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因此,物理教师也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必须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再分析和再总结,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构筑物理教学的新模式。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思考和感悟。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之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由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展示的动画或视频等,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问题,导出新课。例如,在讲“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一節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课件播放了一段F1赛车的视频,其过程刺激惊险,立即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提出问题:赛车要取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取胜最重要的因素是迅速将速度大幅度提高。抓住学生回答的“快速将速度提高或降低”,我提出问题:速度的变化也有快慢,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过程。既涉及老师又涉及学生,既有过程又有结果,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研究,导致教学结果不理想。重过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力学重点内容时,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思考: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向心力?进而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如何推导动能定理?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能自己推导完成。通过推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定律、定理不再是毫无联系、各自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同时,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构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片断。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以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可见可触的实验过程,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来说无疑是帮助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是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写入课程大纲的物理实验就有一百多个,在新版教材中也增加了各种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物理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参与,亲自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通过形象、明了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自行动手设计实验过程,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投影仪、电路、钟摆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实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备课中下足工夫,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足的准备,打造高效课堂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同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反思中发展和进步,多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逐步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曾红玉.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初探[J].学园,2010,(04).
[2]韦勤书.浅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09,(29).
[3]郭兆兵.如何增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07).
[5]赖玉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之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由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展示的动画或视频等,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问题,导出新课。例如,在讲“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一節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课件播放了一段F1赛车的视频,其过程刺激惊险,立即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提出问题:赛车要取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取胜最重要的因素是迅速将速度大幅度提高。抓住学生回答的“快速将速度提高或降低”,我提出问题:速度的变化也有快慢,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过程。既涉及老师又涉及学生,既有过程又有结果,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研究,导致教学结果不理想。重过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力学重点内容时,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思考: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向心力?进而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如何推导动能定理?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能自己推导完成。通过推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定律、定理不再是毫无联系、各自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同时,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构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片断。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以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可见可触的实验过程,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来说无疑是帮助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是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写入课程大纲的物理实验就有一百多个,在新版教材中也增加了各种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物理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参与,亲自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通过形象、明了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自行动手设计实验过程,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投影仪、电路、钟摆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实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备课中下足工夫,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足的准备,打造高效课堂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同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反思中发展和进步,多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逐步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曾红玉.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初探[J].学园,2010,(04).
[2]韦勤书.浅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09,(29).
[3]郭兆兵.如何增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07).
[5]赖玉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