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讲得太多,包办过多,对学生的发展是抑制而不是促进。还学于生,化教为学,因学设教,顺学而导,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应该成为教师的执著追求。
【关键词】课堂变学堂还学于生化教为学顺学而导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为师者应努力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质疑、解惑、学习、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此,方能让“每朵花都开放、每棵苗都参天、每只鸟都歌唱”。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第一教学意识,应当是“学生意识”。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世界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而抉择取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取而有所不取,切切实实地还“学”于生。那么,如何实现还“学”于生?
1.“化教为学”的智性应变
老师讲得太多,一直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之痛。那种着眼于课文故事情节的讲问或微言大义式的人文轰炸,其可能产生的教学价值确实令人怀疑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习是世界上无法由别人代替完成的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尽管教师的教也很重要,但毕竟只是外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内因。外因是条件,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只有心心相印地带动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践行,才可以说是实现了完整的教学。那么“化教为学”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智慧的应然策略。
我教学《丑小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一文时是这样做到化教为学的。
师:你听到过或看到过《丑小鸭》的故事吗?(生多数有看到或听到过,师板书课题)
师:你是怎么听到或看到过这个故事的?
生:我是妈妈讲给我听的。
生:我读小学时,老师讲过了。
生:我在一本画册上看过这个故事。
……
师:好,我们虽然听到和看到过这个故事,但今天不一样,我们要自己来读懂这个故事,好吗?(打开书本)先读,同学们同桌互助来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知道怎样合作吗?
生:不认识的字,不好读的句子可以请人帮助。
生:还可以两人一起读,读错了互相纠正。
师:对了,大家还要一边读一边用笔把不会读的字、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读生字要把音节拼读正确,好吗?(生同桌互助读课文,时间较长,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谁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丑小鸭”最后怎么样了?
生:丑小鸭变成了漂亮的天鹅。
师:真棒,你说得既简单又明白。难道丑小鸭一下子就变成了天鹅?
生:不是,丑小鸭遇到了许多困难。
生:谁都对丑小鸭不好,它很孤独。
生:它还遇到了猎狗的追赶。
……
师:说得真好,总的来说,它是在许多地方战胜了许多困难,才变成漂亮的天鹅的。这个过程很重要。我们能自己把这个过程用横线画出来,并注上是第几小节吗?
课件出示:( )—— ( )—— ( )——( )—— (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填空:“鸭妈妈的家”(1、2小节);“树林”(第3小节);“湖边”( 第4小节);“农夫家”( 第5小节);“湖面上”( 第6小节)。然后师组织交流,以地点划清课文层次,并分层次指明初读课文,师相机纠正点拨指导,达到读通课文的要求。】
这一课我不搞逐段讲问,而是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自行分清层次,自己把课文读通。教师的“教”已内化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从而达到“化教为学”。
2“因学设教”的理性追求
“教”的存在是因为“学”的需要,只有在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的情况下,“教”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所以,“因学设教”应当是教学的本色本真。教师课前的备课预设虽然也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但课堂毕竟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预设不仅是在课前,也必然会在课中。这种教师智慧应对现场即兴设计,往往会更多地体现出因学设教的特色,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显然,这样的“教”才是最有效的教。
我教学《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一文时曾进行过以下尝试。
当学生对“春风”这部分的理解不知从何下手时,我就灵活改变教路。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也能吹风?
生:齐笑。
师:如何理解杨柳风?
生:杨柳风就是吹杨柳的风。
生:就是春风。
生:因为杨柳是代表春天的特色景物。
生:这是借代修辞的运用。
生:这是把无形的春风化作看得见的杨柳来写。
师:说得好,真棒!春风是无形的,但我们能感觉到它吗?从哪些方面来感觉?
