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言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我阅读的本领。
  说到阅读教材,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知,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这种以字、词、句、段、篇基本功训练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办事能力等等构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内容。
  在具体工作中,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与语言交流紧密结合,只有充分交流才能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反过来又能使人更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对于认识能力的培养重在认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去。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利用“牵引扶帮”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自我阅读的本领,把注意力放在阅读的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学会阅读,积极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以求达到运用。对于学生办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远大的教学观。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从书本上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亲自动手动脑借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办事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础,提升能力,完成教学内容,这才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的重点,而要做到这点,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课前阅读文章,预习课文。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此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同时,学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文章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二是课堂教学中的疑和问。没有“为什么”就没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这一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三是课后的复习和课外阅读。课后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对文章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达到引以为戒。那么在下次的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正确寻找出学习一篇文章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也同时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达到“不教”或“放”的一中检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阅读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们要对名篇名著做到书读百遍,反复体会其中的精华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充实、发展自己。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以前自己是一名学生,现在成为了一名教师。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做教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好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成绩,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呢?在此我浅谈其中的一点一一预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
期刊
随着新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实施,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第四册)的篇章结构、知识框架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新教材为了正确处理好提高学习质量和减轻学业负担之间的矛盾、拓展学习广度和降低学习分量之间的矛盾、知识的教学和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在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    一、突出话题中心,构建课堂体系    话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范例、中心等。粗线条的知识框架设计为话题中心的展开提供了平台,我们在课
期刊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是教学大纲的要求,特别是有关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直是学生运用的难点,通过教学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又能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期刊
【导言】    “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儿。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能否落实。因此,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一、热爱班主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主渠道还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学海里自由汲取,从实践中获得。这样,教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也许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教师指导预习,学生学会“记疑”    生物现在是高考科目,但升中考不用考了,学生往往不够重视。但是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及数学教学的若干新特点;通过一个教学案例的分析。力求如何在平时教学中贯彻好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特点 案例分析    一、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三点变化    2001年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2年后国家又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从此义务教育
期刊
发散性思维就是新时代产物中的一种。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发散性思维与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部队应怎样用发散性思维对基层文化工作进行指导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发散性思维,从指导思想上“发散”。    (一)当前基层文
期刊
数学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一门科学知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其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而小学是第一阶段,其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参加实践劳动打好基础。    一、掌握算理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在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
期刊
对中学生写作而言,记叙文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文体。在阅读教学中,记叙文类的文章所占比重之大自不得言。在作文教学与习作训练中记叙文类的教学与习作训练就更重要了,但在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练习中,学生的作文出现了不少应引起语文老师重视的问题,如形象干瘪,文势平平,情味不浓等等。因此,中学阶段应重视抓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训练。    一、化虚为实,形象可感    一些中学生写记叙文的时候,往往把脑子里概念性的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