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巴基斯坦等四国,李克强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时,形容中巴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患难与共的“全天候朋友”。
“全天候”(all- weather)如果用作航空术语,指的是“所有复杂气象条件在内的各种天气的总称”。引申而来的“全天候朋友”,形容友谊在各种条件考验下依然牢固。可以说,这是中国外交话语中对友好国家的高等级表述。
中国网民则称巴基斯坦为“巴铁”(中国的铁杆朋友)。
从谷歌外文检索来看,与“all weather friend”有关的新闻多为中国。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个词汇的诞生本身就与中国有关- - -它最早是1967年赞比亚首任总统卡翁达用来形容中国的。
1967年,卡翁达首访中国,归国后大赞中国是赞比亚的“全天候朋友”。这背后有一段故事:当时,卡翁达希望修建一条连接赞比亚与坦桑尼亚的铁路(即后来的坦赞铁路)。他与英国和西方关系密切,对与中国交往非常谨慎,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向北京派遣大使。周恩来总理不仅对此包容,还给了卡翁达一张“中国牌”- - -让他以中国为砝码,压西方国家就范,以获得有利于赞比亚的合同。卡翁达深受感动,“全天候”一词随之出炉。
2011年3月1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会谈时,也曾运用这一说法形容英阿关系- - -英国是阿富汗“全天候的朋友”。
合作尚未达到理想的“三合一”
“全天候朋友”与“盟友”并不相同。“盟友”具有排他性,而中国的“全天候朋友”则可以与其他大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冷战时期,巴基斯坦就曾同时与中国和美国建立密切关系,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目前的“全天候朋友”圈里,多个国家都属于这种情况。巴基斯坦与中美关系均比较密切,也门是类似的情况。在非洲,坦桑尼亚总统曾先后接待了习近平和奥巴马。刚果(布)对于中美也有类似表现。
赞比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埃及、埃塞俄比亚、马里、津巴布韦、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苏丹等非洲国家都曾被形容为中国的“全天候朋友”。近年来,这种关系甚至已经普及整个非洲,中国最高领导人曾多次在演讲中强调这一观点。
早在2009年2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达累斯萨拉姆各界欢迎大会并发表演讲时强调,过去、现在、将来,中国人民都珍视同非洲的传统友谊,始终视非洲人民为完全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全天候朋友,同非洲人民永做好兄弟、好伙伴!
2013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演讲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说法,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
欧洲也有中国的“全天候朋友”,比如在和塞尔维亚、塞浦路斯交往时,中国都曾这样称呼对方。
前中国非洲事务代表、前驻南非大使刘贵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天候朋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两国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自始至终是朋友,并且在困难时刻相互倚重和信赖。
不过,“全天候朋友”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巴基斯坦,被称为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患难与共的“全天候朋友”。2004年3月30日,胡锦涛在会见也门总理巴贾迈勒时称,中也是可以相互信赖的“全天候朋友”。
迄今,公开报道中出现的“全天候朋友”至少已有14个国家。
不久的未来,拉美地区可能出现更多的“全天候朋友”。2008年11月21日,胡锦涛在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强调与拉美发展“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关系,是中国的重要目标之一。
“‘全天候朋友’是一个更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概念,中巴关系就是典型例子。彼此在战略上互信,而在经济上的联系却很脆弱。2012年中巴贸易额只有12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中美贸易额的四十分之一。全天候的朋友关系需要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这是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的困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与现有的“全天候朋友”尚未达到理想的合作程度。
各种各样的伙伴
《人民日报》1998年4月刊文称,“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大国伙伴关系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与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结盟和敌对关系相比,是国家关系的进步。”“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据本刊记者整理,中国目前的172个建交国家中,有54个国家与中国确立了正式的“伙伴关系”。比如中方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而最新的“伙伴”是塔吉克斯坦,自1992年1月4日建交以来,于2013年5月20日刚刚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在“伙伴”国家中,具体场合的表述稍有不同,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以对应一般友好外交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不同序列。
目前,中美关系被定义为“建设性合作伙伴”。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中,两国正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上台后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此后发生南斯拉夫炸馆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波折,2002年,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变为“建设性合作关系”。2006年,胡锦涛访美时表示,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伙伴。2011年,胡锦涛访美,联合声明中又出现了“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 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中心主任苏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中美关系的措辞上,美国至今都比较消极,所以中国也非常谨慎,将中美关系表述的重点放在‘经济伙伴关系’上。”
