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画册里的前门大街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旧情结恐怕是任何人都有的。怀旧是情感中的事。怀旧是因为变迁。没有变迁就没有曾经没有过往,也没有什么旧可怀。前门大街是多少人多少代人的怀旧地。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从来没有长久性地定过型,它一直在发展变化中,各个不同历史时空中,前门大街有各个不同的形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前门大街。今天的前门大街是最美最好的,也是历史上最摩登的,这摩登却是怀旧型的。怀旧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时尚。天街上的步行街
  前门大街是北京南中轴线最北端的大街,是古御道上的大街,是天子行走的大街,因此历史上被称为天街。天街开设成商业步行街是当年北京的一条重大新闻,正式开街的时间应是2009年的10月。这是北京在王府井步行街开设之后的第二条步行街,振奋不敢说,好奇心肯定是浓浓的,熟悉的前门大街变成什么样了?
  我没赶开街的热闹,但那会儿你只要去前门商业步行街,开街的热闹就一准儿会踪着你,那里天天都像开街,不计日子的狂欢节,840米长的步行街被好奇、雀跃、亢奋、欢腾的人填得难寻一块空旷之地,外地人多、市民多、老外也多,都来开眼瞧新鲜。经整饬拆改,说不清哪部分是重建哪部分是新建哪部分是复建的前门大街,辟为步行街的部分全部焕然一新,御道铺了石板,石板铺的还不是一种,正中,也就是中轴线的中心线上铺的是较宽的白石板,两侧是小长条的青石板,再两侧又是一种样子。街面拓得很宽,街北端出现了一座东西向跨街而立的古典式大牌楼,六根立柱,柱为冲天柱,五座楼,每楼都是四坡顶,木结构,朱漆彩画。两侧的建筑不是中式古典小楼就是西式洋楼,北端五牌楼周围以中式古典小楼为主,两层,雕梁画栋的,越往里走西式洋楼越多,整体就像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经典豪华商业建筑的大荟萃,如建筑博物馆一般。路灯是鸟笼式和拨浪鼓式的,花坛是故宫的大铜缸型或石缸型,还有一样特别醒目的,就是有轨电车道和铛铛车。铛铛车是前门步行商街唯一能通行的车,它载乘客,行驶路线是从步行街北端到南端再驶回来,两条轨道,可以双车并行,也确有两辆有轨铛铛车,却只有一辆载客行驶,直去直回,除了入库,轨道是不拐弯儿的。有了它,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的歇后语可以改为前门商业步行街的铛铛车——直来直去了。这铛铛车不是新的公交车种,它是怀旧产品。在前门商业步行街上它也不能算公交车,只能说是怀旧旅游车、体验车。它的出现是刻意要把所有来前门商业步行街的人们带回前门外的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打一张刻骨铭心的怀旧体验牌,推举怀旧时尚。我看到这铛铛车和铺设在步行街上的轨道很兴奋,它勾出了我大脑皮层深处的记忆。我头一次见到这种铛铛车时是5岁,刚刚从河北的河间县农村来到北京,过不了几日就成为正式的北京市民了,一身的黑粗布棉衣,是个手爪子老鸹筋一样黑黑的五官很端正的“小伙”,就是没开过眼,除了高梁谷子玉米棒子红杆子土坷垃黑屎壳郎留各庄到天津的小火轮基本什么没见过,有轨电车道和铛铛车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站在火车站外的广场上久久地盯着它。那是我来北京后见到铛铛车的第一次,也是前门步行商街开街前的几十年里唯一见到的一次,因此才成为特写式的记忆画面定格。我的孙子头一次看到铛铛车时是4岁多,快5周岁了,与我头一回见到铛铛车的年岁差不多。他此时当然没有对铛铛车的回忆,只有好奇,缠着我非要坐。我没有理由拒绝,他猴急猴急地盯着我买了票,一把抢过去就跑到车门前,上车抢了座又坐不踏实,看车内看车外又到司机那儿想问司机点什么,看司机没空搭理就对身边的人发感慨。车开得很缓慢,街景徐徐展开,乘务员就是导游员,一路讲解。我不知道他是听了还是没听,听了又是否听得懂,只知道那不时发出的铛铛声让他格外兴奋。这是响着铃铛跑的车。
