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生涯》是国家大剧院继《图兰朵》之后,第二部改编欧洲歌剧的独立制作版本,其中的瑕疵和经验,也反映了一个年轻剧院成长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华裔指挥吕嘉穿着一件中国红的上衣走到舞台右前方。场内灯光渐渐变暗。“很高兴能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为大家讲解一下《艺术家生涯》这部歌剧。在我指挥过的几十场演出中,这次的舞台布景是我看到过的最漂亮的。”知名指挥家吕嘉如此说道。台下的掌声从中央向全场蔓延。
5月初,国家大剧院,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四幕歌剧《艺术家生涯》被中国的艺术家重新阐释,将故事背景移植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这是国家大剧院继《图兰朵》之后,第二部独立制作的自有版本,又一次试图将西洋歌剧与本土嫁接。
观众有点没耐心
指挥棒抬起,乐队做好准备,但是大幕并没有拉开。一部视频短片率先投放在大幕上——肩扛摄像机晃动的影像中,出现了一个机舱的内景,窗外的白云以及空姐的笑脸和声音,“欢迎来到北京。”接着是机场,几辆轿车停在画面中,画面外传来聊天的声音,人们用意大利语互相称呼着“鲁道夫”或者“玛切洛”——这是歌剧剧情中主人公的名字。车子行驶过北京的立交桥来到798艺术区,鲁道夫和其他几位剧中人物说“我们到了”。画面里一扇门被推开,音乐响起,现场大幕徐徐拉开。
剧中主人公悉数登场。舞台是一个LOFT的二层结构,上方是798艺术区随处可见的黑色管道,中央一个朱红的转盘阀门。
《艺术家生涯》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一部四幕歌剧,它有个大众更熟悉的名字《波西米亚人》,讲述了巴黎拉丁区内,四位年轻的艺术家——诗人鲁道夫、画家玛切洛、音乐家萧纳和哲学家科琳共同居住在一所破房子内发生的故事。四位秉承着精神至上的穷困艺术家每日为了柴米油盐发愁,却又为自由写作而欣喜,纯粹的爱情和友谊,世俗的侵袭和艺术家的抵抗,在四人的分分合合中呈现开来。
第一场演出的剧场上座率达到了9成,观众们每人拿着一份剧情简介,有人在小声议论,他们更愿意把纸上的文字和舞台上的演员及剧情对号入座,至于被置换的798艺术区背景,大多数对当代艺术无甚了解的人们似乎并没在意。
而片头的视频短片还是让一些人看出了贴片广告的嫌疑。人们从剧情简介的下方发现,片头里的航空公司和某高级轿车正是该剧的赞助方。
作为大剧院演出部相关负责人和这部歌剧的执行制作人,关渤也注意到了观众的抱怨。“因为服装用的是一百年前的欧洲的服装,舞台布景是现代的798,包豪斯建筑。我们用那个短片是为了解决服装和布景之间的关系。我们本来就计划在片中有一个飞机的内景,那个航空公司是歌剧节的赞助商,就正好用上了。”关渤解释说,“是因为时间和制作的问题。”以后,大剧院“肯定会处理得更艺术”。
四位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烧手稿取暖,以意大利文的歌剧与好色贪婪的房东斗争,并且收获着自己的爱情,台下观众的眼睛在舞台和两侧的字幕中穿梭。
第二幕结束后,中场休息20分钟。三幕开始时,席间又空了两成,中国观众对于歌剧仍然缺乏耐心。导演陈薪伊把故事背景移植到当代北京,目的就是为了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但观众似乎并未完全买账。
故事有点水土不服
剧中人物经历了爱情的分分合合之后,女主人公因为肺病最终死于情人的怀中。大段的咏叹调和二重唱之后,现场照例出现了掌声。但这些发生在一百年前巴黎的故事,怎么都与钢筋水泥的背景中798时尚艺术区的氛围有些不契合。
导演陈薪伊在改编这部歌剧时,决定只将背景置换并保留原作的全部内容。她认为,“我只觉得当年的巴黎拉丁区和现在的北京798很像。普契尼的原作是不能动的……我能做的是把文艺复兴的精神,纯粹的爱情和友谊放到现在的背景当中。”
