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于教师而言应是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读好书,学好文,并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运用能力。其中强调的是一种兴趣,学生对待学习是否有兴趣,愿意学,乐于学,这个尤其重要。要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能力提升,也便是为师者的最大收获与乐趣。
一、入境悟情,教学灵动化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乐学,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习得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和感悟语言,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情理文融,走进课文,入情入境,发展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赶海》一课时,课文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作者儿时赶海的乐趣,学生读来活泼而富有画面感,在教学中我采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抓关键词句品读玩味,让学生沉浸文本,勾起儿时乐趣,可谓情景相融,妙趣横生。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展开阅读,找找文中的语句,想象这些赶海活动中你认为哪些地方最有趣?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最有趣的语句,并互相评议。在学生尽情自读,与文本接触,明白写了什么之后,再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师:同学们你们具体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有趣的场面呢?
生:我觉得螃蟹逃生时最有趣,尤其是这几个词语“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可以读出螃蟹逃生时的慌张。
生:我最喜欢描写抓螃蟹的情形,从“努努嘴、不作声”可以看出小伙伴抓蟹的专注认真,从“哎哟”一词我仿佛看到他疼样子。
生:我觉得捏大虾最好玩,“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体会到大虾的威武,实际没有力气只得被逮住了。
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一双慧眼,抓住一些动作描写以及形象的比喻展开想象,把有趣的画面读活了!
在愉快的交流过程中,我相机出示带有语气词的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并通过朗读展现出赶海的喜悦之情,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演一演,这样的入情入境,既加深了情感体验,也让学生收获到读书学习的乐趣。
二、循序渐进,指导序列化
习作教学往往被老师忽视,学生对此教学也提不起兴趣,给一个规定的题目限制学生要达到一定的习作要求,加之教师方法指导不当,便无乐趣而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习作时,应先引导学生读懂要求,寻找方法再运用,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后加之自己的想象会把习作写得合乎要求的。
我们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习作水平,指导细致并逐步深入。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一的看图写话时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逐幅图让学生说,这第一遍看图说时,学生说得很简单,一两句话就把图意说出来了,这是“浅表”看图,然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细节再来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图中的小女孩,当她脱下棉衣时会有什么感觉?两个小女孩给小树脱棉衣时会说些什么?怎么给小树脱棉衣的?小树会有什么感觉?这些细化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深入”看图说内容,这一遍就有血有肉,使图画具有立体感。最后再让学生读例文,与自己刚才说话内容相比较,充实内容,并说说自己的启发。使学生明确在写看图写话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以及心理活动,并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这样就会使故事生动有趣了。经过一番细致的指导,让学生习得方法,然后再入手写习作素材中的孙小圣或者亡羊补牢,这样习作教学起来就比较轻松。
三、读写结合,语文时代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应用的亮点,将其延伸拓展,以求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把握运用语文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写作点:教学叙事类的文章如《赶海》,讲述的是“我”儿时赶海的趣事,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仿照文中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写一写童年趣事的片断,如逮蚂蚱、捉蝴蝶、追野兔、捞鱼摸虾等,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将文本中抓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渗透进去。教学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自己难忘的一个人,抓住一个细节,或者语言描写或者心理描写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以小见大。教学写景类的文章可以讓学生模仿总分的段落结构写自己家乡的美景,如美丽的云龙湖、别致的汉王拔剑泉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构段能力。童话故事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续写或者改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发挥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四、因材施教,作业多样化
作业的设计是对教学效果的一个巩固环节,学生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应该得到相应的能力训练和拓展延伸,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学习的“甘果”,追求作业设置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作业是丰富多彩的。保底的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要过关的,在记忆默写的基础上要加强运用,比如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意思也不同,相似词语的运用,这些词句的训练要给学生提供语境供其选择,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挑选文后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既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也训练学习能力。不同类型的课文也有很多作业设置的形式。如教学诗歌《乡下孩子》让学生根据二、三两段的描写方式仿写诗歌,表达出乡下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的幸福感;学完《蚕姑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通过自己养蚕的过程细心观察蚕姑娘都有哪些变化;学习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学生续写故事,加深对小骆驼的认识,也增强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的能力。故事类的文章也可以进行改编;学习了《海底世界》,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也可以借鉴整篇课文布局安排自己的习作等等。作业的完成方式是多样的、灵活的,让学生们都参与并拥有完成的快乐感。
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智慧人,善于教学,抓住语文教学的根脉,让学生徜徉在广阔而快乐的语文天地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北望小学(221148)
一、入境悟情,教学灵动化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乐学,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习得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和感悟语言,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情理文融,走进课文,入情入境,发展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赶海》一课时,课文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作者儿时赶海的乐趣,学生读来活泼而富有画面感,在教学中我采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抓关键词句品读玩味,让学生沉浸文本,勾起儿时乐趣,可谓情景相融,妙趣横生。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展开阅读,找找文中的语句,想象这些赶海活动中你认为哪些地方最有趣?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最有趣的语句,并互相评议。在学生尽情自读,与文本接触,明白写了什么之后,再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师:同学们你们具体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有趣的场面呢?
