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l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把握好提问的精、准、活。最为关键的还需要教师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准确掌握提问的时机,理答指导要做到灵活。只有这样,才能生成语文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阅读提问 精 准 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22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问题的优劣往往对课堂氛围、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怎样让提问充满智慧呢?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好三个关键。
  关键一:问题设计要“精”
  1.问题难度要适中
  问题太深,会阻碍大部分学生思考,影响他们探究的兴趣;问题太浅,自然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而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那么,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难度呢?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关注学生,注重生成,力争做教材、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桥梁。
  2.问题表达要简明
  课堂上,很多教师喜欢故弄玄虚,提问内容不仅繁杂,而且要求繁多,字词、朗读、质疑等,结果造成学生手忙脚乱,导致学生自主合作也成了一种形式。真正优秀的教师提问往往简洁明了,提问内容力求学生一听就懂。当然,如果在提问的同时,附加一些学法指导,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习惯。
  3.问题指向要集中
  课堂时间有限,提问自然也不能漫天开花。最为恰当的办法就是倡导大问题教学,也就是一节课应该围绕一个主要问题串起整个流程。提问时切口要小,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
  关键二:提问时机要“准”
  1.文本重点处
  阅读教学中,学生最难感悟、最难理解的往往就是文本的重点、难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在关键处提问。比如,在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师提问:“樟树处处都有,为何游客都喜欢到宋庆龄故居旁的两棵樟树下合影留念?”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品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进行思考。这样,文本的重点、难点,乃至文本的核心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语言运用点
  提问的最佳时机一般选择在语言训练的关键处。比如,关键词、重点语句以及一些细节描写,乃至仿写、造句等,都是本文的重点,都是提问的关键时机。如《燕子》第一小节,描写燕子的句子,就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描写燕子的顺序,然后仿写。
  3.情感积淀时
  小学语文课文中,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丰富情感的过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上,为了让学生体会护士长叶欣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笔者就曾提前几天组织学生回家采访父母。接着,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让学生提前感受“非典”的可怕。最后,笔者紧紧围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两小时”发问:“你们觉得,这两小时,对于叶欣来说,是怎样的两个小时?”学生激情迸发,口若悬河,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三:理答指导要“活”
  1.小题大做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教师善于小题大做。比如,学习《最佳路径》这一课,很多学生都是围绕题目而问,有一个学生却唱“反调”,说:“顺其自然的小路能被评为最佳路径,那为何我们这里园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评不上呢?”这里教师就可以小题大做,另辟蹊径,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而丰富学生情感,陶冶情操。
  2.顺势引导
  很多时候,课堂上学生想得很多,问得也很多,但是大多停留在表面。作为教师,就需要及时发现,顺势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如学习《“番茄太阳”》这一课时,就有学生提问:“太阳怎么是番茄呢?”这当中有学生插话:“你不看书,因为太阳像番茄!”虽然有点打岔,但却正确。笔者顺势引导:“这个问题问得好,答得妙。你们再找一找,本文一共写了几次‘番茄太阳’?”接著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讨论“番茄”“太阳”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样引导,就能使教学步步深入。
  3.旁敲侧击
  课堂往往容易发生“意外”,智慧的教师往往善于旁敲侧击。比如,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时,有学生说:“林冲是个胆小鬼。”笔者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旁敲侧击:“林冲妻子被侮,他不反抗。”“自己被陷害,他也不反抗。”……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林冲是走投无路才雪夜上梁山,从而得出《水浒传》中“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总之,语文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能提出更多的为什么;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于学生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来说,让“三性”(指儿童天性、学生个性、人的人性)之花在“三适”(指适合学科、适合课堂、适合学情)中绽放,是强化口语交际、构建适性课堂教学理念的关键点。强化口语交际是构建小学英语适性课堂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从小学生生理、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对未来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尊重“三性”、强调“三适”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
[摘 要]学生的假期课业负担过重,小学寒假作业已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的假期我做主”的幸福快乐的同时又能有所收获,是广大教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寒暑假作业 尝试 快乐 假期 视野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90  现在学校安排的学生的假期作业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本。学生除
[摘 要]品德教育是引导学生认知道德,激发情感和意志,并使之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美、心灵美。小学品德课教学,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通过思想引导,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其完成探索道德美的旅程。  [关键词]品德 道德美 心灵美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59  教学活动应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围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协调、活泼的合作关系总是能提高工作效率,犹如 “1 1>2” 这个不等式。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令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使课堂更加有效。那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呢?  一、创设合作学习的良好情境  可根据学
我们都知道,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让我们师生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建设者,又成为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下面我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美化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温馨的教
新课标提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基础之上。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而动机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范畴,所以,我认为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活,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  一、享受乐趣  1.“要我学”与“我要学”  动机与兴趣相辅相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第一位,如果没有兴趣,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解当前小学高段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基本情况,笔者根据一定的量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不堪入目,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成了纪律教育的“阵地”;体育课堂成了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机动使用的时间;体育教学没有按照课标进行,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非常稀少,如大多数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基本投篮方法和运球技巧一知半解等;体育教师不作为,将传授基本运动技能的课堂变成了学生随意嬉戏的场所;学生对基本的运动知识(如奥运会
教学实践证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佳方法就是故事教学,不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掌握读说写等英语技能,并且熟练的运用词汇。故事教学既能够让学生走进英语,自主的学习英语,也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深入挖掘故事材料,优化课程资源  选择故事内容时应根据学生年龄不同而有所侧重,一般依照下列规则来选择:从短到长,从熟悉到不熟悉,从易到难,
我担任语文教学有几年了,高中低各年级都上过,也听过其他很多语文教师上的课,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深深感到语文课难上。现在我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环境的创设  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核心,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让课堂充满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科学实验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执行阶段以及实验的总结阶段。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性实验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77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学生认识科学的开始,因此做好小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