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提出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照条例,尉犁县坚持抓好党建就是撬动一切工作的“金钥匙”的理念,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量体裁衣”,为基层党组织工作树立标准“参照系”,抓深、抓实,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基层组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7-0033-0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和破解城乡二元格局的必然选择”[1]。尉犁县坚持把抓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总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以抓基层党组织提质促进乡村振兴,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实惠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升级,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做到了有机结合、同频共振。
  一、尉犁县乡村基层存在的问题
  (一)尉犁基层组织待加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尉犁农村基层的集体经济不断弱化,一些村甚至成为了空壳村。村庄集体经济几乎全部废除和瓦解,村级治理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2]。村集体无钱为民办事,农村基层组织没有了吸引力,没有了战斗力。一些村干部也因为待遇低,没有了为民办事的热情。个别村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了好的工作后,就离开了村委会,这使得基层干部队伍极不稳定,也影响了后备干部的培养,使得农村基层后继无人。村落“空心化”,农村精英大量流失,“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而且还引发了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心化等。”[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的弱化,甚至软弱瘫痪,致使基层发展滞后,农村凋敝,矛盾尖锐,问题凸显,极大影响了农村的和谐发展。所以急需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二)尉犁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待提高
  尉犁縣是农业大县,农作物主要以棉花为主。尉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长期以来种植棉花的基础优势,让尉犁棉花产量一直稳居全疆前列,年产棉花百万担,是产棉大县,但不是产棉强县。为什么?
  尉犁基本农户长期被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耕地粗放经营,耕地撂荒越来越严重,传统农业越来越不景气[4]。种植模式粗放,播种靠经验、管理靠漫灌、采摘靠手工,尤其是近年来外来劳动力短缺,采摘单价逐年剧增,农民陷入“辛苦种棉不得闲,年底兜里不见钱”的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棉农一味追求高产量、高衣分,追求好价钱,致使棉花品种繁杂,品质参差不齐,质量不稳定,缺乏市场竞争力,得不到纺织行业的青睐,所以急需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棉花品质。
  (三)尉犁生态环境待改善
  尉犁县地处沙漠边缘、塔里木河及孔雀河下游,由于这两河上游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所以这两河长期断水,尉犁的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因而异常突出,出现了大面积胡杨干枯而死的状况。曾经繁华无比的巴州后花园,尉犁县生态园和孔雀岛,依靠滚滚孔雀河、郁郁胡杨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在此休闲娱乐,享受垂钓、游泳、餐饮。但由于河水断流,胡杨枯死,景点再也没了昔日的繁华,只剩今日的断壁残垣,以及怒吼的狂风、沙化的土地、干枯的胡杨。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人们为了吃饱肚子,曾不惜代价毁林开荒,超采地下水,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等。这种粗放式发展造成了亟待改善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急需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尉犁乡风文明待传承
  很多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年年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思想不解放、不愿干、不想干,都想成为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这样的惰性思维,不求进步,导致其无法致富奔小康。文明乡风在逐渐衰败,损人利己、不讲诚信的现象屡有发生。良好家风在逐渐褪色,家庭不和、
  不尊老爱幼、夫妇不和睦的情况并不鲜见。农村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一户户农家小院,庭院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杂物堆放区四区不分离,处处堆垃圾,处处有跳蚤,处处有异味,如此脏乱差的环境,怎么生存,怎么发展。百姓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这也深深刺痛了每一名驻村住户干部的心,逼迫干部们下定决心,必须改变乡村陋习,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五)尉犁人民幸福感待增强
  首先表现在尉犁仍处于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居民收入不高。自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尉犁农村都是一家一户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尉犁农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耕耘在自家的承包地,一年下来,却收入不高。
  再就是靠天吃饭,风险不可控。有时年景不好,出现天灾,农业会大幅减产。有时,虽然风调雨顺,多收了三五斗,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增收也有限。
  还有贷款发展成了为银行打工。村民年年种地,年年贷款,散户小户年均贷款3亿多元,年利息2千多万元,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另外还有相互借贷,村民家家有贷款、户户有欠账,你借我的、我借你的,你欠我的、我欠你的,你不还我、我也不还你,相互欠款,多年的死账坏账无法处理。
  所以,传统农业方式无法对接现代市场经济,也无法承载农民生计,必须引进企业,发展合作社,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走土地集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之路。这就需要培养有技术、懂知识、会经营,能与市场对接的新型农民。
  二、尉犁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策略
  (一)聚焦总目标,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主责意识。完善县、乡镇、村(社区)联动机制,强化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意识、党组织班子成员主角主动意识。建立“党建工作提示”制度,确保党建工作任务清晰、措施明了。嚴格联考制度,实行月考核排名,将党建工作实效与年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层层传导压力。二是建强基层骨干队伍。开办“书记大讲堂”、探索“现场实践课堂”,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三是创新载体,推动组织生活提质增效。选派“指导员”,全面实行村级事务“一会制”和“召集人”制,推进会事融合,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率。推进驻村工作队与村组干部工作“13项捆绑机制”。12个社区全部实行“大党委”制,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委员轮值制度,开展“双述双评”,调动党组织参与共建积极性。四是精准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破梗平整,将增加8%~10%耕地作为集体资产,再次流转,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问题。通过抓实抓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1.农村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两年脱贫”目标全面完成,696户1 901名贫困人口脱贫,自治区级贫困村喀尔曲尕乡琼买里村退出贫困时。转移就业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投入2.94亿元,建设了26个美丽乡村,形成了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特色品牌,呈现出乡村美、民风正、百姓富的新业态。文化、卫生、医疗等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2.5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3%,是历年来投入最大、最多的一年,老百姓得到了更多、更温暖的“民生实惠”。
