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雾霾现象的审美负价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使雾霾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天气现象。传统美学观念将蓝天白云等给人审美愉悦感的天气作为审美对象,忽略了雾霾作为一种丑的存在,对人的审美感官和心理带来的负价值。雾霾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美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雾霾美学研究的发现拓宽了环境美学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雾霾天气;审美对象;日常生活审美化
  随着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疯狂的破坏着环境,自然无疑也给我们越来越猛烈的报复。环境美学的发展无疑已经与传统美学的距离越来越大。一方面,其将研究重心放在自然而非艺术上,另一方面美学正走向日常生活和应用实践。【1】雾霾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幽灵,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虽然雾霾现象当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雾霾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甚至一边关心雾霾现象,又成为制造雾霾源头的帮凶。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是无可回避且有必要的,因而将雾霾纳入审美对象的研究中也是由必要的。
  一、雾霾是审美的对象
  雾霾为什么能成为审美对象?对于雾霾能否应该算作审美对象,程相占认为,天气自古至今与人的心理体验密切相关,而作为能够引发人的情感体验的事物自然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雾霾作为传统审美的反面存在着,也能引发人巨大的悲悯感、哀伤等情绪。
  雾霾是具有否定审美价值存在的审美对象。消极的审美价值(negativeaestheticvalues)是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美学将人看做整个环境复合体的一个部分,审美参与到环境中。在环境中感官的内在体验和直觉意义占据主导地位【2】。全部的感官都参与到对环境的审美状态之中。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阿诺德·柏林特曾提出否定美学是“审美價值以令人不悦、痛苦、不正当的或者破坏性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在最基本的感知体验中,这种体验本身是令人讨厌的、使人悲痛的或者有害的。审美体验并非永远是良性的。一旦我们认识到审美体验中的消极面或负面,我们就能够探索这种经常被忽视的价值。而当这种研究获得其自身的合法存在之后,这种研究就不仅仅是为了补充‘肯定美学’。我们完全有可能为‘否定美学’划分出的独立范围。”【3】对否定美学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关注环境对人们审美感知能力的审美剥夺。雾霾对人的审美感知器官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身体处在物质世界之中,人与其他有机体是一样的,栖居于这个世界里,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甚至伤害雾霾是由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构成的,起初,它使人的身体感到痛苦,后来人开始对这种侵害麻木,甚至器官受到其巨大损伤。【4】人的嗅觉、视觉、味觉、肤觉等感觉器官在雾霾环境中受到了损害,对的感知能力下降。因而当人长时间处在雾霾的包围之中时,身体对雾霾的感知将其转化成一种个人独特的审美对象。
  其次,雾霾天气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城市是雾霾的产生的地方,也是雾霾的活动舞台。城市空间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被雾霾无限扩大,对城市的恐惧感和不安感被放大:人行走在城市之中,感受到的是雾霾似乎吞噬了一切,而人深处其中是微不足道的。个体因城市带来的孤独感被雾霾放大、强化。人的清晰的思维方式和生命力也受到朦胧的雾霾的影响。雾霾的模糊了一切事物的边界的特点使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的人们失去了敏锐的思维能力,而变得麻木,陷入生命的混沌之中。
  最后,雾霾的出现对城市的美产生了遮蔽和破坏作用,整座城市空间和其中活动着的人都丧失了美的外形,美丽的城市景观,比如建筑、园林都隐匿于雾霾之中,失去了审美的价值。比如上海的迪士尼乐园曾经因没有童话中的蓝天白云,只有挥散不去的霾而备受诟病
  二、雾霾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中国当下的雾霾情况,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在中国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雾霾灾害之时,围绕雾霾产生的打油诗、幽默段子、摄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将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为己任的精英文学却对这一题材的创作反应冷淡。对于雾霾现象更多是以调侃的方式书写和表达。
  通俗化的语言文字构建了关于雾霾审美化的创作。与传统具有批评教化意义的雾霾文学创作相比,现在多数对雾霾现象的描写者不再是抱着对自然恶化的极度焦虑而进行创作,而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作为一种娱乐,将受到现实雾霾影响着的抑郁与对蓝天白云渴望的本真欲望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不再有传统文学的精雕细琢,更多的是一种即兴发挥的创作,在创作中,人们一面发泄了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获得创造的满足。
  有戏仿余光中现实的《乡愁》写作的《口罩》,其中有“现如今/口罩是全民的防霾神器/我在这头/却看不清/谁在那头”。这些网络上的“段子”是一种游戏、休闲方式和宣泄的途径。充满着怪诞、嘲弄、调侃、滑稽,在笑声中完成了文学的脱冕礼。因而对雾霾的认知也只停留在对雾霾形象的感性描述。而大量的调侃式和戏仿的段子的出现,掩盖了雾霾对人精神异化危害,也未提出任何建议和思考。
  其次,图像构建起一套审美化的符号体系。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图像紧密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图像繁荣,并且成为普及的大众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这是因为社会民主和文化权利共享的结果。大众通过漫画、广告、海报、招贴画等来将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层面明快、夸张、形象的表达出来。雾霾公益创意系列广告走红网络。该系列照片以雾霾为主题,比如武松带着防霾口罩在霾中打虎,打的却是一截树桩。人们在观看这些作品的时候,往往产生的感受不再是痛苦、怜悯和悲伤的负面情绪,更多的是一种“含泪的笑”的无奈体验。
  相比普通民众对雾霾现象做出的迅速反应,文学艺术圈对于这一题材的关注明显不足。寥寥艺术创作者将视角放到这个日益严重的空气现象上。虽然有导演贾樟柯为绿色和平组织拍摄的一部时长为7分钟的电影短片《人在霾途》中拍摄的农民在田里咳嗽,身后是冒着浓烟的大烟囱;孩子们戴着口罩踢足球;城里的上班族骑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穿行在浓重的雾霾中。而河北廊坊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写的长篇小说《霾来了》曾引起国内外媒体讨论。但是总体来说,缺乏对雾霾与人关系反思的作品和深刻揭示人物深层灵魂的作品。
