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地下工程的兴建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但是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地下工程进行防水处理,是保证地下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条件。本文对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高层、大规模建筑物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对地下空间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促使了地下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地下室结构是一种长期处于地下水或者潮湿土壤包围中的建筑结构,因此极容易出现渗漏隐患。这种渗漏隐患的出现,不但容易引起建筑物整体性安全隐患,并容易给地下室各种设备与物件带来损坏。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如何有效的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
防水问题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甚至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较大的联系。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在地下工程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出现渗水情况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加以重视,严格管理每一个施工环节,使地下工程达到防水的效果,保证其施工质量,使地下工程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
二、如何提高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优化构造节点设计
(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为主的防水主导思想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构自防水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通常被称为刚性防水。设计中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能方的不长、能整的不散,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尽量使结构选型规则、整齐,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开展及变形缝的设置。
(2)构造节点设计变形缝、施工缝和其它(例如穿强孔、阴角等)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尽量不设或少设。
(3)长期以来就有“十缝九漏”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充分暴露出变形缝防水存在的问题。变形缝的渗漏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解决好它们的防水设计是铲除这一病害的根本。十缝九漏,究其原因,除变形缝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外,防水设计中的单一防线也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上加强重视,变单一式的防水设计为复合式防水设计。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式防水设计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逢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4)关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缝、凸缝、阶梯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其原理都是延长渗水线路,等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这一原理除本身不完善外,施工起来也不好处理,因此不再提倡单独使用。建议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其中以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最佳,但在防护结构中宜采用钢板,以确保工程的防护效果。
(5)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
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
(4)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三个选择,一是全面分层,二是分段分层,三是斜向分层。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在墙体浇筑方面,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2)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mm-600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3、材料配合比问题
(1)水灰比的控制
水灰比不仅影响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还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会造成施工操作困难,此外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反之当水灰比过大时,也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渗水现象严重。
(2)合适外加剂的选择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远远超过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多余的水使混凝土的抗渗性下降。因此减水是抗渗的重要影响因素。还应设法堵塞渗水通道,密实混凝土结构,从而提高抗渗性能。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某些预期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3)最佳灰砂比的选择
灰砂比表明了水泥砂浆中水泥的浓度及水泥砂浆包裹砂浆层的情况,这与砂率所表明的概念不同,一个是说明数量,另一个是说明质量。灰砂比选择要得当,可以提供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灰砂比较小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小,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出现干涩和粘结力不好的问题,进而降低密实度,导致和易性变差,出现渗水问题。当灰砂比偏大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大,容易发生不密和收缩大的现象,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下降。抗渗效果最好的灰砂比为1:20-1:25。d.最佳砂率的选择。砂率是指1m3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体积。在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砂率的大小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关键因素,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它采用的是富砂率。水泥浆除了粘结填充,还可以形成砂浆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粗骨料颗粒相互隔开一定间距。这样可以使混凝土达到最大密实度,还能切断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道,提高抗渗性。
三、结束语
提高地下工程的质量,首先应该从改善地下工程防水做起,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地下工程质量的效果。在进行地下工程放水时,应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工序检查制度,并充分的发挥出业主、监理以及政府季候的质量管理职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常文慧.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37(3):92-93.
[2]陈哲,李建楠.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实践[J].山西建筑,2006,32(2)
【关键词】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高层、大规模建筑物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对地下空间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促使了地下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地下室结构是一种长期处于地下水或者潮湿土壤包围中的建筑结构,因此极容易出现渗漏隐患。这种渗漏隐患的出现,不但容易引起建筑物整体性安全隐患,并容易给地下室各种设备与物件带来损坏。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如何有效的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
防水问题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甚至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较大的联系。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在地下工程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出现渗水情况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加以重视,严格管理每一个施工环节,使地下工程达到防水的效果,保证其施工质量,使地下工程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
二、如何提高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优化构造节点设计
(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为主的防水主导思想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构自防水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通常被称为刚性防水。设计中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能方的不长、能整的不散,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尽量使结构选型规则、整齐,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开展及变形缝的设置。
(2)构造节点设计变形缝、施工缝和其它(例如穿强孔、阴角等)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尽量不设或少设。
(3)长期以来就有“十缝九漏”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充分暴露出变形缝防水存在的问题。变形缝的渗漏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解决好它们的防水设计是铲除这一病害的根本。十缝九漏,究其原因,除变形缝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外,防水设计中的单一防线也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上加强重视,变单一式的防水设计为复合式防水设计。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式防水设计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逢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4)关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缝、凸缝、阶梯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其原理都是延长渗水线路,等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这一原理除本身不完善外,施工起来也不好处理,因此不再提倡单独使用。建议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其中以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最佳,但在防护结构中宜采用钢板,以确保工程的防护效果。
(5)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
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
(4)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三个选择,一是全面分层,二是分段分层,三是斜向分层。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在墙体浇筑方面,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2)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mm-600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3、材料配合比问题
(1)水灰比的控制
水灰比不仅影响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还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会造成施工操作困难,此外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反之当水灰比过大时,也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渗水现象严重。
(2)合适外加剂的选择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远远超过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多余的水使混凝土的抗渗性下降。因此减水是抗渗的重要影响因素。还应设法堵塞渗水通道,密实混凝土结构,从而提高抗渗性能。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某些预期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3)最佳灰砂比的选择
灰砂比表明了水泥砂浆中水泥的浓度及水泥砂浆包裹砂浆层的情况,这与砂率所表明的概念不同,一个是说明数量,另一个是说明质量。灰砂比选择要得当,可以提供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灰砂比较小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小,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出现干涩和粘结力不好的问题,进而降低密实度,导致和易性变差,出现渗水问题。当灰砂比偏大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大,容易发生不密和收缩大的现象,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下降。抗渗效果最好的灰砂比为1:20-1:25。d.最佳砂率的选择。砂率是指1m3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体积。在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砂率的大小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关键因素,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它采用的是富砂率。水泥浆除了粘结填充,还可以形成砂浆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粗骨料颗粒相互隔开一定间距。这样可以使混凝土达到最大密实度,还能切断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道,提高抗渗性。
三、结束语
提高地下工程的质量,首先应该从改善地下工程防水做起,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地下工程质量的效果。在进行地下工程放水时,应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工序检查制度,并充分的发挥出业主、监理以及政府季候的质量管理职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常文慧.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37(3):92-93.
[2]陈哲,李建楠.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实践[J].山西建筑,200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