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诗意美的呈现

来源 :学理论·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沙扬娜拉》一诗中,徐志摩充分发掘了现代汉语的诗意美,从标题的音译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意象的组合及重复的巧妙使用,使得依依惜别的情感浓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徐志摩《沙扬娜拉》;现代汉语;诗意;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70—02
  
  《沙扬娜拉》是徐志摩陪同泰戈尔扶桑(日本)之行的一个收获。《沙扬娜拉》诗最初共分18小节,1925年8月收入《志摩的诗》一书。再版时,诗人删除了前面的17小节,只保留了最后一个小节。“沙扬娜拉”是日文中的“再见”(さよなら)的音译。有人认为,“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可是为什么 “沙扬娜拉”这样的音译是最美丽的移译,上述解释稍嫌简单了些。为什么是杨柳依依的作别,为什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依笔者之见,首先要确定的便是它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日语さよなら的翻译,有意译和音译两种。我们首先要比较的便是意译与音译的优劣。换句话说,就是“再见”和“沙扬娜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差异问题。就单词本身的阅读效果而言,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也就是说,“再见”和“沙扬娜拉”的选择若有审美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应存在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而不是词语本身。《沙扬娜拉》一诗是写“再见”的,通读全诗,给人的感觉是道别时的恋恋不舍,不想说“再见”。就此而言,弃意译之“再见”而取音译之“沙扬娜拉”,目的便是不愿说“再见”,故以音译之“沙扬娜拉”取代不忍说出的“再见”,正如有些羞涩的恋人不肯说“我爱你”,却愿意使用I love you一样,语言表达形式的主动置换表达出来的恰是背后蕴涵着的浓郁情感。毕竟,诗歌作者创作的是现代汉语诗歌,所期待的是汉语言文化圈里的读者,若无注释表明“沙扬娜拉”是日文中的“再见”(さよなら)的音译,又有谁能自动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呢?所期待的对象并不是熟悉日语的读者,而“沙扬娜拉”不仅仅作为诗的标题,而且最后的诗行也是以此结束。重复的使用,自然不为无意。实际上,音译成了徐志摩表达诗绪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诗化特征,便是让人读来恍若呼唤着一位女郎之名。这一效果的造成,则与音译中具体字词的选用相关。用“沙扬娜拉”译さよなら,使用“娜拉”而不是“钠垃”、“纳拉”、“呐啦”、“哪拉”、“娜邋”等,显然不是出于词语习惯搭配的考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易卜生《娜拉》一剧风靡华夏大地,娜拉这位勇敢地走出家门的女性形象就深深地烙进了国人心中,娜拉也就成了一种美好女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命名。“娜拉式女性”、“娜拉型”、“娜拉式的出走”……几乎成了那一时代的流行语。在此时代共鸣语境下,徐志摩的音译用词选择,无论有意与否,都使读者读来仿若呼唤一位女子之名。
  此诗第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是实写,然而又写得很空。“最是那一”用法如英语之a most,显示出“低头”那一场景乃是无数场景中最值得纪念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个被突显出来的“那一”,却依然模糊朦胧。如何低头,那一低头怎样,温柔又是如何温柔?皆无着落。紧随其后的一句:“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相对于前一句来说,这一句是虚写,亦是不写之写。表面是写花,实际是写人。一个“像”字将两者连接起来,实际上,更深层的连接来自于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以花喻人,而且是佳人,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已是不须明言的表述方式。如《红楼梦》之言宝钗是玫瑰花,自然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言探春是玫瑰花,人便知她美丽又不好招惹……说一个女子像微微凉风中的水莲花,其温柔婉约的姿态形容,自然使人心领神会。风中水莲恰似“那一低头”,“低头”是实写,甚至可以说是这首诗唯一的一个存在于现场的完整画面,然而却成了“温柔”一词的修饰语。“那一低头的温柔”,“低头”如何成为“温柔”、“最是那一”最后的落脚点,到底是“低头”还是“温柔”?跳跃的诗绪并不像我们的理性思索那样简单直接,将“最是那一低头”引向“温柔”,使前者变成后者的限定语,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诗语”,诗思的跳跃,唤起读者无限遐思。《汉语大词典》释“温柔”一词曰:“温和而柔顺”,就此而言,那傲雪的梅花,带刺的玫瑰……恐怕与此特征不甚相洽。当然,第二行诗中水莲花的出现,并非仅仅为比喻而存在,它本身又是一个拟人,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蕴。人是“温柔”的,花是“娇羞”的。“温柔”是个美丽而质感的形容,描述的是一个人性格、行为等的表征;“娇羞”形容的是少女害羞的样子。第一行与第二行诗句押韵的词尾,异中见同,同中见异,诗行的阅读由花而人,由人而花,花与人浑然融为一体。