于是,国家大剧院版的《艺术家生涯》将一百年前的欧洲背景摒弃,却在当下北京的798中仍然上演着因肺痨致死的剧情。虚幻和现实发生了某种古怪的冲突。
乐评人陈立认为,普契尼是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艺术家生涯》不但表达了纯粹的爱情,更借此鞭挞了那个时代。改编剧一方面保留原作人物和情节,另一方面却置换了时代背景,难免出现某种割裂。
此前,这部歌剧也曾多次被不同的国家剧团进行改编。其中最经典的版本,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与著名导演泽菲雷利合作完成的,制作于1981年,至今已350多次搬上舞台。他们没有进行先锋性改造,只是升华了传统歌剧华美的特点。2008年初,泽菲雷利还接受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嘉奖,表彰其华美的歌剧制作“重塑了歌剧院的历史”。
像西方剧院一样,国家大剧院也想通过制作自己的经典版本树立品牌。2008年3月制作的《图兰朵》是大剧院的首次尝试。
《图兰朵》首轮上演7场,已收回全部成本。大剧院演出部相关负责人关渤说,“计划每年都推出自己的经典版本歌剧,主要选择那些大众熟悉的、音乐好听的作品。”《艺术家生涯》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第二次实验。
虽然这次实验有明显的瑕疵,但四幕结束后,演职人员全体还是迎来了观众长时间的掌声。作为大剧院首届歌剧节中的重要剧目,《艺术家生涯》完成了与观众的第一次互动。
新生剧院的梦想有点远
国家大剧院的英文名称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这意味着这个坐落在西长安街的巨蛋,不单单是一座剧场而已。国家大剧院期望以歌剧节和自己出品独立版本歌剧的方式,逐渐达到世界一流剧院的高度。
宏大的野心不得不在每一部独立制作中的磨合前行。《艺术家生涯》的舞美设计师张庆山抱怨,这样大规模的制景,给他的却只有20天的时间和110万的资金——他认为预算至少需要250万的经费和两个月的制作周期。
关渤能够体会到张庆山的抱怨。他说,“大剧院的活儿确实不能让合作艺术家赚到多少钱,只能保证他们可以正常运转。”
和外界想象不同,实际上,地方政府给国家大剧院的拨款只供气暖水电和员工工资,演出和艺术教育所需费用都要通过自我运营解决。大剧院需要大制作的作品,但同样需要顾及成本。以《图兰朵》为例,歌剧由中国作曲家续写,中国班底重新打造,大剧院共投入了800多万元。首轮7场收回成本,关渤认为,这本身是一次特例,倚仗了大剧院揭幕的好时机。
中国大众对于歌剧的疏远是大剧院向前迈进的阻碍之一。《艺术家生涯》全部投入700万元左右,首轮演出四场。“四场是一个坎,演出四场平均能有80%的上座率。再往后演票房就无法预测了。”关渤说。因此,大剧院计划用三轮左右的演出场次,收回《艺术家生涯》的成本。
和国外成熟剧院相比,国家大剧院有着不同的编制系统。国外剧院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诸如斯卡拉大剧院拥有庞大的全编制,有属于自己的乐队、演员、舞美工厂等所有工作人员。另一类也是大多数剧院采用的,有自己的合唱队、乐队以及艺术总监的小剧院。而国家大剧院却只有一个行政系统,以上那些专业人士皆无。
缺乏专业人员的配合也是很多合作艺术家对国家大剧院的抱怨。关渤介绍说,大剧院今后可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合唱队和基础乐队。“但是不可能走全编制的方式”。问题还在成本,他说,“我们现在可以整合众多的优秀艺术家资源,如果全编制,单场成本下降了,但是长期要养这么多人,总体管理成本还是很高。”
在国内歌剧市场暗淡、艺术管理人员缺乏的背景下,国家大剧院在寻找歌剧的出口。除了阐释西方经典歌剧之外,大剧院已经计划在今年秋季推出一部原创歌剧。“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用西洋歌剧的方法表现。”关渤说。可他认为国内能胜任歌剧脚本写作的作者只有十多人,作曲家“屈指可数”。
