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如何使阅读课堂活起来进行了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采用的具体方法是:相互提问,细化课文;多角度复述,再现课文;编演对话或短剧,激活课文;创设情境,拓展课文;设置议题,深化课文;用活词汇,超越课文;口头作文,用活课文。通过这些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效果,而且学生的口语及思想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开拓了视野,活化了阅读课堂。
关键词:活化 口语活动 阅读课堂
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效果的终极目标。而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每单元的对话和阅读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也是被作为教育核心任务来实施的。从字面上看,这两种课的功能划分得泾渭分明。对话课堂重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则教给学生语法、词法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课堂和教学效果:对话课气氛热烈,轻松活泼;阅读课气氛沉闷,一潭死水。如何让阅读课堂也活起来?我认为,在阅读课中既要不忽视阅读的基本要求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大胆地引入口语教学,开展说的活动,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每节课堂都有展示语言能力的机会,不仅提高和发展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同时也活化了阅读课堂,升华了阅读内容。那么,如何引“口语训练”这一活水于阅读课堂中,做到既完成阅读的要求又活化教学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做法,以期达到共同分享和改进的目的。
一、相互提问,细化课文
由教师控制时间,先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质疑,并找出相应的答案,之后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同学提问,另一组同学回答,可以采用自由提问回答的形式,也可以由教师提问其中一组,而由另一组与其对应的同学回答。提不出问题或回答不上来对方问题的要扣分,对于问题提得好的同学要给予奖分。所提问的问题既要有总体上的归纳总结,又要覆盖所有的细节。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初期,教师必须要求到位,必要时要做充分的示范,在学生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学生薄弱的环节要纠正到位,对于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要在整个环节结束后给予补充。通过这个活动既高标准地完成了阅读教学计划,又活跃了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去阅读。
二、多角度复述,再现课文
复述课文既不是对文章的照搬照抄,又不是凭空的臆造,它应该是建立在对文章整体理解上的再创造。因此,在复述之前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学情调查:1. 重点单词层面。即通过提问单词的词义及造句情况来检验学生单词掌握的程度。2.句子结构及语法层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进行小结,不全面时,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 文章理解层面。此处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也可采用学生相互提问的模式。总之,要求学生能全方位、立体地理解文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记忆情况采用无提示复述、有提示复述和翻译等方法进行复述。无提示复述即不给学生任何的字词句等线索,让学生把整个文章复述下来。有提示复述是在教师发现无提示复述有困难或者文章难度较大时,采用的一种给出一定提示语的复述方式。提示语可以是几个重点的单词或文章极小的片段,也可以是一组图片。教师在学生复述的组织上既要照顾面又要照顾到点,要避免课堂成为某个学生一家之言的课堂,又要避免人人都在复述,教师顾此失彼的课堂。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复述,之后再选出优秀的同学代为复述。小组选出的代表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更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可以使智育与德育完美地结合。在复述的方式上更可以形式多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重点设置不同的复述方式,如改变人称、改变体裁、改变顺序、改变场景和改变角色等。对于人物传记、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等文章,教师可以采用较为活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述,用拟人或第一人称来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发挥他们自己的能力与想象,这样能取得很好的复述效果。
三、编演对话或短剧,激活课文
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独立学习时具有的实际能力,另一种是在和别人一同工作时,在别人协助下产生的能力。第二种能力所达到的水平会超出第一种能力。我们现行使用的统编教材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内容,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表演类的文章兴趣匪浅。学生天生的表现欲在此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在表演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发挥了各自的才能。在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精诚合作,他们潜在的语言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方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感悟;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人物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为精准的理解。在编演的范围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单元的关联度加以分合。关联度大的单元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演,关联度小的单元可以一单元一演。在分组的问题上可以放开限制,让学生自由组合。对于不爱发言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私下动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提高了其他学生对学困生的认可度。
四、创设情境,拓展课文
无论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还是复述课文或编演对话,它们大多是对文章基本内容及基本语法、词法的复习巩固。要想真正使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驾驭语言能力,就必须把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这样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高级目标——学在课堂,用在课外。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假设某种情景。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感悟并巩固语言,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设置的情景既可以是本单元的基础话题,也可以是对具体的片段进行加工、联想。如在讲解功能性语言的时候,教师就很有必要在班上进行场景的再现,让学生在假设的语言环境中拓展知识空间,训练语言能力。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真实的环境中,磨砺自己的胆量,树立信心。这种训练势必是活跃我们课堂的有效方法,也是使我们英语教学朝着良性发展的密钥。
