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席勒作为德国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以抽象的人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在非功利性的审美游戏中实现人性的完满,并由此通达审美乃至政治的“自由王国”。其著名的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美育思想,并对后世的美育道路的发展起着开拓与警醒的现实意义。我们由此来反思当代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美术教育也是理所应当的。
关键词:席勒 人性的完满 美育思想 当代的反思
席勒重视审美教育之于人性的塑造,这在整个哲学、美学史上无人可与之相较。作为审美教育之一的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美术教育在经历了“共性与教化的培养”,“表现与个性的发扬”,“谋生与利益的实现”在今日终于走向了“综合与平衡的美术教育”然而,在这一份“综合与平衡”之中,美术学科的天平却无疑偏向了学科的要素和功利的必然。而美术教育之于人的可能性则更多地体现在虚妄的口号和宣传的呓语上。那么,这一份无法忽视的力不从心、平衡当中的不平衡到底源自何处呢?
人性的失落
席勒在阐述何为完满的人性之时以希腊人为例:“希腊人能把想象的青春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即认为完整的人客观的人与主观的人的统一,人的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就是美。人的这两种性格相互对立,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相互斗争:“不是他的感觉支配了原则,成为野人,就是他的原则摧毁了他的感觉,成为蛮人。”前者有着粗野的生动,后者似乎教化但却狭隘,人一但不能在这种不能自主的分裂状态中走向和谐统一,美就无法实现。
这里的“美”需要追究到美是一种存于审美对象之中的客观存在还是一种审美者内心感受的唯物美学观和唯心美学观的分歧的探讨当中去吗?鄙人认为是不用的。因为这里的美并不指向“审美”,并不指向自然、人类社会或艺术世界等审美对象,而是直接指向了人,即以人为美的对象,为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来探讨美学问题。只有当人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才可能从分裂中走向完满。而这种完满就是美的先决条件,也是一切美实现的可能。因为人的完满,世界之于人才可能走向完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观点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来论述的。
那么,时代的车轮行进到现代,人们的“感觉”与“原则”(即理性与感性)在人性中是如何组织的,人们将这种美演绎到何种程度了呢?我们且将目光投射向席勒对现代文明生活不无唏嘘的描述吧:“近代社会是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了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片段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片段了……人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上去,而是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识,就连把个体联系到整体上去的那个微末的片段所依靠的形式也不是自发自觉的。”这种情况到现代社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蛮人”的膨胀决定性地压倒了“野人”般的生动,理性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槽糕的是,此时的理性还不是思辨的、闪烁着哲理般光芒的、带着文明的前进意味的宏伟的理性,而是狭隘的“片段”,与整个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无可弥补的断层,因而日渐失去活力与智慧。人性仍在走向失落,而无法走向美。
