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农牧区居民蔬菜消费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蔬菜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高原农牧区改善民生问题以及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前蔬菜消费现状,进而找出了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在调查结论基础之上,提出需要构建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和庭院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及蔬菜销售点的市场供给模式。
  关键词:蔬菜消费;高寒农牧区;农牧民;西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供给不足。加强供给侧改革,改善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当前全社会的共同期待。而解决蔬菜供给问题仍是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国家最早实施“菜篮子工程”近30a(年)来,由于农牧民居住地的分散性,加之生境及历史等原因,虽然设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西藏农牧民蔬菜消费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尤其是对高寒区的农牧民来说,蔬菜消费更是尚未达到“温饱”水平,蔬菜产业发展非常缓慢。
  种类繁多的蔬菜作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各种矿质元素、各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与谷物、肉类、奶蛋等食物一起构成居民消费常见的农产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1980-2003年世界蔬菜消费平均每年增长3.61%[1]。从亚洲居民饮食结构看,蔬菜消费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蔬菜消费又远高于亚洲平均水平[2]。近年来,蔬菜消费研究主要集中在蔬菜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产业与科技创新、农民增收、食品安全、消费量变化趋势、消费特征、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市场以及消费意愿等方面开展[3-11]。而对高原农牧区居民蔬菜消费的动态有足够的掌握,才能制定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对蔬菜实现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西藏农牧民的蔬菜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提出蔬菜消费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冀为高原农牧区解决农牧民蔬菜有效供给产生推动作用。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为全面反映农牧民的蔬菜消费意愿,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区地区和阿里地区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蔬菜消费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对蔬菜消费有何需求等。调查点涵盖了42个县85个乡(村)。每个调查点随机选择10户人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85份,其中有效934份,问卷有效率为93.4%。从样本点的基本特征看,传统农耕区的样本为574份,占调查总量的57.4%;半农半牧样本為307份,占30.7%;牧区58份,占5.8%.从海拔高程看,海拔在4500m以上的农牧民占16.83@00~4499m的占27.58%,3500~3999m的占40.79%,3499m以下的占14.27%。购买蔬菜是农牧民当前解决蔬菜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从整体来看,经常购买蔬菜产品的农牧民占调查总数的44.34%,偶然购买蔬菜产品的农牧民占54.06%,但还有1.60%的农牧民不买菜。
  2 蔬菜消费现状
  2.1 蔬菜消费满足状况
