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童年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记忆,存放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记忆温暖、美好、芬芳……
  父母那一代,物资匮乏。听父母说,那时一颗麦芽糖、一个小甜瓜就足以令他们满足;有幸抓到河里的鱼儿,直接带回家煮着吃,肉质鲜嫩,香气扑鼻,配上鱼汤,一个人能吃上三大碗;路边被紫红色果实压弯了枝条的桑葚树在孩子们眼中似乎正招手,恳求他们帮忙分担一点儿负担;每逢过年,或者身体抱恙时,大人切上几片肉煮成一锅汤便是难得的佳肴……这是身处一个什么都不缺的时代里的我所无法感受的幸福。
  酱紫色的肉汤,甜甜的八方瓜,烤得滚烫、金黄的红薯,给人带去幸福感的缕缕炊烟……都是从前独有的韵味,那时经济不发达,人们却有了贴近自然的机会,那些如今看来极其普通的菜色当时是那般弥足珍贵。
  虽然我无法完全体会父母对过往的怀念之情,但若谈起我的童年,我就有话可说了。
  校门口的零食铺子和流动摊点,是大人口中的不洁之地,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最简单的快乐。当时,父母为了不让我在外面乱吃零食,常常只给我刚好够吃一顿早餐的零花钱。不过,这可无法阻挡我对零食的向往,有时我会找比我年长十二岁的哥哥要五毛钱去校门口买一袋“三无”零食。“三无”零食的种类繁多,名字更是千奇百怪——“霸王丝”、“鳝鱼卷”、“唐僧肉”、“飞旺”、“卫龙”……撕开包装,那又辣又香的味道馋得我口水直流,一包下肚后我还觉得意犹未尽。那时,小学里还掀起了一股“集瓷热”——校外五毛钱一盒的零食里装着一袋“小馒头”,还有一个神秘的小瓷具,大家争相收集。那小巧的瓷具并不精致,却种类多样、造型可爱,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作为我童年的见证。
  大多数时候,我身上一毛钱也没有,放学后也不会马上回家,而是站在校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做小吃的老人们——那位做糯米糕的老人先在白白的糯米粉上垫一层红糖,然后放入木头盒子里闷一小会儿,打开时一块柔软、细腻还浸润着红糖的糯米糕便出炉了,颜色鲜艳得像要滴出水来;捏糖人的老人从糖罐里舀出一勺糖稀,巧手揉捏几下,糖稀瞬间化为凤,化为龙,化为花,化为衣裳……当然,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制作梅花糕的老人,他先往模具里浇一层黏稠的淡黄色面粉液,接着注入豆沙,撒入颗粒饱满的葡萄干,复浇上一层面粉液封口,最后在顶端嵌入一颗红枣作为点睛之笔,再压入锅中。不多时,梅花糕的顶部膨胀成圆球状,看上去饱满、可爱,咬上一口,唇齿间立刻溢满红枣香,温热、甜腻的豆沙更是入口即化。
  关于童年美食的记忆还有很多,那些美食并不昂贵,相反都是一些朴素的东西。那些美食单纯而质朴,回归人类的本性与自然,令我至今仍久久回味。
其他文献
万能的互联网再次扮演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角色。在一路高歌的中国电影票房事业中,“猫眼们”堪称“功勋卓著”。但如同所有的资本主体,一旦完成独角兽的蝶化,其黑白无常的屬性必当暴露无疑。一部《后来的我们》便是这种属性淋漓尽致的解剖。  中国电影的票房如同默片时代的胶片暗房,世人永远只能在外界敬仰其中艺术的神秘,真正能独享美妙的只有那些在昏暗的光线里上下其手的资本者。痴情的观众永远只是用支付宝和灿烂的微笑
早晨,听广播电台播放流行歌:“我就是来不及说一声我爱你……”一句简单的歌词令人思绪万千。  从昆明火车站暴力事件,到马航失联事件,再到身边大大小小的意外事故,受害者当中有多少人正在回家路上?谁也预料不到他们连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讲,意外就已抢先发生。  前段时间和回国的老友相聚——她不是毕业回国,也不是放假回国,而是请假回国奔丧。她在亲人病危时订下最早的机票,然而,几千万公里的距离终究让她赶不到见亲人
有说法称,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品牌既是信任的先行,也是品质的保证。在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上,“编剧帮”的创始人杜红军首次提出了“2016品牌编剧元年”的概念,做出“品牌编剧之路”的畅想。  在资本和影视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基于IP的全产业链开发成为蓝本,作为源头的内容生产环节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影视行业不缺投资,缺好编剧,好剧本。”无数业内人士在公开场合一次次重复这句话。由