  2.农业农村产业迅速发展。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利华棉业,流转土地40万亩,机采棉种植突破100万亩,转移富余劳动力2 068人,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针对土地流转后释放出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探索“订单式+产业式+互动式+醒脑式”四个精准培训模式,变“撒胡椒面”为“精准发力”,确保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钱赚、人人奔小康。
  3.引导带领各族群众跟党走。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全覆盖宣传教育,发动凝聚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两个全覆盖”的重要指示和州党委李刚书记关于精准推进“两个全覆盖”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三包四定五有”工作法,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解读、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打扫房屋院落、开展采集信息、当国语老师、谈心里话、算经济账、举办联谊活动、协调与家属视频会面等活动,全县2 095名干部全部入住农户家庭,面对面、心贴心地做好困难帮扶、思想帮教、助推产业发展等民生工作,架起连心桥,体现出干群情深。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各族群众,更加坚定了各族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三)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振兴
  努力把抓乡村振兴的优势转化为抓党建的优势,把发展成果转化为党建成果,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产业的发展,使农牧民持续增收,村居环境持续改善,使各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也使各族群众热爱美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愈发高涨,主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愿更加强烈。各乡镇、各村、各驻村工作队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充分利用村级阵地,持续推进村级阵地“唱、响、活”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发展的红利惠及基层党组织和各族群众,同步解决了农牧民“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问题,实现了两手抓、两促进。
  三、尉犁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
  (一)党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更强了
  尉犁各级党员、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管寺干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等活动,县委带头学习、党校集中轮训、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各族干部群众学宪法学党章,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汲取营养、凝聚共识,汇聚起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力求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全县50多个部门单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前往喀尔曲尕乡开展“走进喀乡找差距、对标职责抓落实”主题党日活动,进家入户实地观摩、关心关爱困难群众、重温入党誓词守初心、葡萄架下学习座谈找差距、撰写心得体会促落实,学习偏远基层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群众的内在动力有了
  尉犁始终按照“抓党建促脱贫、抓脱贫强党建”思路,配齐配强乡村脱贫攻坚业务骨干,组建了49个脱贫攻坚尖刀班,落实扶贫、包联、增收责任,实现了全县2 000名党员干部包联帮扶全覆盖。村民纷纷变身产业工人、“股东”……脱离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贫困户增收路子变宽,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为增加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以来,县领导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了土地流转、草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通过“乡镇主导、干部引领、农民参与”,推进土地流转,破梗平整,平均增加了8%~10%的耕地。按照“草畜一体化”战略,依托尉丰牧业、领头羊牧业等大型畜牧养殖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打造牲畜集中饲养区、林草规模化种植区等大型扶贫产业。通过“牲畜托管养殖”让贫困户摇身变“股东”,并按照年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分红,最终实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互利共赢”。
  (三)乡村振兴的底气足了
  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全体村民来信,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五年来,总书记的嘱托和牵挂,给尉犁带来了巨大鼓舞,全县群众把激励化为干事创业、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各级党组织引导农民从改变生活习惯、遵守村规民约做起,“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通过典型引路,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繁花争艳,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牵连万家,一座座二层小别墅错落有致,现在的达西村,就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如今的尉犁农村,都和达西村一样,环境优美、鸟语花香,葡萄架下、瓜果飘香,处处是景观,农村大院里、欢声笑语,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希冀。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硬环境”的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内心。同时,更深挖习总书记复信、达西红色文化、罗布人文化、胡杨文化等内涵,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进万家,使爱“美”成为了尉犁人的时尚。
  目前,全县5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助推了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在党支部领导下,全县各乡镇自选路径,在产业兴旺的路上不断实现创新跨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增强了发展的底气。
  参考文献:
  [1]  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62.