  响着铃铛跑的有轨电车,在北京是出现在1924年,刚出现时只有一条行车线,就是正阳门到西直门。这是条试曹线?运曹到1930年,发展到6条线,1940年又增加了一条线,共7条线。它在前门出现时北京还没有无轨电车。1959年3月,有轨电车在北京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因是,无轨电车比它先进,没那么死的限制,非铺设轨道不能行驶,速度也快些。有轨电车噪音大,车速慢,路上铺设的轨道影响城市改造,还让自行车一不留神别到轨道里把骑车的人摔出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前门商业步行街上的有轨电车倒没这些问题,它是步行街规划中的一部分,除了游客,没人跟它争道,而一旦有人挡在了它的前面,它便铛铛地响起了铃铛,让历史的响声呼唤游客的自觉,为它让道,并享受那铃声带来的愉悦。前门,几百年那风花雪月的建筑群
  整个前门商业步行街都是怀旧型,主打的是怀旧时尚牌。只不过怀旧是怀的何时的旧、怀的是什么旧而已。
  前门大街是从正阳门开始的,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正阳门是一组建筑,包括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瓮城、瓮城里的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五牌楼。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五牌楼也是消失的正阳门建筑之一,现在的是按原貌复建的,真正的老正阳门,只有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正阳门城楼是明正统二年即公元1437年出世的,那是它的始建年代。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它高42米,面阔7间,进深24米,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朱红楼阁,上下两层,上層前后檐都是菱花格的隔扇门窗,下层是涂朱的砖墙,南北两面明间和东西山面各有一座供人出入的大门。现今它与箭楼被东西向的柏油公路隔开,那条路东称前门东大街,西称前门西大街,总称前三门大街。此两街实际应是北京一环路吧,是沿内城老城墙走的,但内城老城墙线上的公路在东、北、西三面都叫二环,唯南二环推到了外城南城廓线上,北京就没有正式的一环之说。若把内城环线视为一环,它与二环的大部分是重合的。
  正阳门箭楼始建的时间比正阳门城楼晚两年,是明正统四年(1439年)出世的,高36米,楼顶也是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滴水是古建瓦作的术语,是筒瓦底瓦的檐头瓦,它比普通的筒瓦多一个如意形的下瓦唇,防止滴水时回水。三滴水是对三层檐屋顶的一个叫法)。正阳门箭楼共有94个射孔,分布在东、西、南三面墙上及两檐间。箭楼北面建有抱厦,抱厦面阔五间,有三个门可通到城的台顶。在城台的东西两侧原有半月形的城墙把城楼和箭楼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瓮城。瓮城内有小广场。箭楼、瓮城、城楼在冷兵器时代是个严密的防御体系。防守时向攻城敌兵射箭、扔滚木礌石。城楼有悬灯示警的说法,悬一灯是告诉皇宫现已兵临城下,悬两灯是告之战斗激烈,悬第三盏灯是告诉皇上:对不住了,皇上,俺们挺不住了,城门马上失守了,您看您是怎么逃命吧!   一般瓮城都有箭楼,箭楼是不设门的。正阳门箭楼却与众不同。它开有券门,门洞深深,南北通透。前两年这个门洞还是向游客开放的,随意通行,现在已用铁栅封闭了,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吧。这是中轴线上的门洞,封建时代专供皇上出入的门洞,平时是不开的,官民出入走月墙两侧的子门洞。子门洞也是晓开夜闭,管理严紧。门洞东是观音庙,门洞西是关帝庙,明万历年间修的,均为一层殿的小庙,香火却极旺盛。箭楼南是护城河,河上架石拱桥,名日正阳桥,正阳桥前就是北京牌楼之最的五牌楼了,其匾书“正阳桥”三个大字。在今天,说护城河和正阳桥,不但外地人,就连绝大多数的北京人恐怕都感到惊讶,无法想象那该是一道什么样的风景。明嘉靖年间修筑了外罗城使有前门楼子的这道城墙成了内城墙之后其前还会有护城河和桥吗?若有,北京城南岂不是双护城河?内城外的护城河和桥又是消失于什么年代?有护城河和正阳桥的前门是不是既壮美又秀丽?