  从调查总体平均值看,28.43%的调查者处于满足状态,51.86%的调查者处于基本满足状态,不满足的调查者占19.70%。农牧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更多处于“基本满足”状态。不同地区的农牧民对蔬菜消费“满足”与“不满足”态度存在较大差异。以牧业为主的阿里、那曲地区,交通相对落后致使蔬菜运输相对困难,价格偏高、海拔高使设施蔬菜生产成本高,蔬菜的市场供给总体上相比较其他几个地市更为落后,这些地区的农牧民尤其是远离城镇牧区的牧民,对蔬菜消费的需求意愿较低,在日常生活中有蔬菜消费即会感觉满足。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的牧民对当前蔬菜消费的“满足”程度高于林芝市和昌都市的农牧民。而持“不满足”态度的农牧民,大部分是因为蔬菜消费的数量得不到满足,这在阿里地区(占48%)、昌都市(占44%)最为明显,其次为那曲地区(占23%),以及日喀则市(占23%)和山南市(占14%)的高海拔县域。拉萨市(占11%)和林芝市(占3%)的农牧民对蔬菜消费需求的“不满足”除消费数量和种类不满足外,对一些蔬菜如何做菜食用不清楚也是其“不满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蔬菜消费种类
  蔬菜种类繁多,多数人常年食用的蔬菜仍为“萝卜、土豆、大白菜”老三样。农牧民购买的蔬菜种类包括根茎类的萝卜、胡萝卜、土豆,叶菜类的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茎菜类的莴笋,果菜类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葫芦、豇豆等。
  从表1可以看出,拉萨市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大白菜,其次为小白菜、黄瓜、辣椒,再次为番茄、土豆、萝卜、芹菜、胡萝卜,最后为莴笋、西葫芦、茄子;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小白菜、大白菜、辣椒、土豆,其次为胡萝卜、黄瓜、番茄,再次为芹菜、萝卜,最后为莴笋、茄子、西葫芦。日喀则市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大白菜,其次为黄瓜、芹菜、小白菜、辣椒、胡萝卜、土豆,再次为萝卜、番茄、西葫芦、莴笋、茄子、豇豆;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芹菜、胡萝卜、辣椒、黄瓜,再次为大白菜、番茄、土豆、萝卜、茄子、小白菜,再次为西葫芦、豇豆、莴笋等。山南市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小白菜、大白菜,其次为辣椒、黄瓜、胡萝卜、芹菜、土豆,再次为番茄、萝卜、莴笋、茄子,最后为西葫芦、豇豆等;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大白菜,其次为胡萝卜、小白菜、芹菜、辣椒、土豆、萝卜,再次为黄瓜、番茄、莴笋,最后为西葫芦、茄子、豇豆等。昌都市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大白菜、小白菜、辣椒、土豆、萝卜、胡萝卜,其次为莴笋、黄瓜、芹菜、番茄、茄子;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土豆、大白菜、小白菜、辣椒、胡萝卜、萝卜,其次为黄瓜,再次为芹菜、番茄、西葫芦等。那曲地区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小白菜、土豆、大白菜、芹菜、黄瓜,其次为萝卜、胡萝卜、辣椒,再次为莴笋,最后为番茄、茄子、西葫芦等;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小白菜、大白菜、土豆、黄瓜,其次为芹菜,再次为萝卜、胡萝卜、莴笋、番茄、茄子等。阿里地区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大白菜、土豆、小白菜、萝卜,其次为胡萝卜、黄瓜、莴笋、芹菜、辣椒、西葫芦,再次为番茄、茄子等;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土豆、萝卜、大白菜,其次为胡萝卜、小白菜,再次为辣椒、黄瓜、豇豆。林芝市农牧民经常购买最多的蔬菜为黄瓜、辣椒、茄子,其次为莴笋、番茄、西葫芦等;偶然购买最多的蔬菜为辣椒、番茄、黄瓜,其次为大白菜、茄子、小白菜、莴笋、芹菜、西葫芦。   2.3 购买蔬菜市场
  从表2可以看出,农牧民购买蔬菜可根据地区实际进行选择,蔬菜消费市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部分农牧民经常在2-3个市场购买蔬菜。县城和附近乡镇成为农牧民购买蔬菜的主要市场,且在县城购买蔬菜的农牧民比例高于在附近乡镇购买的农牧民,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海拔地区的乡镇购买蔬菜仍然存在运输、贮存等困难。乡镇蔬菜店销售的蔬菜更多是耐贮运的萝卜、白菜、土豆、胡萝卜等蔬菜,在蔬菜种类和新鲜度上难以满足农牧民的消费需求。在外省菜农租种本地温室大棚的村庄,村庄菜店成为农牧民购买蔬菜的首选。村庄菜店往往是向本村及周边村庄销售。外省菜农向周边村镇销售蔬菜的生产行为,使送货上门成为部分农牧民购买蔬菜的首选。
  2.4 蔬菜购买方便程度
  蔬菜供给市场的多元化使得农牧民有了更多的选择。调查发现,仅少数(7.18%)农牧民认为“非常方便”,认为“方便”的有26.01%,认为“较方便”的有35.29%,认为“不方便”的有29.08%,另有2.45%的农牧民认为“非常不方便”。对于购买蔬菜方便与否的感受,在不同地市间差异非常明显,林芝市的农牧民更多选择在家门口买菜,但认为“方便”的人数仅占本地市调查人数的67.21%,还有32.79%的人认为“不方便”。阿里地区的农牧民购买蔬菜在村庄菜店、附近乡镇或县城,大部分人认为“比较方便”,认为“不方便”或“非常不方便”的人仅占31.89%。日喀则市、山南市和那曲地区的农牧民购买蔬菜在村庄菜店、附近乡镇、县城或地区,大部分人认为购买蔬菜“比较方便”。拉萨市和昌都市的农牧民购买蔬菜的市场包括上述各类市场。拉萨市44.74%的农牧民认为“较方便”,仅有21.93%的认为“不方便”。昌都市的50%的农牧民认为“不方便”,43.33%的认为“较方便”或“非常方便”(表3)。
