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曼斯菲尔德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新西兰,作品中美丽的大自然、奢华的住所和盛大的派对都是她记忆中熟悉的新西兰场景。殊不知,这貌似滑稽事实的背后却隐匿着曼斯菲尔德对故土新西兰深深的眷念和作为新西兰人的无比自豪感。本文力图在身份理论的关照下,从内外景两大方面探讨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布景问题。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小说;布景;身份理论
一、引言
社会个体通过认同某种共同的血统、文化和历史与他人产生联系。一种特定的团体或文化给予个体的归属感使其社会行为和阅历变得有意义。文化主体一生会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他必须选择其一并通过参与某些实际的活动来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对曼斯菲尔德而言,仅仅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还远远不够,她迫切地想要将脑海里最为熟悉的童年新西兰生活诉诸笔端,以通过文学创作这种流传广泛、经久不衰的传播方式来确立和宣告自己的新西兰文化身份。而她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她在新西兰早年岁月中的种种经历作为最完美的素材”(Alpers, 1982:130)置于她的故事之中。显而易见,对新西兰童年的美好回忆便是曼斯菲尔德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而将这些最为完美的素材以独特的方式有技巧地组织起来,给世人呈现一个未知的、全新的新西兰才是其文学创作之根本。因此,新西兰系列小说的创作显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小到故事背景,大到故事主题,几乎所有的以新西兰为背景的作品都镌刻着浓厚的新西兰印记,它们无一不耀闪着作者的才情和智慧的光芒;无一不焕发出新西兰生活和生命的光彩,正是这些“带有一种强烈个人色彩”(Chatterjee, 1980: 6)的新西兰系列故事使曼斯菲尔德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和最富创造力的短篇小说家。
二、外景-美丽大自然
众所周知,曼斯菲尔德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新西兰,作品中美丽的大自然、奢华的住所和盛大的派对都是她记忆中熟悉的新西兰场景。实际上,对这些场景细致入微的描绘正好揭示出曼斯菲尔德对故土新西兰深深的眷念和作为新西兰人无比的自豪。
《起风了》叙述了青少年玛蒂尔达在一个起风的日子面对潮汐时的所感所悟。毫无疑问,玛蒂尔达就是曼斯菲尔德,博吉就是弟弟莱斯利。为了安抚烦躁不安的姐姐,弟弟博吉拉着她一路沿着港口散步。迎着这股“任何一个曾在威灵顿居住过的人立刻就能识别”的大风(Tomalin, 1987: 218),玛蒂尔达静静地凝视着黑夜中的大海和斜堤,听着海边邮局的“最后一次钟声”(陈良延,2006:125),深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那天刮风我们在那儿散过步......那天我上音乐课还哭呢——再见,小岛,再见......”(陈良延,2006:125)事实上,大海、小镇、灯塔和斜堤,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作者脑海的珍贵记忆:每每不开心或者遭遇困惑之际,姐弟俩总会相约去海边玩耍、放松。值得一提的是,透过玛蒂尔达的视角,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相辉映。在文中,音乐课后的玛蒂尔达哭得很伤心,是弟弟提出的去海边散心的建议抚慰了姐姐受伤的心灵,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和场景布局,曼斯菲尔德力图弱化女主角当时的困扰,努力帮她成为一个在日后一直快乐的人。对玛蒂尔达也好,于曼斯菲尔德也罢,大海都有一股震撼人心的神秘力量,它能抚慰人的心灵创伤,照亮人的荆棘之路,激励人勇敢前行。