可想而知,当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们被关进了认知局限的铁笼子,被注射进理性膨胀的时代药物时会使美术这一学科走入怎样的境况,即美术教育工作者本身无法成为美,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他们自身也是冰冷而精确的机械的一部分。他们对艺术(美术)的理解似乎带着某种专业的理性与严谨,但却同样不明白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的普世法则,无法拥有人性深处勃发而出的高贵又自然的寄望,即他们本身无可争辩的残缺显现无遗。他们置身于这个手脚被捆的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中无法自拔,无力脱身,也没有渴望自由游戏的心,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能,并不曾见识完满的人性。那么,我们又如何指望他们带着某种博爱的慈祥和宽容,为受教育者们设置、提供一个人性与美的平台,一个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寄望?于是,人在这样的艺术(美术)教育中只能无望地走向再次的分裂,更深的冷漠,只是偶尔碰撞出彼此质疑的声响。人在如此的美术教育当中,也许可以获得专业的素养,学科知识的积累,但却无法守护自然的本性,向人性与美的道路上迈进。
坏事的平衡
席勒对于完整性被破坏的人性提出了“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那么,审美教育要如何恢复这种完整性,使之既要与社会能保持“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能“保证个体的自由和它的多样性”呢?那便是“同时让欲念和尊重在一起游戏” 。也就是说,让个人内心的欲念、情感等造成的不加规范的状态和对社会法则、理性判断的尊重与遵从的这两种状态在人的身上自然流动,自由结合,人本身却感受不到压力与挣扎。即“在美的关照中,心情是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途。”
我们可以意会,在这种自由的游戏中,人既不致受到迂腐的管制也不致落入粗野的放肆,既对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保有自由感受的能力,又在开拓一个从美走向和谐,从强制走向自发的新世纪。
这么一个“让美走在自由之前”,审美而自由的美的王国的实现是席勒崇尚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吗?显然不止于此,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始终强调的是“艺术、人性、社会政治的同构性并让审美教育发挥一体化作用”。即审美教育不仅促成人的圆满,高尚人格的形成而且在此基础之上,由于人的改变而实现社会政治格局的改变,使政治自由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审美教育的命题“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也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
无论席勒的这番言论怎样被后世认作是乌托邦似的幻想,他始终指出了审美教育任重道远的清晰道路,体现出一个思想者在国家处于革命动荡之时上下求索的姿态和对艺术虔诚的深思。如今,我们“走向全面与综合”的美术教育的取向,却几乎将美术这一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学科埋没在“全面与综合”的假象之中了。它似乎包含着严密的学科知识,美术学科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或是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但这些更多地以理性认知的形式填入学生的脑海,并且独独不探讨美术之于人的可能性。这里的可能性不是指美术对人的创造力、观察力、发散性思维等的培养,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内心最朴素的愿景,最珍贵的崇高。人独特的高于现实生活、超越社会分工的情怀和求知欲得以安放,人得以在世上享受心灵的静谧或狂潮涌动。人生的情感因此而深刻,人性的思考因此而代代延续,在世上行走的人被国家机器割裂开的人因此而获得连结,呼唤共鸣。只有这样,人才称其为人,不是一个有着非凡的技能的机器,而是一个“幸福又完善”的人。
关键词:席勒 人性的完满 美育思想 当代的反思
席勒重视审美教育之于人性的塑造,这在整个哲学、美学史上无人可与之相较。作为审美教育之一的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美术教育在经历了“共性与教化的培养”,“表现与个性的发扬”,“谋生与利益的实现”在今日终于走向了“综合与平衡的美术教育”然而,在这一份“综合与平衡”之中,美术学科的天平却无疑偏向了学科的要素和功利的必然。而美术教育之于人的可能性则更多地体现在虚妄的口号和宣传的呓语上。那么,这一份无法忽视的力不从心、平衡当中的不平衡到底源自何处呢?
