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关系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来皆有“秦晋结好”,却无“秦楚结好”一说。秦楚两国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秦国自秦穆公以后初露端倪,楚国自楚庄王以后开始崛起,两国均远离繁华的中原地区。本文将从两国外交、文化、战争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春秋时期的秦楚两国关系。
  关键词:秦楚关系;外交;文化;战争
  作者简介:孙明姚(1993-),女,重庆万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一、利益至上的外交
  1、两国结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交往皆是建立在本国利益之上的。秦与楚也不例外。楚于南,秦于西,想要求得霸主地位,必须向中原地区进军扩展。秦国屡次东征也都以失败告终,最著名的有秦晋崤之战和秦晋彭衙之战,楚成王也败于晋楚城濮之战。秦楚两国的争霸行为都在晋国受到阻碍,自然视晋国为称霸道路上的障碍,从而使秦楚结盟。两国结盟实际上都是为了本国利益而相互利用,当利益冲突之时,就会背弃当初的盟约。而秦楚两国也时有“楚与秦平”或“秦与楚平”这样的背弃盟约而又重新和好的情形。
  2、两国联姻
  利益至上的外交不仅仅体现在两国结盟上,国家联姻也是重要表现。秦楚两国建立友好關系后,再用联姻加以巩固。楚国在南方,备受中原各国排挤,秦国在西面,也遭此同等待遇,此时秦国与楚国交好,两国都乐而为之。春秋时期史书记载的秦楚联姻只有三次,但并不排除还有其他联姻的情况。《春秋左传》中就记载了两次秦楚联姻:一次是楚共王娶秦嬴,一次是楚平王娶伯嬴。战国时期秦楚联姻也不少,如《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中就记载了“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两国的联姻与结盟巩固了两国关系,维护了两国利益,对打击晋国、进攻中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扩展。
  二、交融的文化
  1、楚材秦用与秦材楚用。
  国家的兴衰跟本国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春秋战国之际,群雄逐鹿,各诸侯国竞相追求有才之士。秦国与楚国都广纳贤才,楚才秦用,秦才楚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楚才秦用最为著名的就是李斯。李斯本为楚国人士,拥有过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却无法得楚君赏识,为楚国所用,李斯入秦以后,大受秦王赏识,李斯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广纳贤才,楚庄王时期的宋国人质华元,楚宣王时期的齐国田忌,楚悼王时期的卫国吴起等,都对楚国当时的局势有利。而秦才楚用却让楚国损失惨重,最为著名的则是张仪。张仪来楚国完全是出于为欺瞒楚国而达到秦军侵楚的目的。楚怀王盲目信任张仪,最终客死他乡。虽说楚国也广招贤才,但相比楚国人才外流特别是大量流向秦国的情况,楚国已逐渐国事衰微,人才渐缺。
  2、礼制下的“礼”与非礼
  秦楚二国常被视为蛮夷之国,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秦楚两国是处于周礼边缘状态的国家,往往在尊礼的同时又作出了“非礼”的行为。秦楚两国在当时备受中原排挤,在《战国策·魏策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共知也。”《国语·晋语八》中就有“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3、文学作品上的相互吸收
  不难发现,《诗经》之中有“秦风”却无“楚风”,这并不意味着楚国的文学不值一提,恰恰相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采于风云”。楚文学浪漫瑰丽、精彩绝伦。在楚国周边的陈国及部分姬姓小国因战争侵伐或吞并等原因深受楚文化影响。《诗经·国风》之中的《周南》、《召南》以及《陈风》都反映出楚国的民俗风情,充满着楚文化的绚丽色彩。春秋战国时期,秦楚接壤,《秦风》在作品中反应秦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楚地影响,秦楚二国又都是边远之地,因此秦楚两国的大部分作品中尽显慷慨豪迈、刚劲粗犷的风格。
  三、两国的战争
  春秋以来,秦国已经逐步开始具备较强的实力,楚国则居于大国地位,但在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看来,秦偏西,楚靠南,皆为蛮夷之国,并不能严重威胁到中原各国的地位。唯一与秦楚关系密切的当属晋国,不管是秦楚两国的战争还是为了诸侯国之间的救患而发起的战争,往往都与晋国有关。到了战国时期,秦楚战争频繁,两国互相对立,经常作战。
  1、两国正面交战
  秦楚两国交战著名的有三起,一是秦楚丹阳、兰田之战,始于秦惠王时期。《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楚世家》中都有记载,以秦军大胜、楚军大败而告终。二是秦楚鄢郢之战。楚国的国都郢城和别都鄢城都被攻陷占领。三是秦灭楚之战。战国后期,楚国国势衰微,已逐渐无法与秦抗衡。秦国在攻取赵国邯郸之后便向南移进攻楚国,最终秦灭楚,统一中国。在秦楚数次战争中,秦国国力越发强盛,楚国走向衰微。
