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民歌运动的继承理念与创作现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j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随后,他又在汉口会议上提出:“各省搞民歌,各省至少要搞一百多首。”于是,1958年文艺创作领域就展开了“全民采风”“察看民情”的新民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理念在于继承过往新诗,融合“古典”与“民歌”的优长,将诗歌发展推上高峰。但也正是在如此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框架中,新民歌在传承古典诗歌和学习传统民歌方面,都未得精髓,也无法自由书写其精髓,更没有发挥新诗的社会效应,成为“一个苦难民族在一场乌托邦之梦之梦中的呓语”[1]。本文主要以《红旗歌谣》为例,探讨其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等,再围绕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在这种具体分析中,笔者逐一浅析新民歌与古典诗歌、传统民歌和新诗传统的关系。
  一、较古典诗歌:从作品内到作品外
  首先在表现手法上,新民歌特色之处在于用典和夸张。用典尤其注重神话的运用,但是新民歌时期的创作用典不再是为了达到艺术审美性,也不是利用神话书写个人独立的思想情感,而是为了政治宣传的渲染效果。例如《明天要去闹天宫》中“要和神仙比高低,喊声冲上九重霄。……夺取天河浇仙桃。”作品利用天界仙桃神话表现的是攀比和抢夺的欲望,从而体现了盲目的政治狂热和自我膨胀。神话成为了政治渲染和衬托的工具,用来宣传“大跃进”下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夸张也常见新民歌中,但不同于古典诗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夸张极言个人的悲伤情绪,新民歌中没有个人自由情感的真实表露,更不会允许悲哀、忧郁等消极情感。在作品中,夸张的手法多用来突出生产的成果,却又违背基本常识,展现给读者强烈的虚假感和不可读性,成为了一种“生产的‘副产品’”[2]。
  其次,作品在意象选取方面尤其偏重于“太阳”这个意象元素。在古典诗歌中, “日”虽然可以象征君主和帝王,但更多是诗人借景抒情,更有夕阳意象,或表现国家衰败,或体现羁旅之情,或抒发个人愁思。然而新民歌让“太阳”这个意蕴丰富的意象走向极端单一化,成为政权的象征和个人崇拜的符号。“太阳”也从此与“光明” “红色”等词联系在一起,失去了古典诗歌的含蓄蕴藉。
  第三,新民歌注重形式的齐整与和谐。《红旗歌谣》五字诗、七字诗有较大篇幅,明显是受了古典诗歌中五言、七言的影响。此外,诗歌注重押韵和声律的和谐,然而这种形式的仿效十分粗浅,在五七字的诗句中,作品常用“着、了、过”及各种语气词拼凑,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却没有留有古典诗歌简约雅致的词句风格特色。
  走到作品外看,古典诗歌的创作环境都是在专制主义强权政治下的书写,同样的,新民歌的创作背景也是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环境。从诗经时代开始,“风、雅、颂”中的“颂”就是为了讴歌贵族盛典和先王懿德,到魏晋南北朝赋渐渐兴盛,后来汉赋也成为政治宣传的有力手段。然而强权政治下的古典诗歌却依然呈现出参差多态的瑰丽美学,因为思想尽管受到政治的影响,但没有完全被政治笼罩,诗人仍有着独立思辨的灵魂,能够遵循“诗言志,歌咏言”。
  二、较传统民歌:人性抒写到政治书写
  传统民歌是真正的农民文学,以农民及其生活为创作主体,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经的一种来源方式就有传闻为“采诗说”。传统民歌受重视是因为其是人文景观、社会风俗、民生民情的缩影,它代表了纯净、淳朴、自然的劳作者情怀。然而新民歌运动时期的作品,不再带有人性自由的伸展流露,而成为了政治书写工具。笔者结合《红旗歌谣》,重点讨论“爱情”和“劳动”二者,从原来的人性抒写转变为政治书写。
  爱情的描写在《红旗歌谣》中有相当的篇幅,然而笔者存在的疑问是,既然在公共空间中话语权已被政治意识形态所掌控,那么爱情作为个人情感的描绘是何以存在的?既然爱情的描绘确实存在,在时代特殊的政治语境下,这种描绘又有怎样的特色和时代影响?