  徐志摩是新月诗人,新月诗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新月派首倡新诗格律,讲究新诗创作的外在表现形式。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说:“诗,也要把最妥帖、最调适、最不可少的字句安放在所应安放的地位:它的声调,甚或它的空气(Atmosphere),也要与诗的情绪相默契。”[1]这种锻字炼句的自觉追求,是新月派诗人新诗创作的共同倾向。作为新月诗派的中坚力量,徐志摩非常自觉地追求新诗创作的“格律”,由他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是新月诗人的主要的文化阵地。对于新月派诗歌理论及其创作的远扬起着很好的传播作用,并成就了前期新月派的声名。在《诗刊放假》中,徐志摩发布了如下宣告:“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的表现……我们觉悟了诗是艺术……一首诗应是一个有生机的整体……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2]在为自己所译波德莱尔的诗《死尸》所写的序文中,徐志摩指出,“诗的真妙处不在它的字义里,却在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它刺激的不是你的皮肤,却是你自己一样不可捉摸的魂灵……我虽是乡下人,但我热爱音乐,‘真’的音乐——意思是除救世军的那面怕人的大鼓与你们夫人的‘披霞那’外。区区的猖狂还不止此哪:我不仅会听有音的乐,我也听听无音的乐(其实也有音,就是你听不见。我认我是一个干脆的Mistic。为什么不?我深信宇宙的底质,人生的底质,一切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思想底质——只是音乐,绝妙的音乐。)”[3]现在我们阅读的五行诗作《沙扬娜拉》,形式极为精美,有“不可捉摸的音节”,虽然我们难以尽数此诗的妙处,但此诗对现代汉语审美特性的某些发掘还是大体能够领略的。现代新诗的一个特征,便是横排分行的书写,由于汉语方块字的特征,闻一多便有了现代新诗创作“建筑的美”的发现。诗行的排列,字句的位置,都成了营造诗美的道具。反过来说,通过诗行的排列与字句位置等特征,我们也可以反溯而得到诗人营造诗美的努力。五行诗句中,第三行和第四行连写了三次“道一声珍重”(第四行是“那一声珍重”,与第三行重复两次的“道一声珍重”仅有一字之差),重复了三次,每次五个字,总共是十五个字,而全诗算上标题统共也就只有五十二个字,占了将近全诗的三分之一。
  要解决二与一之间的矛盾,仍然还需回到第三行独特的安排方式上。在整首短诗中,唯有第三行中间由逗号隔断。也就是说,本是两行的诗句却被排列成了一行。这一行诗的阅读与审美,自然与横置中间的逗号有了莫大的干系。以白话作为现代新诗创作的语言,也就意味着必须适当地处理标点符号的审美蕴涵。对于标点符号审美作用的处理问题,丁三曾在当时指出,“在新文艺中甚至还利用种种的记号,以达到描写的具象化:以字或句的重叠表示口吃者的语调;借字体的放大或缩小,表示语调的重轻;在字或句下加直线或逗点,表示说话的缓迟急渐。怎样写得像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这是在动笔时所应考虑的。”[4]《沙扬娜拉》第三行诗中出现的逗号,并不是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语调,实际上,在中间位置被割断的這一行诗,左右平衡,隔“逗”相望,犹如两个辞别的人遥遥相对。分离在即,“珍重”之言,双方互道。第三行诗句前后重复、隔“逗”相望“道一声珍重”,其实正是诗人与日本女郎道别时互道“珍重”的抽象化表现。从格式上看,正给人一种两人面对面依依不舍的感觉。而“那一声珍重”里的“那一声”,所指当是日本女郎所道“珍重”。紧随其后的“有蜜甜的忧愁”揭示出“那一声”不可能是诗人所言,写诗的诗人不可能说自己所道“珍重”里含有“蜜甜的忧愁”。如此释读《沙扬娜拉》,所谓的逻辑矛盾自然也就不存在。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为何诗人将所有的外在标志清除,其原因自然如形式所示,便是要造成重复。在这里重复的审美效果有二,一是造成一种韵律感,二是增强感情的强度。具体说来,“道一声珍重”的重复与《沙扬娜拉》所要表达的诗绪相一致。语言的线性特征使阅读必须从头到尾逐渐进行。阅读需要时间,而时间的长短正是验证情感深厚与否的表征。《沙扬娜拉》是赠别诗,表达的却是不愿分离的浓厚诗情。将“道一声珍重”的差异性取消,造成重复,仿佛恋恋不舍的双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珍重”。若临分离时,只轻轻道一声珍重便分道扬镳了,这场分离给人的感觉就平淡如水,表达不出难分难舍的情绪,越是来来去去的重复诉说“珍重”,依依不舍,才见离情深重。既然如此,诗人仍觉不足以完全表露别离的“忧愁”,心中的情感还需要继续宣泄,于是便有了第四行后面的“——”。这个“——”是不是破折号?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这个“——”不是破折号,它就是一条直线,一个将阅读者的阅读视线向着无限远方延展的线条。正是由于“——”的存在,使前文依靠重复手法表露出来的依
  依不舍的情感得以延伸,给人绵长不绝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梦家.新月诗选[S].上海新月书店,1931:13.
