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是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是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越来越受到重视。评判性阅读与评判性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阅读本身不光是陈述文本信息,它还是一个思维过程。[1]学生要找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就须使用一系列的思维技能,如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断和预测的能力、区分观点与事实的能力、质疑与判断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评判性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多角度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二、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的两个着力点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解构文本,寻找平衡点,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信息、语言、情感、态度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体验阅读过程,提升思维和语言能力。[3]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评判性阅读作为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方式,更需要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最大限度地关注文本的教学价值。而基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设计,则是对解读的内容做出取舍,凸现重点,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支架,从而架起文本阅读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桥梁。因此,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是评判性阅读教学的两个着力点。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2中“The search for happiness”的教学为例,介绍评判性阅读教学中如何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
1.深度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犹如是手持放大镜,放大文本的每个细节,呈现文本丰富的内容、斑斓的文采、深刻的思想。只有把文本解读得广,解读得深,才能为解读后的聚焦提供丰富的素材。文本解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解读标题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文是采访类文章,讲述桑兰追求幸福的经历和体验。在解读过程中,笔者试着翻译标题,思考标题中search和happiness这两个词孰重孰轻的问题。从短语结构来看,中心词应是search。而很多教师把文章开头第一句“We are talking about happiness today”作为主题句,那岂不是和标题的中心不吻合?再往后看,在第九行中Dr Brain提到:“Today, I’m talking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到这里,主题顿时明朗,how to find不正和search形成呼应吗?课文的重点不在于解释什么是幸福,而在于突出如何寻找幸福。
(2)解读主线索
文本中对桑兰体育生涯的介绍、造成她残疾的原因、在医院治疗时的心态及如何适应新生活的描述宛如一条珠链,串起课文的主线索。主线索的后两部分无疑是珠链上闪亮的珍珠,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部分集中体现了桑兰的品质所在,而且桑兰如何追求她的幸福也是需要通过这部分提炼的。但在这两部分内容中,桑兰住院时的信息显得较为凌乱和复杂,较难梳理和提炼。不过把这一段内容再放大一些后能够发现,其实看似杂乱的信息里可以提炼出下面这句话:Sang Lan knew that for many people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to have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nd to focus on goals. 那么,桑兰又是怎样追求她的幸福的呢?这句话是否也能概括桑兰本人对幸福的看法呢?接下来,文中用一连串形容词来描述桑兰遇到每件事时的感受和心态,如:happy, proud, thankful, lucky,而这些形容词正好是支撑“Sang also has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的依据。再细看最后一段,对桑兰适应新生活的信息梳理是通过几个动词引导的句子完成的,内容较少,条理清晰,如:graduate, host, continue,而这些动词也很有力地证明了“Sang Lan also focuses on goals”。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概括出这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主题句的依据了。
(3)解读语言
这篇课文聚集了大量优美的词句,也承载了丰富的语法知识,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解读语言时,我们有必要把优美的词句先罗列出来。除了前文提到的描述桑兰幸福观的一系列形容词短语外,从课文中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精彩的短语,如:describe her as energetic, happy and hard-working; apart from; devote herself to; be rushed to a top hospital; in good spirits; adapt to new life; stay positive ... 句型有:To some, happiness is being surrounded by family and friends. To others, happiness means achieving success in something ...(排比句);By the time she competed in the gymnastics tournament at ... she had been a junior gymnast for eleven years (过去完成时);In 1998, a small accident ... could have cost her her future happiness(虚拟语气);I know I will think about how she rebuilt her life whenever my life feels unbearable (让步状语从句)。
(4)解读思维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解释概念,分析及推断文本的内隐信息,评判观点,最终产生积极的认识。因此,笔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整理出以下锻炼思维能力的视角:
①对标题内涵的判断;
②推断和对比桑兰事故前后的幸福观;
③通过语言知识,预测和判断文本信息;
④提炼主题句,寻找支持主题的依据;
⑤引导学生评判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要找到幸福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
2.精心设计教学
文本解读完成后,应该根据评判性阅读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文本的重点,关注文本的细节,让学生在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及语言的学习中获得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1)探究文本主题
简短精练的标题通常蕴含了文本主题,因此,对文本主题的探究可以引导学生从解读标题入手。笔者先让学生浏览第1—10行的内容,尝试找出主题句。接着呈现下面两个句子:a. We’re talking about happiness today. b.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 然后让学生思考: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which sentence is more suitable to be the topic sentence?