除了大海,曼斯菲尔德在她的故事中还不遗余力地尽情描述了新西兰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之美。在《在海湾》中,对静谧、安宁的晨曦之美的描述让人身临其境,瞬间置身于某个新西兰的清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整个月牙湾都隐匿在一层白色的海雾之中......很难分清哪儿是海滩,哪儿是大海。寒冷的紫红、圆形珍珠般的旱金莲叶子上浸透着一层沉甸甸的露珠。看上去就像大海在黑夜中轻轻地拍打着海岸,又好像是一股巨大的波浪泛起了层层涟漪,一层接着一层......(陈良延,2006:341)
此处,曼斯菲尔德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纽荷兰海峡夏日晨曦图:黎明时分的清晨,四周静悄悄的。渐渐的,沉睡的大海睁开惺忪的睡眼,轻声问候着可爱的邻居们:茂密的丛林、寂寥的小径以及寒冷的紫红。然而,依旧裹着“银装”的邻里们在大海温柔的呼唤下,极不情愿地睁开了双眼。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和谐。就在此刻,月牙湾的拐角处,走来了踩着“滴滴哒哒”轻快步伐的羊群,后面跟着一位心不在焉的牧羊人,沿路“吹着轻快的口哨”。(陈良延,2006:342) 多么美好和谐的天人一色的大自然图景!这正是曼斯菲尔德一直渴求的生活,她曾多次在日记中表达自己对乡村安宁、和谐生活的强烈渴望,而这样的渴望,惟有她梦中的殖民小岛——新西兰能达其所愿。
曼斯菲尔德不仅对自然敏感,对色彩也很敏锐。红、黑、蓝、粉、紫,各种色彩在她的笔下都会立刻变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而这将更有助于强化人物的瞬时情感。譬如,《序曲》中有如下一段描述:
黎明来了,阵阵寒气刺骨,淡绿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红霞,叶片和花瓣上沾满了点点晨露。一阵微风吹过花园,吹落了露珠,也吹落了花瓣,簌簌掠过露水打湿的围场,消失在暗沉沉的小树丛里。天上有几颗小星还漂浮了一阵子,后来也飘走了——就像水泡一样消失了。清晨一片寂静中,只听得围场里的小溪流潺潺流过褐色的沙石,流进一个个沙坑又流出去,躲进黑浆果小树丛下,泻到一片满是黄水花和水芹的沼泽地里去了。(陈良延,2006:329)
曼斯菲尔德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三种感官感受的融合,勾勒出了一幅美丽安详的晨景图。首先,运用“刺骨的”和“寒冷的”两个触觉形容词暗示刚从威灵顿市区搬到郊区的伯纳尔一家对新环境的不适。接着,作者对颜色做了一组强烈的对比:红色的云霞对比淡绿的天空和棕色的沙石;黑色浆果小树丛对比黄色水花。如此强烈的感官刺激无疑会使人潜意识地感到兴奋和开心。最后,作者充分调动了聽觉感官,通过“潺潺流水声”让读者感受到了专属黎明时分的那种“静谧”。 三、内景-温馨家庭聚会
霍尔曾在谈及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时说到:“身份是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自我的主体仍然拥有一个被称作‘真我’的内核或本质,但它是在与‘外界’的文化社会和由其提供给它的身份的不断对话和交流中形成修正的。” (Hall, 1992:273) 在曼斯菲尔德魔幻般的新西兰童年里,似乎有着一个神秘的避难所,那儿曾经有过一个纯真的孩子,有她“真正的自我”。她将这种“真我”首先置于小说的布景之中,通过描绘记忆中熟悉的种种场景达到暗示和强化“真我”文化身份的目的。在新西兰系列小说里,曼斯菲尔德不仅擅长描绘清新美丽的大自然,还擅于描述宏大的家庭盛宴和室内装潢。出生于富有的中上层家庭的曼斯菲尔德在童年常常出席一些盛大的家庭聚会,宏大、浪漫的派对场面一直让她记忆深刻,经久难忘。1907年,为了庆祝女孩们成年,比彻母家族举办了一场宏大的花园派对,曼斯菲尔德将这次聚会书写在了日后的《花园茶会》中:
那天天气终究是恰如人意。......温暖和煦,没有风,也没有云......天刚黎明,园丁就起来修剪、清理草坪,直到整片草地和种矢菊的深色平坦的玫瑰形花坛都似乎在发光。(陈良延,2006:1)
故事首段明确地预示了一场即将在谢瑞登家庭举办的成功的花园茶会:适宜的天气,漂亮的鲜花,辛勤的园丁,一切都准备就绪。除此以外,家里的每个人都为茶会奔忙着:有的忙着准备美食;有的忙着准备娱乐活动。在劳拉的眼里,“轻捷的脚步和这里那里的话音使得房子里充满了生气。”(陈良延,2006:5)整个家庭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尊贵的客人们沉醉在可口的佳肴和悦耳的音乐声中,谈笑风生,纵情欢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双双对对的人“在漫步,俯身赏玩花朵,互相问候,走过草坪,就像欢乐的小鸟。”(陈良延,2006:15)
