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不等式与轮换式的精彩演绎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f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一道试题(详见本文例1)一经出炉便引起许多读者的密切关注与探索,笔者拜读文[1]、文[2]、文[3]深受启发,其中文[1]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即方法1:利用数学归纳法并结合重要不等式;方法2:利用三角换元并结合二项式定理,但其证明推理过程较为复杂.文[3]也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即方法1:利用二项式定理并结合放缩;方法2:构造函数并利用求导.文[2]虽然给出了利用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遗憾的是作者既没有指出为何这样构思,也就是说对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难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更没有乘胜追击地给予推广.倒是文[3]给出了推广,即命题1与命题2,美中不足的是其推广的结论似乎与其提供的证明方法毫无关联,因此文[3]的作者自己也谈到:“因命题1、命题2的证明用前面两种方法难以凑效,故命题1采用贝努力不等式”、命题2采用权方和不等式来加以证明.依笔者愚见,作为读者恐难寻着文[3]作者的思路得到这样的推广,读者心里迷糊的是:怎么想到这样的推广呢?为何要这样推广呢?又如何证明这样的推广呢?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又该如何构思呢?因此笔者认为这样得来的推广多少有些勉强.作为对这道清华自主招生试题探究的继续,笔者从轮换式的角度并结合均值不等式对这道著名学府的自主招生试题进行一些肤浅的探究,同时顺势对《数学通报》1863号问题(详见本文例2)给出一种简捷的解答,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有兴趣的读者按照上述剖析完全可以模仿证明文[6]中的推广1(即文[4]中的问题1),并容易看出并证明文[4]的推广.
  运用均值不等式的关键就是充分利用等号成立的条件,尤其是对具有(或经过适当变形使之具有)轮换式、对称式、轮换对称式的问题更是特别有效,此时只要寻找到等号成立的条件,然后利用条件配凑、添加因式,为妥善运用均值不等式创造条件,这正是均值不等式的精髓.对上述例2,我们可以改变已知条件,如:21xy+=,31xy+=,21xy+=,…,当然相应的结论也随之而变,这样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变式训练题.从上述两个例1、例2的分析过程足够可以看出这种构思和证明过程完全可以模仿并掌握其操作流程,并且比较容易得出其推广结论.
  如果我们从构造轮换式的角度去回顾并审视曾经看过、做过的题目,不论是常见的课本习题、高考试题,还是自主招生试题、数学问题,乃至国际奥赛试题,您会发现身边有太多这样的题目.
  行文至此,笔者感叹陆老师在文[7]开始时的一段精彩的话语:“不等式的证明对证明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命题者当局者迷,也许会给旁观者留下证明的宽阔舞台,于是一个又一个简单的、漂亮的证明被不等式爱好者寻获”.这也是笔者本文的目的:抛砖引玉.期望看到更多数学名家大师演绎均值不等式与轮换式的完美篇章,渴望看到上述这些不等式问题获得更简洁、更漂亮、更绝妙的解答.
  参考文献
  [1]时宝军等.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解答与评析.数学通讯,2010(3):54-57
  [2]王亚辉.简证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一道数学试题.数学通讯,2010(8):28
  [3]赵思林等.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一题的简解与推广.数学通讯,2010(11):53
  [4]刘成龙.《数学通报》1863号问题的另证及推广.中学数学研究(江西),2011(6):25-26
  [5]薛茂文.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学数学研究(江西),2012(3):13-15
  [6]王增强.对一个数学问题的再探究.中学数学研究(江西),2012(9):26-27
  [7]陆爱梅.若干分式不等式证明的思考.中学数学研究(江西),2012(9):21-22
其他文献
去年以来,笔者参加了“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有效课堂中的应用”的课改研究,结合本校学情,我校选择的是“自学——展示——反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可理解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并观看微课,课堂上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解惑拓展,练习巩固与考核提升,从而更加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善学、善思、善问,笔者在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设计和制作微课要谋“准”  1.1微课选题适合内容要定“准
期刊
2014年5月27日和28日,笔者与另外两位教师分别在福州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三个班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课题为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中的“正态分布”[1].笔者在课后认真研习了另外两位老师(Y老师与F老师)的教学录像,发现在高尔顿板试验这一内容的使用上,三位老师的安排大相径庭.下面谈谈笔者对此的认识和理解.  1 同课异构中的“异构”——高尔顿板试验的处理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中的
期刊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始终处于数学教学的核心地位,几乎所有高中数学教师都有这样体会:在对高中数学几百个概念进行教学时,的的确确存在着这样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时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成为他们在概念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对这些概念的教学也感到难以把握、难以突破,成为教师在概念教学中的难点,这样的一些概念,我们不妨称之为难点概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讨论,笔者认为,高中数学难点
期刊
在2013年的保送生考试中,一道北大保送生数学试题倍受关注,之所以吸引眼球不是因为这道考题让考生不知所措,而是因为这道考题的平易近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但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述,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数学形式化的海洋里”“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驾驭和运用形式化,使学生既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形式
期刊
现如今,用于“赛课”的各种公开课如火如荼,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繁华落尽之后,享受了眼睛,“自残”了手和脑,提升了学生“看”的成份,抹杀的是动手和思考的能力,知识成了过眼云烟.对于教师,能讲好这样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并不意味着也能讲好日常的每一节课.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然而,近年来,无论是公开课的准备,还是日常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将大量的时间、智慧都放在了教学设计的创设上.这是教师从研究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角度界入的,但从问
期刊
广东省20l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备受广大师生的争议,有人说试卷过于容易,没有梯度,拉不开差距,体现不了数学学科的选拔人才的特性;也有人说试卷尽管容易,但由于与往年题型以及顺序有所变动,不按常理出题,有点坑人!平心而论,笔者也觉得今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是近几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中最容易的一份试卷,比广州市2015年的一模、二模理科数学试题的难度都要低,但是高考放榜时全省理科数学成绩并没有师生
期刊
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好绝对值对后续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也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些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蕴含着数学研究方法,因此有关绝对值问题的教学,非常值得教师探索、研究,本文试图展现,如何通过讲解一道“化简含绝对值符号式子”的问题,并利用“思问悟”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
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精心雕刻、全力打磨出来的“产品”,是凝聚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是经历师生实战检验的“精品”,是高三复习最佳范例中的“极品”.其辐射功能宽阔而深厚,其效率更是一般习题无法比拟的.一道好的高考试题总是蕴含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它往往给我们带来广泛的思考,要求我们用探究的眼光审视试题,挖掘其本质、追溯其源头、拓展其功能、提升其价值.正因为如此,在高三的总复习中,特别是临近高考前,老师们总是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