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何谓创新呢?从广义上讲是指凡是产生新颖的而且有个人意义或社会意义的成果或活动。其中我认为它最重要的是强调“有个人意义”,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重要。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讲,创新不必是原创造,可以是再创造,只要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新颖的、首创的就可以了。创新精神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创新的动力系统,由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三部分组成;二是创新的执行系统,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组成;三是创新的保证系统,以创新性格为核心的人格特征。而我们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性格。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简言之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创造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根据己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第二,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第三,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己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一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例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升上天空的情景。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双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二是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去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三种意见:①认为东吴应获胜,这是历史事实。②认为曹操应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③认为谁胜了也不好,反正都是一打仗,老百姓就遭殃。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很容易,但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这个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个创造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看待历史、现实、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这就是从发散到集中的思维训练过程。
  三是针对自身原有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个性。像上文提到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谁获胜也不好的同学,原本语文成绩较差,也很难发言,学习上被动,按过去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捡“现成儿”的。但在开展创造教育,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语文课堂后,他变得十分活跃,勇于发言。他的观点虽不是很正确,但对于他自己确实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既不同于别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创造性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激励、拓展问题、逆向思维、移植、开放想象等多种方法的运用,真正使学生探索地学习,逐步形成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和总结获得的。“实验”是物理课改永恒的主题。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实验教学的手段配合实现“三维”目标。在偏远的农村中学,在创建合格学校之后,实验教学的条件大为改善,但基于种种原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及收到的实际
期刊
课外阅读应当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为了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素材的需要,也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基础。  语文 课外 阅读 指导  课外阅读应当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为了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素材的需要,也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基础。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缺失的原因  1、应试教育轻视课外阅读。  应试教育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
期刊
问题转化是将一个生疏、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简单的问题来处理,每一个具体问题如何去实现这种转化,关键是找到正确、合理的转化途径。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对学生认为有一定难度试题的分析,发现它们都可以通过类比转化与联想转化两种途径来解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在作出答案或结论之前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转化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转化能力。  问题转化 类比 联想  一、问题的提出  我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 培养 课程改革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在备考时就要有的放矢,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为此,我们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近年来,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的广泛提倡,特别在教育部门,创新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实际上就是创造。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要求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出
期刊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自救史,李鸿章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评价。  谈到晚清权臣李鸿章,“罪人”、“卖国贼”这样的评价人们总是会想到,他代表清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一味避战求和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国军队的大溃败,使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但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时候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環节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
期刊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反思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
期刊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推行新课标的理念,这是语文老师一直在反思的问题。  语文 教师 专业素质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推行新课标的理念,这是语
期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复习、巩固、诊断和矫正的作用,同时又为教师了解、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馈和依据。  英语 作业 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复习、巩固、诊断和矫正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