  还有一个问题让我困扰。明正统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朱祁镇是明成祖朱棣身后的第三位皇帝,而明北京城在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前就有了。作为皇都都城的正门,正阳门是何等重要的一座城门,为什么到明英宗时才有的呢?这可是中轴线上的城门,是直对皇城城门和紫禁城城门的城门,是皇帝去天坛、山川坛(先农坛)祭祀必走的城门。天坛和山川坛都是朱棣照南京城的规制建的,他和其后的仁宗皇帝、宣宗皇帝都要过中轴线上的城之正门去天坛、山川坛祭祀的,他们那时没有中轴线上的这座城门吗?或者当时中轴线上的城市之门不在这个位置上?明灭元后,徐达改建过北京城,那时南部城墙的位置确实在后来明皇都南城墙之北一点,相隔着近2里的距离,徐达沿用了元大都的南城墙和城门,而南部城墙向外扩了近2里,则不是明英宗时的事,而是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的事。外扩,不会只筑新墙不设门的,正门沿用了元大都正门的名称丽正门,但那也是一座明代新建的正门,新丽正门有城门才对,明正统初年只能是在明永乐旧丽正门的基础上改建、增建、扩建什么的,用始建一词让人匪夷所思,它只有在英宗朝彻底拆除了明永乐十七年新建的丽正门之后新建了正阳门,此说才会成立。这不应该是一桩谜案。
  明英宗继位后北京城确有一次大规模增修增建工程,正阳门的模式可能就是那个时期创建的,此前的北京前门规格比较低,永乐皇帝虽然迁了都把北平作为都城,但一直谦卑着称之为“行在”,后继的两位皇帝也没敢动形制和规模。宣宗宣德皇帝死时英宗还是个孩子,地位受到威胁,其母张太后和辅佐的大臣为振皇威固皇权才决定株除“行在”痕迹,大兴土木,完备国门礼制,强调北京才是京城吧?皇宫皇城正面的正阳门比其它城楼都高大雄伟。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理解它是始建,好像其前这里是一片无墙无门的荒野似的。
  明英宗后的正阳门屡经废兴,毁了盖,盖了毁,毁了又盖,其周边更是这样。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的研究员向公众提供1900年前门箭楼南的一张图片,从图片上能看到像是在施工中的正阳桥和护城河,五牌楼东侧,是庞大的建筑群落,古楼高耸,建筑密簇,步行街新改建的样子与之有点相似,可能在规划时是以能找到的历史照片做了蓝本的。
  时空里,商街风景难画难描
  今天你到前门箭楼前,西侧,会看到一组新起的楼舍,贴弧形公路有道小景观,有碑刻名月亮湾。它有广场有花坛有长池和流水还有浮雕矮墙。以为是点缀性的城市花园,看说明才知道,它更大的意义是纪念,是提示告诉游客,这里曾经是像月亮湾一样的护城河。新建的楼房高大雄伟样式别致,那是个建筑组群,有招牌,叫北京坊。它横陈在西河沿街南,与西河沿街上留存的民国建筑融为一体,在正对月亮湾的楼门上方能看到北京劝业场的字样。北京劝业场是开业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老字号,开张时以展览各地工业品为主要任务,也卖商品,是清政府效仿外国陈列推销商品的百货公司,民国初年遭遇了一场大火,重建后更名为劝业场,只准卖国货,并规定私人可以在其内租地摊。它首创了北京商场销售的新模式?坐落在廊房头条的西洋楼体大商场要借北京坊復出了,过往的风景要回来了。
  前门大街是自明代就开始了的商街。廊房是明代的主要商区,明代也不只是廊房哦!一道又一道的商业风景。
  我读古董商人写的一本书,看到他对前门瓮城商街的描述很是震惊。瓮城里有过商街,“东日荷包巷,西日帽巷”,还有一条绣花街。瓮城里有街有巷,还开着买卖,是买卖街买卖巷,这景状实在无法想象。现在,原瓮城内的位置,是小型的花园、快速1路公交北端的总站、设多条路栅都不显窄的公路,场地很宽阔,但这里曾经建屋成街成巷,我的脑子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想象力。
