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新零售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零售”在2016年底被提出时,没有人可以清晰地讲出新零售应该长什么模样,但商业的发展一日千里,如今,已有一些先行者用实践展示了新零售的威力,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在本期《焦点·新零售》栏目中,我们要深度探究五个新零售先锋案例,给“新零售”画个像。
  有人对新零售有误解,认为现在线上流量太高了,因此电商到线下开店,无非换了个说法而已。但是这些先锋企业的实践表明,新零售的威力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而且门店也有新的形态和定义。TATA是木门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最早涉足互联网的企业。但是,TATA的渠道发展面临着瓶颈,因为需要大面积展厅等原因,TATA的店只能开在建材城,即使在所有的建材城都开店,渠道仍然有限。而新零售帮助TATA突破了渠道限制。智慧门店是TATA新零售的主要落地形式,其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远小于开在建材城里数百平方米的大店。而且,TATA智慧门店都开在大型社区附近,客户一出家门就能体验。相比传统大店一般需要20多人,智慧门店因为智能化和自助化,只需2~3人,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至今,TATA首家智慧门店开业已有半年多。在3月份,智慧门店的客流量已经跟传统大店持平,订单成交率达到35.7%,接近于传统门店的38%~40%。根据计划和进度,到今年5月,全国TATA智慧门店会有130家,明年年底计划开到2,000家。而TATA过去19年才开了近2,000家门店。由此可见,TATA对门店做了新的定义。关于这一点,大家在盒马鲜生案例中也可以看到。盒马的坪效是其他同行的3~5倍,关键就在于对门店的定义不同。盒马创始人侯毅认为,门店的本质是流量收集器,它是交易的起点,不是终点,交易的终点应该在电商。只要在线下完成交易,就会受到坪效极限的制约,只有把交易放到互联网上完成,才能突破极限。因此,盒马采用的是“吃-转-送”三步法:让消费者在超市里吃海鲜,建立信任;用App买单,从线下往线上导流;30分钟内送货,保证线上购物体验。
  当然,新零售不能一蹴而就,有很多难关要过,最大的难关就是线上、线下的利益分配。TATA曾经历过2次电商部门建了又关的经历,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经销商的关系,影响了经销商的收益。在2012年第3次开天猫旗舰店时,TATA决定天猫店纯粹服务于线下经销商,不跟他们争利。天猫店所有运营费用由TATA承担,不收取任何佣金,线上全部订单自动分配给城市分公司,经销商按批发价从TATA进货,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额就是经销商的利润,公司只赚批发利润。林清轩也曾面临类似的困境,虽然它的门店全是直营店,但是以前线下导购与线上是竞争关系。2018年实施新零售后,林清轩改变了方法和政策,導购通过“手淘+钉钉”与顾客绑定关系,顾客如果在线上购买了林清轩的产品,与其绑定关系的导购可以拿到百分之百的提成。
  需要提醒的是,新零售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新零售能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价值,但是新零售并不能解决品牌定位问题。只有确立了清晰的品牌定位,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新零售才能更好地发力。
  新零售是一波新的红利,还是真正的零售革命?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的回答很明确:“有人认为新零售是一波红利,要抓紧赚一把,有这种想法的是机会主义者。我认为新零售是科技发展下的零售革命,是对底层商业逻辑的重构。”过去,林清轩与线下导购是重关联的依存关系,对电商却若即若离。因为线上平台经常搞打折促销,不利于品牌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线上平台凭借购物的便利性,从门店“抢走”了不少客流,造成导购与天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新零售重构了品牌、导购、平台之间的关系,将三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导购开始将天猫当成了自己的官网,在上面用心维护顾客,导购的生产力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孙来春用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来诠释新零售,新零售重构了品牌、导购、平台三方的生产关系,由此释放了导购的生产力,释放了顾客自由选购的权利。如果能从这个高度看清大势,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林清轩在2017年All in新零售了,其他企业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全球2.8亿人见证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与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之间的历史之战。最终李世石以1:4败给了阿尔法狗。人们一向认为,在棋类游戏中,围棋是人工智能的最大挑战者,因为围棋需要巨大的搜索空间,而且棋子位置和走向很难判断。  人工智能是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任务的?答案就是它采用了谷歌等公司在管理员工时所使用的方法。在VUCA时代,所有公司都可以用这些原则展开竞争。  1.自组织
期刊
连续跨国并购有点像在行进中“打飞靶”。先快速瞄准一飞即过的靶子,果断开枪命中,再在高速变化之中迅速寻找下一个飞靶,瞄准,开枪。要成功实现连续跨国并购,获得超预期的“指数效应”,就需要采取“先找准大方向,迅速开枪,再微调坐标,连续开枪”的战略与战术。具体而言,需要培养有别于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双重动态能力,即战略性动态能力和战术性动态能力,以及对极速增长的企业集团进行通盘整合的综合能力,这三种能力构
