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5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4):生理盐水组(S组)、脂多糖组(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NC组)和电刺激迷走神经组(VNS组).采用左侧股静脉注射LPS5 ml/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S组左侧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S组和LPS组只分离、不结扎、不切断迷走神经,于注射LPS后即刻,VNC组结扎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VNS组将双铂电极与左侧迷走神经远端相连行电刺激(5 V,2 ms,1 Hz)20 min.分别于注射LPS前即刻(T0)、注射LPS后2、4和6h(T1-3)时,处死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样,检测血浆TNF-α、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LPS组和VGX组血浆TNF-α、tPA、PAI-1和D-二聚体的水平均升高,AT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VNC组血浆AT水平降低,PAI-1水平升高(P<0.05),VNS组血浆TNF-α、tPA、PAI-1和D-二聚水平降低,AT水平升高(P<0.05).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可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炎性反应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孕妇,24岁,体重64 kg,身高163 cm,孕40 d时测尿HCG(+),孕7月时自觉胎动减少,彩超结果提示:单胎头位;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腹裂(全部肠管及大部分胃泡疝出腹腔外,小肠轻度扩张);羊水透声性差;脐带绕颈l周.于孕9月入院,孕37+6周时出现规律性宫缩等,拟自然分娩后即刻行新生儿腹裂修复术.入室时胎儿呈枕左前头位、胎心率140次/min.入室后监测患者ECG、BP和SpO2,局麻下行
期刊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达拉奉后处理组(E组)、远隔缺血后处理组(P组)、依达拉奉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组(E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E组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10周龄,体重25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8):对照组(C组)、脓毒症组(LPS组)、注射用水组(DW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LPS组、DW组和DEX组腹腔注射LPS5mg/kg(溶于1 ml生理盐水中)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W组侧脑室注射注射用
呼吸变异相关指标,如收缩压变异度(SPV)、脉压变异度(PPV)及每搏量变异度定义为在一个机械正压通气呼吸周期内相关指标的变异程度.变异程度增大提示临床上存在低血容量,有助于指导术中液体治疗.然而这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定的仪器或软件[1-2].Gouvea等[3]首次采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Datax Ohmeda S/3监测仪,在锲压模式中采用简便方法计算SPV及PPV.但尚无研究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证实
期刊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减轻产妇疼痛,从而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已临床广泛应用.胎盘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活性因子,分娩的发生、发展及完成主要由胎盘和胎儿分泌的激素和细胞活性因子调控[1].本研究拟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盘分泌功能的影响。
期刊
目的 评价自噬在氧糖缺失早期诱发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孕16~ 18 d的SD雌鼠,体重350~400 g,分离培养胎鼠原代皮质神经元,接种于培养板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7):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氧糖缺失(OGD) 30 min组、OGD 1 h组、OGD 2 h组、OGD 3 h组将皮质神经元置于含有5%CO2-95%N2的无糖DMEM培养基中分别孵育30 m
目的 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巨噬细胞诱发大鼠移植肺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24只,雄性成年SD大鼠12只,体重25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分为3组(n=6):同种移植组(S组)、异种移植组(A组)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H组).S组以Wistar大鼠为供体和受体;A组和H组以SD大鼠为供体,以Wistar大鼠为受体,采用套袖法建立左肺原位移植模型.S
目的 评价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体重15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7):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NC-siRNA)组(NS组)和CXCL13-siRNA组(CS组).NP组、NS组和CS组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
患儿,男性,年龄26个月,体重13 kg,因"误吸花生伴呛咳4h"入院.临床表现反复呛咳,CT提示异物位于左支气管.诊断为气道异物,拟急诊在全麻下行异物取出术.入室后吸入纯氧,氧流量6 L/min.患儿哭闹,无明显呼吸困难,体温37.5℃、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3次/min、血压96/56 mm Hg(1 mm Hg=0.133 kPa)、SpO2 97%.经面罩吸入8%七氟醚,依次静脉
期刊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p110β在大鼠关节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辣椒素受体(TRPV1)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的关系.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3月龄,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关节炎性痛组(AP组)、AP+ PI3K p110β错义寡核苷酸组(MS组)和AP+ PI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