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您 温暖我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千多年前,韩愈对“教师”这个词就曾有过非常经典的诠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我们深知,“老师”的意义绝非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殷切的期望像海上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的目标更坚定、更高远;您谆谆的教诲如颗颗坚硬的石子,鋪成道路,让我们努力地攀登人生的高峰。
  今日,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您,去拾取那些温暖、深情的回忆……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楞楞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但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六十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老师的办法。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地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您。
  在您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才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心香一瓣
  尊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使当年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成为名家、名流,这种师生间的真挚情谊也不会改变。在当年的老师面前,“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这种跨越了30年的厚重且纯真的师生情谊,怎么能不令人感动?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拥有或正在创造一种值得永久珍藏的“能穿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呢?
  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蛋。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
  但是,一直,他都不改。
  他留着长发,耳朵上打着耳钉。一次,校长看见了,让他摘掉,他眼睛一白,道:“这是学生人身自由,学校不能干涉。”校长生气极了,把他交给班主任,希望教育一下他。谁知班主任望望他,只是笑笑,让他进了教室。
  这是个新来的班主任,姓汪,头发花白,脸上经常堆满笑。他想,这样的人,能奈他何?
  几天后,他把一只蟑螂放在女同桌的文具盒里。同桌哭着去找汪老师,汪老师来了,推推眼镜望望他。他挺着胸站在那儿,已经做好了挨训甚至是反击的准备。他想,你们不是说我是个问题学生吗,我就问题问题让你们看。
  可汪老师非但没生气,反而笑了笑说:“坐下吧,我没说让你站起来啊。”他听了,无言地坐下,第一次有点失败的感觉;充分准备了,却没有用出去啊。
  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最后,嚼得没甜味了,“啪”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粘着一个个泡泡糖皮。
  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人愿意铲糖皮。
  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那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
  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
  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小刀:“汪老师,我们来吧!”
  汪老师不给,仍然笑了笑,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归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
  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
  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
  他没让,流着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
  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好吧,铲干净点啊。”
  他点点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
  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
  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水洗过一样。
  铲的过程中,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死活不肯。他的心里,是在惩罚自己。
  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出了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从此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取代而之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他很清楚,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
  (作者余显斌,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0期,有改动
其他文献
【就医作文】  就这样慢慢长大  向日葵扬起脸庞,它的微笑永远只献给湛蓝的天空;可是,我多么想做那朵金黄的向日葵,仰起头,在蓝天白云的凝视下慢慢成长……  一个下午,凉风习习,我坐在草地上小憩。天上的云好像被清风吹散了,如丝如缕,像一条被刷得雪白的起跑线,起跑线后,是看不清的未来。不由得,我开始想象,想象着天际那端的云彩,想象着白云后面的蓝天,那应该是更广阔、更美丽吧。我憧憬着,或许某天,我也能去
期刊
点点雪花,飘落在这个季节的末端,冬季似乎也为这群可爱的小精灵的到来,显得不胜娇羞。雪花是团团簇簇的,此时却倍显华美,在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迷人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雪掩足迹】  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
期刊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题记  清晨,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秋的冷意,循着舊忆而来的我,却在不经意间惊醒了蛰伏在草丛中的那只昆虫,震掉了草上的一滴露珠。天,依旧碧空如洗;太阳,仍然散发着丝丝热意;村落,还是那样安详、宁静。那几棵像是泡肿了的梧桐,在早落叶与晚落叶间犹豫不决,只得试探性地落了几片叶子。  此时,远处出现了一名神色慌张的少年,如同一只没头的苍蝇般四处乱撞,希望能找到一条回家的路。但
期刊
即使现在是秋天,也可以成为你的起点。  ——题记  走在夕阳下,我思索着自己出乎意料的成绩,犹豫地朝家的方向挪动着脚步。“咦,你怎么了?”突然,身后一人猛拍我肩膀,扭过头,原来是朋友。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想必成绩不错吧。我摇摇头道:“甭提了,我现在就像秋天的夕阳般,即将落幕。”“可到了明天,太阳又会照常升起的!”我仍低着头,叹着气:“那万一明天是阴天,怎么办?”  或许是我的话过于偏激吧,朋友张
期刊
我是一个混血儿,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俄罗斯人。  之前,我一点儿汉语基础都没有,爸爸却非要把我送到中国读书。妈妈拗不过爸爸,我只好跟着爸爸来到了中国。  爸爸的老家在哈尔滨。我们到达哈尔滨时,已经是晚上了,有一大堆人来迎接我们。我用俄语问爸爸这些人是谁?爸爸一一向我介绍……可能我当时长得很可爱吧,所以他们都很喜欢我;可我因为怕生,躲在爸爸身后,任他们怎么呼唤也不出来。经过一番寒暄后,我们踏上了去奶
期刊
前段时间,著名相声演员岳云鹏在做客《金星秀》时,与金星聊起了成名前的那段经历。17岁的岳云鹏当时还是个服务员,因为算账出了错,被一位客人辱骂了近3个小时,他因此离开服务业转投相声行当。谈及往事,一向欢脱的小岳岳表情凝重道:“我想起他当时那么骂我、训我,我始终不能释怀。”虽然金星极力劝慰,称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才造就了岳云鹏的今天,但他依旧神情沉重,表示不能原谅。  自古以来,“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
期刊
【热点回顾】  “朗读者”是什么?董卿的解读很简单——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用于传播文字的一种方式,而人则是为了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地结合起来,就是众人所期待并推崇的《朗读者》。  《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由董卿担任制作人,是如今所倡导的清流节目的引领者,在娱乐化的电视潮流中独树一帜。虽然任何一档节目都无法用“完美无缺”来形容,但观众们却给予
期刊
配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两则》  ▲▲美文荐读  在《咏雪》中,我们感受到了谢家请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而下文中的“水缸”,则见证了“我”家生活的变迁,让__________________。  水缸里不断清水,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水,是从遥远的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水源是一口老井。村里人汲水,必须俯下身来,如同感恩这天地之水,以澄明、无私、
期刊
夕阳西下,路旁的那个废弃的破沙发上坐着一位风燭残年的老人。正值下班的高峰期,来往的路人不少,但每个人似乎都喜欢盯着前方,却忽略了路边,忽略了她的存在。  老人低着头,呆呆地望着面前走过的鞋——有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有黑色的高级皮鞋,看上去十分精致;有白色的运动鞋,动感十足,可就是没有一双鞋肯为她驻足。  一个小男孩走过来,看看老人,又转过头望望他的妈妈——一位衣着鲜艳的女士,不料,这位女士却忙把
期刊
“啊!又六点了!快起床!快起床……”寂静的清晨,我被寝室长的一声“惊雷”唤醒。  室友们条件反射地骚动着,可不过瞬间就又平静下来。瞧,这个刚坐起的小子,双眼依然紧闭,分明还在梦中神游;那个刚被同床拉起的“大侠”,稍不留神又溜进了被窝……无奈,寝室长只得运足一口气,从丹田深处发出一记狮吼神功——“打铃啦……”寝室里这才慌作一团,只听床板吱吱声、飞身落地声、口中呜呜声、冲水声、刷牙声、洗脸声一时齐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