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铜镜与太阳崇拜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崇拜可以说是早期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原始信仰,“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皆有太阳崇拜的存在”(《原始文化[M]》,爱德华·泰勒(英)著,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宗教学奠基人麦克斯缪勒通过比较语言学和比较神话学的方法分析后指出:“一切神话均源于太阳,……很多民族的原始信仰无不与太阳或者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经典名著《金枝》中则记载了世界各地的太阳崇拜和祭祀仪式。
  一个崇拜太阳的国度
  中国大地上的先民也曾秉持同样的信仰。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都指向类似的观点,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太阳崇拜都长久盛行,直到被更复杂的“上天”观念所取代。
  距今约7200年至6400年,在北方的内蒙古赵宝沟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刻有鸟头对着太阳光芒的陶片。
  距今约7000年至5300年,在南方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装饰有二鸟负日纹的牙雕和骨匕。在之后的良渚文化中,则发展成鸟、日、神人相结合的复杂图像。
  距今约6800年,在中原的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罐上,彩绘的12个太阳十分引人注目。
  距今约6300年至4500年,在东方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刻画有日、月、山纹的陶尊。虽然对它是文字、族徽或者图腾还有争议,但学者大多承认,它是东夷族太阳崇拜的印迹。
  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在西北的甘、青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写实和抽象的太阳纹在彩绘陶上随处可见。在柳湾出土7500件陶器中,与太阳有关的图案和纹饰几乎达到半数。
  距今约4800年至2800年,在西南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反映太阳崇拜观念的器物与图像,如铸有太阳鸟的神树、饰有圆日图案的人面鸟身像和神殿屋盖、太阳轮形器、菱形眼形器等。
  叶舒宪指出:“在大多数脱离了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文化区域中,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伴随着新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的文明史进程,先民们留下的早期精神遗产之中,与太阳崇拜相关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仪式、礼俗、建筑、历法、象征文字、造型艺术、歌舞表演等等,几乎随处可见。”(《中国神话哲学[M]》,叶舒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最早记载太阳神话的文献是《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一段关于太阳神话的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另有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大鸟长蛇为害,夏代东夷首领后羿(又称夷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大鸟长蛇,为民除害,于是天下太平。
  2001年2月25日,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中心镂空的“太阳神鸟金箔”(图A,直径12.5厘米,重20克,含金量94.2%),其年代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代晚期)。图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是12条旋转的齿纹光芒,外区是4只逆时针方向飞行的太阳鸟。2005年,此“太阳神鸟金箔”图案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早期铜镜之太阳崇拜纹饰也未能例外。尤其是在夏商之传世器物(图B,直径7.9厘米,台北一雅堂,)与商周之出土器物(图C,直径7.8厘米,哈密博物馆)中,皆可见到十分具像的“太阳神”图案。其共同特点:内圈为一双大眼的人脸,外圈是星状纹或芒线纹。这些实物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早期铜镜对太阳崇拜的观念毋庸置疑。
  瑰丽多姿的太阳纹
  中国早期铜镜的年代范围,被约定成俗地设定在公元前4000年的齐家文化至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晚期,其时间跨度长达1500年之久。从存世中国早期铜镜来观察与分析,属于“太阳崇拜”的铜镜约有数十面之多,大致可分成具象(日纹)与抽象(星纹、芒纹、弦纹)的多种表现手法。本文择要统计成18个图例,详见表1。
  由表1之18个图例可以了解,中国早期铜镜纹饰反映了“太阳崇拜”的客观存在及其演变趋势。有人认为,中国道家文化的阴阳、乾坤、太极等哲学概念,皆源自于太阳崇拜。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日纹、星纹、芒纹、弦纹等纹饰只是一种几何图案而已,如果真如此,那就完全排除了华夏祖先的思想、意识、文化、信仰。
  有研究表明,在夏代晚期,帝王就有以日为名的习惯,如孔甲、履癸等。百姓口中“时日曷丧”的诅咒就是针对自比为太阳的履癸(桀)而发。商代“以死日名神主”的做法可能就是继承的夏制。
  商代将太阳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商人卜辞中以“夋”为始祖,也就是古籍中常说的“帝俊”。《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样看来,“商人祖先与太阳之间存在一种图腾认同关系。”(《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艾兰(美)著,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从太阳衍伸开来
