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以来,关于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研究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集中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理论依据、基本特征、重要作用、存在问题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路径。尊重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以党员为基础和出发点构建党建理论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以组织为主体的党建理论格局,将使执政党建设理论实现新的飞跃。随党员主体地位重要性的显现,基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必将成为党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他文献
党的思维体系的确立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且其内容构成具有层级性,第一层级是世界观意义上的思维因子,起根基性作用;第二层级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思维因子,起中介作用;第
隐性需求是一种现有产品或服务尚不能满足的、隐而不现的需求状态。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指导。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模拟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探求开发农民的
在"读图时代"这一新的语境下,以图形传播的形式对社会大众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可以使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让新时期道德教育理念渗透、作用于人的大脑意识而起到教
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不强,其直接原因是现代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根本原因是其公共参与受到了限制。要增强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必须进行制度更新,让社会组织自主地参与公共事务。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访问了中国工读学校28位问题流浪儿童。同时,基于优势视角呈现了问题流浪儿童生命历程中的生活经验,进而从流浪儿童的声音中提出了相应地救助政策与服务的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现了许多村级先进党组织。它们在领导班子建设、经济发展思路、党的自身建设、村级管理体制、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带给
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进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而人及其素养能力是实现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素和必然要求。公民能力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道德能力、
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已成为加快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制度性制约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崛起。在内涵上,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和公共领域的总和;在实践上,市民社会的崛起预示着社会结构转型。在市民社会崛起的背景下,人
从利益的视角看,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党员实现、维护和发展党的利益的行为都可称之谓党内利益行为。党内利益行为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和准则。由于利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