霍尔说过:“‘身份的丧失’,只有在这些被忘却的联系再次被置于适当的位置时,才开始弥合。”(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刚、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独居伦敦、无所依靠的曼斯菲尔德曾在梦境里无数次地徜徉于如此欢愉的场景之中,终于,曼斯菲尔德有幸在她的文学世界里实现她的梦想,她的新西兰文化身份也因此开始弥合。于她而言,快乐是会传染的,和快乐的人待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而这也是她一生所求的。
四、结语
曼斯菲尔德以其精湛的技巧、独特的风格使读者既感受了大海、乡村等大自然的魅力,又乐享了家庭聚会的浪漫和温馨,一切都是那么的活潑生动,充满活力,莫不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曼斯菲尔德的大多数作品中,她对新西兰背景的反复使用和强调实则是对自己新西兰文化身份的一种强化,她竭尽所能地将记忆中的新西兰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完全是出于她对曾经被她抛弃过的故乡深沉的忏悔和思索,也是作为新西兰人对祖国最为深情的思念和爱!
※注释标于文中
参考文献:
[1]Alpers, Antony. The Life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Rev.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Alpers, Antony. The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3]Chatterjee, Atul Chandra. The Art of KatherineMansfield[M]. New Delhi: S. Chand& Company Ltd. 1980.
[4]Hall, Stuart.,& Held, David.,& McGrew, Ton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The Open University. 1992.
[5]Tomalin, Claire. 1987. Katherine Mansfield: A Secret Life. London: Viking.
[6]陈良廷等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高虹(1981-),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小说;布景;身份理论
一、引言
社会个体通过认同某种共同的血统、文化和历史与他人产生联系。一种特定的团体或文化给予个体的归属感使其社会行为和阅历变得有意义。文化主体一生会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他必须选择其一并通过参与某些实际的活动来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对曼斯菲尔德而言,仅仅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还远远不够,她迫切地想要将脑海里最为熟悉的童年新西兰生活诉诸笔端,以通过文学创作这种流传广泛、经久不衰的传播方式来确立和宣告自己的新西兰文化身份。而她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她在新西兰早年岁月中的种种经历作为最完美的素材”(Alpers, 1982:130)置于她的故事之中。显而易见,对新西兰童年的美好回忆便是曼斯菲尔德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而将这些最为完美的素材以独特的方式有技巧地组织起来,给世人呈现一个未知的、全新的新西兰才是其文学创作之根本。因此,新西兰系列小说的创作显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小到故事背景,大到故事主题,几乎所有的以新西兰为背景的作品都镌刻着浓厚的新西兰印记,它们无一不耀闪着作者的才情和智慧的光芒;无一不焕发出新西兰生活和生命的光彩,正是这些“带有一种强烈个人色彩”(Chatterjee, 1980: 6)的新西兰系列故事使曼斯菲尔德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和最富创造力的短篇小说家。
二、外景-美丽大自然