  何新《诸神的起源》:“日神信仰虽然在商周以后,逐渐沉没于较后兴起的对天神、地示、人鬼等多神系统的信仰中了,但是其痕迹与遗俗,同东、西方(包括美洲在内)各大文明地区同样,却仍然比比皆是。”我们认同这个观念,将表1内容与之对照,在商周以后,太阳崇拜的确是“逐渐沉没于较后兴起的对天神、地示、人鬼等多神系统的信仰中了。”
  可以看到,一方面太阳崇拜在夏商两代依然未曾衰落;另一方面,文化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原先单纯的自然崇拜,变成与帝王及其祖先结合起来。到了周代,以祖先为核心的新祭祀仪式发展起来,标志着太阳崇拜的正式衰落。太阳成为复杂祭祀体系中众多祭祀对象之一。与之相应的中国早期铜镜纹饰也发生了重要转变。
  十分明显,中国早期铜镜的文化内涵起源于太阳崇拜,在商周以后,尤其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早期铜镜之晚期,出现了包括火焰纹、蛇纹、龟纹、龙纹、虎纹、货贝纹在内的多元文化。详见表2。
  由世界文明史可知,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今伊拉克两河流域)、希腊、南美(玛雅文化)是全世界太阳崇拜的六大发源地。从“以镜证史”的观点来看,中国早期铜镜证明了一个事实:太阳崇拜是包括草原文化在内之中华远古民族的一种最重要的自然崇拜。
  (本文得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展梦夏先生的帮助,谨致谢意。)
其他文献
2014年第9期《中国收藏》上笔者就黄宾虹花鸟画的鉴赏,谈了一些拙见,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甚幸之余,编辑又约己撰写黄宾虹在89岁双目几近失明时期,即所谓黄宾虹“壬辰之变”的山水画创作和成就等方面作一识论,就此笔者结合在浙江省博物馆接触黄宾虹这一时期作品的研究体会,谈些自己的观点。  内美大美  据《黄宾虹年谱》记载,黄宾虹先生是在1939年(己卯年76岁)居北京时患上了眼疾白内障,此时为黄宾虹“衰年
期刊
身前屡遭现代艺坛的冷遇,逝世后人们对其又毁誉褒贬不一—黄宾虹的人生历程、学识、趣味、才华在近现代艺术史上堪称与众不同。这也正是学界和当今市场对黄宾虹艺术越来越追捧的原因。  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师,黄宾虹毕生追求的“法”与看不懂的“黑”在其患眼疾后的“壬辰变法”后已臻化境。不过这种化境是经过了前期三四十年的铺垫和“寂寞”才最终达到的。我们深知,这个30页的策划也只不过窥到了黄宾虹艺术之一斑。要真正
期刊
1931年,傅雷欧游归国后,对当时中国画坛现状异常失望和不满。这种失望和不满在其《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幽闭在因袭的樊笼中的国画家或自命为前锋、为现代化的洋画家,实际上都脱不了模仿,不过模仿的对象有前人和外人的差别罢了。”傅雷还说:“现代的国画家所奉为圭臬的传统,已不复是传统的本来面目:那种超人的宁静恬淡的情操,和形而上的享乐与神游在现代的物的世界中早已不存在
期刊
《中国收藏》编辑部打来电话,询我能否就黄宾虹蜀游题材作品写点介绍文字,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经眼过目的两幅黄宾虹山水《渭南词意图》和《蜀山图》。两幅作品均作于癸酉年(1933年),同为黄宾虹70岁时创作的大幅山水。这一时期的作品与晚年黄宾虹山水虽有迥异,但70岁时的黄宾虹,就创作而言,正处在他一生绘画大变的前夜;就学养而言,已达融古通今、慧接前贤的境界;就生命历程而言,70岁时的他更像是刚刚步入壮年……
期刊
古今文艺史上,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自是常见。常有好事之人,以南、北两地,名家艺匠三三两两,兼而论之。明清之际,蔚然成风,文人骚客清谈著述中多有论之。有清一代,至民国、当代,南北共论之风,亦不鲜见。  南黄北齐  “南黄北齐”,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画坛名词或概念,其历史并不算久远。对于“南×北齐”,随手翻阅画史画册、报纸杂志,一定会发现有若干个不同的版本以及不变的“北齐”和常变的“南×”。最早在画坛里
期刊
今年黄宾虹作品的市场行情有了明显增长,黄宾虹热也成为业内讨论的话题,但是黄宾虹的艺术真正被人们所理解了吗?黄宾虹热究竟是市场对学术的回归,还是把黄宾虹作为又一个热点来进行炒作?  被市场低估的大师  蒋再鸣(收藏家、策展人)  我是从1985年、1986年开始收藏黄宾虹先生的书画作品的。当时我生活在杭州,听闻很多艺术大师和收藏界的前辈们对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推崇有加,自己虽然还很难读懂和理解其作品,但
期刊
自汉唐以来,朝鲜半岛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不断传入中国文化。宋元时期,中朝两国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我国的制瓷技术也因此首先传入朝鲜,朝鲜陶瓷的产生、发展深受中国陶瓷烧造技术的影响。  朝鲜的高丽青瓷早期以越窑青瓷的窑业技术为基础,到了后期,高丽工匠逐渐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独创出闻名遐迩的“象嵌青瓷”。而到了朝鲜李朝时期,粉青砂器和白瓷则最具代表性,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
期刊
在2014年的艺术品市场上,溥儒的作品行情虽然不算最亮眼,但也有不错的成绩诞生。如北京保利在2014年春拍中推出了“逸笔儒风—溥儒作品专场”,32件小尺幅作品成交率在80﹪以上,成交额近1500万元,约两平尺的溥儒《控马图》以322万元位列本场成交价之首。此外,在2014年佳士得春拍中,溥儒1960年作的《骏马图》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夺后以630.3万元成交,引发了全场拍卖会的高潮。不过,纵观当前的艺
期刊
在清代“肖像国手”禹之鼎的绘画里,有不少作品是描绘宫廷重大活动的。古代宫廷绘画所具有的纪实作用便是忠实地记录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没有影像拍摄技术的古代,形象化记录古代宫廷生活、真实地保存好历史的重任全部由众多纪实性绘画所承担。除此之外,各朝天子通过宫廷绘画表现他们的英明威武,弘扬他们统治的繁荣昌盛,把他们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  柴门倚杖  禹之鼎(1647年至1716年)康熙年间以画供奉入
期刊
这里所谓的“变形”,即指的是某一样或某一类特定事物被公众所知晓,并引发一定的社会舆论后,随之衍生出来五花八门的现象。诚然,这些现象有好有坏,程度有缓有急。如何看待,怎样选择,知情不知情的人们都不妨擦亮眼睛,淡定一些……  自从今年4月的苏富比春拍中,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天价,这件仅重约100克的小杯子不仅成为投在文物艺术品市场和收藏圈中的“重磅炸弹”,而且其冲击波还远涉普通民众,成为社会热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