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成人的角度看,童言无忌意味着儿童生活中的言语表达是幼稚天真的、充满童趣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但当我们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儿童的言语中也充满智慧的思考。而成人在与儿童的对话中,就会慢慢走进儿童那具有哲学意味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保护和尊重儿童天然的哲学惊奇,尊重儿童文化,不让那些美好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殆尽。[1]因而要审视对话中的儿童,学会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本文撷取女儿4岁6个月—11个月成长过程中几段有趣的对话,试图通过对话分析,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
  【对话一】(4岁9个月)
  牧牧:爸爸,我们玩个游戏吧。
  爸爸:好呀,玩什么游戏呢?
  牧牧:我当猎人,你当坏人,好不好?
  爸爸:嗯……不好。我想当猎人,你当坏人吧。行不行?
  牧牧:那——我们换个游戏吧!
  儿童主动提出游戏的需求,是其游戏水平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当儿童主动寻求游戏伙伴时,他是有选择的。换句话说,儿童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将要选择的游戏对象是配合的、默契的,这样游戏才有可能玩下去。然而,对话中事件并不是按照儿童预想的模式继续下去的,成人采取了抑制游戏愿望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作为成人,不仅要敢于和儿童一起面对困惑,更要乐意和善于与儿童一起玩哲学游戏。[2]在此段对话中,儿童对游戏过程的体验没有得到即时满足,儿童“在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煎熬心灵的焦虑”[3]。这时,儿童就采用规避的方法,试图转移和避免扮演在既定游戏中的“丑”和“恶”的社会角色。就儿童的游戏愿望而言,他们通常会选择“美”与“善”的社会角色,这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意志的社会适应中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就经验而言,对话时儿童所具有的经验是:(1)听过并理解相关故事,其中的主人公角色代表“美”与“善”;(2)儿童提出游戏要求时,成人会基本满足儿童对游戏角色的优先选择权。因而,一旦这种游戏的优先选择权利丧失,儿童在主观上就必然会考量游戏角色的心理认同,必然会拒绝接受或规避选择“丑”与“恶”的游戏角色。从这一观点出发,儿童认识世界的哲学本质是向善的。
  【对话二】(4岁11个月)
  牧牧:爸爸,我小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年轻呀?
  爸爸:是呀。
  牧牧:那妈妈呢?
  爸爸:也是。
  牧牧:那你小的时候,你妈妈是不是也很年轻呀?
  爸爸:当然了。
  牧牧:那妈妈的妈妈呢?
  爸爸:你可以问一下。
  牧牧:(走到外婆身边)外婆,我妈妈小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年轻呀?
  外婆:是的。
  牧牧:那等我长大的时候,你们就不年轻了,对吧?
  外婆:牧牧真聪明。
  牧牧:那到时候你们都去哪里了?
  成长的话题是儿童面临的所有人生问题中的重要哲学主题。儿童出于本真及求知的欲望对大千世界发出的提问、儿童以灵性通达的思维给予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哲学“爱智慧”的本质。[4]对话中,“小时候”是一个相对的时空概念,它意味着“我在长大”。然而当“我”在长大的过程中,“我”身边的大人将会怎样呢?在儿童早期的生活中,儿童会借鉴成人的观点并寻求以成人为参照,构建自己的成长过程。“年轻”这个词在对话中的使用,就是对成人观点的借鉴。儿童之所以借鉴成人的语词来表达自己对成长的理解,就是为了在成人世界的生活空间中,努力拓展属于儿童的自我空间。而且,对于成人生活空间延续的认识,也增强了儿童对拓展自身空间的一种灵敏的自信。因此,在对话中,儿童既表达了对成人空间的认同(爸爸、妈妈很年轻),也深切地认识到自我空间拓展的机会(那等我长大的时候,你们就不年轻了)。当儿童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在逐步拓展和延伸时,下一个与之相关的深刻哲学问题就是:生和死。
  【对话三】(4岁10个月,在客厅里玩,从茶几抽屉里找到几枚硬币)
  牧牧:爸爸,你值100块钱。
  爸爸:那妈妈呢?
  牧牧:10块钱。
  爸爸:那你值几块钱?
  牧牧:我值1块钱。
  爸爸:为什么?
  牧牧:(转头对妈妈说)妈妈,爸爸值100块钱,我和你没有他贵。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爸爸卖掉。
  妈妈:那卖掉不就没有爸爸了吗?
  牧牧:我们可以再找一个新爸爸。
  妈妈:为什么?