生:能。
生:触觉: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生:嗅觉:春风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听觉: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棒极了!课文为了将无形的春风描写得具体可感,运用了化抽象为直观的写法,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十分深刻。同学们想不想也显露一下你自己的写作技巧呢?现在牛刀小试一下:以“秋风”为对象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这里突破口的攻克,关键就在于我的教路适合学生的学路,且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才涌动着生命活力。 3.“顺学而导”的定性生成
课堂教学的顺序,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更需要的顺学而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跟着学生的学情走,去因势善诱,才能真正解决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一厢情愿地“走教案”,以为把教案走一遍,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大错特错了。须知学生的学习过程复杂而多变,许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导在要害处,教在点子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还学于生”的要求。
4.“学会学习”的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叶圣陶老先生所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至理便在于学生要“学会学习”,最终能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的“教”更接近于“导学”,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会、会学。如:师:文章有一句话总括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同学们能找出这句话吗?(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找出来了,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
师:真聪明,找对了。文章为了说明这个特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呢?同学们边读边找,并概括出要点。(生仔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最后得出:“四个讲究,三处注意”的要点。
教师如何把“教”转化为“导学”,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最后自己来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在一旁做些必要的穿针引线,点拨融通即可。
王尚文教授曾经指出:“学生,仿佛是教师的附属;教学,仿佛是一种入侵,一种心灵的殖民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缺失,已经成为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一道障碍,我们必须跨越这一条沟壑。只有让生本观念、生命意识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还“学”于生,一颦一笑为学生、一言一语为学生、一举一动为学生、一心一意为学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多宽容,常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毅力,要充分让学生表现展示,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去问,去探究,不论是课前、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创造适合学生的一切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学,并要给足充分的时间,正所谓静待花开。对于学生小组交流不应只认为是形式,而更多体现的是学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不搞突然袭击,当他课堂上有问题交流时,他自然愿意投入到小组的交流中,尤其是要把组内最精彩的内容,站在讲台前进行全班交流,期间要保证小组交流,人人有发言的机会。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亟待我们在多个环节以指导学生自学为重要途径,指导学生会学习为目标,从而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相信我们的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金枝.关于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3).
[2]薛法根主编,推敲新课程课堂[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3]赵东燕.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阶段性培养.科学文汇,2006(12).
[4]林汉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关键词】课堂变学堂还学于生化教为学顺学而导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为师者应努力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质疑、解惑、学习、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此,方能让“每朵花都开放、每棵苗都参天、每只鸟都歌唱”。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第一教学意识,应当是“学生意识”。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世界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而抉择取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取而有所不取,切切实实地还“学”于生。那么,如何实现还“学”于生?
1.“化教为学”的智性应变
老师讲得太多,一直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之痛。那种着眼于课文故事情节的讲问或微言大义式的人文轰炸,其可能产生的教学价值确实令人怀疑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习是世界上无法由别人代替完成的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尽管教师的教也很重要,但毕竟只是外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内因。外因是条件,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只有心心相印地带动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践行,才可以说是实现了完整的教学。那么“化教为学”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智慧的应然策略。
我教学《丑小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一文时是这样做到化教为学的。
师:你听到过或看到过《丑小鸭》的故事吗?(生多数有看到或听到过,师板书课题)
师:你是怎么听到或看到过这个故事的?
生:我是妈妈讲给我听的。
生:我读小学时,老师讲过了。
生:我在一本画册上看过这个故事。
……
师:好,我们虽然听到和看到过这个故事,但今天不一样,我们要自己来读懂这个故事,好吗?(打开书本)先读,同学们同桌互助来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知道怎样合作吗?
生:不认识的字,不好读的句子可以请人帮助。
生:还可以两人一起读,读错了互相纠正。
师:对了,大家还要一边读一边用笔把不会读的字、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读生字要把音节拼读正确,好吗?(生同桌互助读课文,时间较长,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谁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丑小鸭”最后怎么样了?
生:丑小鸭变成了漂亮的天鹅。
师:真棒,你说得既简单又明白。难道丑小鸭一下子就变成了天鹅?