  3 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因素
  3.1 消费品种因素
  “种类单一,主要是土豆、萝卜、白菜等”是农牧民蔬菜消费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62.50%的农牧民持这种看法。这说明,传统蔬菜老三样使大部分农牧民的蔬菜消费量上得到了满足,但在质上未得到满足;但是对一部分(9.66%)农牧民来讲,即使传统老三样蔬菜的消费数量仍未得到满足。总体来看,“希望一年四季想吃什么蔬菜就能吃到什么(新鲜)蔬菜”成为大部分农牧民对今后蔬菜消费方面的主要需求。
  3.2 收入因素
  农牧民购买蔬菜对蔬菜价格的感受反映着其收入水平高低。因此,一些农牧民会因为蔬菜的高价格而放弃购买蔬菜,或者因为菜价高而舍弃高价格的蔬菜购买相对低价位的蔬菜产品。因“存在经济(困难)而放弃吃菜需求”的农牧民占37.48%,同时49.87%的农牧民则因为“存在经济(困难)而只买便宜蔬菜食用”。在调查中发现,农牧民虽然不会因收入问题而长期放弃购买蔬菜消费,但在日常消费中,却因为收入问题而存在放弃购买蔬菜消费的现象,更存在放弃购买价格较高的蔬菜(往往是果菜类蔬菜),而选择价格较低的蔬菜(通常是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不同地市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存在经济(困难)而放弃吃菜需求”的农牧民在阿里地区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与当地的蔬菜生产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相关性。阿里地区的很多地方蔬菜需要从拉萨或日喀则远途运输而来,长途运输使蔬菜价格自然偏高。革吉、措勤、改则等县的蔬菜基本从拉萨运输而来,价格是拉萨的2倍以上。那曲地区虽然蔬菜生产水平较低,但距离拉萨较近,也距离西宁市等地较近,蔬菜运输价格相对较低。通过那曲地区蔬菜市场的再分流运输,价格总体不会太高,加之那曲很多牧区牧民靠虫草每年有较好的经济收入,自然对蔬菜价格的感受不会太敏感。因此,这一比例较低。拉萨市的农牧民认为存在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日常对蔬菜消费数量的增加,在冬季蔬菜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不能满足其大量的消费而出现短期内放弃吃菜的需求,这也是出现“存在经济(困难)而只买便宜蔬菜食用”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日喀则市、山南市“存在经济(困难)而放弃吃菜需求”和“存在经济(困难)而只买便宜蔬菜食用”的现象主要在高海拔地区,这类地区蔬菜生产水平低,加之远离地市区,运输成本高,导致当地蔬菜价格偏高(表4)。
  从表5可以看出,农牧民尤其是高海拔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非常强烈,但受收入水平制约,这一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一些地方的农牧民为了消费蔬菜,在现金无法购买蔬菜的情况下,往往会用“物物交易”的方式,选择青棵或其它自家产品换菜吃。据调查,青棵换菜时,因菜商需负担将青棵外销“兑现”的费用。因此,青棵价格一般比市场价较低,通常按照每500g青棵1.0~1.5元的价格换算,然后根据蔬菜价格换菜。这种青棵换菜往往是在村庄蔬菜店或菜贩送货上门销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3.3 购买距离因素
  由于大部分农牧民经常或偶然购买蔬菜,因为蔬菜贮藏技术等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买菜不方便。由于购买蔬菜不方便,一些农牧民每次买菜需要到几十千米外的县城甚至地市购买,這种情况下通常是买次蔬菜要消费数周,因此,一次买菜长时间食用的现象较为普遍。
  3.4 蔬菜食用方法因素
  对一些蔬菜消费数量得到满足,消费种类丰富的地区,农牧民对蔬菜的食用方法提出了要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有12.39%的农牧民不知道如何食用。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昌都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和林芝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0.83%、11.36%、8.89%、16.67%、16.67%、14%、8.33%,其中:那曲地区和昌都市的比重最高。“一些蔬菜不知道怎么做菜吃”成为部分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问题之一。
  3.5 蔬菜购买价格因素