公交车在站台边缓缓停下,天色渐暗。  车上来了一位三十余岁的女子,她微低着头,脚步轻盈,随意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正好在我侧前方。我瞥了她一眼——呵,她穿着天蓝色荷叶边上衣,辫子梳得整整齐齐,柔顺地搭在胸前,侧脸的线条十分柔和……这不正是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吴娟老师吗?  记得小学时,吴老师牵着我们的小手,走遍校园里的角角落落,寻觅春姑娘的倩影,还领着我们伏在被春雨滋润过的泥土上寻找地菜。当我兴冲冲地跑过
曾记得去婺源住过一间古旧的旅舍,推开窗就看得到千年古树,大得要四个人才能抱住,所有屋舍都爬满青苔。青砖是现在很少能够看到的东西了,不过,在当地我随手拎回一块也不嫌少。  旅店老板说,这里每推开一扇门窗,都有故事。听完这番话,我瞬间觉得自己变得丰盈起来,不禁联想到刚刚触摸的墙桓、踏跳的青石板路、穿越的小石桥、推开的门窗……都变得厚重无比。  每推开一扇灰暗的门窗,都好似翻开一页史书。这份厚重,在我一
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我望着窗外弯弯的月亮,感觉心底的钟又重了……  深夜,被舍友的呓语吵醒。皎洁的月光洒进宿舍。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我望着窗外弯弯的月亮,感觉心底的钟又重了。  想起前几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母亲病了,是轻微的感冒,她在夜里不停呼唤我的名字。  我从枕头底下抽出手机,好不容易在一大串联系人里找到母亲,犹豫许久之后终究按下取消键。不一会儿,手机屏幕的光暗下去,周围又是一片漆
大家都说,来九寨沟绝不能错过一个景点——珍珠滩瀑布。据说,珍珠滩布满了坑洞,沿坡而下的激流在坑洞中撞击,溅起无数朵水花,在阳光照射下,朵朵水花似珍珠般洒落,因此得名。  一进九寨沟,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这处奇景。  踩着栈道,来到珍珠滩瀑布前,只见两侧水珠点点,像巨型扇贝里的粒粒珍珠,白花花的,直往下落,似乎唱着轻快灵动的歌。我用手一触摸,它们欢快地从我指尖滑过,似乎在告诉我,它们要去另一个神圣的领
众所周知,剧本乃一剧之本。尊重原创、拒绝抄袭,是编剧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亦是影视产业蓬勃健康发展的本源;坚持原创,写出优秀的原创剧本,则是编剧人员职业发展的必备核心竞争力。近几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影视剧本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以至于网络文学“IP”热大行其道,“编剧荒”“剧本荒”却成了业内人士的老生常谈。影视业界在强烈呼唤着优秀的原创剧作,归根结底是编剧从业者的原创能力跟不上行业需要
在丁香花开的季节,学校里来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巧的是,她的名字也叫丁香——白丁香。  我们热烈欢迎这位新同学来到我们班级。没想到,班主任让她坐在我身边。看着那丁香花一般的女孩儿走过来,我本以为跟着飘过来还有一阵香气,可一股腋臭差点儿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身后,班上最调皮的李大宝开始做呕吐状。班主任可能是怕伤害白丁香的自尊心,假装没看见,简单介绍了她的情况,就开始上课。  第二周,我来学校前,特意喷上
1、 今天是星期二  晚上七点四十分,一切如常。  教室里灯光通明,老师在讲台上备课。  讲台下面,学生们则安静地做着习题。晚自习要进行到九点半。  小柯遇到一道难题,抬起头望了一眼老师——老师埋着头,很忙碌;望了一眼天花板——灯管的两端积满了灰尘,黑乎乎的一团;又望了一眼同桌——大雄正打算小憩一会儿。  小柯只好望向窗外。  天空像一匹深蓝色的绸缎,上面缀满了闪亮的“珍珠”。小柯不禁浮想联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