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届歌剧节正在进行中,在作者队伍和受众双重缺失的夹缝中,大剧院的歌剧创作尝试路途漫长。
华裔指挥吕嘉穿着一件中国红的上衣走到舞台右前方。场内灯光渐渐变暗。“很高兴能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为大家讲解一下《艺术家生涯》这部歌剧。在我指挥过的几十场演出中,这次的舞台布景是我看到过的最漂亮的。”知名指挥家吕嘉如此说道。台下的掌声从中央向全场蔓延。
5月初,国家大剧院,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四幕歌剧《艺术家生涯》被中国的艺术家重新阐释,将故事背景移植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这是国家大剧院继《图兰朵》之后,第二部独立制作的自有版本,又一次试图将西洋歌剧与本土嫁接。
观众有点没耐心
指挥棒抬起,乐队做好准备,但是大幕并没有拉开。一部视频短片率先投放在大幕上——肩扛摄像机晃动的影像中,出现了一个机舱的内景,窗外的白云以及空姐的笑脸和声音,“欢迎来到北京。”接着是机场,几辆轿车停在画面中,画面外传来聊天的声音,人们用意大利语互相称呼着“鲁道夫”或者“玛切洛”——这是歌剧剧情中主人公的名字。车子行驶过北京的立交桥来到798艺术区,鲁道夫和其他几位剧中人物说“我们到了”。画面里一扇门被推开,音乐响起,现场大幕徐徐拉开。
剧中主人公悉数登场。舞台是一个LOFT的二层结构,上方是798艺术区随处可见的黑色管道,中央一个朱红的转盘阀门。
《艺术家生涯》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一部四幕歌剧,它有个大众更熟悉的名字《波西米亚人》,讲述了巴黎拉丁区内,四位年轻的艺术家——诗人鲁道夫、画家玛切洛、音乐家萧纳和哲学家科琳共同居住在一所破房子内发生的故事。四位秉承着精神至上的穷困艺术家每日为了柴米油盐发愁,却又为自由写作而欣喜,纯粹的爱情和友谊,世俗的侵袭和艺术家的抵抗,在四人的分分合合中呈现开来。
第一场演出的剧场上座率达到了9成,观众们每人拿着一份剧情简介,有人在小声议论,他们更愿意把纸上的文字和舞台上的演员及剧情对号入座,至于被置换的798艺术区背景,大多数对当代艺术无甚了解的人们似乎并没在意。
而片头的视频短片还是让一些人看出了贴片广告的嫌疑。人们从剧情简介的下方发现,片头里的航空公司和某高级轿车正是该剧的赞助方。
作为大剧院演出部相关负责人和这部歌剧的执行制作人,关渤也注意到了观众的抱怨。“因为服装用的是一百年前的欧洲的服装,舞台布景是现代的798,包豪斯建筑。我们用那个短片是为了解决服装和布景之间的关系。我们本来就计划在片中有一个飞机的内景,那个航空公司是歌剧节的赞助商,就正好用上了。”关渤解释说,“是因为时间和制作的问题。”以后,大剧院“肯定会处理得更艺术”。
四位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烧手稿取暖,以意大利文的歌剧与好色贪婪的房东斗争,并且收获着自己的爱情,台下观众的眼睛在舞台和两侧的字幕中穿梭。
第二幕结束后,中场休息20分钟。三幕开始时,席间又空了两成,中国观众对于歌剧仍然缺乏耐心。导演陈薪伊把故事背景移植到当代北京,目的就是为了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但观众似乎并未完全买账。
故事有点水土不服
剧中人物经历了爱情的分分合合之后,女主人公因为肺病最终死于情人的怀中。大段的咏叹调和二重唱之后,现场照例出现了掌声。但这些发生在一百年前巴黎的故事,怎么都与钢筋水泥的背景中798时尚艺术区的氛围有些不契合。
导演陈薪伊在改编这部歌剧时,决定只将背景置换并保留原作的全部内容。她认为,“我只觉得当年的巴黎拉丁区和现在的北京798很像。普契尼的原作是不能动的……我能做的是把文艺复兴的精神,纯粹的爱情和友谊放到现在的背景当中。”
于是,国家大剧院版的《艺术家生涯》将一百年前的欧洲背景摒弃,却在当下北京的798中仍然上演着因肺痨致死的剧情。虚幻和现实发生了某种古怪的冲突。
