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如何化弊为利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育理论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人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更是褒贬不一。那究竟隔代教育有何利弊,我们又该如何才能让隔代教育化弊为利呢?
  隔代教育的利
  祖辈有更多的育儿经验。祖辈有过带孩子的经验,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更为了解,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得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可以增强幼儿的心理安全感;而父辈往往缺乏这类生活经验,遇到问题时,难免手忙脚乱。
  祖辈更易与幼儿建立沟通。由于父辈需要在外奔波,很容易将工作的烦闷情绪带到家中,这样会使幼儿本能地疏远他们;而祖辈心态平和,并且他们大多很疼爱自己的孙辈,幼儿也会很亲近他们,愿意与他们沟通、玩耍。
  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421”的家庭模式意味着年轻人需要承担对四老和孩子的责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而祖辈对幼儿的细心照顾,可以使得年轻人在外安心工作,缓解他们的压力。
  汲取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攒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祖辈对这些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可以将优秀文化传承给幼儿。例如:祖辈带着幼儿一起听或看京剧,使得很多幼兒了解并喜爱它。
  隔代教育的弊
  “隔代惯”不利于性格发展。有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与隔代教育有关,因为隔代教育使得幼儿个性扭曲,成人后容易误入歧途。
  观念陈旧,阻碍幼儿发展。祖辈时期接受的教育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当今的科学育儿方法,他们落后保守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幼儿心智发展。同时,还有一些祖辈缺乏教育,语言粗俗,行为举止不文明,这些都会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
  容易形成亲子隔阂。幼儿时期,父母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时父母的缺位容易在他们的心中留下阴影,使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依赖。此外,幼儿习惯了祖辈对他们的庇护和溺爱,而父辈会对他们某些不良习惯进行教育与管制,这时幼儿与父母之间很容易出现对立情绪,久而久之,便形成亲子隔阂。
  教育方法不同易引发家庭矛盾。当今,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层出不穷,父辈更是对这些方法深信不疑:希望运用最科学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祖辈却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经得起检验的,因此两代人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容易发生分歧,引起家庭矛盾。另外,当幼儿犯错时,父辈批评纠正他们,而祖辈会偏袒保护幼儿,从而加深祖辈和父辈之间的争吵与不和。
  相关链接
  隔代教育的四种类型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将隔代教育归结为四种类型:
  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隔代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取消了;
  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年人的不信任感;
  严厉惩罚型。这种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民主、温暖和理解型。王极盛对此比较赞同。他发现,隔代家长中也有人在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
  这十种老人更适合带孩子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4.经验丰富,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8.对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其他文献
不要让隔代教育代替了父母教育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
期刊
近日,平坝区关工委到天龍镇举办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会。市委离退局副局长潘玲俐,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贵娥,平坝区关工委主任谢发忠、常务副主任杨应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离退局局长、区关工委副主任韩红等参加活动。天龙镇90余位家长(监护人)参加培训。(韦萍娟)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还有一种“富贵病”正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却还没有被广泛注意,那就是过敏性疾病。  春天,我们在享受自然界美好色彩的同时,干痒、红肿、喷嚏也随之而来。  没错,春季是一个过敏高发的季节,而且可能谁都会遇上。  所以,從婴儿期,一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都要防过敏。  可是过敏要怎么防治呢?  只有了解过敏原,知晓自己的身
期刊
5月16日,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这个名字,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那些建筑物——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金字塔”、苏州博物馆……都被时间证明了永恒性。从18岁赴美留学的富家子弟,到后来成为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都有话语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生不只是演绎了一个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故事。  生而不凡 却唯爱建筑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父亲是中国银行
期刊
郑渊洁的童话,从来不是给小朋友的甜蜜软糖,而是一颗糖衣良药,他告诉面对世界还手足无措的孩子要快乐、真实、善良、勇敢,要尊重、要敢于改变……最最重要的,要记得那些你童年时坚信的美好品质,并不会因为你的长大,进入成人世界而失效。  主动退学的小学肄业生  郑渊洁给孩子们讲了一辈子的“大道理”,他也真实的这样过了大半生。  最初的郑渊洁身上,完全看不到日后“童话大王”的影子,彼时他就像自己笔下的皮皮鲁,
期刊
27年含辛茹苦,27年桃李满园,三尺台前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岁月如刀锋,催人老。曾经年轻俊俏的小姑娘,如今变成背影佝偻的老奶奶,但她仍然像一棵开花的老树,不忘初心得始终。  她叫潘玉莲,她和“爱心小课堂”的故事传颂天山南北。  小课堂成为她的“天命”  1992年,“知天命”的潘玉莲从西藏回到新疆,在历经了半生的沧桑和奔波后,最终回到了故乡疏勒县。像是迎来了一次新生,她的人生从50岁翻开了
期刊
“我的生日特别好记,1949年7月2日。我出生前一天就是建党纪念日。”出生于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的阮碧英说,自己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与新中国同龄。  “我是个苦命人,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凭我的条件,怎么可能在好房子里安度晚年。我会一辈子跟党走,不变心。”阮碧英动情地说。  1969年,阮碧英结婚,住的是烂瓦房,最怕下雨,屋子到处漏雨,床上用塑料布搭在上面,地下用盆盆罐罐接
期刊
桃花  黑卫平(贵阳)  谁遣东风三万里,  直将绝色送寒郊?  君看野蔓荒烟处,  朵朵夭红上树梢。  晓耕  申庆榜(郑州)  悠翁常晓醒,恋案赋吟欢。  趣阅古诗卷,笔书新韵篇。  暮年甜若蜜,挽手赏山川。  伉俪合娇影,张张锦景含。  临江仙·感  欧声霞(贵阳)  风静树静心不静,愁来眉锁三分。小窗独坐诉黄昏。十年期一梦,一梦化烟尘。  史逐轮回参因果,荒丘谁记南陈。文章何再有天真。江山
期刊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
期刊
新中国同龄人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于1949年,今年满70周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中国同龄人。70年来,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为庆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晚晴》特别推出“新中国同龄人”特别报道,寻访新中国同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心声。  同是新中国同龄人的刘红和张铁军是夫妻。生于1949年3月24日的刘红,15岁就下乡当知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