的影响。水分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体重量的40%-80%是由水分组成的。树木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及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转和合成等。在实践中,如果发现树叶发焉时首先要在水上查原因。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阴性植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而阳性植物对水分要求相应较少。有些植物很耐旱,如国槐、刺槐、侧柏等,有些植物则耐水湿,如杨、柳等。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育周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早春树芽萌发,需水量较少;枝叶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需水量较少;结实期需水量较大。
(2)灌溉时期与方法。园林树木的灌溉要根据树木在一年内各个物候期的需水特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树木栽植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灌溉时要根据不同植物需水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时间与方法。已经栽植的树木,应在早春树木发芽前浇返青水,有利于树木新梢和叶片的生长,同时也可以延迟萌动,防止晚霜危害;入冬前,北方地区气温低,多风干旱,应浇一次封冻水,冬季水结冻时放出潜热,可提高地温,使树木免受冻害。一年中再根据树木需水量与当地气候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浇水次数。为了节约用水,可实行喷灌、滴灌、管灌、渗灌等方法,避免大水漫灌。
(3)灌溉注意事项。要注意水质,无论是什么水源,原则上不能对植物造成伤害。浇水后要中耕、除草、保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要做到一次浇透,回避高温时浇水。
2.排水
树木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过多也会给树木带来危害。土壤水分过多,根系缺氧,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严重缺氧时,就会使根系窒息,引起死亡。排水的主要手段是径流排水、沟道排水和地下渗管排水。
三、施肥
1.施肥的原则
在植物的年生育期内,施肥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量,适时施入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以保证其正常生长。比如,树木萌芽抽枝发叶期,需吸收较多的氮肥,随着新梢生长的结束,植物的需氮量也随着降低;到了植物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时期,则需要吸收大量的磷、钾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来施肥,避免盲目施肥。
2.施肥的时期
同一种类、同一数量的肥料,给同一种树木施用时,施用的时期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葡萄,在早春时期施肥,有利于提高花芽的质量和座果率;在开花前10-15d施肥,可起到保果的作用。
3.施肥的方法
施肥分为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土壤施肥是将肥料施在土壤中,由根系直接吸收利用。施肥深度根据根系分布层的深浅而定。如碧桃、迎春等,根系分布层较浅,施肥不宜过深;阔叶乔木树种,根系分布深,施肥亦宜深些。根外施肥是将肥料配成溶液喷洒在树木的叶子和枝条上,营养元素由气孔和皮孔进入植株。如丁香、连翘开花座果期,喷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硼等,可促进花芽分化,减少落花落果。
四、整形修剪
1.整形修剪的作用
整形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提高树木成活率,控制植株生长发育,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以体现设计要求,满足观赏需要。
2.整形修剪的方法
(1)移植修剪。一般以重、中、短剪为主,修剪时保留壮枝、饱满叶芽和隐芽,尽量减少营养消耗面积,满足根系供养要求,提高植株成活率。
(2)艺术造型修剪。以平整枝条为主,以达到一定的几何形状。但需因树修剪,随枝造形,避免修剪时破坏植物生物习性,造成植株早衰和死亡。自然造型以疏枝为主,中短剪以促进旺枝生长为主,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自然景观应以自然形状为主,不需要人为造型,如假山旁的灌木、湖畔旁的垂柳等。
(3)根据树种的不同习性与功能进行修剪。如城市道路绿化的行道树,其主要作用之一是遮阴,分枝点高度不宜太高,但又不能影响交通,一般可定在2.8-3m之间。同时,相邻植株分枝点高度应基本相同。成片绿地乔木,分枝点高度要求不太严格。一般绿地外缘的植株分枝点高度应低一些,而中心的植株分枝点则要高一些,以促使尽早形成丰满的林冠线。
五、病虫害防治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1)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2)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园林绿化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的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防治的方法。用益鸟如灰喜鹊、啄木鸟等,或用益虫如瓢虫、赤眼蜂等扑食害虫。在园林绿地和公园中,应充分利用园林间植被的多样化,保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危害。
3.化学防治
病虫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防治,如喷药,人工扑杀等。在对公用绿地、行道树喷药时,要考虑环境卫生及安全;使用有毒药品时,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游人接近,或在夜晚喷洒;喷药人员,应带口罩,防止自身中毒。同时注意,在城市中严禁使用剧毒化学药剂和有机氯、有机汞化学农药。
4.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病虫害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消灭病虫,防止蔓延。同时,针对不同季节或不同植物的多发病虫害进行预防,尽量降低病虫危害。
六、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其他措施
1.防止风灾
春季多风,应采取修剪、培土、支撑等措施。
2.中耕、除草
对树木根部杂草可以采用人工中耕的方法消灭。如荒草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除草剂,但使用时要根据荒草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药剂,以免发生药害。
3.围护、隔离
对于一些怕伤害的古树名木、珍贵树种等,应用绿篱或围篱围护起来,与游人隔离。
4.看管、巡查
为了免遭人为的破坏,重点地区应设专人看管,定期巡视,必要时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结束语
城市园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在已有的城市园林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改善城市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园林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军.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魅力中国,2010,(17).