  [2]  胡靖.村庄凋敝与集体经济[J].中国老区建设,2009,(1):24-25.
  [3]  陈家喜,刘王裔.中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4]  李国珍,张应良.村庄衰落的诱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重庆市G村的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2-79.
  [责任编辑 文 娇]
其他文献
以沪深A股2004-2018年自然人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实际控制入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居留权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自由现金流是境外居留权影响过度投资的中介路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两权分离诱发并强化了实际控制人的“掏空”动机,较高的两权分离度加剧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但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能够减少企业用于过度投资的自由现金流,较高现金股利政策缓解了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研究发现:(1)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审计师选择.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增加了代理成本,董事会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十大”事务所予以监督.(2)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审计师选择并受管理层权力配置的调节.在管理层主导的公司,董事会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予以监督的能力被削弱.管理层权力的调节效应表现出较大的截面差异,当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不强、所处市场化程度低以及面临分析师关注度不高时,管理层权力的削弱效应明显.研究
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绿色技术进步水平,使用改进的索洛模型分析金融结构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优化能够直接促进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金融结构通过提升创新投入和拓展技术市场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城镇化率和经济外向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绿色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本研究对于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制定最优金融结构政策具有借鉴价值.
2019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广西要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毗邻广东,遥望港澳,区位优势明显,东融成为广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开放合作的重要战略方向.课题组从税收视角获取广西东融重点区域的发展情况,分析广西在东融过程中面临招商引资质效、产业行业发展、营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并结合广东省经验做法,提出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产业承接转移力度,持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加快推动广
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结合新一代农民工流动特征,系统考察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和租房保障享有情况对新一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缴存住房公积金、享有租房保障均能显著提升新一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且享有租房保障对其留城意愿的边际影响更大.分样本的扩展分析及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结果都支持上述结论.分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租房保障对独自流动和没有孩子的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政府应增加公租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并调整其申请规则以促进农民工留城.
养老保险降费政策是我国近年来减税降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6年的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养老保险降费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发现:养老保险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缴费负担,抑制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过度投资行为.养老保险降费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平均工资水平低和非国有企业的子样本中更为显著.此外,养老保险降费政策使员工工资增加的同时,也引致企业以劳动力替代资本,从而有利于稳就业.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降费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述了异化劳动及早期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揭示了劳动异化及其前进方向,即劳动异化的扬弃。通过对“劳动异化”四个规定的理论再现,解读工人与劳动产品、自己劳动、类本质及本身的异化理论,剖析当下“劳动异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最新表现,寻找“劳动异化”在未来终极扬弃的方法,即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对象世界的感知复位、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人对人本质的本身占有等。  关键词:劳动
摘 要: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基础是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持续演化会产生:(1)资源持有两极分化;(2)资本外流;(3)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4)社会合作机制崩溃。要建立市场经济制衡机制以促进社会合作良性运作。从合作博弈来看,制衡市场经济主要体现为参与者博弈起点的公平、分配过程的公平、对重要的特定行业重构分配模式。具体措施:(1)保证教育的公平性;(2)对个体非劳动所得生产要素梯度征税;(3)营造保护
基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实践,就贫困山区县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的规划和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具体构建进行讨论与分析.以资源、市场、政策、对接为基本依据,突出关键节点,进行目标设定,配套支撑措施,提出通用性较强的贫困山区县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为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分门别类,精准构建农户与工商企业、农业与科技服务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
摘 要: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南北气候过渡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是传统农业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人口密度大,市场潜力大,发展现代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文化传承悠久,历史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基于此,对淮河生態经济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全面系统调查与分析沿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困境,并为淮河经济带建设,为推进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支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