人性的失落
席勒在阐述何为完满的人性之时以希腊人为例:“希腊人能把想象的青春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即认为完整的人客观的人与主观的人的统一,人的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就是美。人的这两种性格相互对立,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相互斗争:“不是他的感觉支配了原则,成为野人,就是他的原则摧毁了他的感觉,成为蛮人。”前者有着粗野的生动,后者似乎教化但却狭隘,人一但不能在这种不能自主的分裂状态中走向和谐统一,美就无法实现。
这里的“美”需要追究到美是一种存于审美对象之中的客观存在还是一种审美者内心感受的唯物美学观和唯心美学观的分歧的探讨当中去吗?鄙人认为是不用的。因为这里的美并不指向“审美”,并不指向自然、人类社会或艺术世界等审美对象,而是直接指向了人,即以人为美的对象,为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来探讨美学问题。只有当人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才可能从分裂中走向完满。而这种完满就是美的先决条件,也是一切美实现的可能。因为人的完满,世界之于人才可能走向完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观点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来论述的。
那么,时代的车轮行进到现代,人们的“感觉”与“原则”(即理性与感性)在人性中是如何组织的,人们将这种美演绎到何种程度了呢?我们且将目光投射向席勒对现代文明生活不无唏嘘的描述吧:“近代社会是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了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片段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片段了……人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上去,而是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识,就连把个体联系到整体上去的那个微末的片段所依靠的形式也不是自发自觉的。”这种情况到现代社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蛮人”的膨胀决定性地压倒了“野人”般的生动,理性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槽糕的是,此时的理性还不是思辨的、闪烁着哲理般光芒的、带着文明的前进意味的宏伟的理性,而是狭隘的“片段”,与整个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无可弥补的断层,因而日渐失去活力与智慧。人性仍在走向失落,而无法走向美。
可想而知,当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们被关进了认知局限的铁笼子,被注射进理性膨胀的时代药物时会使美术这一学科走入怎样的境况,即美术教育工作者本身无法成为美,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他们自身也是冰冷而精确的机械的一部分。他们对艺术(美术)的理解似乎带着某种专业的理性与严谨,但却同样不明白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的普世法则,无法拥有人性深处勃发而出的高贵又自然的寄望,即他们本身无可争辩的残缺显现无遗。他们置身于这个手脚被捆的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中无法自拔,无力脱身,也没有渴望自由游戏的心,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由的可能,并不曾见识完满的人性。那么,我们又如何指望他们带着某种博爱的慈祥和宽容,为受教育者们设置、提供一个人性与美的平台,一个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寄望?于是,人在这样的艺术(美术)教育中只能无望地走向再次的分裂,更深的冷漠,只是偶尔碰撞出彼此质疑的声响。人在如此的美术教育当中,也许可以获得专业的素养,学科知识的积累,但却无法守护自然的本性,向人性与美的道路上迈进。
坏事的平衡
席勒对于完整性被破坏的人性提出了“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那么,审美教育要如何恢复这种完整性,使之既要与社会能保持“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能“保证个体的自由和它的多样性”呢?那便是“同时让欲念和尊重在一起游戏” 。也就是说,让个人内心的欲念、情感等造成的不加规范的状态和对社会法则、理性判断的尊重与遵从的这两种状态在人的身上自然流动,自由结合,人本身却感受不到压力与挣扎。即“在美的关照中,心情是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途。”
我们可以意会,在这种自由的游戏中,人既不致受到迂腐的管制也不致落入粗野的放肆,既对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保有自由感受的能力,又在开拓一个从美走向和谐,从强制走向自发的新世纪。
这么一个“让美走在自由之前”,审美而自由的美的王国的实现是席勒崇尚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吗?显然不止于此,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始终强调的是“艺术、人性、社会政治的同构性并让审美教育发挥一体化作用”。即审美教育不仅促成人的圆满,高尚人格的形成而且在此基础之上,由于人的改变而实现社会政治格局的改变,使政治自由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审美教育的命题“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也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
无论席勒的这番言论怎样被后世认作是乌托邦似的幻想,他始终指出了审美教育任重道远的清晰道路,体现出一个思想者在国家处于革命动荡之时上下求索的姿态和对艺术虔诚的深思。如今,我们“走向全面与综合”的美术教育的取向,却几乎将美术这一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学科埋没在“全面与综合”的假象之中了。它似乎包含着严密的学科知识,美术学科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或是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但这些更多地以理性认知的形式填入学生的脑海,并且独独不探讨美术之于人的可能性。这里的可能性不是指美术对人的创造力、观察力、发散性思维等的培养,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内心最朴素的愿景,最珍贵的崇高。人独特的高于现实生活、超越社会分工的情怀和求知欲得以安放,人得以在世上享受心灵的静谧或狂潮涌动。人生的情感因此而深刻,人性的思考因此而代代延续,在世上行走的人被国家机器割裂开的人因此而获得连结,呼唤共鸣。只有这样,人才称其为人,不是一个有着非凡的技能的机器,而是一个“幸福又完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