  可以说,爱情描写和政治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一方面爱情在当时为革命精神所不容,诗人往往在进行爱情描写失去自然生命力,利用意识形态来弥补自由情感的空缺;另一方面,政治也借用新民歌中的愛情来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利用爱情这个符号来歌颂党的宏伟蓝图。如“新娘子刚进庄,小伙子都拥上……新娘笑容满面,她不慌也不忙,从怀里掏出张跃进计划,向大伙说详端。”这段民歌在描写农村婚嫁场景时,在末端强硬地安插了“跃进计划”这个政治典型,违背了民间嫁娶的习俗,在生硬的转折中把爱情婚嫁划为意识形态的宣传要素。《红旗歌谣》中还有民歌对唱的描写,“男:叫声妹妹加油干,咱俩争取当模范。女:不当模范不见你,谁不上山不结婚。”在问答对唱中,缠绵悱恻的情话和政治宣传语交相错杂,政治的正确性和大胆热情的表白相结合,诗歌开头先写“做工”和“志气”等符合“大跃进”时期规范的姿态,而在诗歌中间又描绘了男女之间的思念,到结尾处又通过“模范”来挽回自然欲望的漏洞,成为了符合政治宣传的文艺工具。爱情与政治之间存在“隐形的互文关系”[3],然而最终爱情做出了让步,服务于政治,才能够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笔者更发现,新民歌中的“爱情”与“劳动”相结合,更彻底地符合“大跃进”众志成城的生产热情。因而,“劳动”也从传统民歌中的农民生活情态变为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标志。例如“情哥挖坑妹放苗,遍山坡上新绿袍。”有情男女共同在田间耕作,而诗句最后落足在“新绿袍”的生产成果上,爱情和劳动成为表层的掩盖,展现出新时代和谐的生产景象,最终为了宣传“大跃进”劳动生产政策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妹妹挑土哥挖塘,汗珠跟着泥水淌。妹挑千担不知累,哥在泥里不觉凉。”爱情和劳动相互交织,可是读者感觉不到爱情的微妙和深邃,而是从“泥水淌”“不觉凉”等词中感受到对于劳作的鼓励和赞美,而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是大跃进时期领导者期待的群众形象,是特殊化的宣传标语。
  其实不止于劳动中的爱情,亲情、大自然乃至宗教都成为了政治宣传的符号。在新民歌描绘下,爱情、亲情、自然、宗教等共同存在,显出昌盛丰富之态,最后又倒向共同的中心——意识形态。“主席走遍全国,峨眉举手献宝,黄河摇尾歌唱。”在政治抒写下,大自然显示出臣服的姿态。红旗歌谣显示出的是一种挑战的欲望,挑战他人,挑战自然,认为主体无往不胜。这种狂热的斗争欲望,恰恰反映的是另一面,是焦躁不安,人心不定。在面对宗教神灵时,云南傣族有一首“敢于过火海,上刀山,敢于倒转乾坤,——向神圣的叭英宣战。”叭英即傣族语的“上帝”。作品表现出蔑视天地,自我膨胀,反映人焦躁不安的斗争状态心理。反对神魔,实际上是创造神魔;没有独立的信仰,只有群体的崇拜。情感、自然、宗教等等不再是自我意识的目的,而是群体崇拜的手段,成为了政治书写的元素之一。   三、较新诗传统:“大众化”“通俗化”的歪曲
