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巧用活用思维导图,让语文施教变得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切切实实打造高效的施教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用活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思维导图被各科老师运用在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又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巧用活用思维导图,让语文施教变得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切切实实打造高效的施教课堂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要课前绘制,全面掌握施教内容;还要在课中补充,突破重难点;经过课后完善,达到巩固理解。如:用思维导图学习专题单元感知鲁迅先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单元导读页,从中提取本单元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鲁迅,然后对鲁迅作品纵向了解,对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和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由单元主题发散开去,把课文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抓住关键词有序绘制,并画上匹配的彩色图像,初学单元概要的目标轻松达成,学生自然进入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学习环节。然后让学生再速读每篇课文,画出初步理解以及捕捉到的基本信息,用不同的颜色在刚刚画的思维导图上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接下来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的方面,也可标明自己学习本组课文的目标方法。这样,后续学习就能有的放矢、高效了。下面就此展开讨论。
一、课前绘制,全面掌握施教内容
课前预习时,全面了解和把握作品,勾出重点词,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作品的相关资料一目了然,有利于孩子了解文章,提高学习效果。在鲁迅专题单元中,对《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归纳,思维导图更显清晰特点,不仅勾勒出课文的整体结构,而且按序记叙的四件事,着重表现了儿时的朋友闰土视野开阔、机智能干等特点,这样的思维导图条理分明,达到了整理信息的阅读目的。
二、课中补充,重点难点清晰
课中绘图,必须精读课文,把握要点,重点难点清晰可见,这个学习策略的完成,其实是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作品的过程,能切实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图形展示出有关信息,孩子们就可以轻松观察到知识间的关系,好多学生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的某些知识点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鲁迅的性格特征、处事态度、革命精神等进行创造性的理解,达到拓展知识、锻炼孩子发散思维的施教目标。
三、课后完善,达到巩固理解
课后小结时,学生可以通过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來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把点连成块,把块连成网,这样就更好地避免了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堆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帮助学生总结要点,达到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建立阅读知识框架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在近两年的课堂中,我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在预习功课时,对文本知识进行筛选,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用图、线或画构建网状知识结构,都使语文学习更有目的性、收获感,极大地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楠.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62.
[2]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36).
[3]江伟英.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4(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1166。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用活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思维导图被各科老师运用在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又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巧用活用思维导图,让语文施教变得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切切实实打造高效的施教课堂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要课前绘制,全面掌握施教内容;还要在课中补充,突破重难点;经过课后完善,达到巩固理解。如:用思维导图学习专题单元感知鲁迅先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单元导读页,从中提取本单元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鲁迅,然后对鲁迅作品纵向了解,对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和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由单元主题发散开去,把课文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抓住关键词有序绘制,并画上匹配的彩色图像,初学单元概要的目标轻松达成,学生自然进入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学习环节。然后让学生再速读每篇课文,画出初步理解以及捕捉到的基本信息,用不同的颜色在刚刚画的思维导图上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接下来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的方面,也可标明自己学习本组课文的目标方法。这样,后续学习就能有的放矢、高效了。下面就此展开讨论。
一、课前绘制,全面掌握施教内容
课前预习时,全面了解和把握作品,勾出重点词,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作品的相关资料一目了然,有利于孩子了解文章,提高学习效果。在鲁迅专题单元中,对《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归纳,思维导图更显清晰特点,不仅勾勒出课文的整体结构,而且按序记叙的四件事,着重表现了儿时的朋友闰土视野开阔、机智能干等特点,这样的思维导图条理分明,达到了整理信息的阅读目的。
二、课中补充,重点难点清晰
课中绘图,必须精读课文,把握要点,重点难点清晰可见,这个学习策略的完成,其实是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作品的过程,能切实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图形展示出有关信息,孩子们就可以轻松观察到知识间的关系,好多学生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的某些知识点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鲁迅的性格特征、处事态度、革命精神等进行创造性的理解,达到拓展知识、锻炼孩子发散思维的施教目标。
三、课后完善,达到巩固理解
课后小结时,学生可以通过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來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把点连成块,把块连成网,这样就更好地避免了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堆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帮助学生总结要点,达到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建立阅读知识框架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在近两年的课堂中,我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在预习功课时,对文本知识进行筛选,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用图、线或画构建网状知识结构,都使语文学习更有目的性、收获感,极大地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楠.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62.
[2]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36).
[3]江伟英.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4(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116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