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策略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和美术素养。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愉快地欣赏美术作品,而且要理解美术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形式。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因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新精神,培养美术理论人才。”

一、美化环境,激发学生的欣赏情趣


  学习美术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和支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欣赏是第一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致,教师必须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进行美化,引导学生向往美,动员学生欣赏美。环境浸润心态,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不只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根基,也是美术欣赏的有效保证。首先,教师应重视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通过平等对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创设优美教学环境,使美术作品魅力四射,吸引学生眼球,给学生以视觉美的丰富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例如,在教学《参观和旅行》一课时,为了唤醒学生旅行的记忆,教师可以展示过去旅游时拍摄的一组风景迷人的照片,通过编辑软件配上舒缓的音乐,创设优美的意境,勾起学生对美丽景色的回忆——姹紫嫣红、树影照水、桃花流水鳜鱼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欣赏中得到有效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现美术欣赏课教学生活化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生活化要求学生从生活的源头出发,结合实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仔细观看,让学生说出对每件作品的感受,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美术作品大多是客观世界的有形反映,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效地将美术作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实现美术欣赏课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皮影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皮影戏,让学生在学习前能初步了解皮影戏。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皮影戏的印象。皮影戏是制作人通过丰富的生活感受,经过精神思想活动创造的具有综合艺术形态的视觉艺术作品。在课堂中引入皮影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美术教师在讲解美术作品时,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提高学生自身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同时,使现实生活与美术作品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三、重视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下认识美术,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美术也是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了解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广阔的文化情境中,了解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的多样性,表现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同时接纳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因为没有美术作品是独立的,它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我们知道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可以与学生的校内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
  例如,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分析和评价校园建筑和周围建筑的特点和布局,发现建筑的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在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通过信息搜集,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语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建国时期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

四、注重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怎样调整课堂教学气氛、如何实施等;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认识美育的功能;如何建立科学的美育等。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美术探究,这是美术教学的重点。为了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积极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标志》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图形符号,要求学生分析自己收集到的图形符号。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平面设计的设计意图和特点,提出问题,相互回答,相互补充。通过激烈讨论,学生对图形的美术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相互学习可以使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体验。

五、有效互动,实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创新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必须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逐渐对美术作品产生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和研究过程中对每一幅美术作品观察得更加细致。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引导、提问、监督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際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飞机》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最新型的飞机图片或模型资料,课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来展示教材中的飞机,以便学生了解新旧机型的特征,在比较中发现差异,并对未来飞机的变化和发展展开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在绘画中实现创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教学中,想象很多年后,地球濒临爆炸,需要研制一种新型飞行器冲向其他星球,寻找新的居住地。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戏剧表演。这个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美术作品的功能是欣赏,它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持续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观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责任编辑 来 静)
其他文献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融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积累感性经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数学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计有效、有量、有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发展欲,真正让学生学会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观察、猜想、交流、推理等活动,使其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和抽象性,这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基于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将生活与数学的有效结合,
期刊
从实物图形的感知到“三视图”的认知,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几何学习中一次质的思维飞跃。尽管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接触过用“三视图”观察物体,但受思维认知水平的限制,认知只停留在表象层面。同时,新课标提倡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要注重从“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三视图”教学
期刊
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效率具体指的是师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堂效率强调的是课堂上师生投入的精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课堂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就数学课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打造绿色、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才能提高课堂
期刊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阅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阅读,可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本中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故事与经验等待他们去发掘。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性、舒适性的课堂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带领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文章中心,经过长期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在尝试、体验、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习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被有效发挥。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的基础,它可以在良好的探究氛围中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演示操作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多维度地深入思考,深化所习得的知识,让学生在经历知其然的基础上,更知其所以然,最终促进空间概念的不断深入。一、深入经历,在观察演示中发展空间概念  空间概念是主观生命与客观情境深入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才能对几何素材形成深入感知,有效巩固学生空间
期刊
在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传统作业作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或途径已经难以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因此,对作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作业在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小学数学作业顺应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路径。一、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形式  小学数学作业主要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操作性作业三种。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对于发展學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数学能力
期刊
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小学不同阶段的英语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阶段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特点,开展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教学要以调用学生经验为起点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可以看出,学生生活经验是重点,真正的阅读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生活,立足个人经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兴趣,才能推促阅读教学走向精彩。一、准备阶段:以学生经验为起点,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学生个体经验才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