期刊
时下,很多人都在讨论新零售,很多企业也在开辟属于自己的新零售战场,以便更快地“拥抱”“融入”新零售。为探寻这些企业是如何理解新零售并落地执行的,《商业评论》联合苏州三体文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洞悉新零售”系列访学活动。2018年5月底,第二站访学在广州举行。在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的30位企业家和管理者相继走访了汇美集团和名创优品,聆听了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各自的新零售探索历程。  汇美集团副总裁
期刊
独角兽企业基本都有这样一个商业模式:起源于一项技术的应用,形成的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然后创业项目被资本看中,不断融资不断拉高估值。企业有了资本支持后加大产品开发和投放力度,从而迅速打开并占领市场,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市场领导地位。  可以将该商业模式解构为三个部分。首先,它要有一个创造模式。通过不断更新迭代,将开发的创新技术打造成一个满足顾客价值主张的产品——它一定是中国创造,而不再是中国制
期刊
也就是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智能手机已经彻底颠覆了我们社会交往、参与政治、获取信息、学习工作以及消费娱乐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并让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陷入危机。  如今的消费者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台小小的智能设备就可以使他们全天在线,可穿戴技术让他们在外出旅行时拥有更便捷的网购体验。自动化使得他们从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他们更具批判性思维,更注重体验,消费心理从
期刊
20世纪伊始,一股史无前例的科技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当时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不仅研制出了汽车、飞机、无线电和电视,还打造了电网和电话系统。这些新技术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且让企业有机会进入大众市场,从而引领了规模化时代的到来。规模化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它不仅降低了固定成本,还为竞争者设置了准入壁垒。整个20世纪,各式各样的组织都在寻求规模化。于是,我们见证了许多巨无霸企业的诞生。  如今,我们正在
期刊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飞速崛起,对西方互联网巨头造成了巨大压力。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有5家是中国公司,即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和网易。截至2018年2月,中国企业在全球“独角兽”中占比高达33%,其中近四分之三来自数字化或互联网领域。  反观西方领先互联网企业,它们在全球各地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它们在其他国家推出自己的数字化产品、平台和商业模式后,成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并
期刊
2012年,离开原公司单干,开了一家科学仪器销售公司。自己管销售,妹妹管内务,不温不火,做了5年。现在,妹妹回家带小孩,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我该怎么建自己的团队?  汪新强:我只做技术服务,别的不碰,当时想的就是不能做杂,要做专。正因为这样,我才赶上了一個爆发点。  陈涛:可否引入中国式众筹的理念,用股权众筹的模式来经营?众筹对象包括优质客户、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要人物,可以形成一个生态。  黄健:建
期刊
健身,戒烟,业务转型。一切有意义的改变,都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该从何开始?当前关于数字化、人工智能和新型机器的辩论已经不再是它们会不會发生,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谁能正确解决“从何开始”的问题,谁就抓住了时代机遇。以下是为了适应未来你立刻就能做的三件事。  想数字化,就要关注人 当技术无所不在时,人类的比较优势将显得更加重要。在任何历史时期,分析、沟通和学习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对于在商业
期刊
纵观诸多行业,各大公司纷纷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确立竞争优势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优步和爱彼迎等新兴企业利用多重商业模式来撬动普通资源,以此对抗那些依赖独特资源的成熟竞争者。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同时采用两种乃至更多的商业模式。  按照定义,当一家公司掌握了至少两种创造价值或价值变现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实行的是多元化商业模式组合。例如,奈飞公司采用了两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即邮寄DVD和在线流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