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与美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学家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笔者也想说:“没有美就没有语文课;语文课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育的意识。”美育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是一种认识美、审美、塑造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活动。提倡美、实施美是一个刻不容缓而函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是进行美育实践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牢记美育使命,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一定能走出一条语文教学和美育有机结合的好路子。
  一、语文课堂处处是美
  1.从审美活动的主体看
  首先是视觉美。美丽的教师当然是一种美,美丽老师的美丽外表是美的,它吸引学生的眼球,更重要是老师的气质内涵:神采奕奕,气质高雅,举止儒雅,富有修养涵养。这种美可以吸引学生长久注视并进行人格追求。漂亮的粉笔书法是老师的技能美,显示语文老师的国学技艺。其次是听觉美,主要是标准悦耳的普通话语言,富于情感的讲述所产生的美感。审美活动主体另一方面是学生。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完全可以展示他们特有的青春美和成长美,比如让有表演才能学生的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让有演讲朗诵才能的学生朗诵作品、让有书画才能的学生把作品的意境变成画幅、让有音乐舞蹈等特长的学生都可以各显所能。营造美的氛围,引领审美活动。
  2.从教学的形式手段看
  现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借助多媒体图、音、文为一体的信息处理优势,表现出图像与声音的美,几乎可以完整地再现作品的审美景象。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说明。另外,一些语文老师把营造美的教学环境看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苏轼名篇作品《赤壁赋》时,把古代著名书法家赵孟同样内容的书法作品《赤壁赋》复制出来,悬挂在课室的四周,一下就把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美显现出来。
  3.从审美的对象看
  美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总称为审美对象。美的现象形态丰富多彩。从美学角度看,语文课堂符合审美对象,有美的形态的东西很多。我们前面说的,从教师的整体形象、学生的整体表现,到作品的内容,从作品的主题到表现手法、人物性格、思想境界乃至文学体裁等等,均可进行审美。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审美,例如《诗经》中“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不断重复的句式,如歌如韵,亦诗亦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述的意境十分闲适,而唐诗句式小巧灵珑,对仗和谐,形态十分优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宋词参差错落、变化无穷的词牌格调,像一首首优美的旋律,无论怎样填唱都快炙人口。骈体文又称“骈俪文”。“骈”指两马并驾,“俪”指夫妻成双。“骈俪”指文体语句结构平等、对偶。“骈俪”二字已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对偶句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堪称美绝。优美的文学体裁理应成为绝好的审美题材。从文学风格方面审美,我们鉴赏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优美和“大江东去”的壮美。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审美,那些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成功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均有无限的美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可见“流”在天上,“直下”可见气势之急,“三千尺”足见其高远,“九天”“银河”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
  另外,从那些深入思考人类幸福生活的主题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人类终极关怀负责任的深邃思想之美;从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安排中,我们欣赏到逻辑和智慧的美丽;从人物形象性格方面进行审美,我们可以看到晏子身上的美丽灵辩,看到《出师表》中诸葛亮“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无限忠诚,看到《陈情表》中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孝感恸天,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积极尝试语文教学的美育实践
  1.一节印象深刻的语文课
  笔者听过一节印象深刻的语文课,这也是一节没有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普通课。教师从探索美育方法的角度在语文课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授课的内容是《长江三峡》,导入语是《长江之歌》的歌词:“你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跟着提及杜甫“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的缥缈朦胧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飞流直泻。“那么刘白羽先生笔下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刘白羽先生畅游长江三峡吧。”
  通过充满美感的导语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在分析了瞿塘峡、巫峡的特点后,老师的过渡语是:“经过雄奇的瞿塘峡、穿过色彩缤纷的云雾,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奇秀的巫峡。”“穿过惊心动魄如闸门的瞿塘峡,游览了神奇秀丽如画廊的巫峡,我们来到了期盼的第三峡——西陵峡。”结束语是:“如果说刘白羽先生看到的是流急滩险、富有特色的三峡的话,那么今日的三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朗读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游泳》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无论从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来看,老师从长江三峡的壮美到优美,又从优美到壮美,多次变换角度进行审美。另外老师在设计美读时也是时而舒缓平行,时而上行紧奏,时而昂扬开阔。抑扬顿挫的美读,更加深了学生对三峡多重审美的感受。是一堂成功实践美育的语文课。
  2.一个优秀语文课件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的美育实践中拥有它的独到之处。笔者欣赏了一个优秀语文课件《听潮》,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导入语”环节选用了“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再由教师娓娓朗诵着导入语。课件充分表现文中那三个富于变化的海潮阶段。“落潮”阶段选配“梦幻曲”,曲调平稳缓慢,渗透着安祥宁静,似在甜美的梦境中,从而让学生领略大海熟睡时的那种温柔,清丽的静美,“潮起”阶段选配“春天奏鸣曲”,“涨潮”阶段,选配“黄河钢琴协奏曲”,让学生在气势磅礴、宽广壮阔的音乐背景中,领略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为了领略大海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意蕴,海潮高涨时的动态录像播放,更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来到大海边,在波涛汹涌、澎湃咆哮的海涛声中领略那“伟大的乐章”的浑厚内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赏读——听读——诵读”的多种方式,体味出“忘我”境界的审美愉悦。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做为语文教师一旦意识到应该把美带进语文课堂,就要想方设法把语文课堂的美全部展示开来,这样学生和老师就将一起沉浸在美的愉悦的海洋里。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一、引言动画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教育门类,目前高质量、实用型的动画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传统的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通常是先讲解知识点和工具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染矽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尘肺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正】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信息素养也成为评价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那么,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技校计算机专业
【正】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公司所面临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顺利调配员工到其他团队、项目组或社群,同时又能灵活地调整组织架构;如何根据个人能力而不是工作职责来
目的:克隆并构建PET-28a-GRA1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诱导表达并鉴定,为进一步研究GRA1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编码GRA
美丽富饶的松江,很早就以“鱼米之乡”闻名全国,享有“上海之根”的美誉。如今是上海“一城九镇”发展目标的“新城”示范区。
目的:观察靶向Xklp2靶蛋白(TPX2)和Aurora 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PX2和Aurora A表达在口腔鳞癌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口腔鳞癌标本61例,另选29例癌旁组织和61例
后殖民主义背景下的全球化在当代中国已是生存现实,它不仅意味着物质科技、生存方式和生态层面的变化,还意味着民族心理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得到重新塑造,具体表现为当代社会生存价值体系和语言表达体系的紊乱、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语言文化教育中教什么重新成为问题等。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各领域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证明了包容异国文化和向别国传播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