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我们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有明确具体的探究目标
  
  我们教师心目中始终要有三类探究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类目标当然要视课文的具体情况而定,虽然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有,但目标必须要明确具体。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作指导,我们在开展探究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要设计和制定每一课的探究目标,师生必须对探究的主题进行界定。
  探究的主题往往是这一课教学目标中的重点目标,如一位教师上《西门豹》一课,就引导学生把“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作为探究目标。
  有时,阅读理解中能统帅全篇的问题(往往是课文题目),也会成为探究目标。如《亲人》一课,统帅全篇的问题就是:“谁把谁当作亲人?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为了便于探究,围绕这一大的目标,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分解成小目标:你怎么体会出——妈妈把老奶奶当作亲人?老奶奶把我和妈妈当作亲人?我把老奶奶当作亲人?
  有时,文中最具探究价值的词语会成为探究目标。如《草船借箭》一课,最具探究价值的词语就是“神机妙算”。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以后,教师就引导学生直入探究主题:“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具有探究价值?”“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用心体会。”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辐射全文,以一当十,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探究方式,充满了人文情怀。
  有时,文中最具探究价值的字也能成为探究的目标。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装”,围绕“装”这一探究目标,我们可以分解成小目标——1、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要装会摇尾巴的狗?(除了陷阱很深、自己像狗、不容易被老山羊识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山羊和狗是好朋友,这一点学生不仅从本课的文字中得知,而且早在一年级时读《小山羊》就知道了。会摇尾巴的狼“装”狗的目的就是使出浑身解数蒙骗老山羊,让老山羊认为自己就是狗,从而救他。)2、狼是怎样装狗的?(学生从1、2两个问题的探究中认识到了狼的狡猾。)3、狼装狗结果怎样?为什么?(学生从探究中认识到了老山羊的机警聪明、善于识别善恶和狼的凶恶本性。)
  经过如此的探究,寓言的寓意也就水到渠成了——像狼一样的坏人往往善于伪装蒙骗,我们要像老山羊那样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听信甜言蜜语,不被伪装所迷惑,善于识别,勇于揭露。
  
  二、要有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
  
  “切实可行”是指探究的方法要针对语言文字的具体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具体实际。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不单是表现在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探究的问题上,还表现在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探究的方法上。如一位教师上《少年闰土》时,就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能使用学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主学习。他对学生说:“同学们,怎么理解‘闰土来了,给我带来了哪些希奇的事’?大家出出点子,好吗?”于是,学生就纷纷提出了探究的方法,有的说图示法,有的说朗读法,有的说讨论法,还有的说列小标题法。教师就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组成协作小组去理解这个问题。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有一个协作小组是用图示法、讨论法学习“雪地捕鸟”这一段的,他们出示的是一幅画,画中的“我”拉着一根长长的绳子,躲在一块石头后面。老师问他们:“为什么要把绳子画得这么长?文章里也没有提到石头呀?”一位学生回答:“课文中写的是‘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所以,绳子一定是很长的;为了不让鸟发现,‘我’应该躲在一块石头的后面。”还有的协作小组则分角色绘声绘色地朗读了“瓜地刺猹”这一段……通过交流,学生对“希奇事”有了体验,对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得当然也更主动了。
  
  三、要有充裕足够的探究时间
  
  这一点不用讲道理,每位教师都懂,他们个个都知道,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去进行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性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可是在目前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常常表现得不够大气,做不到这一点,舍不得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观念没改变,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学到什么?二是怕被人视为无能,学生一分组探究,还要给那么多的时间,教室里岂不是乱套了吗?领导同事看到课堂纪律这么差,还以为教师太缺少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三是对学生不放心,认为学生只是个孩子,天生就有依赖性,他们在生活上依赖家长,在学习上依赖老师,都已经习惯了依赖,他们有多大能耐去探究?给他们那么多时间,岂不是浪费了吗?四是教学评价制度没跟上,仍是一卷定乾坤,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学生探究能力是上去了,可考试也不考探究能力呀。
  为了让教师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除了教师自身要更新观念以外,我们的教育也要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自上而下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从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门艺术,有效提问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主问题”设计在语文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主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抓住关键,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能够承上启下的“主问题”,来帮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脉搏
期刊
我们通常是这样教说明文的:“这篇文章内容上说明了些什么,使用了一些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围绕中心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把说明文上成实验课或是“四不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阐述似乎底气不足)。我们看一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说明”(说明文)的表述:“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阅读中了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给老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一环,教学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是精心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思想,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实施办法,既要保证教材要求的内容得以全部贯彻,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同学间的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相比之下就敢说、敢想、敢画,减少了他们学习的焦虑感。一些较难表现的画面,学生通过合作学
期刊
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盲点和误区,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阻碍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挥,使得整个作文教学显得暮气沉沉,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被动的写作为主动的写作,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出新鲜生动、个性张扬的文章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提出几点看法。    一、“授人以渔”与“点石成金”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
期刊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活动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活动课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往往是有兴趣的人多,真正参与的人少,活动场面热烈而效果甚微,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老师最伤脑筋的一件事。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以下是笔者的实践与浅见。    一、合作学习常规训练     分组学习前,用1~2课时进行训练。   1、分组
期刊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运用图片让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形象的风成说示意图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接着出现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动画,让学生直观体会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充分分析水土流失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性质,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人文育人这一目的?  关键词:独特感受 真切体验 人文体验     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