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势环境吸引优秀人才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当务之急是必须创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抓好人才工作、引领恩施发展,应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重才。人才决定实力,决定事业的成败。恩施州是地处边远的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需要重视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党管人才”的责任,把人才工作作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来谋划推进,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像抓经济一样抓人才工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重视人才必须尊重人才,应破除人才等级门槛,打破体制壁垒,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只要能创造性地工作,能推进恩施的健康发展,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
  二要育才。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是制约恩施发展的“瓶颈”。要改变恩施贫困落后的面貌,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方法来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要把教育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链”中最基础的环节,摆在人才工作的优先位置来抓,以提高人力資源整体素质,化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形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在开发培养上下功夫,科学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健全培养制度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人才培养齐抓共管格局,以实现培养常态化、规范化。此外,要结合恩施现有人才层次、学历及从事行业领域的实际特点,按照培育高端人才、普训技能人才、储备优秀人才的思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利用各级党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各类教育机构和平台,实行分类培养,以扩大培训覆盖面,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有计划地选派不同领域领军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专题研修,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本地业务培训,选拔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行业领域紧缺专业的中青年优秀后备人才队伍。在培育人才中,要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能引领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升级的产学研基地,为专家人才学术交流搭建智力合作平台,并鼓励企业及相关用人单位因地制宜地创新育才。
  三要引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对人才而言,这个“高处”就是干事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的工作平台。要改变恩施的人才“短板”,就必须破条条框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引进的人才越多、越好,发展的底气就越足。从恩施的发展现状来看,尤其需要引进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的管理人才,一批服务产业链建设的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一批生态、旅游管理新型人才,一批医疗卫生和教育等专业人才,一批根植于农村引领群众致富的经纪人、带头人,一批懂得新媒体会策划会经营的宣传人才。要发挥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核心主导作用,像跑项目、筹资金一样,积极构筑区域人才制度新优势、探索人才支持扶贫新途径、增强人才干事创业新活力、营造各类人才创新新气场。在吸引人才上,我们将利用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等机遇和资源,先行先试、逐一破题,通过增强创新链、激活人才链,从而引进一批助推恩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要聚才。产业就像“磁场”,越是优势的产业就越能够聚集人才,越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我们在推进现代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和信息六大产业链建设中,注重用好的产业规划、项目来汇聚人才,着力破解产业人才紧缺和产业科技支撑力不足的问题。为推进烟草产业链建设,我们吸引了130多名硕士、博士和知名专家来为烟草科研项目服务,从而释放了人才效应。再比如,恩施硒茶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市场前景,使来自北大、清华和苏州硒谷科技博士团的一批人才为了共同理想聚集到了一起,成立中硒健康产业发展公司,携手发展恩施富硒健康产业。
  针对贫困山区基层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通过加强基层人才的创新管理,开展“优选村医村教进村‘两委’”、“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工作,使“乡土人才”在提升乡村基层组织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人才工作创新经验已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
