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形式,也是书面语的口语创作活动;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目前很多语文课把朗读作为了课堂点缀:上公开课时,善于朗读的教师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朗读能力,让学生佩服、让听者动容;不善于朗读的教师就用近乎完美的朗读带让学生听读,学生高山仰止,很少有像样的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四年级学生还在唱读,更别奢谈“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说,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最薄弱的环节。分析其原因,一是重视不够,二是没能准确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三是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训练学生朗读。为了强化新课标下的语文朗读训练,有必要做好为朗读训练正本清源。
  一、明确朗读训练的意义
  (一)朗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学习语言主要靠直接感受和积累。如《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桂林的山真秀啊……真奇啊……真险啊……”这样的句式整齐美观,学生易于记忆,也易于活学活用、仿写训练,提高写作水平。这些都证明朗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无论是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都无法进行,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小学生记忆力的辅导,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朗读训练也是提高记忆力的手段。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优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特别是经典文章要做到“熟读成诵,终身受用”。
  (二)朗读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和情感培养
  朗读可以锻炼人的肺活量,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一篇文章,有时长句,有时短句,短句整齐而有气势,比较好读,但长句读起来,就比较难了,必须把握呼吸和气息的运用,这样才不至于气短或是中断,尤其是在大声朗读时,长时间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我们发现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是很难做到大声朗读的。
  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是基于对文本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也是自己对文本情感的认同,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这样的朗读自然能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信心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当然这里的读书不仅指朗读,但是我们朗读也需要做到这“五到”,做到这“五到”,必然要求专注,事实上有些学生读书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即我们常说的读“望天书”,我们观察长期这样读书的学生都是注意力很不易于集中的学生。而长期训练朗读,必然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语交际与表达,如果我们能训练他们大声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必然让这些学生逐渐愿意用口语表达、善于用口语表达,直到乐于表达。
  二、准确理解新课标关于朗读的要求
  新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
  朗读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所谓“流利”,就是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读和段落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所谓“有感情”,就是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是有朗读者的感情参与其中。以上三个要求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第一学段只提“学习用”,是初步尝试用普通话朗读,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第二学段是“用”,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朗读的实践过程,里面已经含有培养相关习惯的意思;第三学段“能用”,强调能力的达成度,要求基本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只有明确了新课标的要求,把握了新课标的内涵,更有利于将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三、采取多种形式分学段训练学生朗读
  学生年龄段不同,朗读的要求不同,朗读指导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学段朗读指导重点放在注音文本和儿童歌谣上,朗读在这个学段能促进识字量的增加,读后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朗读文本的意思。儿童歌谣的朗读,要求口齿清楚,感情准确到位。
  第二学段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好诗歌和童话。通过朗读让学生领略诗歌的“声音美”(音乐美),这也是培养学生喜欢诗歌的首要环节。
  第三学段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散文和儿童剧本。注意通过朗读让学生领略散文的语言美,尤其是文章凝练处和激昂处的品读。要尝试让学生试演儿童剧本,增加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品。
  朗读有多种形式: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单独读、小组集体朗读、分段接力读、分角色朗读、分男女生读、学生单独分段读等,教师要灵活运用,避免单一枯燥。
  四、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注重朗读评价
  指导学生朗读要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把握“高兴的”“悲伤的”“平静的”这三种。同时,朗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口语表达活动,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内心情感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个别句子的处理,绝不能一刀切。
  正确的朗读评价既是对学生朗读的肯定,让学生以后愿意朗读;又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以后善于朗读。这要求我们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用语应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评判;多情趣,少教条。如“你读得真好,我仿佛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真是播音员的水准啊,老师向你学习”“你读得真不错,再读慢点就更好了”。老师在做评价时的语气更不要像个庄重的裁判,而是要富有激情,富有语气变化,抑扬顿挫的表达,让评判本身成为朗读的示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书声滚滚来。一个善于朗读的学生,其语文素养肯定较高;一个书声琅琅的班级,其语文基础肯定不差;一个书声琅琅的学校,其校风肯定很好。只要我们加强语文朗读训练,就能切实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的知识点繁多,单是18个虚词就能让学生头疼了,更别说文言文的实词了。本人经过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许多用法,使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起来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下面就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 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定义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直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是残缺的,方向是偏颇的。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在知识点传授方面有容量大、省时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从而容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两极分化。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
期刊
一、教师专业化及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职业争取成为专业的过程。为此,教师专业化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两个方向是专业教育的重建与教师作用的改变。专业化的核心因素是正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自主权。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 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
期刊
训练落实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讲求一个“实”字,实实在在地学习字词句篇基础知识,实实在在地训练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实实在在地教书育人,不搞花架子,防止追求形式而跌入误区,训练落实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对象是学生,其实施过程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增强操作意识。小语课堂教学中必须增强操作意识,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投入,提倡“操练”精神。特别是动手动笔能
期刊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朗读是其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我们很多老师以前都有“读”的意识,但把握不住“读”分寸,缺少“读”的指导方法,于是读则读矣,读与不读的差别不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一些课例中的“读”是深深触动孩子们的心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且教材的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
期刊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小学阶段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应以习惯养成为主,把习惯养成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细化行为规范,引导养成教育  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弟子规》中倡导的
期刊
摘要: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造成英语的学困生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而辍学。这些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影响极大,危害甚重。  关键词: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 英语成绩 教学质量  搞好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是21世纪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
期刊
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一、引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1、不当活动事故  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