  牧牧:因为爸爸上班,天天都不回家。
  妈妈:那好吧。我们现在就把爸爸卖掉。
  牧牧:不行!那样的话,我就没有爸爸了。
  儿童对人的价值判断是直接经验性的,而且这种价值判断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它必须以某种具体可见的实物(在对话之前儿童无意间的发现)进行类比。应该看到,“钱”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实物,这种认识与体验是直观的、真实的。儿童用“钱”的数量来表达人的价值,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借用“钱”的标准来衡量与自己相关的社会关系。儿童的哲学不仅导源于严肃的困惑,同样也蕴涵在游戏式的提问之中。[5]当儿童用游戏的口吻表达或近或远的家庭人际关系时,儿童巧妙地运用了自己的哲学智慧,把问题产生的根源,抛向了成人(父亲角色)。并在看似无意的表达中,让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正。而当成人洞察儿童的用心,以游戏的坚定口吻答应儿童去“执行”时,儿童再也保持不住,那种最朴素的等量价值代换关系就立刻被瓦解了。
  【对话四】(4岁7个月)
  牧牧:妈妈,下次奶奶再打电话的时候,要是跟你说:“快带你女儿回老家吧。我把小狗送走了,这样你女儿就不害怕了。”我们就回老家吧。
  妈妈:好的。但要是奶奶家还有小狗怎么办?
  牧牧:你可以告诉奶奶:“你不知道你家宝宝怕狗吗?”
  妈妈:那好吧。
  牧牧: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天天回老家了。
  儿童为什么会借助成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意愿呢?在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中,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存在,而借助于成人的手段,则可以获取其内在的真正目的。成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从而忽略过去的问题,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6]对于儿童的思考,“成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推敲,不只是给予所谓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哲学的秘密。”[7]就这段对话中,她既想回老家看望奶奶,但又担心小狗会吓到她。于是,她就采用虚拟的、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潜在的、持久的意愿,借助成人来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儿童对智慧的探求不仅表现在困惑和发问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试图解决问题方面。[8]需要说明的是,儿童应该是喜欢小动物的,但为什么她却很怕呢?原来,在其更早期的经历中,有一次消极的心理体验:曾与叔叔家的姐姐一起出门玩,遇到一条体型较大的狗。狗在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冲她大叫,把她吓哭了。这种体验,让她产生了矛盾的状态:既想经常地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和姐姐一起玩,但又担心村子里的大狗会冲她大叫,甚至联想到奶奶家的小狗也对她造成类似的害怕体验。并且,儿童运用第三人称来描述一件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试图通过客观地表述来掩饰或掩盖自己对狗的害怕情绪。所以,当奶奶和妈妈打电话时,她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个情景,并将自己的矛盾心理与解决方式表达了出来。   【对话五】(4岁9个月)
  牧牧:呜——
  爸爸:别喊了。声音太难听了。你可不可以有好听的声音呀?
  牧牧:你不知道我是在学狼叫吗?
  爸爸:学狼叫干什么?
  牧牧:你不知道灰太狼都是这样叫的吗?
  爸爸:可是狼叫有一点儿不好听。
  牧牧:那好吧。我学喜羊羊叫可以吧?
  爸爸:可以。
  牧牧:咩——可是我觉得喜羊羊叫的声音不好听。
  爸爸:嗯。好像也不太好听。
  牧牧:那我还是学灰太狼叫吧。呜——
  儿童哲学常常是游戏,概念的游戏。[9]而游戏对儿童来说是自我愉悦的。儿童通过模仿游戏,实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与表达。儿童在欣赏动画片时,对动物的拟人化认识是非常熟悉的,而且近乎痴迷的。每个拟人化的形象投射到儿童的意识中,都会给全心投入的儿童带来愉悦的游戏体验。当儿童把模仿习得的经验展现在成人面前时,其关注点也许并不在成人的认同和赞赏,而在于已有经验的再现与强化。这时,成人的干预或许会让儿童开始感到无所适从而去争辩,继而又尝试“妥协”成人,但最终还是坚持自己原先的行为。从儿童角度去看,我在做我的事情,如果成人不和我一起玩,我也希望成人能够让我玩。而从成人角度去看,儿童的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不妥当的”和“不被允许的”,只有成人认为是好的、妥当的和被允许的才可以去做。然而,儿童有自己“聪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尝试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如果结果并不是很好,再折返到原点,去做自己喜欢做的,而成人这时也就可以默许自己的行为了。这,就是儿童的行动哲学。
  【对话六】(4岁6个月)
  妈妈:宝宝,你是牧牧还是言言?
  牧牧:牧牧。
  妈妈:贝贝,你是言言还是牧牧?
  牧牧:言言。
  妈妈:你叫刘牧言还是叫于牧言?
  牧牧:于牧言。
  妈妈:为什么?
  牧牧:因为我在幼儿园,李老师和小朋友就是这样叫我的!
  妈妈:那在家里呢?
