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区域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高中区域复习是高考复习的一块重头戏。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更加有效复习,一直是高中一线地理教师探讨的问题,基于此,以新课改下高考为切入点,主要探索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关键词】区域地理 区域定位 区域特征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常反映在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特别是在许多能力的测定和思维的考查上,很多是以区域地理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考查。从试卷的分析和分数的统计上得知,考生在区域地理的试题上失分较多,所以有许多考生把区域地理学习,认为是学好文科综合的一个瓶颈,不无抱怨的说:“文科综合难在地理,地理难在区域。”
  为什么同学们会感到区域地理难?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的地理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的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许多地理老师说:“区域地理是学习地理的终结者,区域地理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因此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成为整个高考地理复习的一个重中之重。
  那么高三应怎么样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完成高三地理的整体复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应重点从:区域定位、区域的特征描述二个方面着手复习。
  一、区域定位
  福建省高考的第37题,是对区域地理考查的大题,考生要完成对此题所有考题考查,考生必须对本题所考查的区域进行定位。掌握基本的区域定位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进行区域定位,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能力考查点。定位就是为所给试题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等)。准确的定位,是准确把握所考区域的特征的前提,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太阳辐射、所在区域人文特征等。只有把握所给题目中的地理位置,才能根据地理位置来进行定性,进而确定解题的正确方向。
  高考给所考查的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常用的方法有: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地转偏向力方向确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自转的方向法(确定半球位置);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等温线温度数值大小南北递变规律定位法;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进行定位;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等。
  例: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异常。读图完成下题: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本题给了一条纬线,但没明确是北纬还是南纬,但根据所给等温线温度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M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日照不足,不适合建海滨浴场,排除A、B;N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排除C,故选D。
  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是甲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的地质剖面图,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题:
  Q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本题根据等高线向南凸,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为向北,然后根据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右岸深,说明右为侵蚀岸,可以判定甲区域为北半球,说明P区域为北半球,所处地理位置为300-40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
  总之,做好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的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二、做好区域特征描述的复习
  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描述,是做好区域地理复习的最终目标,是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分的前提。区域特征包括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复习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午复习。
  1.做好区域地理特征的描术,注重一个“理”字,准确的把握地理中的这个“理”字,一是要注重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二是要做好对地理术语的全面、准确的阐释。
  2.抓住一个区域最突出的特征。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复习中必须把握不同区域最主要的特征,研究一个区域中有主导或者制约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特征,利用环境整体性思维要以推导出其它要素特点。
  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最显著特征是“高”、“寒”。因“高”而“寒”。“高”影响气候,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因地形高,影响河流,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影响植被(高寒草原);影响动物(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影响土壤(冻土广布);同时也影响社会因素:交通不便,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人中密度小,城市少,生产力水平代、经济相对落后。
  3.培养学生学会用高中地理原理进行阐述地理事物特征。例如,要分析一个区域的气温有何特征,那么必须立即对知识进行迁移,回到高中地理关于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上)。分析一个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必须从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人文因素: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知识加以迁移。
  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描述和阐述的是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商业、城市化等。复习中重在区位因素的迁移。近几年对这部分内容有不断上升的均势。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把两条:
  第一,人文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区位因素,例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因素(政策、科技、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变化小,而社会因素是不断变化中。其中城市的区位因素和交通的区位因素,在高考命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突出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例如气候对城市的影响,热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高海拔地区分布?而中高纬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河谷地带?
  第二,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对人文地理的情境迁移。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总是以一定的地理情境呈现,学生如果不能很把所给的情境材料迁移到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答题将无从下手。例如,福建省是我南方种植柑橘的大省,种植柑橘的自然环境优越,但前几年一直不景气,近两年来柑橘种植又火暴起来,请同学们试分析原因?这是一个新情境,怎么样才能对事理进行阐释?本题是关于种植亚热带水果的农业问题,因此就应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迁移,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当地柑橘种植的起伏变化是由那些因素变化引起呢?我们知道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可以断定主要是社会因素变化(科技、市场、劳动力、政策、交通等因素)。把农业的区位因素变化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
  总之,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区域定位,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进行阐释,这样才能更加有利的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主要是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日常生活知识的一门教学科目,在初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将知识掌握牢固,同样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现象,发现生活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这对于学生学好初中物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一些生活现象、生活案例深入到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 教学 策略  一、善于将生活现象引入初中
【内容摘要】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日渐常规的教学方式。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亟待广大教师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 多媒体 应用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地理课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通过创造的情境更直观地展示在同学们眼前,不但
【内容摘要】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作文各种要求,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模仿是写作教学的必备工具,是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的必由之路。学生通过范文学习、知识冷却、写作模仿、范文反馈、仿作评改、反思创新的模仿写作训练,在字、词、句、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  【关键词】模仿 作文 模式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提出了“模仿式作文教学”的设想,探讨模仿式作文教学设计对提
《时代周刊》曾预言:到2020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对世界经济将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命科学,可是为什么中国在农业科技上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很难出现,这是值得我们生物教师深思的问题。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
怎样写好一篇初中作文,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描写”要做到生动而形象。“描写”事物越具体,所写的内容就越有生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描写”?本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旨在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笔下的“描写”生花。  一、全面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原因  学生为什么写不好“描写”?原因有五个。一是小学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作文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描
通过我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操作时也出现了好多的问题,如:有时学生讨论要占去不少时间,结果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时讨论会“卡壳”,不能得到有用结果等。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加强研究,提高指导水平,在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要不断的设计问题
一、估算题和估算法  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算题,估算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估算题的特点  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模糊,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做出
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由此可见,朗读就语文学习而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是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着最大的比例。阅读能力的有计划训练和使之不断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只是现今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丰富内涵,还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认识。教师常常功利化的培养学生快读、跳读的能力,以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捕捉文章的有用信息。但是,往往欲速而不达。其实原因很简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能力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
【内容摘要】“个性化阅读”倡导了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来对阅读文本从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理解,充分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应“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人文精神、重实践培养的特点”等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其次,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个性化阅读 有效性  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