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的价值判断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d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经营需要关注多重目标,而受时间、资源、精力等局限,有时很难同时实现多个目标的同步改善,而只能在众多可能目标中做出非此即彼的优先排序选择。这种涉及多目标冲突的取舍决策就需要明确企业决策的价值观追求,以下就是常见的几个例子。
  
  原则,还是指标?
  对于多属性或多目标决策来说,必然涉及属性或目标冲突时的取舍判断,通常有两种略有不同的考量,即依据非量化的原则(权重)或者按照可量化的指标(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属性或多目标决策的价值观基础。到底该关注指标确定原则,还是关注指标数字本身,实际上各有利弊。若关注轻重缓急、确定权重顺序、以行为原则为目标,则原则正确可保方向无偏,但有时人们会屈服于各种环境压力而导致原则逐渐飘移。若关注指标数字、确定绝对优劣、以行为规范与结果为目标,则指标明确可保精确定位,但会形成路径依赖而自我固化,甚至以偏概全,忽视未列入指标的其他非量化重要事项,结果顾此失彼。
  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是关注用以衡量目标的各属性指标的具体数字,还是关注各属性指标出现冲突时的相对权重,体现了数字导向还是原则导向的区别。尽管从理性上看,数字能够反映权重的思想,权重可以指导数字的确定,这两者对于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需要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只是在现实操作中,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所见到的目标都是偏离长期安全生存的原则,关注的都是短期急功近利的要素,加之对于整体运行很重要的一些性质似乎只能意会而难以准确测量或言传,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那些相对不重要的定量考核测评就会占据人们几乎所有的精力!这就是管理学界常说的,什么成为KPI(即考核所依据的关键业绩指标),什么就会变成泡沫。因为一旦什么东西成为KPI,就会受到各方面力量的过度关注,使某些局部要素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泡沫泛滥而变形走样,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偏离有机体各部分需要协调的原则,从而产生整体运行失调危机。
  对于有机系统而言,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适应、平衡,在于权变。需要明确原则: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下,优先考虑什么因素,同时又能兼顾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那些重要而又无法同时兼顾的因素,只能一个时段关注一个要素,并通过不断调整关注的重点,从而做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实现对于重要因素的全面平衡兼顾。
  
  过程,还是结果?
  对于企业而言,不计后果,只求过程,显然行不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企业或政府的职能部门中,因为效果难衡量,社会效应不可测,结果出现了以过程代替结果的情况。预算以活动量而不是所创造的价值为基准,今年钱花少了的部门,明年就会减预算,这促使人们想方设法不断增加预算,行政体系各部门之间的业绩比拼,在无形中就成了实际上的花钱比赛。基于以上情况,是否可以反过来说,企业经营可以只求结果而不管过程?到底应该奖励过程,还是奖励结果?管理过程,还是管理结果?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对行为过程与最终产出的关系有充分的把握,企业的经营模式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则更多地关注过程,自然就能带来预想的结果。而如果结果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更多的是依赖于创新努力,受众多变动因素影响,则就不应对过程进行过多的干预。对于一个有机整体来说,失败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局部的偶然失误就能引发,但成功往往需要各部门的协调才有效,绝不可简单地归因于单一事件或少数人,它可能与当时的景气、团队的合作、公司的整体声誉甚至还有其他项目的参照有关,因此,公司在奖励个人的同时,也要注意按品质奖励团队,以形成有助于公司整体合作的文化价值观,确保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创新,还是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长期创新与当前效益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其背后体现的企业对长短期关系的价值观。如果问一下:什么能支持企业活得更久?结论不言自明。在两者都比较重要而又不能同时兼顾时,通常只能采取在时间偏好上排序的做法,即通过一段时间倾向于一种选择,接着一段时间倾向于另一种选择,以此实现在整个时间过程中对所有重要因素的全面关注。
  创新只能采取过程灵活、宽容失败、重奖结果的做法,而守成需要加强过程受控,以通过精益运作、不断改善带来满意的结果;过度关心创新,可能导致精细化工作不够,从而影响当前效率的提升,而过度关心守成,可能受困于现有产品,从而影响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业务、不同职能的具体情况,调控处理好两者的跨期选择关系。
  在处理多种重要因素的关系时,最好的做法有如钟摆,不停地往复运动而又不失平衡性,这其中的动态权重与优先原则的确定正是决策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责任编辑:闫敏 yanmin@guanlixuejia.com
其他文献
