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平滑肌自噬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炎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膀胱平滑肌细胞是否存在自噬及其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炎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给予环磷酰胺150 mg/kg处理,对照组腹腔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0.6 ml处理。Western印迹检测膀胱肌层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变化。LC3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免疫荧光双标膀胱平滑肌细胞自噬斑点共定位。透射电镜观察膀胱平滑肌细胞自噬小体。HE染色行膀胱病理组织评分。

结果

电镜、免疫荧光双标以及Western印迹证实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平滑肌细胞均存在自噬。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实验4 h组膀胱肌层LC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08±0.01比0.13±0.01,P<0.05);实验48、72及96 h组膀胱肌层LC3表达高于对照组(0.29±0.04比0.13±0.01,P<0.05;0.23±0.03比0.13±0.01,P<0.05;0.16±0.03比0.13±0.01,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19、1.75、1.20倍。电镜和免疫荧光双标的结果支持该变化趋势。此外,实验组膀胱肌层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以及膀胱病理组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膀胱平滑肌细胞存在自噬。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炎中膀胱平滑肌自噬的激活不充分,未能保护大鼠膀胱肌层。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HES130/0.4)对严重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CLP组),再进一步分为H0、H1、H2、H34个小组(n=10);CLP组采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复制严重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除不结扎穿孔盲肠外,余同。CLP术4 h后H1、H2、H3组分别输注不同剂量HES130/0.4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对中度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C4~ C6期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镜下小腿交通静脉结扎+超声监视下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通过随访评估症状的改善程度并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静脉闭塞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2例患者共32条肢体(C4~C6)接受治疗。平均结扎小腿交通静脉3
期刊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科研水平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完善住院医师科研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60人和硕士研究生63人发放123份科研问卷,回收并分析。1~3年级为低年资住院医师53人,4~5年为高年资住院医师7人。结果住院医师组科研技能和发表论文人数及比例均低于硕士研究生组(13.2%比82.4%,P<0.05),高年资组则优于低年资组(7/7比0/46
目的探讨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91例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FES)患者与141名健康人P300波幅和潜伏期数据绘制ROC曲线,计算P300波幅及潜伏期诊断精神分裂症时约登指数及ROC曲线中的距离变化情况,确立最佳诊断点,并对被试按性别及年龄分层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P300波幅预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植入VX2瘤块建立兔脊柱肿瘤模型的MRI和CT表现及其与后肢瘫痪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5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B、C 3组各14只于CT导向下穿刺腰1或2椎体植入VX2瘤块,D组10只作假手术对照。观察终点:A组,瘫痪后自然死亡或术后第50天;B组,出现瘫痪后第3天;C组,术后第14天;对照组,术后自然死亡或第50天。术后间隔7 d定期行脊椎MR及CT
期刊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蛇床子素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仅开腹;I/R组通过夹闭小鼠肠系膜上动脉60 min,随后再灌注120 min,建立小鼠I/R模型;蛇床子素组在I/R的瞬间尾静脉注射蛇床子素。检测各组小鼠肠组织含水量,肠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水
目的评估第1跖骨头颈部截骨术后的跖骨长度、外翻角、第1~2跖间角、足底外形以及籽骨的位置与第2~5跖骨转移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足踝外科375例(626足)拇趾外翻患者采用微创跖骨头颈斜截骨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跖间角及第1跖骨长度。应用F-Scan足底应力步态分析仪测量手术前后足底应力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