生:不是,丑小鸭遇到了许多困难。
生:谁都对丑小鸭不好,它很孤独。
生:它还遇到了猎狗的追赶。
……
师:说得真好,总的来说,它是在许多地方战胜了许多困难,才变成漂亮的天鹅的。这个过程很重要。我们能自己把这个过程用横线画出来,并注上是第几小节吗?
课件出示:( )—— ( )—— ( )——( )—— (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填空:“鸭妈妈的家”(1、2小节);“树林”(第3小节);“湖边”( 第4小节);“农夫家”( 第5小节);“湖面上”( 第6小节)。然后师组织交流,以地点划清课文层次,并分层次指明初读课文,师相机纠正点拨指导,达到读通课文的要求。】
这一课我不搞逐段讲问,而是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自行分清层次,自己把课文读通。教师的“教”已内化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从而达到“化教为学”。
2“因学设教”的理性追求
“教”的存在是因为“学”的需要,只有在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的情况下,“教”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所以,“因学设教”应当是教学的本色本真。教师课前的备课预设虽然也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但课堂毕竟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预设不仅是在课前,也必然会在课中。这种教师智慧应对现场即兴设计,往往会更多地体现出因学设教的特色,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显然,这样的“教”才是最有效的教。
我教学《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一文时曾进行过以下尝试。
当学生对“春风”这部分的理解不知从何下手时,我就灵活改变教路。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也能吹风?
生:齐笑。
师:如何理解杨柳风?
生:杨柳风就是吹杨柳的风。
生:就是春风。
生:因为杨柳是代表春天的特色景物。
生:这是借代修辞的运用。
生:这是把无形的春风化作看得见的杨柳来写。
师:说得好,真棒!春风是无形的,但我们能感觉到它吗?从哪些方面来感觉?
生:能。
生:触觉: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生:嗅觉:春风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听觉: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棒极了!课文为了将无形的春风描写得具体可感,运用了化抽象为直观的写法,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十分深刻。同学们想不想也显露一下你自己的写作技巧呢?现在牛刀小试一下:以“秋风”为对象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这里突破口的攻克,关键就在于我的教路适合学生的学路,且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才涌动着生命活力。 3.“顺学而导”的定性生成
课堂教学的顺序,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更需要的顺学而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跟着学生的学情走,去因势善诱,才能真正解决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一厢情愿地“走教案”,以为把教案走一遍,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大错特错了。须知学生的学习过程复杂而多变,许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导在要害处,教在点子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还学于生”的要求。
4.“学会学习”的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叶圣陶老先生所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至理便在于学生要“学会学习”,最终能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的“教”更接近于“导学”,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会、会学。如:师:文章有一句话总括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同学们能找出这句话吗?(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找出来了,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
师:真聪明,找对了。文章为了说明这个特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呢?同学们边读边找,并概括出要点。(生仔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最后得出:“四个讲究,三处注意”的要点。
教师如何把“教”转化为“导学”,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最后自己来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在一旁做些必要的穿针引线,点拨融通即可。
王尚文教授曾经指出:“学生,仿佛是教师的附属;教学,仿佛是一种入侵,一种心灵的殖民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缺失,已经成为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一道障碍,我们必须跨越这一条沟壑。只有让生本观念、生命意识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还“学”于生,一颦一笑为学生、一言一语为学生、一举一动为学生、一心一意为学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多宽容,常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毅力,要充分让学生表现展示,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去问,去探究,不论是课前、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创造适合学生的一切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学,并要给足充分的时间,正所谓静待花开。对于学生小组交流不应只认为是形式,而更多体现的是学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不搞突然袭击,当他课堂上有问题交流时,他自然愿意投入到小组的交流中,尤其是要把组内最精彩的内容,站在讲台前进行全班交流,期间要保证小组交流,人人有发言的机会。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亟待我们在多个环节以指导学生自学为重要途径,指导学生会学习为目标,从而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相信我们的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金枝.关于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3).
[2]薛法根主编,推敲新课程课堂[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3]赵东燕.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阶段性培养.科学文汇,2006(12).
[4]林汉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