【设计说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把查找主题句和对标题的解读相结合。通过判断,让学生发现,标题的中心词search和“Today, I’m talking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的how to find形成呼应,因此第二句更适合做主题句。也就是说,本文侧重于探讨如何寻找幸福。这项寻找主题句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伊始打开了思维空间,也让学生明确了本堂课要把握的重点。
(2)凸现信息链
①探究事故前的桑兰,评判她追求的理想幸福
信息梳理:Fill in the table to get an outline of Sang Lan’s sports career. (画线部分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推测:To Sang Lan, what does happiness probably mean before the accident?
【设计说明】桑兰的体育生涯不属于课文的重点段落,但教师应该从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的视角,精心处理这个片段。笔者通过任务型表格简单梳理文本信息:通过几个动词的勾勒,理清线索;通过几个形容词的描绘,找到桑兰日后能克服困难的品质源泉。在完成这项任务铺垫后,笔者请学生对桑兰事故前的幸福观做合理评判,并尽量给出评判的依据。此项活动也为学生对比桑兰事故前后的幸福观做好了铺垫。
②探究事故后的桑兰,评判她追求的现实幸福
关于事故后的桑兰,笔者首先让学生画出有关人们是如何理解幸福的语句(For many people,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to have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nd to focus on goals),然后引导学生圈出描述桑兰住院期间的感受和心态的形容词和出院后如何适应新生活的动词,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如下表格(画线部分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在完成表格后,笔者让学生继续思考下文中的这句话 “However, her primary goal is to advocate better treatment for disabled people” (Lines 57-58) ,并引导学生质疑:Why does Dr Brain use “however” here? Can she reach her primary goal? What does she value most now?
【设计说明】表格的呈现让学生明白,桑兰用行动诠释的幸福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同的。通过表格的完成,学生既能清晰地解构文本信息,为后面的语言输出理清脉胳;又能建构观点与事实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别观点和事实的能力。之后的思考与质疑挖掘了对文本的解读深度,引出对桑兰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从而为最后让学生提炼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提供更广的评判视角。
(3)有机结合语言学习
如何兼顾文本理解和语言的赏析运用是设计的难点。笔者通过以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突出新目标语言的学习及运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并能运用目标语言表达思想。
①语句的赏析
在学生结合对标题的理解,找到课文的主题句后,笔者邀请他们齐声朗读第一段中的排比句,并一起翻译句子,然后提问:Then, to Sang Lan, what does happiness mean?同时在屏幕上呈现图1。
【设计说明】此项过渡活动巧妙融入了语段的赏析,增设的提问又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在接下来的文本阅读中,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②语法知识的学习
在梳理完桑兰的事故信息后,笔者引导学生学习Dr Brain对桑兰的评价 “It could have cost her her future happiness.” 具体步骤见图2。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解释could have done的意思,从而推断出文本的隐含信息,再顺势引导学生对桑兰事故后的经历做简单预测。这项活动以虚拟语气的语言表达为切入点,实现了语言、信息和思维的融合交互,在教学环节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语义的评价
在对课文中桑兰如何追求幸福做出评判和总结后,笔者引用课文后第21页短文填空中的句子,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原句如下:“Many activities may not bring us much pleasure while we are doing them, but we will feel happy when we have done them.”
【设计说明】在一堂课语言、信息的输入沉淀和思维的锻炼后,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能使他们对幸福的内涵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也能通过对此句的理解来提炼课堂内容和主题,并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实际课堂中,笔者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把他们的答案做了概括:
最后,笔者让学生重新聚焦题目,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本堂课的主旨,提炼如何找到幸福的途径,同时回应标题。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The courage to be happy
The efforts to be made
(4)指向思维培养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安排如下评判性活动,对学生循序渐进地渗透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①结合标题含义的侧重,分析判断主题句;
②推断桑兰在灾难发生前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③通过对could have done 的语义理解,分析内隐信息,推测文本内容;
④通过分析桑兰住院期间的文本信息,学会区分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⑤通过分析转折词的使用,判断作者的言外之意;
⑥对比桑兰灾难前后的幸福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⑦质疑和评判学生原本对幸福观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追求幸福有更积极的认识。
在课堂伊始的导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幸福只有肤浅的认识,而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深入理解和思维训练后,学生逐渐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能将文本信息与个人原有经验进行联系并产生新的积极的认识。学生完成阅读后体会到,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首先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同时也要有辛勤的付出。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工具性,也要关注其人文性。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解和回应文本和情境的过程”[4]。词汇、句型、语法、策略、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教学都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关注。评判性阅读教学以多元文本解读与聚焦教学设计为着力点,不仅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供了综合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分析、判断、质疑、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由此看来,评判性阅读教学应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NORRIS S P, PHILLIPS L M. Explanation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chema theory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eory[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87 (2): 281-306.
[2] 贵丽萍,黄建英,周勇,等.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6.
[3] 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解构阅读文本到建构学生学习[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9):50.
[4]葛炳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2(2):98.
