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该文在对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基础上,从区位自然条件、污染现状、监管应急能力等方面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估,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的对策建议,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03-03
  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Risk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Nanjing City
  Jin Zhe1 et al.
  (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masses and the source of.The assessment is based in Nanjing city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risk from the regional natural condition,pollution status,supervision and emergency ability,analyse the existing problems,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environmental risks,have certain reference meanings to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 work.
  Key words:Drinking water sources;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南京是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教文化中心,目前的支柱产业为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等。由于产业带多集中于长江沿岸区域,这样的产业结构布局给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因此,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防范各类涉及饮用水源地的突发事件,深入开展相关评估及对策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环境现状概述
  1.1 水源地及主要水厂概况 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0个,其中夹江水源地、燕子矶水源地和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江浦、浦口水源地、江宁子汇洲水源地、龙潭水源地(拟建)、八卦洲(主江段)备用水源地、桥林备用水源地8个水源地类型为河流型,属于长江南京段;中山水库及方便水库水源地类型为水库型,固城湖水源地类型为湖泊型(表1)。
  1.2 环境监管工作概况 南京市所有用饮用水源地均设置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牌,并开展了常规监测,每月依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中所列64项进行一次监测,并确保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109项全分析,同时对检出的特定项目均纳入到每月例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3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在100%。
  1.3 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南京市2011年开始组织市、区(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市各类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例行监测和普查工作。例如,对城南、北河口、城北、远古4家自来水厂所在区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开展旬、月常规监测和全指标监测;对江浦自来水厂、江宁滨江水厂、溧水自来水厂、高淳自来水厂4家自来水厂所在区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每月开展64项常规监测(湖泊型水源地加测叶绿素a和透明度,共66项);此外,对城南水厂、北河口水厂、城北水厂3家自来水厂所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每年开展2次生物发光菌毒性、底栖动物监测;2012年镇江、柳州等地发生水源污染事件后,又增加了对城南水厂、远古水厂水质自动站增加在线生物毒性监测仪。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3年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水质达标率达100%,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
  2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
  2.1 自然条件评估 目前,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医药制造等行业的污染源。长江南京段现有栖霞山油运锚地和扬子专用锚地2个危险品锚地,中石化过江油料管道1条。长江南京段共有危险品码头82个,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长江四桥南岸附近,主要危险源为油类和化学品。长江南京段取水口附近水体扩散能力较好,湖库取水口附近水体扩散能力一般。中山水库及方便水库水源地因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为主,无主要污染源。   2.2 环境污染现状评估 2011-2013年,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固城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除龙潭备用饮用水源地外,保护区范围内无工业废水排口,污染源结构以城镇生活污染为主。中山水库及方便水库处于中营养化程度,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污染为主。长江南京段八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夹江饮用水源地、江浦、浦口饮用水源地、江宁子汇洲饮用水源地以城镇生活污染为主;8卦洲(主江段)备用水源地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污染为主,其余4个饮用水源地以工业污染为主。
  2.3 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评估 目前,南京市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应急保障机制。在夹江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质自动站,实现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远程自动监控。市、区县环保部门和供水企业分别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巡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对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控。2010年编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宁政办发[2010]86号),建立了沿江化工行业危险污染源档案库,沿江化工等重点企业全部编制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012年印发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环保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操作流程及部门职责。
  2.4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综合水源地环境现状及环境风险隐患评估情况,可得出目前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等级为3级,风险一般。
  3 环境风险管理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1)南京市暂无与长江相独立的备用饮用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全市主城区及部分郊区县将面临无水可喝的境地。(2)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近年来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项目的产业,多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对于长江南京段的水质形成了潜在威胁。(3)泵站的排污问题需要得到相应重视。由于泵站排水受降雨量影响较大,不定期的向附近水体排污排涝,容易引起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在饮用水源地附近新建泵站,并对既有泵站进行改造。
  3.2 对策建议
  3.2.1 大力推进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方案研究 加快备用饮用水水源地研究方案论证与工程实施,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作,应大力推进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方案研究工作,尽快启动备用饮用水水源工程建设。
  3.2.2 强化长江水源省际联席会商机制 为保障南京市饮水安全,防患于未然,一是要加强和提升本市各部门应急联动水平;二是与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之间建立联席会商制度。
  3.2.3 强化日常管理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强化长江水域与沿岸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开展长江沿岸污染风险源排查,建立长江沿岸污染风险源数据库,确保一旦水源地受到污染,能在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第一时间了解污染物的特性,第一时间采取防治措施。
  3.2.4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各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硬件和软件建设。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泵站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大型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工艺,推动采用深度处理技术,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周克梅,陈卫,单国平,等.南京长江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7,33(9):13-16.