  五四以来的新诗作家,一直试图寻找一条捷径,希望通过简洁明了的字句,通俗地表达的观点,从而便捷地启蒙大众、唤醒大众。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的“八事”中就提出“不避俗字俗词”,通过倡导白话在群众中做普及工作。然而正如三十年代的评论一样,“五四时的白话,实际上只是一种新式文言……一般工农大众,不仅念出来听不懂,就是看起来也差不多同看文言的一样吃力”。[4]新诗发展的症结,在新民歌运动时期达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语言方面一味追求“通俗化”,在思想内容方面一味追求“大众化”,却没有发现意识形态下的固有矛盾。
  首先,“通俗化”被曲解为语言的空洞。通俗化仍然是文学艺术审美性中的重要一点,但是新民歌为了传到政治宣传的革命目的,只选取了通俗化的表层,将诗歌创作视为运动形式,将诗歌语句视为宣传标语,将诗歌这种艺术的目的视为政治的手段。于是,直白的诗句因传达狂热的政治情感,而不免失去“通俗化”的初衷,而流于恶俗。诗歌中甚至出现“打死”“砸烂”等意识形态性强烈的用语,失去了诗歌的形式美。这种诗歌创作有其失败根源。毛泽东曾经倡导人民群众搞自己的文艺,于是在新民歌运动中,许多农民作家的文化水准非常低,他们的学习典范就是党的宣言,将空洞视为通俗。
  其次,思想普及的“大众化”理念中,大众群体与创作群体处于不对等的关系。“我们”和“大众”是一组矛盾的概念,“我们”是已然清醒的群体,那“大众”则是另一端,是等待唤醒的、可以组织的另一群。但“唯其由大众出身的作家,才能具有大众的意识,大众的生活感情;所以也只有他们才能表现大众所欲表现的东西”,[5]诗歌创作者在清醒的认识者和混沌的待启蒙者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存在缝隙,肩负着进一步启迪大众的社会责任。而新民歌运动轻易草率地处理了“大众化”问题。新民歌简单地描绘了想象中没有苦难的大众生活,不在于启迪大众的智慧,而在于削弱大众的思考,抓住人性人性的贪婪和畏惧,省略了生活中的苦难描写,占据了灵魂领袖的位置。
  《红旗歌谣》作为新民歌運动的产物,值得研究之处并不仅在于文学价值,更在于特殊年代的社会历史价值。本文仅以《红旗歌谣》中部分诗篇为例,简单分析了文本内部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选取以及诗歌形式方面特色与,根据特色产生的缘由剖析文本外的政治语境与时代背景,最后对新民歌有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政治时代的需要,新民歌运动被要求与“古典”和“民歌”相结合,但也正是这种强硬的政治要求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自然规律,使得新民歌在古典诗歌和传统民歌传承方面存在弊端,也成为新诗发展阶段的特殊产物。笔者仅通过文本内部细读和文本外时代特色分析,浅述了新民歌运动与古典诗歌、传统民歌与新诗传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3).
  [2]肖来请. “红旗歌谣”:虚假的民间发声. 文化纵横谈.
  [3]薛祖清,席扬. “符号”与“歧义”——《红旗歌谣》“情诗”解读. 文艺评论,2005(5).
  [4]寒生.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北斗,2卷3,4期合刊,1932(3).
  [5]张桃洲. 论“新民歌运动”的现代来源——关于新诗发展的一个症结性难题. 社会科学研究,2001(4).
