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磨蚀指的是由于减少或停止使用使用一门语言的人,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少数民族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减少或停止使用本民族语言,造成母语的磨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母语语言磨蚀的层面、产生原因,为保护民族语言、语言多样性提供建议。
关键词:朝鲜族;母语;语言磨蚀
一、语言磨蚀的层面
语言磨蚀体现在三个层面:词汇、句法、语音,其中词汇最容易受到磨蚀,语音最不易受到磨蚀[2]。最常见的情况是语码转换,有时突然想不起某个词应该怎么用目的语来说,就用另一门语言代替了。有的朝鲜族说的一句话里,名词是汉语,虚词、形容词则是朝鲜语,“?? ? 冰箱 ? ?? ???”,意思是“我们家冰箱出现故障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因为地缘关系,和韩国交流十分频繁。随着全球贸易地发展,交流频繁,现在的韩国语中有很多直接用外来语表达本土没有的事物,如“圣诞节”,英语是“Christmas”,韩语是“???”,直接音译过来就是“?????”。再比如“压力”,韩语是“??,??”,音译过来是“????”。那么现在不管男女老少,都习惯使用音译词而不是韩语本土词汇。韩国语是表音文字,因此音译比较方便。在音译的过程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外来词汇出现了简化现象、变造现象。比如“公寓”一词,英语是“apartment”,韩语简化成“apart”即“???”。“职场女性”,英语是“working woman”韩语将“职场-career”和“女性-woman”拼凑在一起造出“career woman-??? ??”一词。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和韩国交流往来后,也使用这些音译后的外来词表达。外来词对本土词的冲击也是母语词汇磨蚀的一大原因。
语言规则的复杂度和复杂的语法,使人们趋于选择更经济、更简单的语言[2]。朝鲜语中有敬语体系,“吃”的平语是“??”,敬语是“???”、“????”。同辈人之间或对晚辈、下级交谈使用平语,对待上级、客人、长辈则需使用敬语,而说汉语不需要考虑将平语转换成敬语,较朝鲜语来说汉语更为方便,在掌握汉语后,人们选择用汉语交流也在常理之中。
至于语音,则不会轻易受到磨蚀。因为语音习得发生在婴儿期,婴儿出生不久就表现出知觉各种言语特征,包括不是他们本族语的某些特征的能力,母语的语音在成年后不会再受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词汇和句法之间更容易发生互动和影响。延边地区的朝鲜语口音偏向咸镜道口音,句尾语调下降。而韩国首尔的口音音律尾音上扬,音节拉长。在韩工作、追求时尚的延边地区朝鲜族会使用韩国首尔的口音代替咸镜道口音。
二、语言磨蚀产生原因
母语语言磨蚀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读写能力、情感因素等影响[3]。由于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方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语言接触过程中,主流文化语言适用性会优于非主流文化语言,最终导致非主流文化语言文字的消亡[4]。
儿童的语言磨蚀速度较成人来说更为迅速。当人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若是减少了母语的使用,可能就会发生母语磨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母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稳定程度,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时,母语还没有根深蒂固,负迁移现象很少,但是这也造成他们容易选择使用正字法规则更简单、语法规则更简便的第二语言。
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活考虑,很多朝鲜族家长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学习,长期的学校生活让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选择将汉语作为主要交流手段。国内的社交媒体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交媒体近乎稀少,在社会交流中,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只能选择汉语。在这种情况下,母语磨蚀的影响是长期发展的。
三、避免语言磨蚀的建议
为了避免少数民族母语磨蚀,建议儿童母语掌握到熟练程度,再学习第二语言。根据Cummins的阈限理论,双语水平处于低层次的儿童属于有限双语者,两种语言都分别低于同龄的单语儿童水平,在认知方面可能出现负面影响,早期的双语研究者们都接受过双语会损害认知的观点,如著名的语言学家Otto Jesperson(1922)曾说过“掌握两种语言而非一种语言所需的大脑工作肯定会削弱儿童学习可能并应该学习的其他事物的能力”。在學习后突破第一阈限,中层双语水平的儿童早一种语言上达到了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但在另一语言上未能达到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在认知方面既不会有正面影响,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是不平衡双语者。在突破第二阈限后,高层水平儿童在两种语言上都会达到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在认知方面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成为平衡双语者。当儿童的突破阈限后,学习第二语言就不会对母语产生负面迁移了。
二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提供扶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在辞典、教材、课外读物等的编写、出版工作[5]。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而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兼用的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母语语言文字的教学。有些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师资不充分、教学能力欠缺,教授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师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教授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对学生民汉双语的发展起不到均衡效果。双语教师培养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对避免母语磨蚀有重要作用。
三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防止子女母语磨蚀的有效途径。同时,家长要在生活中渗透本民族文化,让子女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子女愿意主动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张积家.民族教育应防止母语磨蚀现象[J].中国民族教育,2018(03):19.
[2]李雪松.母语环境中母语磨蚀的几点思考与困惑[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12):36-39.
[3]张善富,代江丽.国内母语磨蚀研究现状及展望[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783-786+805.
