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养老基金是否可能出现收支缺口问题正引起普遍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形势愈加严峻,本文基于多项经济、人口数据对安徽省16地市养老基金收支情况作了探讨和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养老基金收支;老龄化;面板数据
一、 引言
近年来养老基金收支问题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在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经济形势下,养老基金出现收入减速、支出加快的情况,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更加剧基金收支压力,部分地区甚至面临基金耗尽的风险。我国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些举措,如将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纳入“统账结合”实现并轨、2020年前完成省级统筹为全国统筹预备等。但老龄化仍是基金可持续的最大威胁,本文将从多角度入手,以安徽为例分析养老基金收支形势,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对于养老基金收支预测,姚金海(2016)构建精算模型进行测算,认为当老龄化致使养老保险财务不可持续时有转嫁为地方财政风险的可能;进一步考察可能对策,王翠琴,田勇(2017)认为延迟退休政策一定程度缓解养老基金收支压力,但政策效果会随时间递减。张秋秋、金刚等(2017)更指出即使考虑不同的条件,各地养老基金缺口不可避免。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指标在全国处于中游,但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已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且在目前省级统筹机制尚不普及和完善的条件下,基金收支失衡有转化为地方财政风险的可能;从现有基金收支情况看,除合肥实现较多盈余外,其余地市仅达到平衡收支甚至亏损,马鞍山、淮南、滁州、芜湖等地市当年亏空达4亿元以上,这不仅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致,也是在老龄化到来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因此透过各项经济社会数据对未来养老基金收支进行预测十分有必要,本文将以此为基础进行探讨。
三、基于面板数据对未来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压力的预测
(一)养老基金收支的影响因素
对于可能影响养老基金收支的因素,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第一,人口变量;第二,经济变量。
1 人口因素
首先,养老基金是社会保障中提供老年人口退休后生活来源的部分,因此一个地区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与该地区的老龄化率密切相关。某地区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越多,也就意味着每年养老基金都要为支付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基金池中取出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老龄化的趋势同时也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下降,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养老基金的收入来源,我国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其意涵就是年轻人供养老年人。因此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不敷支出。
其次,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养老基金收支,受教育水平指示该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情况。一般来说高学历者对老年风险有更高的认知,参保意愿高,同时受教育多的老年人生活水平与退休前工资都较平均水平高,由于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挂钩,地区受教育水平越高,养老金支出也势必增加。同时人力资本充足的地区有着更高的薪酬水平,由于规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工资中占固定比例,因此受教育水平会提高人均养老基金收入。
2 经济因素
一个地区养老保险收支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相关度很大,人均生产总值是上述因素的重要衡量标准。另,由于我国政府会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水平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其依据为上年省、区、直辖市在岗薪酬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因此居民收入基数大的地区养老基金支出也多。
同时区域城镇化率的提高也会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对养老基金收支产生影响。2016年安徽省以城镇人口占比衡量的城镇化率为51.99%,尚处于中等城镇化水平,迁移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城镇职工后按规缴纳养老保险,成为新的基金收入来源,有助于减轻养老保险收支压力。但城镇化的另一面是扩大养老保险需要覆盖的人口总量,同时会扩大基金支出水平。
地方政府规模反映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系统的介入能力,一般政府规模越大,企业逃避税费的比例和灰色经济规模都会有所降低。
(二)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从2012年到2016年间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开统计信息。
部分缺失值利用趋势方程预测值和相邻年份均值方法替代。
(三)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
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养老基金收支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不同人口、经济因素对其影响,参数估计结果和显著性水平见下表:
研究表明,相关变量对养老基金收支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受教育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老龄化率、城镇化率均有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规模有着负向影响。但从影响强度看,受教育水平对养老基金收入影响更大,而老龄化率、地方政府规模对养老基金支出影响更大。
4 政策建议: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应对老龄化
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尽快实现养老基金省级统筹。安徽省内老龄化程度不一,皖北城市人口结构较好,淮北、合肥等城市老龄化水平在10%左右,皖南基本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马鞍山、宣城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近15%,基金收支现状苦乐不均。为保障保险缴费者的晚年物质生活,要将基金收支考核和责任分担机制落實到市县一级,全面实现省内基金统筹。
(2)加快综合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建设。鼓励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也扶持一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建设,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养老产业格局,分担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3)从城镇化、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入手,减轻基金收支压力。养老基金支出具有刚性,与其节流困难重重,不如开拓思路从开源入手。根据面板估计结论,推动地方经济水平提高和教育发展、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都有助于开拓新的缴费来源。
