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是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正成为困扰广大中学音乐教师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当今提倡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流行音乐的引入正是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分析流行音乐现状开始,以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在引入流行音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是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正成为困扰广大中学音乐教师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当今提倡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流行音乐的引入正是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笔者将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浅析流行音乐与当代中国中学音乐教育。
1 “流行音乐”的现状
何为流行音乐?它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现代中国流行音乐主要包括了节奏布鲁斯(R&B)、嘻哈乐(Hip-Hop)、摇滚乐(Rock&Roll)、爵士乐(Jazz)和说唱乐(Rap)等主要类型。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上海既已出现了所謂的“流行音乐”。当时的“百乐门”更是被称为“东方第一乐府”。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深受欧美流行音乐影响的中国流行音乐由于其主题和情调与当时提倡的“主旋律”歌曲大相径庭而被打入冷宫。进入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思想的开放以及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流行音乐重新回到了中国内地,并逐渐得到了不同社会阶级、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喜爱和追捧。
虽然现代流行音乐风格各异,种类繁多,但总的说来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通俗性、娱乐性、时尚性和商业性。通俗性是指流行音乐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演奏难度低,无需专业基础也能无师自通,很多人能自弹自唱,甚至自行创作,群众接受度高;娱乐性反映在流行音乐强调的是娱乐精神,调节情绪,降低压力,自娱自乐,不追求艺术性(也正为此,流行音乐受到了一些音乐教师的排挤);时尚性是指流行音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尚变化,如八九十年代,摇滚乐及摇滚歌手在中国内地大行其道,代表人物有崔健和beyond乐队等,而进入新千年,随着流行歌手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崛起,其擅长的R&B开始在中国流行;商业性是指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商家关注的往往是形式而非内涵,包装令当今流行音乐成为了拥有一层华丽外表的空壳。而由于流行音乐的商业属性,为了追求商业利润,部分音乐人不加选择、一味迎合听众口味,创作了一些主题不健康、内容不向上的作品并在社会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曾有报道在美国一些中学生因沉迷摇滚乐而发生枪击案件,在中国亦有中学生因网络歌曲《黑色星期五》情调太过悲伤而自杀的事件出现。但同时也有不少内涵高雅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芭蕉帘外雨声急,青花瓷里容颜旧,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这首歌歌词意境高远,文笔优美,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无怪其曾作为2008年山东高考的语文考题。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语文教学改革对流行音乐的肯定态度。不仅如此,周杰伦另一首歌曲《上海1943》也被引入了上海小学音乐教材。
2 关于“流行音乐”的引入
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和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旋律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相比,显得“曲高和寡”,没有群众基础。有调查显示,83.5%的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而有趣的是仅有不足8%的中学生喜爱音乐课,可见流行音乐的引入,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大有裨益,能更好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从而达到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但多年的教学下来,笔者认为,对于流行音乐的引入,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要紧跟时尚潮流,捕捉最新最好的音乐作品用于教学实践。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中学生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出生于90年代,按流行的话来说,属于“90后”。有的教师对引入中学课堂的流行音乐的选择上却放眼于80年代甚至70年代。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这样的“流行音乐”比较陌生,加上音乐风格、类型不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让学生觉得教师与自己存在代沟,对音乐课的接受度大大降低。
(2)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教会中学生辨别优劣作品的能力,提高鉴赏力。中学生由于情感尚未完全成熟,尚未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价值观,自身的鉴别能力欠缺,加之当今多媒体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电视、网络等对中学生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单纯靠教师发现流行音乐中不利中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利成分显得捉襟见肘。这就要求教师传授学生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人生观,依靠他们自身鉴别能力的提高,拒绝负面、消极的音乐作品,杜绝这类作品对他们成长、成才产生不良的影响。
(3)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在引入时注意均衡各种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以个人喜好来筛选音乐作品。现代流行音乐风格各异,种类繁多,不同人群对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接受度不尽相同。具体到教师,有的喜好节奏布鲁斯,有的喜好摇滚,而有的则可能喜好说唱乐。如果教师一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作品不仅会大大限制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由于众口难调,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问题。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在语言上主要有普通话和粤语两大类,这就要求喜好粤语音乐的教师在将粤语歌曲引入时参考学生的接受能力。
(4)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中的情歌,不应一味排斥爱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最重要的三种情感。从古至今,歌颂爱情的音乐作品就层出不穷,从来没有间断过,已选入中学音乐教材的《梁祝》便是其中一朵奇葩。但是应该看到,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包装手段,重形式不重内涵,将爱情庸俗化,成为或“无病呻吟”或“歇斯底里”的精神鸦片。于是情歌铺天盖地而来,社会俨然是情歌的世界。对于情歌的引入,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即使教师不引入,学生还是可以轻而易举接触到;另一个客观的原因便是情歌中也不乏如《青花瓷》这样的去庸俗化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及时捕捉到佳作进行教学、推广,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
虽然教育界和音乐界对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然而笔者注意到已有相当一批音乐教师大胆尝试并做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希望笔者和这些敢于创新的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能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有所帮助和启发。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的渠道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学音乐教师展开更多的探索,创造更多的经验,从而能更好带领同学们在音乐的世界中遨游,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中学音乐教学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最终改变学生热爱流行音乐却讨厌音乐课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庆玲,王蕾,赵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渝西学院学报,2005.5.3(4).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644.