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是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是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越来越受到重视。评判性阅读与评判性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阅读本身不光是陈述文本信息,它还是一个思维过程。[1]学生要找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就须使用一系列的思维技能,如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断和预测的能力、区分观点与事实的能力、质疑与判断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评判性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多角度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二、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的两个着力点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解构文本,寻找平衡点,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信息、语言、情感、态度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体验阅读过程,提升思维和语言能力。[3]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评判性阅读作为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方式,更需要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最大限度地关注文本的教学价值。而基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设计,则是对解读的内容做出取舍,凸现重点,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支架,从而架起文本阅读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桥梁。因此,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是评判性阅读教学的两个着力点。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2中“The search for happiness”的教学为例,介绍评判性阅读教学中如何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
1.深度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犹如是手持放大镜,放大文本的每个细节,呈现文本丰富的内容、斑斓的文采、深刻的思想。只有把文本解读得广,解读得深,才能为解读后的聚焦提供丰富的素材。文本解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解读标题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文是采访类文章,讲述桑兰追求幸福的经历和体验。在解读过程中,笔者试着翻译标题,思考标题中search和happiness这两个词孰重孰轻的问题。从短语结构来看,中心词应是search。而很多教师把文章开头第一句“We are talking about happiness today”作为主题句,那岂不是和标题的中心不吻合?再往后看,在第九行中Dr Brain提到:“Today, I’m talking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到这里,主题顿时明朗,how to find不正和search形成呼应吗?课文的重点不在于解释什么是幸福,而在于突出如何寻找幸福。
(2)解读主线索
文本中对桑兰体育生涯的介绍、造成她残疾的原因、在医院治疗时的心态及如何适应新生活的描述宛如一条珠链,串起课文的主线索。主线索的后两部分无疑是珠链上闪亮的珍珠,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部分集中体现了桑兰的品质所在,而且桑兰如何追求她的幸福也是需要通过这部分提炼的。但在这两部分内容中,桑兰住院时的信息显得较为凌乱和复杂,较难梳理和提炼。不过把这一段内容再放大一些后能够发现,其实看似杂乱的信息里可以提炼出下面这句话:Sang Lan knew that for many people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to have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nd to focus on goals. 那么,桑兰又是怎样追求她的幸福的呢?这句话是否也能概括桑兰本人对幸福的看法呢?接下来,文中用一连串形容词来描述桑兰遇到每件事时的感受和心态,如:happy, proud, thankful, lucky,而这些形容词正好是支撑“Sang also has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的依据。再细看最后一段,对桑兰适应新生活的信息梳理是通过几个动词引导的句子完成的,内容较少,条理清晰,如:graduate, host, continue,而这些动词也很有力地证明了“Sang Lan also focuses on goals”。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概括出这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主题句的依据了。
(3)解读语言
这篇课文聚集了大量优美的词句,也承载了丰富的语法知识,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解读语言时,我们有必要把优美的词句先罗列出来。除了前文提到的描述桑兰幸福观的一系列形容词短语外,从课文中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精彩的短语,如:describe her as energetic, happy and hard-working; apart from; devote herself to; be rushed to a top hospital; in good spirits; adapt to new life; stay positive ... 句型有:To some, happiness is being surrounded by family and friends. To others, happiness means achieving success in something ...(排比句);By the time she competed in the gymnastics tournament at ... she had been a junior gymnast for eleven years (过去完成时);In 1998, a small accident ... could have cost her her future happiness(虚拟语气);I know I will think about how she rebuilt her life whenever my life feels unbearable (让步状语从句)。
(4)解读思维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解释概念,分析及推断文本的内隐信息,评判观点,最终产生积极的认识。因此,笔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整理出以下锻炼思维能力的视角:
①对标题内涵的判断;
②推断和对比桑兰事故前后的幸福观;
③通过语言知识,预测和判断文本信息;
④提炼主题句,寻找支持主题的依据;
⑤引导学生评判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要找到幸福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
2.精心设计教学
文本解读完成后,应该根据评判性阅读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文本的重点,关注文本的细节,让学生在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及语言的学习中获得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1)探究文本主题
简短精练的标题通常蕴含了文本主题,因此,对文本主题的探究可以引导学生从解读标题入手。笔者先让学生浏览第1—10行的内容,尝试找出主题句。接着呈现下面两个句子:a. We’re talking about happiness today. b.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 然后让学生思考: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which sentence is more suitable to be the topic sentence?