  [2]陆燕宁.加强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卫华,陈辉.长江南京段水功能区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136-138.
  [4]刘继莉.吉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殷振华,夏健伟,夏豪刚.长江苏州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风险及防控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56-5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在严峻的土地资源压力下,切实保护耕地,应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大力发展节地经济将是我国现在和未来必须要走的土地利用的新路子。  关键词:土地;节地经济;规划;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F311
期刊
摘 要:瑞华麦523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郑麦9023与烟1604杂交,经8代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常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407),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作晚茬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瑞华麦52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麦;瑞华麦523;选育
期刊
摘 要:利用Li-8100测定福州市大学城周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O2通量,同时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量存在差异,土壤呼吸的日差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均值大小为:草坪(7.696μmol·m-2·s-1)>苗圃(4.419μmol·m-2·s-1)>甘蔗园(3.842μmol·m-2
期刊
摘 要:当今的中国,在这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造成大部分都市人的紧张情绪,如何为大众营造健康绿色的生活氛围,让人们生活方式更健康、舒适,大众生活环境更宜居、舒态,是园林工作者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提出园林景观设计中,在满足功能基本需求的同时应更贴近生活,营造清新的自然环境,为大众创造一种慢生活模式。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慢生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
期刊
摘 要:为筛选对小麦增产显著的商品微肥,供大面积推广应用,进行了小麦田施用不同微肥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微肥处理相比,各种微肥处理的小麦,其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且小麦籽粒品质和商品性有不同程度改善。因此,可选择其中最优者,如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世多乐脉素特、北京地福来生物肥销售有限公司提供的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安徽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美州星、新加坡利农集团生产的
期刊
摘 要:该文根据本溪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1956-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的观测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气温法,分析了1956-2012年间本溪市区四季开始的平均日期、四季的持续天数。结果表明:1956-2012年间,本溪市区四季开始的平均日期分别为:4月20日、6月30日、8月15日和10月9日,四季开始时间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6d/10a、1.5d/10a、1.7d/10a;四季持续的平均天数
期刊
摘 要: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和大通区为例,采集不同功能区城市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pH值、可溶性盐含量,以及Hg、As、Pb、Cr、Cd等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微量元素在矿业城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与污染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体上呈弱酸性,并具有累积性;在5个功能区中,土壤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r、Pb、As、Cd、Hg,其中,As、Pb、Cr3种元素含量的内梅罗指
期刊
摘 要:试验以“金妃”甜瓜为材料,采用基质培养方法,通过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总酸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磷素用量对甜瓜营养品质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的磷素用量(即0.9~1.2mmol·L-1)时,不仅可以改善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总酸含量等营养品质,而且也提高了产量;而当磷素用量低于0.6mmol·L-1或高于1.5
期刊
摘 要: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是中后期的主要病害,通过对碧叶以及目前市场上较新的杀菌剂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使用试验,比较几种药剂的效果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50%嘧酯·噻唑锌225~375g·ai/hm2、32.5%苯甲·嘧菌酯195g·ai/hm2,分蘖期、破口前2次使用,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好,可达80%以上。32.5%苯甲·嘧菌酯195g·ai/hm2、 30%戊唑·噻唑锌315g·ai/h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并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42-03  Establish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