其他文献
“场景”是指故事展开的背景或者说是发生的地方,以场景的转换来串联故事是许多作家常用的写作方式,同时其创作情感也熔铸于这些场景当中。  《太阳照常升起》给世人呈现了美妙的场景转换,既有醉生梦死的巴黎生活底色,又有充斥着血腥的西班牙斗牛场面,还有平静安宁的布尔戈特钓鱼场景,这些场景共同支撑起《太阳照常升起》这本书的整体脉络,为所有人物的活动以及个性展现提供了活动背景。  一、巴黎底色  一战结束后,满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后,继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西方文艺美学迎来了又一个巅峰——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而这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于1854年创作完成过的具有生活实录意味的文学作品《瓦尔登湖》。称其为生态美学教科书式的演绎典范,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关键词:瓦尔登湖;生态美学;澄澈;空明  一、内容与思想  《瓦尔登湖》
期刊
《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从整体来说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冲击,正如佛家所云:不可说。这部影片蕴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很多的层面上其表达的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了新海诚之前的影片,我们会发现新海诚是一个在视觉造型方面颇有造诣的大师,其电影在叙事以及人物性格刻画上很大程度是通过完善影视空间环境造型与色彩环境造型来完成的,尤其是在《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部
期刊
摘要:王家达是八十年代比较著名的西部作家。他笔下的西部是一幅幅黄河风俗长卷,也是一曲曲黄河人生的悲歌和赞歌。笔者以《清凌凌的黄河水》为蓝本,对作品进行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两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剖析。  关键词:作品;文化内涵;艺术特征  王家达是八十年代创作乡土文学的西部作家。他将目光聚焦于黄河上游两岸的风土人情,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基础,写出了像《清凌凌的黄河水》、《血河》等大家喜爱的佳作名篇。在这些作品
期刊
不同于刚刚入冬时刺骨的寒冷,深冬的人们仿佛对于大雪与寒风麻木了。快乐王子被焚烧的三天后,便又有一个同样高大,同样有着金子外壳,蓝宝石眼睛,镶有红宝石的配剑和一颗铅做的心的新的雕像被竖立在广场的正中央,仿佛一切都没有变,但是他的表情透着威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阳光驱散了少许冬日的严寒。  “嗯,很不错,这个雕像更气派了。明天王后娘娘将会带着小公主来游玩,一定要给她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杰特,记好
期刊
摘要: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血战钢锯岭》,使好莱坞电影重新离开了充满科技感的CGI技术,将主旋律电影中的恐怖主义和战争场面以纪实性的创作手法进行重现,使影片脱离了传统叙事模式中种族歧视和同性题材上的创作外壳,以一种更加全新的视角切入故事,预示了好莱坞传统主旋律电影的价值回归。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好莱坞商业片;《血战钢锯岭》  一、好莱坞主旋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够充分体现主流意识
期刊
满族女作家叶广岑以其独有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审美关照在当代文学视域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小说,她的书写对象包括陕西、北京,甚至是日本等。在北京书写中因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她的创作早早地就被人打上了“京味文学”的标签,通过《采桑子》《全家福》等作品完整地建构起了属于叶广岑自己的“老北京”,这是一个由近代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经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变迁的北京城市,其中有感慨,有哀叹,也有针砭和痛惜。通过分
期刊
摘要:卢前是民国时期的曲学大师和诗词名家,他在曲学研究、诗词写作等方面都建树颇丰。本文通过着重解读卢前所创作的《望江南·饮虹簃论清词百家》词与《中兴鼓吹》词,展现卢前的词学主张与词创作特色。  关键词:卢前;望江南·饮虹簃论清词百家;本色;中兴鼓吹  卢前(1905——1951),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江苏南京人。卢前跟随戏曲大师吴梅先生学习,在戏曲创作、曲学研究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杰出
期刊
明府花园的北墙外,跨过淙淙流淌的小河,有座微微隆起的土丘。土丘之上,是纳兰家的祖茔。  午后,我提着一篮纸钱,蹒跚地来到公子的墓前。清出一块空地,拾起一块石头将地上的纸钱压住,点燃其中的一张。我从怀里取出一本早已翻烂的《饮水词》,撕下一页,伸到面前的火光中,火苗顷刻间将它舐为灰烬。我耐心地把整本书都烧完,又在墓前呆坐着,直到天色将晚。  一、薄幸锦衣郎  我初入明府,是在十五岁那年的一个春日。  
期刊
摘要:美国当代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凭借《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A Novel)摘得美国国家书评奖的桂冠,并由著名华裔导演李安改编成电影。《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背离经典战争叙事模式,反映出后现代战争伦理下自我主体的成长困境与爱国主义的荒诞,其伦理价值和美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后现代战争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