【设计说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把查找主题句和对标题的解读相结合。通过判断,让学生发现,标题的中心词search和“Today, I’m talking about how to find happiness”的how to find形成呼应,因此第二句更适合做主题句。也就是说,本文侧重于探讨如何寻找幸福。这项寻找主题句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伊始打开了思维空间,也让学生明确了本堂课要把握的重点。
(2)凸现信息链
①探究事故前的桑兰,评判她追求的理想幸福
信息梳理:Fill in the table to get an outline of Sang Lan’s sports career. (画线部分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推测:To Sang Lan, what does happiness probably mean before the accident?
【设计说明】桑兰的体育生涯不属于课文的重点段落,但教师应该从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的视角,精心处理这个片段。笔者通过任务型表格简单梳理文本信息:通过几个动词的勾勒,理清线索;通过几个形容词的描绘,找到桑兰日后能克服困难的品质源泉。在完成这项任务铺垫后,笔者请学生对桑兰事故前的幸福观做合理评判,并尽量给出评判的依据。此项活动也为学生对比桑兰事故前后的幸福观做好了铺垫。
②探究事故后的桑兰,评判她追求的现实幸福
关于事故后的桑兰,笔者首先让学生画出有关人们是如何理解幸福的语句(For many people,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to have appreciation for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nd to focus on goals),然后引导学生圈出描述桑兰住院期间的感受和心态的形容词和出院后如何适应新生活的动词,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如下表格(画线部分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在完成表格后,笔者让学生继续思考下文中的这句话 “However, her primary goal is to advocate better treatment for disabled people” (Lines 57-58) ,并引导学生质疑:Why does Dr Brain use “however” here? Can she reach her primary goal? What does she value most now?
【设计说明】表格的呈现让学生明白,桑兰用行动诠释的幸福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同的。通过表格的完成,学生既能清晰地解构文本信息,为后面的语言输出理清脉胳;又能建构观点与事实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别观点和事实的能力。之后的思考与质疑挖掘了对文本的解读深度,引出对桑兰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从而为最后让学生提炼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提供更广的评判视角。
(3)有机结合语言学习
如何兼顾文本理解和语言的赏析运用是设计的难点。笔者通过以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突出新目标语言的学习及运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并能运用目标语言表达思想。
①语句的赏析
在学生结合对标题的理解,找到课文的主题句后,笔者邀请他们齐声朗读第一段中的排比句,并一起翻译句子,然后提问:Then, to Sang Lan, what does happiness mean?同时在屏幕上呈现图1。
【设计说明】此项过渡活动巧妙融入了语段的赏析,增设的提问又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在接下来的文本阅读中,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②语法知识的学习
在梳理完桑兰的事故信息后,笔者引导学生学习Dr Brain对桑兰的评价 “It could have cost her her future happiness.” 具体步骤见图2。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解释could have done的意思,从而推断出文本的隐含信息,再顺势引导学生对桑兰事故后的经历做简单预测。这项活动以虚拟语气的语言表达为切入点,实现了语言、信息和思维的融合交互,在教学环节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语义的评价
在对课文中桑兰如何追求幸福做出评判和总结后,笔者引用课文后第21页短文填空中的句子,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原句如下:“Many activities may not bring us much pleasure while we are doing them, but we will feel happy when we have done them.”
【设计说明】在一堂课语言、信息的输入沉淀和思维的锻炼后,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能使他们对幸福的内涵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也能通过对此句的理解来提炼课堂内容和主题,并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实际课堂中,笔者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把他们的答案做了概括:
最后,笔者让学生重新聚焦题目,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本堂课的主旨,提炼如何找到幸福的途径,同时回应标题。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The courage to be happy
The efforts to be made
(4)指向思维培养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安排如下评判性活动,对学生循序渐进地渗透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①结合标题含义的侧重,分析判断主题句;
②推断桑兰在灾难发生前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③通过对could have done 的语义理解,分析内隐信息,推测文本内容;
④通过分析桑兰住院期间的文本信息,学会区分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⑤通过分析转折词的使用,判断作者的言外之意;
⑥对比桑兰灾难前后的幸福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⑦质疑和评判学生原本对幸福观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追求幸福有更积极的认识。
在课堂伊始的导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幸福只有肤浅的认识,而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深入理解和思维训练后,学生逐渐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能将文本信息与个人原有经验进行联系并产生新的积极的认识。学生完成阅读后体会到,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首先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同时也要有辛勤的付出。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工具性,也要关注其人文性。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解和回应文本和情境的过程”[4]。词汇、句型、语法、策略、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教学都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关注。评判性阅读教学以多元文本解读与聚焦教学设计为着力点,不仅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供了综合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分析、判断、质疑、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由此看来,评判性阅读教学应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NORRIS S P, PHILLIPS L M. Explanation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chema theory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eory[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87 (2): 281-306.
[2] 贵丽萍,黄建英,周勇,等.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6.
[3] 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解构阅读文本到建构学生学习[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9):50.
[4]葛炳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