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具的改进对《科学》课程的促进作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一课中,教材是这样引入的:通过两名学生玩“大力士”的游戏开始,规则是借助螺丝刀,一位同学握住刀柄,一位同学握住刀杆,同时往相反的方向用力,看谁能取得胜利?在课堂上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把螺丝刀,学生对于这个游戏也很感兴趣,大家都想把对方打败,游戏开展得非常顺利。
  游戏结束后,我提问:“游戏是输了还是赢了?”学生的答案非常一致:“都是握住刀柄的同学赢了。”但是当我追问学生:“为什么握住刀柄的同学会赢?”这时学生的答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我握住的是刀头,刀头的材料是金属的,非常光滑,根本握不住。一下子就输了。”有的说:“我握住的是刀柄,刀柄的材料是用木材(或塑料)做的,上面还有很多花纹,手握时和刀柄产生的摩擦力大,握的很牢固,总能赢。”
  孩子的结论往往是从亲身体验得来的,他们说的并没有错。当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将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帶出来,使他们理解是由于刀柄和刀桿的粗细不同而产生的。课后我拿着螺丝刀端详好久,这个大力士的游戏设计得很好,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个螺丝刀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很多弯路。究其原因就是借助螺丝刀这个工具玩游戏时,违背了小学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则:控制变量。在使用螺丝刀时,有两个量同时在发生变化:一个量是刀柄和刀头的粗细不同;另一个量是刀柄和刀头的材质不同。而在科学学习中是无法同时分析两个变量的。
  为了控制好变量,就要寻找刀柄和刀头材料相同的螺丝刀,可是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螺丝刀。为什么非要用螺丝刀呢?于是我开始寻找可以替代螺丝刀的工具。我找到了红酒瓶,它的瓶口更长,便于手握,和瓶身的材质相同,粗细差别也明显,这很好地控制了变量,是非常完美的游戏工具。
  通过寻找代替螺丝刀的过程,我逐渐意识到从生活中发掘教学用具非常利于教学顺利开展。尤其是对《工具与机械》单元,从生活中发掘的教学用具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因为生活中的材料就是这些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接地气,更加直观。
  我开始在生活中寻找其他可以玩“大力士”游戏的工具,最后又找到了饮水桶,它的桶身和桶口粗细差距非常大,玩起游戏来效果更加明显。至此,每当我上这节课时都让学生从家里拿旧的饮水桶和红酒瓶来玩。学生非常高兴能从家里带来游戏工具,玩的开心,收获的体验也更加直观。每次做完这个游戏,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握住瓶身(桶身)的同学会赢?”这时学生能够和瓶身(桶身)省力联系起来,使游戏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每个学校的科学仪器配备都不尽相同,我校的科学实验材料相对匮乏,没有能够完整支撑本节课的实验器材,仪器室的轮轴实验材料只能完成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即“轮省力、轴费力”的研究。对于第二个知识点:“轮越大越省力”的学习无法开展,因为仪器室没有更大的轮。将这个知识点就此告诉学生无疑违背了我们科学课程开设的宗旨。于是,我又将目光瞄向了游戏中使用的红酒瓶和饮水桶,于是我和学生开始了更大轮轴的制作。学生对这个活动超级感兴趣,都积极报名参加。为了安全起见,我只让学生辅助我固定好饮水桶和红酒瓶,我用电钻在红酒瓶(专门用来钻玻璃的钻头)和饮水桶的底部圆心处钻孔。给红酒瓶和饮水桶钻好孔后,我们还给轮轴制作了支架,使它能够绕轴心自由旋转。同时,为了方便给轮轴上挂钩码,我发明了一种贴绳子的方法:提前将绳子粘在一层塑料胶带上,在另一侧再粘上双面胶带,使用时将双面胶的一面撕下来,直接贴在轮轴上就可以了。这样做不用绑绳子,既省时又挂得牢固,提高了探究实验的效率。
  接下来就是实践。由于使用了自制的轮轴,我对教学设计了进行了相应调整,尤其是从“轮省力轴费力”到“轮越大越省力”两个知识点过渡上,我并不是生硬地引导学生用红酒瓶和饮水桶做成的轮轴来开展第二个知识点的研究,而是问他们:“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轮省力轴费力。所以大家刚才在玩游戏时,当你握住轮的时候会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你握住轮时,到底省了多少力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力气比较小的同学,他很想知道自己赢大个子时到底省了多少力。完全是在一种很亢奋的状态下完成实验的。用红酒瓶和饮水桶自制的轮轴,学生用起来非常熟悉,更加的顺手,也更加感兴趣。同时,也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其他文献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但是,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历史久远,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与主动性。因此,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1.高中
期刊
2015年暑期培训期间,笔者观看了盐城市实验小学陈珊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教者清新幽默的语言,大方得体的教态,流畅热闹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笔者认为过于流畅的语文课缺少一定的语文味儿。语文味首先取决于教者,只有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本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细细品味,引导正确、引导深入、引导得法,语文味儿才会醇厚。笔者针对其中几个教学环节,提出有几点思考,和各位专家、同仁
期刊
《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小学课文以记叙文
期刊
物理学是一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而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则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学的关键环节。但是,有些学生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成绩的提高和内在创造力的培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看,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找准这些非智力成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是物理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学、教育和管理者的共同的责任。  一、物理学习障碍的常见现象及非
期刊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自清的《背影》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篇经典课文,同时也是散文教学中的一篇优秀范文,下面就以《背影》教学为例,详细地阐述如何开展初中散文教学。  第一步,通过写作时代背量的分析。了解散文  《背影》一文是1925年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描写的是1917年发生的一件父子之间的小事情。1916年的时候,曾为中产家庭的朱家已经慢慢没落,偏偏又在这
期刊
高效课堂在近年来的小学教学工作中都被当作重中之重,如何使教学工作能够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内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既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又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情感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基础教学工作的完善  谈教育不能好高骛远,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首先要扎实的完成基础教学工作的传授工作,才能够谈及深究课程核心,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的情感和价值,使之对学习的理解升华到精神层面和
期刊
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先生月下讲授《月赋》,闻一多先生用一个学期讲一首《离骚》,一直以来被教育界传为佳话,那一批师生在物质条件极为困苦的情况下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善于“磨课”。因为教师善于“磨课”,所以,教师才成为梅贻琦先生所倚重的“大师”,西南联大这样的大学也才能成就“大学之大”。虽说,此乃高等教育的成功典型,但对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却不无借鉴意义。值得关注的是,西南联大的那
期刊
1.精选切入点。名著教学的切入点非常多,那么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呢?我认为首先要选好、找准切入点。精心选定切入点,然后结合主题阅读的方法来具体突破。  比如: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分析人物形象,那么,可以让学生读完整套名著之后,梳理其中一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然后链接与其类似的人物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
期刊
教育需要安静的环境和慢慢积淀的工夫,狂飙突进、花样翻新、喧嚣热闹的所谓创新,只能与教育本质渐行渐远。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事情在哪里?就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普通琐碎,但却实实在在每天必须面对、必须去做的课堂、作业、测试等工作环节里。固本培基,久久为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把这些事情做细做实做好,何愁教育工作搞不好?  教学常规是教学的根基,落实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近年来
期刊
青年路小学建校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前身为“初等小学堂”,系陕西省创办最早的新学之一。全国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培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训实习基地等荣誉称号,记录了青小的百年光辉足迹。  百年岁月,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桃李天下。今天的青小在傳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秘诀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