乐评人陈立认为,普契尼是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艺术家生涯》不但表达了纯粹的爱情,更借此鞭挞了那个时代。改编剧一方面保留原作人物和情节,另一方面却置换了时代背景,难免出现某种割裂。
此前,这部歌剧也曾多次被不同的国家剧团进行改编。其中最经典的版本,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与著名导演泽菲雷利合作完成的,制作于1981年,至今已350多次搬上舞台。他们没有进行先锋性改造,只是升华了传统歌剧华美的特点。2008年初,泽菲雷利还接受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嘉奖,表彰其华美的歌剧制作“重塑了歌剧院的历史”。
像西方剧院一样,国家大剧院也想通过制作自己的经典版本树立品牌。2008年3月制作的《图兰朵》是大剧院的首次尝试。
《图兰朵》首轮上演7场,已收回全部成本。大剧院演出部相关负责人关渤说,“计划每年都推出自己的经典版本歌剧,主要选择那些大众熟悉的、音乐好听的作品。”《艺术家生涯》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第二次实验。
虽然这次实验有明显的瑕疵,但四幕结束后,演职人员全体还是迎来了观众长时间的掌声。作为大剧院首届歌剧节中的重要剧目,《艺术家生涯》完成了与观众的第一次互动。
新生剧院的梦想有点远
国家大剧院的英文名称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这意味着这个坐落在西长安街的巨蛋,不单单是一座剧场而已。国家大剧院期望以歌剧节和自己出品独立版本歌剧的方式,逐渐达到世界一流剧院的高度。
宏大的野心不得不在每一部独立制作中的磨合前行。《艺术家生涯》的舞美设计师张庆山抱怨,这样大规模的制景,给他的却只有20天的时间和110万的资金——他认为预算至少需要250万的经费和两个月的制作周期。
关渤能够体会到张庆山的抱怨。他说,“大剧院的活儿确实不能让合作艺术家赚到多少钱,只能保证他们可以正常运转。”
和外界想象不同,实际上,地方政府给国家大剧院的拨款只供气暖水电和员工工资,演出和艺术教育所需费用都要通过自我运营解决。大剧院需要大制作的作品,但同样需要顾及成本。以《图兰朵》为例,歌剧由中国作曲家续写,中国班底重新打造,大剧院共投入了800多万元。首轮7场收回成本,关渤认为,这本身是一次特例,倚仗了大剧院揭幕的好时机。
中国大众对于歌剧的疏远是大剧院向前迈进的阻碍之一。《艺术家生涯》全部投入700万元左右,首轮演出四场。“四场是一个坎,演出四场平均能有80%的上座率。再往后演票房就无法预测了。”关渤说。因此,大剧院计划用三轮左右的演出场次,收回《艺术家生涯》的成本。
和国外成熟剧院相比,国家大剧院有着不同的编制系统。国外剧院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诸如斯卡拉大剧院拥有庞大的全编制,有属于自己的乐队、演员、舞美工厂等所有工作人员。另一类也是大多数剧院采用的,有自己的合唱队、乐队以及艺术总监的小剧院。而国家大剧院却只有一个行政系统,以上那些专业人士皆无。
缺乏专业人员的配合也是很多合作艺术家对国家大剧院的抱怨。关渤介绍说,大剧院今后可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合唱队和基础乐队。“但是不可能走全编制的方式”。问题还在成本,他说,“我们现在可以整合众多的优秀艺术家资源,如果全编制,单场成本下降了,但是长期要养这么多人,总体管理成本还是很高。”
在国内歌剧市场暗淡、艺术管理人员缺乏的背景下,国家大剧院在寻找歌剧的出口。除了阐释西方经典歌剧之外,大剧院已经计划在今年秋季推出一部原创歌剧。“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用西洋歌剧的方法表现。”关渤说。可他认为国内能胜任歌剧脚本写作的作者只有十多人,作曲家“屈指可数”。
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届歌剧节正在进行中,在作者队伍和受众双重缺失的夹缝中,大剧院的歌剧创作尝试路途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