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节迎春之际,人们尚在忧虑全球经济走入“新平庸”,国际金融市场“新动荡”便突然来袭。在寒意阵阵的全球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却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多项数据传递出企稳向好的气息。不少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成效日显,前景可期。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出现回升。与此同时,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l)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1和0.6个百分点。而收窄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业行业出厂价格由降转升或降幅缩小。
不少海外专家认识到,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转型调整之中,内外部环境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困难不少,但由于消费价格依然处于低位,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宏观调控空间依然巨大。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点评数据时就建议,中国可推出一揽子调控措施加大宽松力度。
一些专家认为,部分工业领域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必要的调整”。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约翰·爱德华兹提出:“如果说中国确实在进行经济转型,即从出口、投资和重工业向消费和服务转型,那制造业生产领域恰恰是我们应该看到呈现疲弱迹象的地方。”
工业领域的调整伴随阵痛,但优良的就业表现则是中国经济强劲韧性的最好注脚。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实现如此之低的失业率更显难得。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整体失业率为6.7%,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失业率分别为5.3%和10.9%。
就业市场繁荣稳定,第三产业快速成长,占据经济“半壁江山”,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无不透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增幅高达21.6%,相当于每天新诞生1.2万家新企业。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弥补了工业部门失去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在部分行业去杠杆、去产能的当下,中国实现如此之高的就业水平也是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标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这与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密不可分。
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过去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并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通过商事制度改革、试点营改增等财税改革、建立“负面清单”措施等为企业减负,为创业者松绑,为市场增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安利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完成的《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创业环境友好度快速提升。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了强烈创业意愿,远高于全球55%和亚洲76%的平均水平。
彭博社的报道说,自2013年5月以来,中国在中央层面就出台了20多份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包括放宽准入、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具体措施,为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括力。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迅速达到世界级水平,2015年网上零售额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33.3%。美国《评论汇编》杂志称,中国正在给创新公司创造机会,使其可以更快地将自己的新想法转变为商业产品,中国的创新模式可能变成全球标准。
就在CPl等数据公布的前一天,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的五项“重磅”措施,意在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国有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促进创新成果产出,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活力,引发强烈反响。
“中国经济改革正走在正确轨道上,中国经济转型正在真实地发生,”全球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集团经济学家沙尔利·卡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产能过剩、部分企业负债过高等风险,卡蕾相信中国政府有足够的手段应对。
中国央行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2.51万亿元,环比大增1.3万亿元,全面超过市场预期,创下历史纪录,显示出信贷加速投放,企业贷款明显增加,实体经济资金面将持续宽松的趋势。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虽然贷款跃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季节性因素促成的,但从贷款构成可明显看出,中国政府对国内金融业仍保持强大影响力,正在寻求刺激实体经济的活动。”
中国政府的“工具箱”足够丰富,可以应对转型过程中各种风险和扰动,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一大来源。这一点正得到越来越多海外经济学家的认可。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说,对中国经济无须恐慌,“决策层本可以做得更多,但他们保留了’很多弹药’,这点很重要。他们希望留下弹药,以防止受到极端尾部风险的冲击”。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出现回升。与此同时,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l)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1和0.6个百分点。而收窄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业行业出厂价格由降转升或降幅缩小。
不少海外专家认识到,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转型调整之中,内外部环境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困难不少,但由于消费价格依然处于低位,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宏观调控空间依然巨大。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点评数据时就建议,中国可推出一揽子调控措施加大宽松力度。
一些专家认为,部分工业领域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必要的调整”。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约翰·爱德华兹提出:“如果说中国确实在进行经济转型,即从出口、投资和重工业向消费和服务转型,那制造业生产领域恰恰是我们应该看到呈现疲弱迹象的地方。”
工业领域的调整伴随阵痛,但优良的就业表现则是中国经济强劲韧性的最好注脚。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实现如此之低的失业率更显难得。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整体失业率为6.7%,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失业率分别为5.3%和10.9%。
就业市场繁荣稳定,第三产业快速成长,占据经济“半壁江山”,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无不透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增幅高达21.6%,相当于每天新诞生1.2万家新企业。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弥补了工业部门失去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在部分行业去杠杆、去产能的当下,中国实现如此之高的就业水平也是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标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这与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密不可分。
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过去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并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通过商事制度改革、试点营改增等财税改革、建立“负面清单”措施等为企业减负,为创业者松绑,为市场增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安利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完成的《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创业环境友好度快速提升。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了强烈创业意愿,远高于全球55%和亚洲76%的平均水平。
彭博社的报道说,自2013年5月以来,中国在中央层面就出台了20多份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包括放宽准入、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具体措施,为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括力。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迅速达到世界级水平,2015年网上零售额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33.3%。美国《评论汇编》杂志称,中国正在给创新公司创造机会,使其可以更快地将自己的新想法转变为商业产品,中国的创新模式可能变成全球标准。
就在CPl等数据公布的前一天,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的五项“重磅”措施,意在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国有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促进创新成果产出,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活力,引发强烈反响。
“中国经济改革正走在正确轨道上,中国经济转型正在真实地发生,”全球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集团经济学家沙尔利·卡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产能过剩、部分企业负债过高等风险,卡蕾相信中国政府有足够的手段应对。
中国央行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2.51万亿元,环比大增1.3万亿元,全面超过市场预期,创下历史纪录,显示出信贷加速投放,企业贷款明显增加,实体经济资金面将持续宽松的趋势。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虽然贷款跃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季节性因素促成的,但从贷款构成可明显看出,中国政府对国内金融业仍保持强大影响力,正在寻求刺激实体经济的活动。”
中国政府的“工具箱”足够丰富,可以应对转型过程中各种风险和扰动,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一大来源。这一点正得到越来越多海外经济学家的认可。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说,对中国经济无须恐慌,“决策层本可以做得更多,但他们保留了’很多弹药’,这点很重要。他们希望留下弹药,以防止受到极端尾部风险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