五、设置议题,深化课文
学生在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后,如何挖掘课文深层次的内容及教育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教师设置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会使我们的课堂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议题的设置可以由全班学生共同思考,先进行一两分钟的思考后再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议题也不一样。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时,我就只给学生一个议题:My room,要求发言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房间清清楚楚地描述出来,同时要求其他同学把这个同学的房间给画出来,最后比一比谁画的房间最漂亮。又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比较适合设置不同的话题。我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让学生展望学校、家庭、家乡以及我们的国家在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再如,在讲解“动物是不是更适合住在动物园”这单元时我设置的是辩论,正方的观点是“动物应该住在动物园里”,反方观点是“动物不应该住在动物园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层层点拨,最后对某个问题形成较为明晰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磨练,也培养了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当然,话题的设置非常重要,既要源于课文,又要让学生言之有物,不可过难也不可过于单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
六、用活词汇,超越课文
我曾经从Go for it的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重点词汇表上得到启发,何不在每篇文章的课后也设置一个重点词汇表呢?从初二下册书开始,我亲自列这样的词汇表,在阅读处理完后的课堂中发给学生,之后再把学生按自然形成的行或列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轮流发言,发言的内容一定要包含自己所在位置的单词,第二个同学既要用上第二个词,还要顺着第一个同学的思路往下编故事,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绝对会有不同的故事。这样的课堂,往往会非常热闹,学生的能力在故事接龙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速度也大为加快,就连做题速度也提高了很多。
七、口头作文,用活课文
阅读课中也可加入口头作文。这一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较为扎实的语法功底。单靠学习某篇文章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以上几种方法,那么进行口头作文自然水到渠成。口头作文可以放在课前作为课文的引子来做,也可以放在課后来做。放在课前的口头作文可以做成看图作文。Go for it的阅读文章都有插图,可以启发学生用口头作文的形式来预测文章的内容。课后的作文可以就文章的某个方面进行语段模仿练习,也可对文章进行总体的评价,如描写手段、故事情节、段落布局等。
总之,在新世纪,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能也不应该让我们的阅读课堂死气沉沉。我们应在阅读课堂引入口语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巩固、深化、拓展课堂,同时也活化了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保持了一节英语阅读课堂的完整性,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堂我们现在不去身体力行,更待何时呢?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学法》
[2] 《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活化 口语活动 阅读课堂
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效果的终极目标。而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每单元的对话和阅读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也是被作为教育核心任务来实施的。从字面上看,这两种课的功能划分得泾渭分明。对话课堂重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则教给学生语法、词法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课堂和教学效果:对话课气氛热烈,轻松活泼;阅读课气氛沉闷,一潭死水。如何让阅读课堂也活起来?我认为,在阅读课中既要不忽视阅读的基本要求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大胆地引入口语教学,开展说的活动,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每节课堂都有展示语言能力的机会,不仅提高和发展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同时也活化了阅读课堂,升华了阅读内容。那么,如何引“口语训练”这一活水于阅读课堂中,做到既完成阅读的要求又活化教学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做法,以期达到共同分享和改进的目的。
一、相互提问,细化课文
由教师控制时间,先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质疑,并找出相应的答案,之后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同学提问,另一组同学回答,可以采用自由提问回答的形式,也可以由教师提问其中一组,而由另一组与其对应的同学回答。提不出问题或回答不上来对方问题的要扣分,对于问题提得好的同学要给予奖分。所提问的问题既要有总体上的归纳总结,又要覆盖所有的细节。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初期,教师必须要求到位,必要时要做充分的示范,在学生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学生薄弱的环节要纠正到位,对于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要在整个环节结束后给予补充。通过这个活动既高标准地完成了阅读教学计划,又活跃了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去阅读。
二、多角度复述,再现课文
复述课文既不是对文章的照搬照抄,又不是凭空的臆造,它应该是建立在对文章整体理解上的再创造。因此,在复述之前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学情调查:1. 重点单词层面。即通过提问单词的词义及造句情况来检验学生单词掌握的程度。2.句子结构及语法层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进行小结,不全面时,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 文章理解层面。此处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也可采用学生相互提问的模式。总之,要求学生能全方位、立体地理解文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记忆情况采用无提示复述、有提示复述和翻译等方法进行复述。无提示复述即不给学生任何的字词句等线索,让学生把整个文章复述下来。有提示复述是在教师发现无提示复述有困难或者文章难度较大时,采用的一种给出一定提示语的复述方式。提示语可以是几个重点的单词或文章极小的片段,也可以是一组图片。教师在学生复述的组织上既要照顾面又要照顾到点,要避免课堂成为某个学生一家之言的课堂,又要避免人人都在复述,教师顾此失彼的课堂。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复述,之后再选出优秀的同学代为复述。小组选出的代表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更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可以使智育与德育完美地结合。在复述的方式上更可以形式多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重点设置不同的复述方式,如改变人称、改变体裁、改变顺序、改变场景和改变角色等。对于人物传记、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等文章,教师可以采用较为活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述,用拟人或第一人称来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发挥他们自己的能力与想象,这样能取得很好的复述效果。