众所周知,曼斯菲尔德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新西兰,作品中美丽的大自然、奢华的住所和盛大的派对都是她记忆中熟悉的新西兰场景。实际上,对这些场景细致入微的描绘正好揭示出曼斯菲尔德对故土新西兰深深的眷念和作为新西兰人无比的自豪。
《起风了》叙述了青少年玛蒂尔达在一个起风的日子面对潮汐时的所感所悟。毫无疑问,玛蒂尔达就是曼斯菲尔德,博吉就是弟弟莱斯利。为了安抚烦躁不安的姐姐,弟弟博吉拉着她一路沿着港口散步。迎着这股“任何一个曾在威灵顿居住过的人立刻就能识别”的大风(Tomalin, 1987: 218),玛蒂尔达静静地凝视着黑夜中的大海和斜堤,听着海边邮局的“最后一次钟声”(陈良延,2006:125),深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那天刮风我们在那儿散过步......那天我上音乐课还哭呢——再见,小岛,再见......”(陈良延,2006:125)事实上,大海、小镇、灯塔和斜堤,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作者脑海的珍贵记忆:每每不开心或者遭遇困惑之际,姐弟俩总会相约去海边玩耍、放松。值得一提的是,透过玛蒂尔达的视角,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相辉映。在文中,音乐课后的玛蒂尔达哭得很伤心,是弟弟提出的去海边散心的建议抚慰了姐姐受伤的心灵,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和场景布局,曼斯菲尔德力图弱化女主角当时的困扰,努力帮她成为一个在日后一直快乐的人。对玛蒂尔达也好,于曼斯菲尔德也罢,大海都有一股震撼人心的神秘力量,它能抚慰人的心灵创伤,照亮人的荆棘之路,激励人勇敢前行。
除了大海,曼斯菲尔德在她的故事中还不遗余力地尽情描述了新西兰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之美。在《在海湾》中,对静谧、安宁的晨曦之美的描述让人身临其境,瞬间置身于某个新西兰的清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整个月牙湾都隐匿在一层白色的海雾之中......很难分清哪儿是海滩,哪儿是大海。寒冷的紫红、圆形珍珠般的旱金莲叶子上浸透着一层沉甸甸的露珠。看上去就像大海在黑夜中轻轻地拍打着海岸,又好像是一股巨大的波浪泛起了层层涟漪,一层接着一层......(陈良延,2006:341)
此处,曼斯菲尔德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纽荷兰海峡夏日晨曦图:黎明时分的清晨,四周静悄悄的。渐渐的,沉睡的大海睁开惺忪的睡眼,轻声问候着可爱的邻居们:茂密的丛林、寂寥的小径以及寒冷的紫红。然而,依旧裹着“银装”的邻里们在大海温柔的呼唤下,极不情愿地睁开了双眼。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和谐。就在此刻,月牙湾的拐角处,走来了踩着“滴滴哒哒”轻快步伐的羊群,后面跟着一位心不在焉的牧羊人,沿路“吹着轻快的口哨”。(陈良延,2006:342) 多么美好和谐的天人一色的大自然图景!这正是曼斯菲尔德一直渴求的生活,她曾多次在日记中表达自己对乡村安宁、和谐生活的强烈渴望,而这样的渴望,惟有她梦中的殖民小岛——新西兰能达其所愿。
曼斯菲尔德不仅对自然敏感,对色彩也很敏锐。红、黑、蓝、粉、紫,各种色彩在她的笔下都会立刻变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而这将更有助于强化人物的瞬时情感。譬如,《序曲》中有如下一段描述:
黎明来了,阵阵寒气刺骨,淡绿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红霞,叶片和花瓣上沾满了点点晨露。一阵微风吹过花园,吹落了露珠,也吹落了花瓣,簌簌掠过露水打湿的围场,消失在暗沉沉的小树丛里。天上有几颗小星还漂浮了一阵子,后来也飘走了——就像水泡一样消失了。清晨一片寂静中,只听得围场里的小溪流潺潺流过褐色的沙石,流进一个个沙坑又流出去,躲进黑浆果小树丛下,泻到一片满是黄水花和水芹的沼泽地里去了。(陈良延,2006:329)
曼斯菲尔德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三种感官感受的融合,勾勒出了一幅美丽安详的晨景图。首先,运用“刺骨的”和“寒冷的”两个触觉形容词暗示刚从威灵顿市区搬到郊区的伯纳尔一家对新环境的不适。接着,作者对颜色做了一组强烈的对比:红色的云霞对比淡绿的天空和棕色的沙石;黑色浆果小树丛对比黄色水花。如此强烈的感官刺激无疑会使人潜意识地感到兴奋和开心。最后,作者充分调动了聽觉感官,通过“潺潺流水声”让读者感受到了专属黎明时分的那种“静谧”。 三、内景-温馨家庭聚会