  前门外的商业发展史中有很多让今人匪夷所思却又觉得很有意思的风景和故事。元大都时期,丽正门一带有集市和商铺,但规模较小。当时的商业中心在鼓楼、羊角市、积水潭一带。运河上的漕运给那里带来商业上的繁荣。明代,漕船不许入城了,商业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正阳门外就成了首选地之一。有两个因素促成了这里的商业发展,一是明初政府为改变由于长期战乱造成的人口稀少市场萧条的局面,大量地移民,并在正阳门外建廊房招商:“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廊房形成街巷胡同,最终形成4条,长抵煤市街。几百年来,别处街巷胡同多易其名,唯明初廊房之名保留至今。再有就是正阳门里承天门内建起吏、户、礼、兵、刑、工部等一干中央一级的办事衙门,官员们或在正阳门外选择住宿地以求上下班方便,或总有所需之物就近求购,他们和眷属的消费需求也促进了正阳门外这一带的商业繁荣。明代的书肆多集中在西河沿,让西河沿成了气候;不管大户小家,家家要自己磨面磨刀,打磨厂制磨的制磨刀石的聚成了三里长的街。打磨厂商街问世,并从此成为一条著名的街。相继又有鲜鱼口、大栅栏、珠宝街、粮食店等等。前门正街更是商业氛围浓浓,多元化地蓬勃发展。
  有意思的是今天已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荷包。荷包市首先出现在瓮城里。它本是家庭绣工,妇女皆要会的,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四德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妇功中就包括妇女会做针线活儿,织布、纺纱、绣花什么的。男孩女孩订亲,男方家长是要看女方女孩的针线活儿的,绣花荷包是必备品。真就有不会绣的,不会绣也不能让她窝在家里嫁不出去,家长就到荷花巷去挑去买,权当是女儿绣的蒙混过关。反正娶了你就不能再退,没有如假包换那一说。当然更多是买了当样子做参考的,交流学习互促提高。再有,富贵人士讲究把绣花荷包系在袍褂之外当饰物,是对美的一种追求。绣活又不只是荷包,香袋、褡裢、肩套、枕套等等都是施展绣功的舞台,有需求有市场,商市上的生命力还挺旺盛。明嘉靖年修筑外城以后,城区推到永定门了,前门外不再是关厢城外,而是外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了。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城,内城的汉民一律被迁往外城,汉民的许多店铺被撵到前门外落户,清廷还不许在内城开戏院、妓院、会馆。结果是,前门外的商业反倒是多元化地发展起来。住在这里的汉人自身要消费,内城的旗人也要到这里来消费。消费需求是商业发展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首《过华清宫》诗,揭露唐玄宗为讨得宠妃杨玉环的欢心,为满足她爱吃鲜荔枝的嗜好,还开辟了从京城长安到四川涪州的驿道以贡献荔枝。两地相距1050公里,为了保鲜,限3日内到达,日行须达300公里以上,驿卒奔命,快马驰行,只不过是为宠妃解馋而已。未料,因“安史之乱”,唐玄宗携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沿驿路仓皇出逃,就在入蜀的第一站马嵬
【全文要旨】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并不适用于正常旅游活动中,每份合同中的旅游者作为当事人有权要求旅行社履行合同。仅是在旅行活动中,出现不可抗力或旅行社已尽合理义务仍不可避免的事实影响了行程,使得原计划行程无法完全实现的情况下,为了全团旅游者的安全和整体利益、为了能够尽可能实现合同根本目的,旅行社在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的情况下,变更行程才具合理性。【基本案情】  2017年,王女士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
农作物缺锌是一种最普通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其共同特点是:叶片失绿,节间缩短,簇生、小叶,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籽实空瘪率高,产量低。解决的办法就是施用锌肥。一旦补了锌,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明显改善,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强抗寒、抗病能力,产量可提高10%~30%。  土壤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说来,地下水位高、冬泡田、烂泥田,海拔高、温度低的地区都容易缺锌。大量施用复合肥料、磷肥会诱发作物缺锌,需要增