  2、两国协力作战
  在《左传》中楚国两次请师于秦,分别是:《左传·襄公十一年》(战争名)中楚国的子囊向秦国请求出兵,秦国的右大夫詹率领军队跟随楚王攻打郑国。《左传·定公四年》楚国国力衰微,吴军入郢,楚昭王奔隨,申包胥乞师于秦,秦哀公派子蒲和子虎救楚。这两次战争是秦楚两国联合作战的有力体现。这两次战争都从侧面反映出了秦国逐渐崛起,楚国逐步衰微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张正明.秦与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8]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
其他文献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在育人.注重情感教育,这就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恰到好处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我们的教学活动是由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
纸本墨笔143cm×341cm广州艺术博物院藏1980年中国版画研究会在黄山成立。全国版画精英云集黄山,冒雨下山时,乘一时之诗情画兴而作。此帧作品是赖少其先生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
摘 要:“十三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读经典,“十三经”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思想统摄作用。时过境迁,“十三经”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从“十三经”的形成发展脉络、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对于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进行简略阐述,试图发掘“十三经”中蕴含的文化因子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摘 要: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中最独到的便是他的词序。姜夔以艺术散文的笔法写词序,使其题序具有高度的美文特色,富有文学史价值。目前学界对于姜夔词序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姜词题序本身的艺术性、词序与词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词人题序的对比三个方面述评目前关于姜词题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广大姜词研究者提供些许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姜夔;词序;述评  [中图分类号]
文章最大,学而优则仕;光耀门楣,君亲师在上.中国文人自摇头晃脑背“仁义礼智信”时起,为官就成了人生的不二法门.只可惜,宦海沉浮,怀瑾握瑜者多,出将入相者少;世道艰难,白沙
期刊
作者简介:杨传禄,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现存《诗经》郑风二十一首、卫国十首中的爱情诗男女在爱情的心理表现大概可以分为:“痴敏与执滑”式、“主动与被动”式和“君子与美人”式。  一、痴敏与执滑  郑、卫国风中女子多痴情和敏感,而男子则多执着和油滑。  从女子角度来讲,女子痴
期刊
在这个信息数字时代下,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教手段在不断涌现并且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其中就包括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而本文主要对构建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B2C到020,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很多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影响。柯达、诺基亚等巨头的快速衰败让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危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连续性腹腔灌洗和常规方法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
作者简介:汤溢泽原名汤国梁,笔名戈笑阳、公众号帝豪文艺,湖南衡阳县人,文学研究员、律师。出版小说《白云岫》、《钱鐘书批判》、《透视钱鐘书》、《民国文学史研究》、《民国文学史简论》。现寄情茫茫山水之间,潜心书法、种植楠木、思索民国史、写作小说。  一  老曾,客观、本真点说已是中年的他该叫“中曾”,但中国姓氏前缀只有老、小,比如老习、小刘等等,突破常规,就是创新,那可是伟人、名人的专利。所以只能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