外交关系等级的划分意义不大
伙伴关系可以针对两国,也可以用于中国与某个国际组织。比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关系定位是“新型伙伴关系”,与非盟、东盟的定位则均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则达到了最高级别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伴随着世界局势和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伙伴关系也有动态发展。
中国与蒙古之间在2003年确立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则上升至“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波兰2004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也在2011年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交往时间不是衡量关系密切程度的唯一因素,中国与巴西之间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直到2012年才跨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英国与中国在1998年还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6年后就变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虽然外交关系的等级可以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亲疏的一个标准,但它也并不能准确地显示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
朱锋认为,“中国外交有关伙伴、传统友好关系的界限正趋于模糊中,外交关系等级的划分对于中国外交的实际意义作用不大。比如和朝鲜的外交关系等级虽高,但现在中朝关系面临很大的困难。今天中国的外交关系亲疏远近还是要根据两国的利益、贸易依存度、社会交往互动关联程度来决定。”
“伙伴”以外还有其他
伙伴关系之外的119个建交国家,也与中国有着各种措辞微妙的关系定义。菲律宾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被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之间被定位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塔吉克斯坦也曾是其中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的一员,近日刚刚升级。
大国中尚未成为伙伴的代表是日本。
1998年中国与日本曾经提出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将中日关系定义为“睦邻友好”关系。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此后,因为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和温家宝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中日关系有所升温。2007年12月27日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提出两国建立“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两国在联合声明中确立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然后,从2012年8月起持续发酵的钓鱼岛争端使得中日两国关系再度变得紧张。2012年8月28日,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向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写了一封亲笔信,再次确认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性。
2013年1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众议院大会上表示,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两国关系之一,并呼吁两国“回到战略互惠关系原点”。2013年4月,日本现任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接受媒体采访说道,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
(本文主要内容系根据公开报道和外交部相关文献整理)
“全天候”(all- weather)如果用作航空术语,指的是“所有复杂气象条件在内的各种天气的总称”。引申而来的“全天候朋友”,形容友谊在各种条件考验下依然牢固。可以说,这是中国外交话语中对友好国家的高等级表述。
中国网民则称巴基斯坦为“巴铁”(中国的铁杆朋友)。
从谷歌外文检索来看,与“all weather friend”有关的新闻多为中国。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个词汇的诞生本身就与中国有关- - -它最早是1967年赞比亚首任总统卡翁达用来形容中国的。
1967年,卡翁达首访中国,归国后大赞中国是赞比亚的“全天候朋友”。这背后有一段故事:当时,卡翁达希望修建一条连接赞比亚与坦桑尼亚的铁路(即后来的坦赞铁路)。他与英国和西方关系密切,对与中国交往非常谨慎,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向北京派遣大使。周恩来总理不仅对此包容,还给了卡翁达一张“中国牌”- - -让他以中国为砝码,压西方国家就范,以获得有利于赞比亚的合同。卡翁达深受感动,“全天候”一词随之出炉。
2011年3月1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会谈时,也曾运用这一说法形容英阿关系- - -英国是阿富汗“全天候的朋友”。
合作尚未达到理想的“三合一”
“全天候朋友”与“盟友”并不相同。“盟友”具有排他性,而中国的“全天候朋友”则可以与其他大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冷战时期,巴基斯坦就曾同时与中国和美国建立密切关系,对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目前的“全天候朋友”圈里,多个国家都属于这种情况。巴基斯坦与中美关系均比较密切,也门是类似的情况。在非洲,坦桑尼亚总统曾先后接待了习近平和奥巴马。刚果(布)对于中美也有类似表现。
赞比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埃及、埃塞俄比亚、马里、津巴布韦、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苏丹等非洲国家都曾被形容为中国的“全天候朋友”。近年来,这种关系甚至已经普及整个非洲,中国最高领导人曾多次在演讲中强调这一观点。
早在2009年2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达累斯萨拉姆各界欢迎大会并发表演讲时强调,过去、现在、将来,中国人民都珍视同非洲的传统友谊,始终视非洲人民为完全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全天候朋友,同非洲人民永做好兄弟、好伙伴!