霍尔曾在谈及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时说到:“身份是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自我的主体仍然拥有一个被称作‘真我’的内核或本质,但它是在与‘外界’的文化社会和由其提供给它的身份的不断对话和交流中形成修正的。” (Hall, 1992:273) 在曼斯菲尔德魔幻般的新西兰童年里,似乎有着一个神秘的避难所,那儿曾经有过一个纯真的孩子,有她“真正的自我”。她将这种“真我”首先置于小说的布景之中,通过描绘记忆中熟悉的种种场景达到暗示和强化“真我”文化身份的目的。在新西兰系列小说里,曼斯菲尔德不仅擅长描绘清新美丽的大自然,还擅于描述宏大的家庭盛宴和室内装潢。出生于富有的中上层家庭的曼斯菲尔德在童年常常出席一些盛大的家庭聚会,宏大、浪漫的派对场面一直让她记忆深刻,经久难忘。1907年,为了庆祝女孩们成年,比彻母家族举办了一场宏大的花园派对,曼斯菲尔德将这次聚会书写在了日后的《花园茶会》中:
那天天气终究是恰如人意。......温暖和煦,没有风,也没有云......天刚黎明,园丁就起来修剪、清理草坪,直到整片草地和种矢菊的深色平坦的玫瑰形花坛都似乎在发光。(陈良延,2006:1)
故事首段明确地预示了一场即将在谢瑞登家庭举办的成功的花园茶会:适宜的天气,漂亮的鲜花,辛勤的园丁,一切都准备就绪。除此以外,家里的每个人都为茶会奔忙着:有的忙着准备美食;有的忙着准备娱乐活动。在劳拉的眼里,“轻捷的脚步和这里那里的话音使得房子里充满了生气。”(陈良延,2006:5)整个家庭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尊贵的客人们沉醉在可口的佳肴和悦耳的音乐声中,谈笑风生,纵情欢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双双对对的人“在漫步,俯身赏玩花朵,互相问候,走过草坪,就像欢乐的小鸟。”(陈良延,2006:15)
霍尔说过:“‘身份的丧失’,只有在这些被忘却的联系再次被置于适当的位置时,才开始弥合。”(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刚、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独居伦敦、无所依靠的曼斯菲尔德曾在梦境里无数次地徜徉于如此欢愉的场景之中,终于,曼斯菲尔德有幸在她的文学世界里实现她的梦想,她的新西兰文化身份也因此开始弥合。于她而言,快乐是会传染的,和快乐的人待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而这也是她一生所求的。
四、结语
曼斯菲尔德以其精湛的技巧、独特的风格使读者既感受了大海、乡村等大自然的魅力,又乐享了家庭聚会的浪漫和温馨,一切都是那么的活潑生动,充满活力,莫不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曼斯菲尔德的大多数作品中,她对新西兰背景的反复使用和强调实则是对自己新西兰文化身份的一种强化,她竭尽所能地将记忆中的新西兰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完全是出于她对曾经被她抛弃过的故乡深沉的忏悔和思索,也是作为新西兰人对祖国最为深情的思念和爱!
※注释标于文中
参考文献:
[1]Alpers, Antony. The Life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Rev.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Alpers, Antony. The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3]Chatterjee, Atul Chandra. The Art of KatherineMansfield[M]. New Delhi: S. Chand& Company Ltd. 1980.
[4]Hall, Stuart.,& Held, David.,& McGrew, Ton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The Open University. 1992.
[5]Tomalin, Claire. 1987. Katherine Mansfield: A Secret Life. London: Viking.
[6]陈良廷等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高虹(1981-),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