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法在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解法:当物体受到不共线的三力而平衡时,此三力一定组成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当其中的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只要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三力组成新的闭合矢量三角形,由此可根据动态三角形的变化,即由三角形的边长变化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确定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时,以及在变化中出现极值问题,图解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绝好的办法.现举例如下.
  例1如图1所示.木板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讨论木板、斜面对小球压力如何变化.
  分析过程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如图2,G的大小、方向不变;N1大小变,方向不变;N2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方法始终找大小、方向都不变G和大小、方向都变N2的两个力的合力必在N1的反向上,由于α不断增大,由动态矢量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如图2,得:N1逐渐减小,N2先减后增.
  例2如图3所示.F缓慢推斜面向右运动,讨论在此过程中,绳子对小球拉力、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如何变化?
  分析过程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如图4,G大小、方向不变;N大小变,方向不变;T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方法始终找大小、方向都不变G和大小、方向都变T的两个力的必在N的反向上,由于α不断增大,由动态矢量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如图4,得: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逐渐增大,绳子的拉力T先减后增.
  下面举两例在动态平衡中的极值问题.
  例3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在斜向上拉力T作用下,水平向右匀速运动,问α为何值时,T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分析过程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如图6,即重力G,绳子的拉力T,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由于拉力T的变化,必将引起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但由于f/N=μ=tanθ,因为μ是常数,所以θ不变.即f、N的合力F的方向不变,因此将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转化为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即G的大小、方向不变;F的大小变,方向不变;T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方法始终找大小、方向都不变G和大小、方向都变的T的这两个力的合力,必在F的反向上,由动态矢量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如图6,得T最小=mgsinθ, 由几何关系得θ=α,所以tanα=tanθ=μ,α=arccotμ,T最小=mgμ1 μ2.
  例4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斜面固定不动,现用斜向上的拉力T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问α为何值T最小,最小为多少?
  分析过程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如图8,即重力G,绳子的拉力T,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由于拉力T的变化,必将引起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但由于f/N=μ=tanβ,因为μ是常数,所以β角不变,即f、N的合力F的方向不变,因此将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转化为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即G的大小、方向不变;F的大小变,方向不变;T大小、方向都变.
  解题方法始终找大小、方向都不变G和大小、方向都变的T的这两个力的合力,必在F的反向上,由动态矢量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如图8得:T最小=mgsin, 由几何关系得,=β θ,α=β,所以tanα=tanβ=μ,α=β=arccotμ.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定性解决力的动态平衡中力的变化和极值问题时,图解法不仅可以避免常规方法正交分解、列方程、解方程和讨论力的函数关系的繁琐过程,而且具有简捷、直观的优点.凡是遇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平衡题目时,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求这个力的大小或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时,都可以利用图解法求解.
其他文献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画图法”的主要含义是指在教学内容中以一种图形或者画面作为首要方式.这种画图法的教学方式,主要便于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接受和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同时画图法不仅仅展现着世上所有事物的迹象或是内涵的特色,引起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创新,还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要点,使物理教学进程的教学决策快速的发展.并且画图法还可以使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化、形象化,将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点进行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3年制,提高版)●教材特色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按模块分册本书包括基础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基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
《物理教师》期刊在2014年第5期刊载的《吹尽黄沙始见金》(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对一道物理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拜读原文,收获颇丰.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这道题,说来惭愧,并没有能够将物体在折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表达式(t折=2hg·1sinβ·[1-sinα-sinβsinα  sinαsin(α-β)sinαsin(θ-β) sinβsin(α-θ)].如图1,式中的α、β、θ分别表示AB
在高中物理教学阶段,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谈物理色变的情况.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接触物理知识,但是刚开始步入高中,初高中物理教学出现了衔接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困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物理教师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找出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来
现在网上习题资源非常丰富,笔者的同事在一次出给学生的“适应性训练试题”中,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一道关于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题目,内容如下:  一质量为500 t的机车,以恒定功率375 kW由静止出发,经过5 min速度达到最大值54 km/h,设机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取g=10 m/s2,试求:(1)机车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2)机车在这5 min内行驶的路程.  这道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  (1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选修3-4中介绍了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能够有效的揭示光的波动性.圆孔衍射是一种典型的衍射现象.根据光源和观察点到障碍物的距离,可以把圆孔衍射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即障碍物到光源和观察点的距离可认为是无限远的,如图1所示.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图样的中央是个明亮的圆斑,外面分布着几圈很淡的亮环,[TP12CW03.TIF,Y#]中央亮斑的光强约占整个入射光光强的8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近几年不少省市的高考试题以敏感电阻为载体进行命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敏感电阻是指器件特性对温度、电压、湿度、光照、气体、 磁场、压力等作用敏感的电阻器,在试题命制时要特别注意“压敏电阻”与“力敏电阻”的区别,谨防张冠李戴.  题目1(2007年广东卷)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把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达成目标.任务驱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人们用他们已知道和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点说知识点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或q单位:库仑符号:C.  2.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 =1.60×10-19 C.  友情提醒: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kg.  3.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电学在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感兴趣,但内容抽象.虽然实验较多,如果不善加引导,学生往往参与了活动,但实际上只是跟着别人动手了,学生思维参与深度不够,长期这样积累的结果就是机械记忆,乱套公式.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几个案例介绍在电学教学中利用“做中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落实知识提升能力。  1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与“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