  五要留才。恩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要想把各类人才留在恩施,必须把投资环境做到最优,创业环境做到最好,给他们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要坚持“诚”字为先,把人才当做最重要、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他们。要坚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容才,既要容得下他们的优点,更要容得下他们的缺点。要有甘当人梯的境界,破除各种私心杂念,学会放手,不要一味希望人家给予回报,以事业为重,以党性为重,真留人才、留真人才。我们还必须在政策环境、创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自觉当好人才的“后勤部”、“服务员”,把人才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兑现到位,以增强他们对恩施的归属感、认同感,让优秀人才来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放心,真正扎根在恩施并乐意为这片热土倾力服务,倾情奉献。
  (作者系恩施州委书记)
其他文献
公考中有很多考生答题思路掌握得十分到位,但是到考场上时,具体的表达和形式上却不理想。其原因就是“外功”答题思路练得很好,而答题的气场和内容的“内功”没有修炼到位。修炼“内功”要抓三点。  练“心”。很多面试者在面试之前,很少有上台侃侃而谈的锻炼机会。有的面试者由于性格原因,特别畏惧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常常会紧张得不知所言,甚至是瑟瑟发抖。这样的状态去面试,不敢面对诸多考官,更谈不上流利地表达出自己
本刊讯 7月20日,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在汉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贺家铁出席会议并讲话。  贺家铁指出,上半年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均扎实展开、顺利推进、成效明显。下半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市州必须更好地把握工作重点,突出“严”字当头、问题导向、以上率下,以“担当责任、争作为、守规矩”为重点,持续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宣传学
当天暗下来的时候,总是情愫丛生的时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愁绪,又是这样轻易地被人道尽。想想真是无奈。  天地洪荒,亿万斯年,地球自转的一圈,绕日公转的一瞬。寰球同此凉热。却为什么在小小的心之一隅,难以割舍,牵连不断。  当天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是在哪里,又做些什么呢。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那时,老牛也已经进了圈,在暗地里反刍,喷着粗重的鼻息,又不时蹭着墙
2014年秋,一部以派驻农村任“第一书记”为题材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火遍九州。与此同时,在澴川大地上,一场现实版的“马向阳下乡记”正在精彩上演。  去年9月,孝昌县委书记吴琼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了“集结号”,他说:“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是一次服务群众的大赶考,也是一次能力素质的大检阅。”全县444名党员领导干部带着使命和责任奔赴各村(社区),实现了全县416个建制村、28个社区“第一书记”全覆
14年前,一场意外无情地夺走了他22岁女儿的生命。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并没有摧垮他。14年来,他用扶志济困的方式将父爱献给更多的孩子,让女儿的生命在更多孩子身上得以延续。  他先后创办助学基金会、整理女儿日记书信、宣讲女儿的励志故事,帮扶近46名残疾人创业就业,资助126名困难学生上学,挽救3000余名失足青少年,让身边100多户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受助的孩子都叫他“何爸爸”,他就是荆门市
远安,一块蛰伏在鄂西的璞玉。全县87.2%的行政区域是农村、76.9%的人口是农民,是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远安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1300人。  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的问题,远安县委在成功推广“阳光家园”的基础上,探索党员教师“结对关爱”、“代理妈妈”参与呵护,农村党组织、学校党组织、其它类型党组织竞相行动的“2 X”关爱服务模式,赢得了
重点岗位干部往往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地方的专业能手,关系到一个区域、产业、行业的发展,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是工学矛盾最突出的一个群体之一。随州市委组织部通过念好“定”、“点”、“严”、“短”四字经,积极采取措施破解难题。  定计划,有序推进。市委组织部严格按照5年一次干部轮训的总体要求,利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数据信息对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参训情况进行摸底筛查,凡符合培训要求的初步拟定为培训对象,根据“关键
“你吃转基因吗?你家有空气净化器吗?你抽烟吗?”……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为何频问部长们的私事?  不问国事问私事,只缘记者的“葫芦”里装的“民生药”。转基因食品、空气质量、禁烟问题等,都是民生关注的焦点所在、民意所在、困难所在,自然是两会躲不开、绕不过的热点议题。记者询问的虽是部长们的私事,却句句系着民生、透着民意、连着民心,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记者“询私”,既带批评,更带鞭策。提问句句
初夏,武科大敞亮的大学生创业基地里,大三学生镇小龙眉头紧锁,紧盯着电脑上的公司销售行情。去年四月,他注册成立了大学盟武汉贸易有限公司,目前营业额已达200多万,吸纳了100多个在校大学生兼职。他介绍说:“很多同学朋友在我的带动下开始了创业。还有很多深圳、上海、宜昌的年轻人对我的营销理念感兴趣,专程到学校找我取经。”  镇小龙的经历,是武科大大力扶持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模式的生动缩影。武汉科技大
记得某一年大年初一,我的朋友从武漢打来电话,第一句话不是拜年,却问起罗田的吊锅节办完没有。上一年腊月吃过一次吊锅后,他竟念念不忘,正月还想来吃。  那日情景我记忆犹新。一扇木门,四面土墙,窗户都没一个。柴火正旺,火苗窜得老高,树蔸子烧得噼噼啪啪响,大家兴高采烈地围坐起来,好似参加篝火晚会。喷香的吊锅挂起来了,竹笋、薇菜打底,腊鱼、腊肉、野羊、野鸡一溜排开,农家的青菜,自做的豆腐,一股混着腊味又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