  [2]徐志摩.诗刊放假(第11号)[S].1926-6-10.
  [3]徐志摩译.语丝(第3期)[J]. 1924-12-1.
  [4]丁三.文艺的表现技术[J].杂志(第11卷), 1943-5-10.
  (责任编辑/刘惠音)
其他文献
摘要:今何在创造了一个“九州狂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成为承载作者幻想的舞台。今何在的玄幻小说广泛吸收了现代小说、西方玄幻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台港通俗小说的写法,在通俗的故事框架中,加入了现代小说的元素,让小说在轻松中蕴含着沉重,自觉追求一种雅俗融合的写作境界。今何在的小说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有着综合吸收创造的气象。  关键词:今何在;玄幻小说;融合  中图分类号:I247.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通过对启蒙概念的深入分析,重新审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资源。他们揭示了“启蒙退化为神话”的启蒙概念自身所蕴涵逻辑结果,从而对由启蒙带来的以工具理性为主导、以人的异化为特征、以世界性灾难为必然的现代性世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这对克服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重塑价值理性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批判;重审  中图分类号:B56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中学化学教法是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化学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开设好这门课是广大教法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化学教法;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72—01    现今中学化学开展的最前沿的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是化学实验的教学,对实验中的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讨论是
期刊
摘要: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厚重而又意味绵长的著作。两位主人公合而为一的“游戏人生”,蕴藏着深厚的审美意味,也是这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深刻性。当疯癫成为一种游戏,狂欢也就是一种美了。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席勒的“游戏之美”去探寻《堂吉诃德》中潜藏的“游戏之道”,发掘作品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堂吉诃德;游戏;狂欢诗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棚改工程对于辽宁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成就显著的惠民工程。本文对棚改政策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了调研中发现的某棚改新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棚改政策;棚改工程;新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20—58—02    辽宁棚户区改造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2005年的“一号工
期刊
摘要: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领域的公共品。本文从公共品供给视角,通过比较纳什均衡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指出每个国家对于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是不足的,需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并且纳什均衡供给的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提供公共品,在建立国际货币体系上要肩负责任与义务,低收入国家可搭便车。国家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及变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和变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国
期刊
摘要: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在旅游客源市场划分当中,高校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为大学生设计合适的旅游产品,同时有效的开拓旅游消费市场,抓住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征意义重大。文章对长沙市三大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旅游消费抽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在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本身也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同步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前提。因此,和谐广西的建设需要在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在建设生态文明广西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和谐广西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35—03    上世纪80
期刊
摘 要:中国财税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与探索,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的发展历程,归纳起来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通过“放权让利”激发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几乎窒息的国民经济的活力;第二阶段:1994~1998年,这一阶段的改革突破了以往“放权让利”思想的束缚,走上了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之路,重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第三阶段:1998~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党中央确定了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盘锦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制定出适合盘锦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从实物消费向货币消费的转变;从单纯购买物品向物品和服务并重的转变;从物质享受到物质、精神双重享受的转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农民吃的精起来,服饰靓起来,住房大起来,耐用消费品多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