  从表6可以看出,认为购买蔬菜便宜的农牧民占调查总数的30.83%,认为“贵”的占50.32%,认为“非常贵”的占18.84%。这种对蔬菜价格的感受在不同地市间也有着的明显的差异。对林芝市的农牧民而言,普遍认为“贵”,少数认为“便宜”。在阿里和那曲地区的农牧民来看,认为“贵”和“非常贵”的农牧民占绝大多数,仅有少数认为“较便宜”,但也有极少数人认为“非常便宜”,这种认识与其经济收益和对蔬菜消费的具体情况有一定关系。昌都市的农牧民则基本一半认为便宜,一半认为“贵”或者“非常贵”。山南市和拉萨市的农牧民的认识基本一致,大部分认为“贵”,少部分认为“非常贵”或“非常便宜”。日喀则市的农牧民大部分认为“较便宜”,少部分认为“贵”或“非常贵”,这种认识与当地的蔬菜生产情况具有一定联系。白朗县为蔬菜生产大县,部分蔬菜种植者会不定期送货上门销售,因为蔬菜生产技术相对较好,蔬菜成本较低,因此销售单价较低。   4 调查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西藏农牧民(尤其是高海拔、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非常强烈,且蔬菜消费需求还未得到解决。如何解决这一民生需求,己成为检验西藏小康社会建设质量的标尺。农牧民对蔬菜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与传统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蔬菜消费难易程度以及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农牧民对蔬菜购买方便程度认识的差异既与市场供给的蔬菜种类、蔬菜新鲜程度、价格等有关系,也与人们的日常消费行為有关。村庄或附近乡镇的蔬菜店,不仅能够给当地农牧民提供较为便捷的购买市场,也是解决西藏农牧民蔬菜消费的有效途径。收入水平高低决定着农牧民蔬菜消费种类及购买形式。蔬菜消费选择余地小,农牧民食用最多的蔬菜是易生产的叶菜类和易生产且易存贮的根菜类蔬菜,对番茄、茄子、辣椒等果菜类蔬菜的消费还远远不足。蔬菜消费结构不合理,蔬菜消费的季节性明显。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蔬菜,部分农牧民因不清楚如何食用,而放弃消费。蔬菜供给难易程度对农牧民蔬菜消费态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建议
  4.2.1 因地制宜选择温室大棚种植模式 温室大棚普及的20a来,当前仍然是西藏蔬菜种植的主要模式。西藏国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多样,蔬菜大棚建设过程中,须选择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种植模式。根据西藏实际,笔者认为可供选择的温室大棚种植模式有3种。其一,以土墙和砖墙结构为墙体材质,且保温性能好的下挖式土墙大棚。其二,抗压、抗风雪、结构简单、棚内采光效果好、利于小型农机具耕作的叉拱大棚。其三,透光率高、保温好、节约能源、结构多样(结构有竹木结构、钢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悬索结构,热镀锌钢管装配结构等)的日光温室。
  4.2.2 推广庭院蔬菜设施栽培模式针对高寒牧区因大风雪气候对温室大棚的影响及农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建设常规温室大棚。一方面温室大棚投资较高,另一方面还需要建设配套的灌溉系统。基于此,需推广王忠红研制出的适宜于高寒牧区的“牧民庭院实用蔬菜无土栽培装置”(此装置优势为:1)有效利用庭院,减轻设施受灾损坏程度;2)移动模式,有效延长光合作用时间;3)有机基质栽培形式便于设施的移动;4)减少占用庭院面积,采用多层栽培方式,丰富栽培蔬菜的种类;5)铺设喷灌系统,便于灌溉和节约用水;6)便于栽培设施保温;7)利用高海拔区太阳能资源,与光伏发电充分融合),并形成了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目前对这种栽培装置进行的生产试验表明,该栽培设施经过进一步技术完善后,能够在庭院蔬菜栽培中使用。该庭院蔬菜无土栽培设施将至少有效解决冬季对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的消费需求问题。
  4.2.3 发展蔬菜销售点的市场供给模式对发展设施蔬菜栽培困难的地区,加大蔬菜供给力度。在不易种植蔬菜的乡镇甚至村庄或居委会建立蔬菜配送点,在配送点建立大型蔬菜冷藏库。而在易种植地区发展规模化的蔬菜生产基地,每个基地专门向指定配送点配送蔬菜。为使这种模式得以持续进行,须在政府主导下由企业负责运行,并在城市蔬菜配送模式下进行适应性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惠君,王志宏,杜文雯,等.1991-2006年中国九省区中老年居民蔬菜水果消费状况的变迁[J].营养学报,2011,3(2):143-148.
  [2]陈丽芬,安玉发.亚洲蔬菜消费市场分析[J].中国蔬菜,2006(6):34-36.
  [3]陈清华,黄涛,黄红炬.加强自主科技创新,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瓜菜,2006,19(4):1-3.
  [4]黄重,王艳龙,薛艳,等.汉台区蔬菜产业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中国瓜菜,2016,29(4):35-37.
  [5]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态度、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4-53.
