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的解读误区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述
  1.概念简介.根据变压器的原理,对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电流互感器是由一个封闭的铁心和一个绕组组成的.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是少的,在电流测量电路是必要的,所以它往往有一个线路的所有电流流量.二次绕组匝数较多,串联在测量仪器和保护电路上,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二次侧电路,从开始到结束是关闭的,所以测量仪器和保护电路串联线圈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一个短路电路.电流互感器是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测量的两方,两方不能打开.
  2.工作原理.在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的生产线路中,电流互感器起着电流转换和电气隔离的作用.电流互感器和变压器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工作原理来进行的,变压器是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换器.电流互感器连接被测绕组电流(转向N1),叫作一次绕组(或初级绕组),测量仪器的绕组(转向N2)的称为二次绕组(或副边绕组、次级绕组).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电流I1和I2两次绕组的电流的比值,称为k的实际电流比.
  3.课本中对于电流互感器的常规解读.电流互感器反映了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数值,因此电流互感器可以使用电路中电流的串联连接中.一些教科书认为,可以将变压器原来的线圈匝做少,而匝数的二次线圈做的更多,那么电流的二次线圈比原来的线圈电流变小.如果原线圈串联连接在电路中,二次线圈的两端与普通的交流电流表连接,可以测量大电流.这样的变压器被称为电流互感器.
  二、常见的对电流互感器的错误解读
  1.电流互感器中的输出电流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无关.根据共同演绎的思想,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I2只有原始、次级线圈匝数比n1/n2和电流I1决定,与次级线圈回路状态无关和循环中的“负载”是不相关的.可以由下式看出,I2=n1I1/n2.然而,无论是电压还是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工作过程都属于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范畴.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只有感应电动势,将独立的“回路”状态和负载撇开.
  2.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电流值变为零时输入端电流亦变为零.电流互感器原线圈中电流是否对于副线圈中的电流很依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理想状况下设定一种“极端”状况,那就是接在副线圈两端的电流表因“故障”而断路,也就是电阻值区域无穷大,无电流通过,则电流I2会趋于0.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是否会随着副线圈电路中的断路而趋于0呢?答案是显然的,那就是原线圈中的电流不会随着副线圈电路中的断路而趋于0,也不会出现I1等于0的结果.
  3.电流互感器的正确解读.控制理想(理想电压互感器)变压器,并联接入电路,输入电压与输出的变化(即输入端接电压源)的理想电流互感器的特点是串联接入原电路(感知电路和传输线)和输入电流I1不随产量变化的特征变化(连接到电流源的输入端).参考电压互感器的分析思路,对电流互感器在工作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如下.电流互感器空载时,副线圈无电流输出,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10、U20.U10=E自1=L1ΔI1/Δt.U20=E互2=MΔI1/Δt.当电流互感器副线圈有电流输出,会使原线圈两端电压增大为U1.U1由副线圈电流I2在原线圈两端产生互感电动势和I1在原线圈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叠加构成,有U1=L1ΔI1/Δt MΔI2/Δt.当L1趋向零时,有U10=0,这时有U1=MΔI2/Δt.由于ΔI2/Δt正比于I2,故有电流互感器原线圈两端电压正比于输出电流I2.因此,要使电流互感器副线圈电流的输出对原电路(“被感电路”或输电线路)几乎无影响,U1应该很小,也只有让I2很小.此时在副线圈中的输出电压U2,有U2=MΔI1/Δt I2ΔI2/Δt.在电流互感器中,由于I2远小于I1(否则过大的U1会对输电电路产生明显影响),而M与L2的数量级相当. 这样有U2≈MΔI1/Δt.因此具备所有“理想条件”( 包括“I2远小于I1”)的电流互感器( 所有可能对原电路产生的影响都应该忽略),有U2=MΔI1/Δt∝MI1.电工学理论和实验都表明,互感系数M与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的积成正比.这样有I2=kn1n2I1.比例系数k是由负载决定的,影响互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这是独立的N1、N2和I1.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总是远小于1,即使有一个“故障”的问题,“负载”的变化反映在相应的k值的变化.
  众所周知,所有的电流互感器将尝试设计原来的线圈匝数尽可能少.这完全是为了避免电流互感器电路串联连接,从而在原电路的电流(初级线圈电路)有重大影响的实际需要,也是实现电流互感器的“理想”——初级线圈电感L1趋于0的要求.次级线圈的匝数是足够的互感效应(增加互感).他们对二次线圈的电位有相同的贡献.
其他文献
康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淄博市教学能手,两次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同步训练》等书籍.    近年中考关于反比例函数的题型多样,考查方式灵活,既注意对知识的把握,又注意能力的提升.下面结合2008年中考题对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类解析.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1. 反比例函数的系数和解析式  例1 (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三大函数之一,与生活联系紧密,是每年中招考试的必考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反比例函数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将知识系统化,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题    例1 (2008年新疆建设兵团)我们学习过反比例函数,例如,当矩形的面积S一定时,长a是宽b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关系式可以写成a= (S为常数,S≠0).请你仿照上例另举一个在日常生活
二、听课感悟  1.贴近教材,注重能力  教者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可谓用心良苦,力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所选例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是一节导数的综合应用课,既不能过多重复前面的知识点,又不能拔高内容.同时,必须有思维量,有层次,兼顾彼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层次分明,细节设计  一堂课例题的选择,对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导入新课,不仅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而且能抓住学生喜爱、关注的焦点,引起他们充分的注意.课堂导入虽然没有固定的导入模式,却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出令学生喜闻乐见的不同导入形式.  一、直接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直接阐明教学的目的要求,简洁明快、开门见山地讲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常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师生双方互动的常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让数学学习更有成效,还有助于自己表达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师生互动有气无力,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1)提问缺乏明确的目的.比如,有的教师喜欢问:是不是这样?对不对?会不会?表面
期刊
实验在初中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领略化学的魅力.由于各校的教学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及各地气候和资源差异也很明显,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实现.另外,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而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和原理不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某些实验进行创造性改变,以更好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
期刊
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去完成,而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被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其主观能动性被忽视,“教”等同于“讲”,“学”等同于“受”,学习效率不高,技能难以得到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自主感知、探索、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提出任务,引导学生预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很
期刊
对症下药  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老师应该抓住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把握时机,对症下药,如此奖励不仅有效而且事半功倍。  物质奖励不可泛滥,否则,便会失去激励作用;同时,物质奖励也必须把握好时机。  提前奖励。每个学生有其个性特点。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改正得快,有的学生可能总改不了。后一类学生不是不能改,是没有毅力,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面对这类学生,我们需要找到其软肋,然后提前给予奖励
物理是理科中多变且难以掌握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将很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物理,同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以下途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学校方面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使得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高于落后地区.同时,教育优势明显的地区,教师的教学思维也是比较先进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也有自己独到的一些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