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r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骨外科2016年1月-3月100例病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机、用药种类、用药持续时间、用药适应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外科2016年1月-3月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6%,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选用率分别为20.37%、59.26%,术后用药时间大于48小时为70.37%。 结论  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在药物品种选择及用药途径方面较为合理,但在药物使用率及用药时间方面存在不足。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骨外科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04-03
  抗菌药物是我国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由于多种原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由此导致医药资源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长,更为严峻的是细菌耐药情况也较为突出,这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合理使用抗菌药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在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机及时程上不合理,不仅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还可能影响原发性疾病的治疗[1]。为了了解医院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情况,对骨外科2016年1月-3月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查阅骨外科2016年1-3月出院的手術患者病历,符合采样病例共计105例,其中有5例为Ⅱ、Ⅲ类切口,本次调查分析的是100例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且在术前、术后认为是以治疗为目的的抗菌药物使用均不列为预防用药。
  1.2 调查方法
  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用药目的、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天数、有无联合应用等信息归纳到统计表中进行分析。
  1.3 评价标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2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骨外科1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围手术期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其中33例为治疗性用药;54例为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率为80.6%,其中2例(3%)为无指证用药;未使用抗菌药物仅有13例。本次调查的全部预防用药均为静脉给药,没有联合用药情况。
  2.2患者年龄构成及手术类型情况
  54例预防用药患者年龄段为16岁-91岁,年龄大于70岁的有27例(50%),大于60岁的有35例(64.8%),手术类型见表1
  2.3抗菌药物品种及使用频率
  药品选用主要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见表2
  2.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用法用量
  本次调查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基本是有术前给药,调查结果还发现术后用药时程过长现象明显,其中预防用药时间大于72小时占37.04%,预防用药时间为48<h≤72占33.33%,预防用药时间24<h≤48占7.14%,预防用药24小时以内的仅为22.22%,见表3。主要选用的预防抗菌药物中头孢孟多与五水头孢唑林用法用量以2g bid或2g q12h居多。
  3讨论
  3.1抗菌药物使用率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不超过30%,本次调查的骨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的预防用药率为54%,使用率偏高,这可能跟患者年龄组成结构和手术类型有关。54例预防用药患者中年龄大于70岁的有27例,占50%,大于60岁的有35例占64.8%,年龄较大者比例较高,且部分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调查中发现有异物植物的手术43例,占手术比例的64.2%。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2]。所以本次调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存在干扰因素,但调查中也发现存在没有用药指证而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2例3%),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还有望降低。
  3.2预防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指出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推荐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感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要选用药物占79.63%,其中头孢孟多为59.26%,五水头孢唑林为20.37%,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合理,4例克林霉素的选择是可能基于对克林霉素在骨组织浓度较高或者是患者过敏反应考虑。有4例(7.41%)选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为不合理药物品种选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保持连续性,调查发现有3例(5.56%)患者术前和术后用药品种不一致(如术前使用头孢孟多,术后改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病程记录无合理换药理由,违反预防用药的原则。
  3.3用药时机合理性
  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掌握好给药时机极为关键。接受清洁手术者,应在术前30分钟到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过早给药可能会造成术中体内药物浓度不足而感染,术后再给药因错过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次调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5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超过48小时有38例占70.37%,存在的明显不合理现象。如表3所示,用药时间过长是本次调查不合理用药的突出表现。研究证实,规范化的短程用药方案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上与长时用药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延长术后用药时间并不能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反而易导致耐药率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等严重问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4用法用量合理性
  本次调查发现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孟多、五水头孢唑林为主,其中五水头孢唑林均以2g bid或2g q12h给药,说明书规定五水头孢唑林注射液的成人常用量为0.5g-1.0g/次,五水头孢唑林2.0g/次预防性给药剂量明显过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有效药物浓度持续的时间对其杀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单次大剂量的给药方法与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不符,建议将五水头孢唑林用法用量改为0.5g-1.0g/次,每日2-4次给药。
  综上所述,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药物品种选用方面基本合理,在药物使用率,用药时机,包括术前给药时间以及术后用药时间把握等方面仍有待改善,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潘宗旺.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4.(12)106-107
  [2]《抗菌药物林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组.《抗菌药物林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降温贴在缓解静点氯化钾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患者中静脉补钾患者60例,随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患者静脉输注氯化钾时,给予降温贴局部冷敷。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  在氧化钾时排除药物外渗等其他原因,观察组给予降温贴局部冷敷,使用方法如下:将一片降温贴剪成两半,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痔疮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痔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痔疮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痔疮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中医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结论:痔疮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中药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19年5月选取我院部分患者8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所选的8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添加补阳还五汤。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入选标
期刊
摘要:  针对当前高校绩效评价实践中,因传统评价方法自身局限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且无法很好化解学科差异性因素对绩效评价的影响等问题,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六个方面入手,基于DEA构建了高等院校部门间相对绩效评价方法;同时,以A高校绩效改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因自身缺陷、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结果评价导向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A高校绩效评价面临困难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阴道微生态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见阴道炎进行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8月—2018 年07月间在本院行规范产前检查的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如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均进行复查(血糖及阴道分泌物常规)。结果 妊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E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 结合文献,观察所收集11例上皮样肉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所观察病例以青中年为主,其中年龄范围18-55岁,男女比为7:4。组织学表现,ES形态学多样,分为经典型和近端型两种亚型。可由多边形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胞浆嗜酸,肿瘤常呈结节状分布,结节中央伴坏死。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地奥司明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进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药物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在此基础上,药物联合组术后加用地奥司明片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手术前后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两组患者最大精索静脉内径、静脉返流阳性率。结果:药物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缩宫素引产与催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怀柔医院妇产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行缩宫素引产与催产的孕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与观察组(43)。比较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减压式包扎在PCI术后患者伤口压迫止血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行PCI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7例,对照组143例。两组患者均为PCI术后使用TERUMO XX*RF06型号止血器进行桡动脉伤口压迫止血。实验组在不影响伤口止血效果的同时,予以伤口止血器内垫无菌纱布进行减压包扎,在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各放气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患者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卵巢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患者139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卵巢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患者的中医证及相关因素。结果:年龄超过35岁、初潮10到13岁、孕次超过2、肾阴亏虚型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患者而言占比更高,数据差异突出,对比结果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