  三、雾霾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王晓华认为,在很多的流行文本中,“品”字市场出现,雾霾已经成为一种鉴赏的对象。雾霾似乎已经成为可与风花雪月并立的新景观。颇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髓:只要用审美眼光看待自然,有害物质也能赏心悦目。同时,他也之处,当今学术界在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时,不加分别的对日常现象进行审美,恐怕会遮蔽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雾霾现象的美学研究也存在恰恰提醒人们蓝天白云的可贵。对雾霾本身的关注具有很强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人的身体可以感知外部世界,在听、看、触、嗅等方式去感受美,但肮脏的环境体验带给人的隐性因素对人产生的冲击更有力度。使人对相反的地方产生怀念的感受。笛卡尔的二元论让美感有时来自并不愉快的体验。当雾霾让整个城市陷入无边无际的茫茫之中时,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更加明显的带给人愉悦而的美感,并且让人更加珍惜干净清爽的天气。
  注释:
  【1】【美】柏林特著,张敏、周雨译,:《环境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
  【2】【3】程相占,【美】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学术研究》,2009:5
  【4】王晓华:《身体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0
  作者简介:孙铭(1993—),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要】:《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闻先生对唐诗研究的几篇重要文章,另有两篇年谱考订,汇编成册而成书。在此书中,闻一多综合了诗人的飘逸才情,史学家的洞见和考据学家的审慎,打破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视野,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对唐诗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思想。两篇年谱考訂类的文章展现了闻一多先生谨慎细致的朴学学者的优秀作风,而阐发观点的文章则新论频出、多有卓见。
期刊
我以为这俗世上最清净的作为,不是庄周出世无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也不是佛祖释迦牟尼放弃王位,涅槃在娑罗双树间。凡夫凡妇的品性,自然不好与圣人佛祖相论的,所以才要说这“俗世上”。这里的清净,我想着不过二事。  一件是离去不伤。  佛家说这世上有八苦,爱别离乃是之一。人在爱欲之中独往独来,独生独死,苦乐自当,好容易遇着一个称心的人儿,心下欢喜,誓约要白首不离的,可是情到浓处却总因着各式的缘由相离而
期刊
正如我们的祖先所预想的,如今已经进入了宇宙时代。人类的生存已经无忧,只是生活不易。  自从智能核心成功研发之后,机器生物就具有了可以媲美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某政府组织历经几十年量产了一批机器士兵,在试图侵略邻国时这支部队被曝光。联合国介入此事,对该国进行了军事制裁。由此,智能核心的制造技术开始泛滥。但这并没有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主要是由于智能核心的技术中要求一种超重元素,在
期刊
【摘要】:“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分割空间的一种概念或实体。其产生初期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庇护等实用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门除了具有使用功能和装饰性,也演化成为意义颇丰的代名词范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普通民宅都会将院落的大门作为建筑群的重点进行安排设计。本文从视觉知识以及相应文化现象出发研究门的形态、色彩、以及门饰的设计,从视觉知识方面研究门的设计与门文化。  【关键词】:视觉知识;
期刊
【摘要】:通过运用媒体表现然后传达给接受者的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像接受者呈现作品。  一、视觉传达设计形成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科技、电波和网络等作为媒介的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层面所接受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眼睛所接收到的体验也发生变化。对于设计想要表
期刊
【摘要】: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世界艺术之林的瑰宝。在500年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演化中,涌现了不少名作和名家,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种类,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书法艺术;继承;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可以一直追溯到亘古的原始社会,历经夏、商、西周、战国、秦而至汉。这一时期书法的艺术形式,从不完备而逐
期刊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受到法国野兽画派的创始人马蒂斯的影响和启发,通过对马蒂斯油画风景语言的研究,将个人油画风景绘画技巧同马蒂斯的风景绘画语言相结合,来提高自己对油画风景技巧的认识。诠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马蒂斯;表现主义;色彩;和谐  一、 马蒂斯油画的色彩特点  在西方的美术史中,很多油画大师都非常注重对微妙色彩变化的运用。例如莫奈、梵高、雷诺阿、克里姆特、
期刊
【摘要】:卡拉瓦乔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同时也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卡拉瓦乔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强力的原创风格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对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历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有名的“卡拉瓦乔主义”。  【关键词】:卡拉瓦乔;现实主义;意大利;艺术影响  卡拉瓦乔孤傲寡合,狂暴不羁的性格,以及他生活不安,浪迹四方的人生经历,促使他的绘画
期刊
2015年9月29日,山东剧院高朋满座。山东文艺界专家、学者、青年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的颁奖。颁奖结束后我们有幸观看了大型音舞诗画《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首演。  作为第八届泰山文艺奖颁奖晚会的一部分,也作为山东舞协代表山东舞蹈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由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李建国先生亲任编剧和导演的音舞诗画《谁不说俺家乡好》在表现内容的多样性、表
期刊
【摘要】:1999年,人们对儿童应该“喝洋奶”(读外版儿童图书)还是“喝国奶”(读本土儿童图书)长大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从中国传统民族教育来说,多“喝国奶”对儿童成长大有裨益,但“喝洋奶”能开阔儿童的视野。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什么确切定论,到2005年,国内70%以上的儿童图书市场已被“洋奶”占据,可以看出,我国需大力发展本土原创儿童文学来抢占国内市场。  【关键词】:小布老虎丛书;原创儿童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