一些公司避开创造力方面的培训,因为创造力这个词经常会被看做“是一种神秘的或者神授的事物,而并不是一个像正常的认知过程那样可以得到提高的”。一些被忽略了的针对公司的大量调查证明,金钱和其他形式的奖励会成为创造力的阻力,因为员工往往会试图查看这些与工作本身无关的额外的奖金,结果,他们的内在动机——为了自身利益而追求思维的更新换代——被冲淡了。  但是,早期的研究表明,就算是一个一次性的培训课程也可以提
期刊
现代公民社会的治理模式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普特南长期研究意大利地方民主政治的结果显示,民间自组织的能力才是现代公民政治品质好坏的关键。自组织的能力包括两点,一是一群人组成小团体,对内能自订规则,合作信任,自我监督,自我治理,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外,则能够多元包容,妥协商议,产生集体秩序。  国人的素质够不够?有人总想找出中华文化中也有民主“传统”,说一些孟子曰过“但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来说
期刊
在管理多个项目的情境中,基于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可能使管理者根据截止时间调配资源。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也许可以解决短期困难,却往往会带来长期危害。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K. Yaghootkar和N. Gil在《国际工程管理期刊》发表了相关文章,利用仿真方法验证了这个观点。  在实施多个任务时,许多公司会做出自不量力的事。如果企业立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们必须不断调整商品,组织多个产品
期刊
华为是一家令世人瞩目的公司。自1987年在深圳成立到现在,仅经历20余年的发展就成功闯入《财富》世界500强(2010年第397位,2011年第351位),并于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2009年入选美国《快公司》(Fast Company)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其产品和解决问题方案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成为与爱立信、西门子比肩的全球领先的信
期刊
轮值CEO是CEO吗  分析华为的轮值CEO制,需要考察轮值CEO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轮值CEO是不是CEO?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有什么特点?如果不是,为什么?对此要做具体分析。  考察华为公司的轮值CEO制,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轮值CEO在负责哪些工作?二是轮值CEO的递补人员从哪里来?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关资料不多。大致知道的是:第一,这一体制来源于公司原有的高层管理团队(
期刊
对于云计算这个词汇,大家并不陌生。它被称为继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排出的2010年和2011年10大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中,云计算连续两年排名首位。  2007年,云计算这一概念进入了国人的视野。随后,业界对云计算的关注日益升温,并进入了“热炒”阶段。各种理念和说法层出不穷,大幅降低IT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改变商业
期刊
“大象”是指多数人传统安稳的就业载体——大型企业,“跳蚤”是指自由的独立工作者。1981年8月1日,查尔斯 · 汉迪49周岁生日后的第7天,他毅然放弃了他在 大象中的地位和待遇,选择了“自愿的失业”或者说是“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要知道,他曾历任壳牌石油公司高管、伦敦商学院教授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主席,这些职位都是“炙手可热的金饭碗”。他预测“当经济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时,超大型的企业会
期刊
开始的话  有人问我,你经常在讲,管理者要有人文思想,管理实践要注重人文关怀,管理学院要研究和传播人文精神,请问,它究竟指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请关心下人类学的思想方法论和研究成果吧。结果又引出新问题:什么是人类学?人类学家是干什么的?人类学知识有何用处?  对国人来说,这真是一个非常陌生和难以理解的问题。  迄今为止,在中国,略知一点人类学的“知性”人士的理解是:人类学是欧美人的猎奇心态和闲情逸
期刊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工程,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也为此背上了千古骂名。从唐朝至今,如何评价大运河,一直是一个历史焦点。纵观古今史册,关于隋炀帝开运河的评价尽管很多,但对运河的历史功绩大都是高度肯定的。一说起大运河,往往以“南北大动脉”来形容,尤其是谈到大运河在建成以后的作用时,几乎全是赞扬之词。因为大运河的客观功绩,为隋炀帝鸣冤叫屈的文章也不在少数。即便是批评隋炀帝者,也往往是从滥用民力、征发过度
期刊
刘震云先生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从人性关系与社会视角解读了中国社会环境里为什么理性寸步难行,而荒诞却大行其道。我在《管理学家》2013年第二期“潜规则的低效均衡:荒诞盛行”一文中分析认为,“软法治及道德变异导致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扭曲”使“维系社会秩序、效率和稳定的法律、制度、规则在权力、关系、金钱、人情面前统统可以变形,使得人类普世价值和规律失灵,代之的是以关系、人情、权力、金钱编织的社会网络环境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