[3]沈汝发.“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3.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是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正成为困扰广大中学音乐教师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当今提倡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流行音乐的引入正是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笔者将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浅析流行音乐与当代中国中学音乐教育。
1 “流行音乐”的现状
何为流行音乐?它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现代中国流行音乐主要包括了节奏布鲁斯(R&B)、嘻哈乐(Hip-Hop)、摇滚乐(Rock&Roll)、爵士乐(Jazz)和说唱乐(Rap)等主要类型。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上海既已出现了所謂的“流行音乐”。当时的“百乐门”更是被称为“东方第一乐府”。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深受欧美流行音乐影响的中国流行音乐由于其主题和情调与当时提倡的“主旋律”歌曲大相径庭而被打入冷宫。进入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思想的开放以及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流行音乐重新回到了中国内地,并逐渐得到了不同社会阶级、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喜爱和追捧。
虽然现代流行音乐风格各异,种类繁多,但总的说来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通俗性、娱乐性、时尚性和商业性。通俗性是指流行音乐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演奏难度低,无需专业基础也能无师自通,很多人能自弹自唱,甚至自行创作,群众接受度高;娱乐性反映在流行音乐强调的是娱乐精神,调节情绪,降低压力,自娱自乐,不追求艺术性(也正为此,流行音乐受到了一些音乐教师的排挤);时尚性是指流行音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尚变化,如八九十年代,摇滚乐及摇滚歌手在中国内地大行其道,代表人物有崔健和beyond乐队等,而进入新千年,随着流行歌手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崛起,其擅长的R&B开始在中国流行;商业性是指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商家关注的往往是形式而非内涵,包装令当今流行音乐成为了拥有一层华丽外表的空壳。而由于流行音乐的商业属性,为了追求商业利润,部分音乐人不加选择、一味迎合听众口味,创作了一些主题不健康、内容不向上的作品并在社会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曾有报道在美国一些中学生因沉迷摇滚乐而发生枪击案件,在中国亦有中学生因网络歌曲《黑色星期五》情调太过悲伤而自杀的事件出现。但同时也有不少内涵高雅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芭蕉帘外雨声急,青花瓷里容颜旧,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这首歌歌词意境高远,文笔优美,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无怪其曾作为2008年山东高考的语文考题。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语文教学改革对流行音乐的肯定态度。不仅如此,周杰伦另一首歌曲《上海1943》也被引入了上海小学音乐教材。
2 关于“流行音乐”的引入
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和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旋律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相比,显得“曲高和寡”,没有群众基础。有调查显示,83.5%的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而有趣的是仅有不足8%的中学生喜爱音乐课,可见流行音乐的引入,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大有裨益,能更好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从而达到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但多年的教学下来,笔者认为,对于流行音乐的引入,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要紧跟时尚潮流,捕捉最新最好的音乐作品用于教学实践。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主体,中学生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出生于90年代,按流行的话来说,属于“90后”。有的教师对引入中学课堂的流行音乐的选择上却放眼于80年代甚至70年代。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这样的“流行音乐”比较陌生,加上音乐风格、类型不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让学生觉得教师与自己存在代沟,对音乐课的接受度大大降低。
(2)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教会中学生辨别优劣作品的能力,提高鉴赏力。中学生由于情感尚未完全成熟,尚未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价值观,自身的鉴别能力欠缺,加之当今多媒体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电视、网络等对中学生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单纯靠教师发现流行音乐中不利中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利成分显得捉襟见肘。这就要求教师传授学生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人生观,依靠他们自身鉴别能力的提高,拒绝负面、消极的音乐作品,杜绝这类作品对他们成长、成才产生不良的影响。
(3)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在引入时注意均衡各种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以个人喜好来筛选音乐作品。现代流行音乐风格各异,种类繁多,不同人群对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接受度不尽相同。具体到教师,有的喜好节奏布鲁斯,有的喜好摇滚,而有的则可能喜好说唱乐。如果教师一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作品不仅会大大限制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由于众口难调,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问题。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在语言上主要有普通话和粤语两大类,这就要求喜好粤语音乐的教师在将粤语歌曲引入时参考学生的接受能力。
(4)流行音乐的引入要求教师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中的情歌,不应一味排斥爱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最重要的三种情感。从古至今,歌颂爱情的音乐作品就层出不穷,从来没有间断过,已选入中学音乐教材的《梁祝》便是其中一朵奇葩。但是应该看到,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包装手段,重形式不重内涵,将爱情庸俗化,成为或“无病呻吟”或“歇斯底里”的精神鸦片。于是情歌铺天盖地而来,社会俨然是情歌的世界。对于情歌的引入,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即使教师不引入,学生还是可以轻而易举接触到;另一个客观的原因便是情歌中也不乏如《青花瓷》这样的去庸俗化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及时捕捉到佳作进行教学、推广,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
虽然教育界和音乐界对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然而笔者注意到已有相当一批音乐教师大胆尝试并做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希望笔者和这些敢于创新的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能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有所帮助和启发。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的渠道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学音乐教师展开更多的探索,创造更多的经验,从而能更好带领同学们在音乐的世界中遨游,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中学音乐教学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最终改变学生热爱流行音乐却讨厌音乐课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庆玲,王蕾,赵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渝西学院学报,2005.5.3(4).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644.
[3]沈汝发.“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