白园坐落在距洛阳南郊十多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遥遥相峙。飞舞的细雪好似一层洁白的雾纱,轻轻地覆笼着青松翠柏之中的千年之魂。白园是以大诗人白居易墓地为基础修建的公园。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公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曾写下大量的忧民爱国的诗篇;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诗词也多为闲适、感伤的较多。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
一些人也会选择以更刺激的方式探索南部岛屿。  每次想要旅行,第一选择就是搭船去南部岛屿,打包行囊的心情像出国。搭上回程的船,船员还会问:回新加坡吗?似乎去了南部岛屿,就是出了国。在岛上,手机还会轻易连上印尼的电信网络,没关闭国际数据漫游,就可能会收到高昂的账单。  海南岛比新加坡本岛大约49倍,但新加坡的外海还有约60个小岛屿,大部分位于新加坡岛的南边、新加坡海峡中,所以統称为南部岛屿,最有国际知
掛甲峪站  景点名称:挂甲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公交车:东直门乘852/918路公交车至平谷城区后转乘平20、平11、平35路小公共  电话:010-61946838  挂甲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大华山镇。2007年获评“北京最美乡村”之一,并先后获得“京郊生态示范村、首都文明村、全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相传这里曾是杨家将抗辽的古战场,因杨六郎常把铠甲卸下挂在山间的大树上,后来
水上羊角村。“绿色威尼斯”  羊角村位于荷兰北部,距离阿姆斯特丹100多公里,是一个静谧的小村落。羊角村也被称为“绿色威尼斯”。在这个美丽的村庄里,有一条河流穿梭其中,河边种满植物,在绣球花开的季节,一大团一大团紫红色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愈发显得像是电影大师蒂姆·波顿镜头下的神奇之境,仿佛某一日河水会变成七彩的样子,仿佛某朵花里住着精灵,而疯帽子和爱丽丝也曾到访过这里。这里房子的屋頂都是由芦苇编成,
望京站是地铁15号线和地铁14号线东段的换乘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体育公园南侧。而望京,是一处城中之城,它见证了北京城市化的进程。这里充满国际化,这里隐藏着无数的历史,这里展现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和北京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完美结合。曾几何时,京城东北的这块风水宝地,因其城市交通资源匮乏而被戏称“望京”;这个听似遥远的地方,又因其生活配套资源落后而被冠以“卧城”的贬称。但如今成为在京韩国人比例最大的国
想去看看飞瀑幽潭,想去爬爬险峻雄伟的长城,逛逛文化古镇,在山清水秀的度假村、农家院度一个愉快的假日或周末,您一般都会想到密云。密云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帶,燕山南麓,为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簸箕形,口在西南,平原只占18.1%,山地、丘陵则占81.9%。中部为密云水库,域内流经河流主要为潮白河,其它还有安达木河、清水河、白马关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
澜沧江边的大丙山的肚子里,滇缅铁路的遗址“忙怀大转弯隧道”“太平关隧道”等就从这几个山包里穿过,岸边的公路就是原来的铁路路基。  “如果你要探访滇缅铁路的遗址,建议你先去西段的临沧市的云县、耿马县、永德县,因为,这几个县的人民在修筑滇缅铁路时,付出的牺牲最大,也最惨烈!”这是在临沧市政府工作的朋友对我说的话,他说,“这几个县的滇缅铁路遗址,都是坐落在美丽的澜沧江畔、南汀河畔,从傣族、布朗族、佤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