三、编演对话或短剧,激活课文
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独立学习时具有的实际能力,另一种是在和别人一同工作时,在别人协助下产生的能力。第二种能力所达到的水平会超出第一种能力。我们现行使用的统编教材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内容,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表演类的文章兴趣匪浅。学生天生的表现欲在此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在表演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发挥了各自的才能。在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精诚合作,他们潜在的语言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方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感悟;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人物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为精准的理解。在编演的范围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单元的关联度加以分合。关联度大的单元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演,关联度小的单元可以一单元一演。在分组的问题上可以放开限制,让学生自由组合。对于不爱发言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私下动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提高了其他学生对学困生的认可度。
四、创设情境,拓展课文
无论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还是复述课文或编演对话,它们大多是对文章基本内容及基本语法、词法的复习巩固。要想真正使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驾驭语言能力,就必须把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这样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高级目标——学在课堂,用在课外。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假设某种情景。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感悟并巩固语言,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设置的情景既可以是本单元的基础话题,也可以是对具体的片段进行加工、联想。如在讲解功能性语言的时候,教师就很有必要在班上进行场景的再现,让学生在假设的语言环境中拓展知识空间,训练语言能力。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真实的环境中,磨砺自己的胆量,树立信心。这种训练势必是活跃我们课堂的有效方法,也是使我们英语教学朝着良性发展的密钥。
五、设置议题,深化课文
学生在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后,如何挖掘课文深层次的内容及教育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教师设置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会使我们的课堂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议题的设置可以由全班学生共同思考,先进行一两分钟的思考后再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议题也不一样。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时,我就只给学生一个议题:My room,要求发言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房间清清楚楚地描述出来,同时要求其他同学把这个同学的房间给画出来,最后比一比谁画的房间最漂亮。又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比较适合设置不同的话题。我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让学生展望学校、家庭、家乡以及我们的国家在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再如,在讲解“动物是不是更适合住在动物园”这单元时我设置的是辩论,正方的观点是“动物应该住在动物园里”,反方观点是“动物不应该住在动物园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层层点拨,最后对某个问题形成较为明晰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磨练,也培养了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当然,话题的设置非常重要,既要源于课文,又要让学生言之有物,不可过难也不可过于单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
六、用活词汇,超越课文
我曾经从Go for it的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重点词汇表上得到启发,何不在每篇文章的课后也设置一个重点词汇表呢?从初二下册书开始,我亲自列这样的词汇表,在阅读处理完后的课堂中发给学生,之后再把学生按自然形成的行或列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轮流发言,发言的内容一定要包含自己所在位置的单词,第二个同学既要用上第二个词,还要顺着第一个同学的思路往下编故事,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绝对会有不同的故事。这样的课堂,往往会非常热闹,学生的能力在故事接龙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速度也大为加快,就连做题速度也提高了很多。
七、口头作文,用活课文
阅读课中也可加入口头作文。这一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较为扎实的语法功底。单靠学习某篇文章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以上几种方法,那么进行口头作文自然水到渠成。口头作文可以放在课前作为课文的引子来做,也可以放在課后来做。放在课前的口头作文可以做成看图作文。Go for it的阅读文章都有插图,可以启发学生用口头作文的形式来预测文章的内容。课后的作文可以就文章的某个方面进行语段模仿练习,也可对文章进行总体的评价,如描写手段、故事情节、段落布局等。
总之,在新世纪,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能也不应该让我们的阅读课堂死气沉沉。我们应在阅读课堂引入口语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巩固、深化、拓展课堂,同时也活化了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保持了一节英语阅读课堂的完整性,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堂我们现在不去身体力行,更待何时呢?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学法》
[2] 《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