  [6]杨玲,杨艳昭,梁玉斌,等.西辽河流域农牧户生产消费特征比较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5):941-949.
  [7]青平,严奉宪,王慕丹.消费者绿色蔬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73-79.
  [8]陈丽芬,安玉发.亚洲蔬菜消费市场分析[J].中国蔬菜,2006(6):34-36
  [9]孙艳华,周发明,周军.蔬菜消费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分析[J].消费经济,2009,25(3):25-29.
  [10]杨金深,张贯生,智健飞,等.我国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价格与消费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43-49.
  [11]王松林,余文刚,傅国华,等.野生蔬菜消费意愿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14,30(6):72-78.
其他文献
宋代诗人韩维写的《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蔷薇科,果实可加工酿酒。宋时有一种制作荼蘼酒的方法,以木香香料研磨成粉投入酒中密封,到了开坛饮酒的时节,在酒里撒上荼蘼花瓣,使酒液芳香袭人,余味无穷。有道是饮酒不能没有酒杯助兴,于是诗人特意提到了酒杯,而这酒杯,就是酒杯系列中的最大宗——瓷杯。  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酒杯中,有一种酒杯极富特色,那就是以鸡为主题的鸡缸杯。鸡是人类最早驯服饲养的家禽之一,在
2016年,“二孩”全面放开。我们居委会日常计生工作,还是办理生育证,填写准备生育的夫妇孕前优生体检表,以及为新生儿、新婚夫妇、现孕的妇女情况进行微机录入等。偶尔,也来一两个咨询者,大都是婆婆或者妈妈帮孩子打听二孩生育政策,2015年办理二胎生育证的不足十对。  情形与“双独”夫妇二孩政策实行大不相同,那时候,居委会的门都关不住。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居委会咨询,“单独”夫妻能不能生二孩?啥时候全面放开
窗帘紧闭,只露出一条缝,一阵歌声在出租屋里悠悠地荡漾着,就像是从这缝里钻进来的一样。  刘子华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的灯管。灯管发出耀眼的光。他掏出手机,胡乱扒拉着通讯录,从第一个联系人扒拉到最后一个联系人,又从最后一个联系人扒拉到第一个联系人……  刘子华想找个人帮忙,顺便痛快地聊几句。  该找谁呢?通讯录里有上百个号码,几乎囊括了各个省份。这些电话,刘子华逢年过节,就是平常都没少打。有的打过几十秒
凸凹,本名史长义,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房山区文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慢慢呻吟》《大猫》《玉碎》《玄武》等8部,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风声在耳》《无言的爱情》《夜之细声》《故乡永在》等30部。  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因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饿,才有渴望
张明方,男,1966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兼科教兴农办主任。1988、1991年分别获原浙江农业大学蔬菜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资助在日本东京农工大植物遗传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2001年获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贯彻落实各个学科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各类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号召学校内部不同部门积极配合,促进各类学科学习和教育效率的充分提高,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力求最终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完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园艺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涌现,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成为我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而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深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个旅游地在硬件条件上的差距逐渐缩小,所以服务质量就成为各地旅游当中的决胜因素,旅游服务礼仪更是旅游服务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服务礼仪可以有效地
张志庆,1971生,山东即墨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  有句话说,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礼物。张志庆的书法作品在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上获得优秀作品奖的第一名,这是他综合实力、激情才华
巍巍太行山如一条巨龙,绵延纵跨北方,亿万年的生命孕育出了奇崛秀美的自然风光,其中,位于冀西北的百里峡大峡谷以重峦叠嶂、草木葱翠、溪水奔放而令人印象深刻。  1.  百里峡的幽深在一场酣畅淋漓的雨后令人敬畏。  山势跌宕起伏,宛如节奏明快的古老音符在游人的心底吟咏出燕赵雄歌。云雾缥缈,群峰时隐时现,宛如仙境。峡谷两侧的群山拔地而起,势如刀割,两峰之间整饬出只容行人通行的石路。人行谷底,渺小如蚍蜉。熟
郭文岭,笔名宁雨,《当代人》杂志现任主编,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编辑、河北省优秀宣传干部并受到记功奖励。个人作品曾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孙犁散文奖、蒲松龄散文奖、河北散文名作一等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女儿蓝》、长篇小说《天使不在线》。  我是2007年初来《当代人》编辑部工作的。当时,杂志刚改版,我在褚大伟主编、范国华副主编手下任编辑部主任。之前,干了20年报纸采编,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