  牧牧:在家里你和爸爸可以叫我牧牧呀。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引发了儿童在姓名问题上的关注和坚持。姓名代表人对自我概念的表达。姓名作为社会交往中必须的群体或个体的代表符号,是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10]它是一个从符号化到概念化的内化过程。就儿童而言,在其早期家庭生活中,乳名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如牧牧、言言,对话中表达了成人与儿童用名字做游戏时的相互愉悦,带有明显的亲昵感和游戏性。成人对儿童乳名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可以是轻松随意的,甚至是略带戏谑性的。但真正代表自我概念的只有一个:合法化的姓名,即专名(学籍名或户籍名)。姓名是一种为满足人们社会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符号。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以轻率的态度来对待姓名问题。[11]儿童亦是如此。当儿童进入一个规范的社会群体或机构如幼儿园,重视他人(如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姓名的认同和同伴交往中对群体伙伴的指认,使得儿童内化了自己的姓名概念,并把姓名的使用作为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一种必然的社会归属和自我实现方式。这是儿童在适应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辨析.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3]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38
  [4]巫秋云.哲学与幼童——儿童是个哲学家.当代学前教育,2008(4)
  [5]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6]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4
  [7]巫秋云.哲学与幼童——儿童是个哲学家.当代学前教育,2008(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53
  [9]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上海教育科研,2005(9)
  [10]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11]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7
其他文献
我园在《纲要》的指导下,积极尝试开展了区角游戏。农村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有一定困难,需要克服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活动场地狭小等等限制。通过不断摸索,我们在实践中克服物质条件不足的现状,科学地投放各种低结构的材料,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尝试、开展了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  一、就地取材,为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  在根据幼儿需要、年龄特点、教育目标创设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
期刊
一、主题活动的生成  班级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儿歌《小鸡》。“小鸡小鸡叽叽叽,尖尖嘴巴黄黄衣,爱吃虫子和小米,小朋友们喜欢你”。瑶瑶就问:“小鸡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啊?”“鸡妈妈有大大的鸡冠。”“不对!不对!鸡妈妈有大大的尾巴。”“鸡妈妈会喔喔叫。”“鸡妈妈是咯咯哒”……看着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我也加入了进去,最后我们决定去家里和周围的菜市场去看看鸡妈妈。于是,关于“母鸡”的主题活动产生了。  二、活动预
期刊
交往是人类的需要,也是人类去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以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的目标。因此,让幼儿学会交往是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完成社会化的一个主要过程。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相对缺乏,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交往能力。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生活在高层建
期刊
踏入幼教事业的大门已有十六个春秋,褪去了面对3岁稚童时慌乱无措的稚嫩,应该已积累了不少教育经验。但是,身处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世界,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我面对那一个个如流泉般纯净的小人儿,听到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与想法,仍不能应对自如,自叹愚笨!  随着教育经验的愈加丰富,愈发地感觉这些让我们觉得不谙世事的小人一点儿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懵懂。他们看待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处理外界关
期刊
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幼儿教育的今天,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思想观念也有了重大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提倡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评价幼儿的发展。观念的呼唤,需要行动的执行;过程的转变,需要实践来验证。当前我们在幼儿教育评价中积淀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改进策略?结合我园在幼儿教育评价方面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和收获着。  一、当前“幼儿园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问题一:评价内容片面静态,重视知识和结果,忽
期刊
每周五是我们班的分享日,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家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体验分享的快乐。  可是在本周的分享日,张允谦从一进幼儿园大门就开始大哭,一直到了教室门口他的哭声也没停止。正在打扫卫生的丁老师走上去问明原由之后安慰他:“张允谦,这次没带玩具没关系,下周分享日的时候记着带来就行了。”张允谦听到这话还是继续哭,他边哭边说:“我就要今天分享,我不想等到
期刊
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美好的。天上的白云,林中的小鸟,湖面的涟漪,淅淅的春雨……所有的一切,都具有美的形象,美的音乐,美的色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要用微笑编织五光十色的理想花环。在孩童世界的净土上,我找到生活的真谛。  一  夏季的一个阴天,我带着小朋友在幼儿园自然角中散步,走着走着,看见了许多的蚂蚁,一大片黑压压的,密密麻麻的,看了浑身起鸡皮疙瘩。可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队伍自然地散了,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午睡环节中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自理能力是指孩
期刊
感觉统合训练教具与课程大范围进入国内的幼儿园,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几代幼儿的发育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因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加剧而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现象起到了一定的矫正作用,但近年来也存在着因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课程发展与应用“冷”、“热”不均、训练与干预效果大打折扣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具大量闲置、女老师不能或不愿担任课程以及幼
期刊
美国童话故事片《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由米高梅电影公司摄制,讲述的是小女孩多萝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经过千难万险,在好女巫的帮助下重新回到故乡的新奇梦境故事。  充满爱的故事情节  《绿野仙踪》通常也被翻译为《奥兹国历险记》或《OZ国历险记》,影片所反映的是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极乐世界的憧憬。童年看它的时候,很奇怪为什么一部动画片会有两个而且是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