[4]蒋拓新,周艳青.语言磨蚀研究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保护[J].名作欣赏,2020(05):182-184.
关键词:朝鲜族;母语;语言磨蚀
一、语言磨蚀的层面
语言磨蚀体现在三个层面:词汇、句法、语音,其中词汇最容易受到磨蚀,语音最不易受到磨蚀[2]。最常见的情况是语码转换,有时突然想不起某个词应该怎么用目的语来说,就用另一门语言代替了。有的朝鲜族说的一句话里,名词是汉语,虚词、形容词则是朝鲜语,“?? ? 冰箱 ? ?? ???”,意思是“我们家冰箱出现故障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因为地缘关系,和韩国交流十分频繁。随着全球贸易地发展,交流频繁,现在的韩国语中有很多直接用外来语表达本土没有的事物,如“圣诞节”,英语是“Christmas”,韩语是“???”,直接音译过来就是“?????”。再比如“压力”,韩语是“??,??”,音译过来是“????”。那么现在不管男女老少,都习惯使用音译词而不是韩语本土词汇。韩国语是表音文字,因此音译比较方便。在音译的过程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外来词汇出现了简化现象、变造现象。比如“公寓”一词,英语是“apartment”,韩语简化成“apart”即“???”。“职场女性”,英语是“working woman”韩语将“职场-career”和“女性-woman”拼凑在一起造出“career woman-??? ??”一词。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和韩国交流往来后,也使用这些音译后的外来词表达。外来词对本土词的冲击也是母语词汇磨蚀的一大原因。
语言规则的复杂度和复杂的语法,使人们趋于选择更经济、更简单的语言[2]。朝鲜语中有敬语体系,“吃”的平语是“??”,敬语是“???”、“????”。同辈人之间或对晚辈、下级交谈使用平语,对待上级、客人、长辈则需使用敬语,而说汉语不需要考虑将平语转换成敬语,较朝鲜语来说汉语更为方便,在掌握汉语后,人们选择用汉语交流也在常理之中。
至于语音,则不会轻易受到磨蚀。因为语音习得发生在婴儿期,婴儿出生不久就表现出知觉各种言语特征,包括不是他们本族语的某些特征的能力,母语的语音在成年后不会再受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词汇和句法之间更容易发生互动和影响。延边地区的朝鲜语口音偏向咸镜道口音,句尾语调下降。而韩国首尔的口音音律尾音上扬,音节拉长。在韩工作、追求时尚的延边地区朝鲜族会使用韩国首尔的口音代替咸镜道口音。
二、语言磨蚀产生原因
母语语言磨蚀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读写能力、情感因素等影响[3]。由于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方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语言接触过程中,主流文化语言适用性会优于非主流文化语言,最终导致非主流文化语言文字的消亡[4]。
儿童的语言磨蚀速度较成人来说更为迅速。当人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若是减少了母语的使用,可能就会发生母语磨蚀。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母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稳定程度,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时,母语还没有根深蒂固,负迁移现象很少,但是这也造成他们容易选择使用正字法规则更简单、语法规则更简便的第二语言。
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活考虑,很多朝鲜族家长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学习,长期的学校生活让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选择将汉语作为主要交流手段。国内的社交媒体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交媒体近乎稀少,在社会交流中,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只能选择汉语。在这种情况下,母语磨蚀的影响是长期发展的。
三、避免语言磨蚀的建议
为了避免少数民族母语磨蚀,建议儿童母语掌握到熟练程度,再学习第二语言。根据Cummins的阈限理论,双语水平处于低层次的儿童属于有限双语者,两种语言都分别低于同龄的单语儿童水平,在认知方面可能出现负面影响,早期的双语研究者们都接受过双语会损害认知的观点,如著名的语言学家Otto Jesperson(1922)曾说过“掌握两种语言而非一种语言所需的大脑工作肯定会削弱儿童学习可能并应该学习的其他事物的能力”。在學习后突破第一阈限,中层双语水平的儿童早一种语言上达到了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但在另一语言上未能达到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在认知方面既不会有正面影响,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是不平衡双语者。在突破第二阈限后,高层水平儿童在两种语言上都会达到同龄单语儿童的水平,在认知方面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成为平衡双语者。当儿童的突破阈限后,学习第二语言就不会对母语产生负面迁移了。
二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提供扶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在辞典、教材、课外读物等的编写、出版工作[5]。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而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兼用的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母语语言文字的教学。有些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师资不充分、教学能力欠缺,教授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师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教授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对学生民汉双语的发展起不到均衡效果。双语教师培养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对避免母语磨蚀有重要作用。
三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防止子女母语磨蚀的有效途径。同时,家长要在生活中渗透本民族文化,让子女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子女愿意主动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张积家.民族教育应防止母语磨蚀现象[J].中国民族教育,2018(03):19.
[2]李雪松.母语环境中母语磨蚀的几点思考与困惑[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12):36-39.
[3]张善富,代江丽.国内母语磨蚀研究现状及展望[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783-786+805.
[4]蒋拓新,周艳青.语言磨蚀研究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保护[J].名作欣赏,2020(05):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