2013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演讲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说法,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
欧洲也有中国的“全天候朋友”,比如在和塞尔维亚、塞浦路斯交往时,中国都曾这样称呼对方。
前中国非洲事务代表、前驻南非大使刘贵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天候朋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两国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自始至终是朋友,并且在困难时刻相互倚重和信赖。
不过,“全天候朋友”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巴基斯坦,被称为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患难与共的“全天候朋友”。2004年3月30日,胡锦涛在会见也门总理巴贾迈勒时称,中也是可以相互信赖的“全天候朋友”。
迄今,公开报道中出现的“全天候朋友”至少已有14个国家。
不久的未来,拉美地区可能出现更多的“全天候朋友”。2008年11月21日,胡锦涛在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强调与拉美发展“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关系,是中国的重要目标之一。
“‘全天候朋友’是一个更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概念,中巴关系就是典型例子。彼此在战略上互信,而在经济上的联系却很脆弱。2012年中巴贸易额只有12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中美贸易额的四十分之一。全天候的朋友关系需要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这是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的困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与现有的“全天候朋友”尚未达到理想的合作程度。
各种各样的伙伴
《人民日报》1998年4月刊文称,“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大国伙伴关系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与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结盟和敌对关系相比,是国家关系的进步。”“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据本刊记者整理,中国目前的172个建交国家中,有54个国家与中国确立了正式的“伙伴关系”。比如中方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而最新的“伙伴”是塔吉克斯坦,自1992年1月4日建交以来,于2013年5月20日刚刚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在“伙伴”国家中,具体场合的表述稍有不同,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以对应一般友好外交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不同序列。
目前,中美关系被定义为“建设性合作伙伴”。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中,两国正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上台后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此后发生南斯拉夫炸馆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波折,2002年,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变为“建设性合作关系”。2006年,胡锦涛访美时表示,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伙伴。2011年,胡锦涛访美,联合声明中又出现了“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 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中心主任苏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中美关系的措辞上,美国至今都比较消极,所以中国也非常谨慎,将中美关系表述的重点放在‘经济伙伴关系’上。”
外交关系等级的划分意义不大
伙伴关系可以针对两国,也可以用于中国与某个国际组织。比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关系定位是“新型伙伴关系”,与非盟、东盟的定位则均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则达到了最高级别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伴随着世界局势和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伙伴关系也有动态发展。
中国与蒙古之间在2003年确立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则上升至“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波兰2004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也在2011年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交往时间不是衡量关系密切程度的唯一因素,中国与巴西之间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直到2012年才跨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英国与中国在1998年还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6年后就变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虽然外交关系的等级可以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亲疏的一个标准,但它也并不能准确地显示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
朱锋认为,“中国外交有关伙伴、传统友好关系的界限正趋于模糊中,外交关系等级的划分对于中国外交的实际意义作用不大。比如和朝鲜的外交关系等级虽高,但现在中朝关系面临很大的困难。今天中国的外交关系亲疏远近还是要根据两国的利益、贸易依存度、社会交往互动关联程度来决定。”
“伙伴”以外还有其他
伙伴关系之外的119个建交国家,也与中国有着各种措辞微妙的关系定义。菲律宾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被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之间被定位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塔吉克斯坦也曾是其中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的一员,近日刚刚升级。
大国中尚未成为伙伴的代表是日本。
1998年中国与日本曾经提出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将中日关系定义为“睦邻友好”关系。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此后,因为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和温家宝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中日关系有所升温。2007年12月27日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提出两国建立“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两国在联合声明中确立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然后,从2012年8月起持续发酵的钓鱼岛争端使得中日两国关系再度变得紧张。2012年8月28日,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向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写了一封亲笔信,再次确认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性。
2013年1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众议院大会上表示,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两国关系之一,并呼吁两国“回到战略互惠关系原点”。2013年4月,日本现任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接受媒体采访说道,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
(本文主要内容系根据公开报道和外交部相关文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