生:我觉得螃蟹逃生时最有趣,尤其是这几个词语“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可以读出螃蟹逃生时的慌张。
生:我最喜欢描写抓螃蟹的情形,从“努努嘴、不作声”可以看出小伙伴抓蟹的专注认真,从“哎哟”一词我仿佛看到他疼样子。
生:我觉得捏大虾最好玩,“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体会到大虾的威武,实际没有力气只得被逮住了。
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一双慧眼,抓住一些动作描写以及形象的比喻展开想象,把有趣的画面读活了!
在愉快的交流过程中,我相机出示带有语气词的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并通过朗读展现出赶海的喜悦之情,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演一演,这样的入情入境,既加深了情感体验,也让学生收获到读书学习的乐趣。
二、循序渐进,指导序列化
习作教学往往被老师忽视,学生对此教学也提不起兴趣,给一个规定的题目限制学生要达到一定的习作要求,加之教师方法指导不当,便无乐趣而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习作时,应先引导学生读懂要求,寻找方法再运用,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后加之自己的想象会把习作写得合乎要求的。
我们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习作水平,指导细致并逐步深入。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一的看图写话时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逐幅图让学生说,这第一遍看图说时,学生说得很简单,一两句话就把图意说出来了,这是“浅表”看图,然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细节再来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图中的小女孩,当她脱下棉衣时会有什么感觉?两个小女孩给小树脱棉衣时会说些什么?怎么给小树脱棉衣的?小树会有什么感觉?这些细化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深入”看图说内容,这一遍就有血有肉,使图画具有立体感。最后再让学生读例文,与自己刚才说话内容相比较,充实内容,并说说自己的启发。使学生明确在写看图写话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以及心理活动,并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这样就会使故事生动有趣了。经过一番细致的指导,让学生习得方法,然后再入手写习作素材中的孙小圣或者亡羊补牢,这样习作教学起来就比较轻松。
三、读写结合,语文时代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应用的亮点,将其延伸拓展,以求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把握运用语文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写作点:教学叙事类的文章如《赶海》,讲述的是“我”儿时赶海的趣事,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仿照文中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写一写童年趣事的片断,如逮蚂蚱、捉蝴蝶、追野兔、捞鱼摸虾等,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将文本中抓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渗透进去。教学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自己难忘的一个人,抓住一个细节,或者语言描写或者心理描写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以小见大。教学写景类的文章可以讓学生模仿总分的段落结构写自己家乡的美景,如美丽的云龙湖、别致的汉王拔剑泉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构段能力。童话故事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续写或者改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发挥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四、因材施教,作业多样化
作业的设计是对教学效果的一个巩固环节,学生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应该得到相应的能力训练和拓展延伸,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学习的“甘果”,追求作业设置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作业是丰富多彩的。保底的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要过关的,在记忆默写的基础上要加强运用,比如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意思也不同,相似词语的运用,这些词句的训练要给学生提供语境供其选择,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挑选文后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既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也训练学习能力。不同类型的课文也有很多作业设置的形式。如教学诗歌《乡下孩子》让学生根据二、三两段的描写方式仿写诗歌,表达出乡下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的幸福感;学完《蚕姑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通过自己养蚕的过程细心观察蚕姑娘都有哪些变化;学习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学生续写故事,加深对小骆驼的认识,也增强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的能力。故事类的文章也可以进行改编;学习了《海底世界》,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也可以借鉴整篇课文布局安排自己的习作等等。作业的完成方式是多样的、灵活的,让学生们都参与并拥有完成的快乐感。
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智慧人,善于教学,抓住语文教学的根脉,让学生徜徉在广阔而快乐的语文天地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北望小学(22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