关键词:养老基金收支;老龄化;面板数据
一、 引言
近年来养老基金收支问题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在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经济形势下,养老基金出现收入减速、支出加快的情况,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更加剧基金收支压力,部分地区甚至面临基金耗尽的风险。我国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些举措,如将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纳入“统账结合”实现并轨、2020年前完成省级统筹为全国统筹预备等。但老龄化仍是基金可持续的最大威胁,本文将从多角度入手,以安徽为例分析养老基金收支形势,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对于养老基金收支预测,姚金海(2016)构建精算模型进行测算,认为当老龄化致使养老保险财务不可持续时有转嫁为地方财政风险的可能;进一步考察可能对策,王翠琴,田勇(2017)认为延迟退休政策一定程度缓解养老基金收支压力,但政策效果会随时间递减。张秋秋、金刚等(2017)更指出即使考虑不同的条件,各地养老基金缺口不可避免。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指标在全国处于中游,但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已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且在目前省级统筹机制尚不普及和完善的条件下,基金收支失衡有转化为地方财政风险的可能;从现有基金收支情况看,除合肥实现较多盈余外,其余地市仅达到平衡收支甚至亏损,马鞍山、淮南、滁州、芜湖等地市当年亏空达4亿元以上,这不仅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致,也是在老龄化到来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因此透过各项经济社会数据对未来养老基金收支进行预测十分有必要,本文将以此为基础进行探讨。
三、基于面板数据对未来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压力的预测
(一)养老基金收支的影响因素
对于可能影响养老基金收支的因素,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第一,人口变量;第二,经济变量。
1 人口因素
首先,养老基金是社会保障中提供老年人口退休后生活来源的部分,因此一个地区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与该地区的老龄化率密切相关。某地区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越多,也就意味着每年养老基金都要为支付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基金池中取出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老龄化的趋势同时也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下降,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养老基金的收入来源,我国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其意涵就是年轻人供养老年人。因此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不敷支出。
其次,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养老基金收支,受教育水平指示该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情况。一般来说高学历者对老年风险有更高的认知,参保意愿高,同时受教育多的老年人生活水平与退休前工资都较平均水平高,由于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挂钩,地区受教育水平越高,养老金支出也势必增加。同时人力资本充足的地区有着更高的薪酬水平,由于规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工资中占固定比例,因此受教育水平会提高人均养老基金收入。
2 经济因素
一个地区养老保险收支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相关度很大,人均生产总值是上述因素的重要衡量标准。另,由于我国政府会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水平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其依据为上年省、区、直辖市在岗薪酬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因此居民收入基数大的地区养老基金支出也多。
同时区域城镇化率的提高也会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对养老基金收支产生影响。2016年安徽省以城镇人口占比衡量的城镇化率为51.99%,尚处于中等城镇化水平,迁移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城镇职工后按规缴纳养老保险,成为新的基金收入来源,有助于减轻养老保险收支压力。但城镇化的另一面是扩大养老保险需要覆盖的人口总量,同时会扩大基金支出水平。
地方政府规模反映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系统的介入能力,一般政府规模越大,企业逃避税费的比例和灰色经济规模都会有所降低。
(二)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从2012年到2016年间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开统计信息。
部分缺失值利用趋势方程预测值和相邻年份均值方法替代。
(三)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
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养老基金收支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不同人口、经济因素对其影响,参数估计结果和显著性水平见下表:
研究表明,相关变量对养老基金收支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受教育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老龄化率、城镇化率均有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规模有着负向影响。但从影响强度看,受教育水平对养老基金收入影响更大,而老龄化率、地方政府规模对养老基金支出影响更大。
4 政策建议: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应对老龄化
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尽快实现养老基金省级统筹。安徽省内老龄化程度不一,皖北城市人口结构较好,淮北、合肥等城市老龄化水平在10%左右,皖南基本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马鞍山、宣城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近15%,基金收支现状苦乐不均。为保障保险缴费者的晚年物质生活,要将基金收支考核和责任分担机制落實到市县一级,全面实现省内基金统筹。
(2)加快综合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建设。鼓励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也扶持一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建设,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养老产业格局,分担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3)从城镇化、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入手,减轻基金收支压力。养老基金支出具有刚性,与其节流困难重重,不如开拓思路从开源入手。根据面板估计结论,推动地方经济水平提高和教育发展、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都有助于开拓新的缴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