[2]赵荣华.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3]付平、于晓东、王艳梅.对园林生态问题的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 园林工程;绿化;养护
引言:
城市绿地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进市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等功能。要使绿地植物形态优美,体现设计意图,实现生态功能,凸显艺术魅力,必须有配套的高技术手段和高艺术水准的养护管理,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是实现设计意图成功的经验之谈,强调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一、养护管理前的准备
园林树木栽植完工后,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显现最佳绿化效果,首先应对已栽苗木进行详细普查,分类造册登记,对成活、生长发育正常、临界死亡及已死亡等情况分类摸底,并对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植物养护管理的配套措施。
二、灌溉与排水
1.灌溉
(1)水分对树木的影响。水分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体重量的40%-80%是由水分组成的。树木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及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转和合成等。在实践中,如果发现树叶发焉时首先要在水上查原因。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阴性植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而阳性植物对水分要求相应较少。有些植物很耐旱,如国槐、刺槐、侧柏等,有些植物则耐水湿,如杨、柳等。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育周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早春树芽萌发,需水量较少;枝叶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需水量较少;结实期需水量较大。
(2)灌溉时期与方法。园林树木的灌溉要根据树木在一年内各个物候期的需水特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树木栽植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灌溉时要根据不同植物需水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时间与方法。已经栽植的树木,应在早春树木发芽前浇返青水,有利于树木新梢和叶片的生长,同时也可以延迟萌动,防止晚霜危害;入冬前,北方地区气温低,多风干旱,应浇一次封冻水,冬季水结冻时放出潜热,可提高地温,使树木免受冻害。一年中再根据树木需水量与当地气候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浇水次数。为了节约用水,可实行喷灌、滴灌、管灌、渗灌等方法,避免大水漫灌。
(3)灌溉注意事项。要注意水质,无论是什么水源,原则上不能对植物造成伤害。浇水后要中耕、除草、保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要做到一次浇透,回避高温时浇水。
2.排水
树木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过多也会给树木带来危害。土壤水分过多,根系缺氧,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严重缺氧时,就会使根系窒息,引起死亡。排水的主要手段是径流排水、沟道排水和地下渗管排水。
三、施肥
1.施肥的原则
在植物的年生育期内,施肥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量,适时施入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以保证其正常生长。比如,树木萌芽抽枝发叶期,需吸收较多的氮肥,随着新梢生长的结束,植物的需氮量也随着降低;到了植物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时期,则需要吸收大量的磷、钾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来施肥,避免盲目施肥。
2.施肥的时期
同一种类、同一数量的肥料,给同一种树木施用时,施用的时期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葡萄,在早春时期施肥,有利于提高花芽的质量和座果率;在开花前10-15d施肥,可起到保果的作用。
3.施肥的方法
施肥分为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土壤施肥是将肥料施在土壤中,由根系直接吸收利用。施肥深度根据根系分布层的深浅而定。如碧桃、迎春等,根系分布层较浅,施肥不宜过深;阔叶乔木树种,根系分布深,施肥亦宜深些。根外施肥是将肥料配成溶液喷洒在树木的叶子和枝条上,营养元素由气孔和皮孔进入植株。如丁香、连翘开花座果期,喷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硼等,可促进花芽分化,减少落花落果。
四、整形修剪
1.整形修剪的作用
整形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提高树木成活率,控制植株生长发育,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以体现设计要求,满足观赏需要。
2.整形修剪的方法
(1)移植修剪。一般以重、中、短剪为主,修剪时保留壮枝、饱满叶芽和隐芽,尽量减少营养消耗面积,满足根系供养要求,提高植株成活率。
(2)艺术造型修剪。以平整枝条为主,以达到一定的几何形状。但需因树修剪,随枝造形,避免修剪时破坏植物生物习性,造成植株早衰和死亡。自然造型以疏枝为主,中短剪以促进旺枝生长为主,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自然景观应以自然形状为主,不需要人为造型,如假山旁的灌木、湖畔旁的垂柳等。
(3)根据树种的不同习性与功能进行修剪。如城市道路绿化的行道树,其主要作用之一是遮阴,分枝点高度不宜太高,但又不能影响交通,一般可定在2.8-3m之间。同时,相邻植株分枝点高度应基本相同。成片绿地乔木,分枝点高度要求不太严格。一般绿地外缘的植株分枝点高度应低一些,而中心的植株分枝点则要高一些,以促使尽早形成丰满的林冠线。
五、病虫害防治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1)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2)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园林绿化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的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防治的方法。用益鸟如灰喜鹊、啄木鸟等,或用益虫如瓢虫、赤眼蜂等扑食害虫。在园林绿地和公园中,应充分利用园林间植被的多样化,保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危害。
3.化学防治
病虫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防治,如喷药,人工扑杀等。在对公用绿地、行道树喷药时,要考虑环境卫生及安全;使用有毒药品时,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游人接近,或在夜晚喷洒;喷药人员,应带口罩,防止自身中毒。同时注意,在城市中严禁使用剧毒化学药剂和有机氯、有机汞化学农药。
4.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病虫害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消灭病虫,防止蔓延。同时,针对不同季节或不同植物的多发病虫害进行预防,尽量降低病虫危害。
六、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其他措施
1.防止风灾
春季多风,应采取修剪、培土、支撑等措施。
2.中耕、除草
对树木根部杂草可以采用人工中耕的方法消灭。如荒草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除草剂,但使用时要根据荒草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药剂,以免发生药害。
3.围护、隔离
对于一些怕伤害的古树名木、珍贵树种等,应用绿篱或围篱围护起来,与游人隔离。
4.看管、巡查
为了免遭人为的破坏,重点地区应设专人看管,定期巡视,必要时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结束语
城市园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在已有的城市园林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改善城市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园林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军.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魅力中国,2010,(17).
[2]赵荣华.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3]付平、于晓东、王艳梅.对园林生态问题的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