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缅甸劫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16日,缅甸仰光,游行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图/法新

  “所有心血都被付之一炬……离开缅甸以后,我再也不会回来了。”张安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和绝望。过去几年,这位中国商人在缅甸仰光郊区的工业区经营着三家制衣厂。在3月14日针对中资企业的打砸抢烧事件中,他的两家工厂被烧毁,一家工厂被洗劫一空。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表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晚20点,缅甸打砸事件已经造成37家中资工厂受损,3名中国员工受伤。此次被纵火和打砸的目标大多是位于仰光莱达雅镇工业区的纺织厂和制衣厂。中国驻缅甸使馆发言人14日就在缅中资企业遭打砸抢烧发表谈话时表示,中方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为缅甸创造近40万个就业机会,不法分子的行为同样损害缅甸民众的利益;中方要求缅方采取进一步有效措施,确保在缅中国企业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自2月1日发生军事政变以来,缅甸国内局势持续动荡,导致上百人失去生命。目前的缅甸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军方接管政權之后,在去年大选中胜出的民盟议员组成了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与军方成立的国家管理委员会抗衡。在遭遇袭击时,多家中资企业试图报警,但警方的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接通了也无人出警。

危险无处不在


  这像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袭击案。早在几天前,缅甸社交媒体上已经流传着要对中资企业发起袭击的传言。张安提前做好了预案,但仍没有料到事情会严重到如此地步。
  根据张安向《财经》记者的描述,14日下午2点半,一群蒙面人开着五辆摩托车经过他所在的工厂,每台车上坐着三人,身上均背着刀具。最初这群人没有停留,但在半小时后折返,并带了更多人手。他们将摩托车停在路边,走到工厂门口,将点燃的燃烧瓶扔进工厂。由于事先已经有所准备,此时张安和他的同事还可以及时对火势进行扑救。但随后袭击者开始更换策略,试图爬墙进入工厂。他们将燃烧瓶扔进保安室,趁保安逃离时冲进工厂。其间缅甸籍的管理人员试图与他们交涉,但得到的回复是他们一定要烧掉工厂,一名袭击者称:“我不喜欢中国人在缅甸。”
  进入工厂后,袭击者先对消防设备进行破坏,随后进入车间浇上汽油,再将点燃的汽油弹扔进车间。若有人试图去救火,他们便抽刀威胁。张安打了报警电话,但警方的电话无法接通。附近消防站此时也已被围攻,无人可以前来救火。张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过去几年朝夕相处的工厂被付之一炬。
  但张安没有太多时间去想自己遭受的经济损失,现在他更担心人身安全问题。在工厂被纵火和洗劫的当晚,他在朋友的公司待了一夜,忐忑不安,睡不着也不敢睡。第二天一早,他离开了工业区,住进了仰光市区的一家酒店。“这里外国人多,他们不敢来闹事。”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张安不时接到消息,被告知又有人闯入他的工厂,但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抢救剩余的设备,“让他们抢去吧”。
  3月14日晚间,缅甸军方宣布对莱达雅和瑞必达两个镇区实施军事管制。缅甸中国企业商会纺织服装分会秘书长罗穆珍对《财经》记者表示,军方接管之后,虽然在工业区偶尔能看到一些军警,但暴徒尚未被有效控制。尽管中资企业内部已经加强了对人员和物资的安保措施,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也要求军方和民盟方面加强对中国企业的保护,但威胁仍无处不在,罗穆珍说。
  张安于2016年在缅甸开设了第一家工厂。之所以选择在缅甸设厂,是因为当时的缅甸刚刚对外开放,尽管产业不够成熟,但竞争没有周边国家激烈;在考察过程中缅甸给他留下了民风淳朴的印象,且当地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彼时他在国内的工厂面临着成本越来越高且招不到人的困境,他的客户也希望将生产线搬到东南亚国家,出口到欧洲可以享受更低的税率。
  来到缅甸的前三年,张安以一年新开一家工厂的速度迅速发展。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他的工厂雇佣了大约3600人,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
  尽管在缅甸面临过工会势力强大的挑战,但张安认为只要自己遵守法律,遇到问题总能解决。他的工厂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带来的考验,但最终压垮他的是这场政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为了反抗军人政权,缅甸民间发起了公民抗命运动,海关工作人员也参与了罢工,货品进出口停摆。张安的工厂出不了货,成品堆积在仓库里,在14日被全部烧毁。
  “所有的心血都被烧成灰烬,一夜回到解放前。”张安说。他初步估计自己的损失大约为2000万美元。

对华负面舆情


  政变之后,张安感到缅甸人对中国越来越仇恨,缅甸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华不利的言论。有时缅甸员工会拿脸书上的虚假消息给张安看,那些消息荒谬得可笑,但信者仍甚众。他试图向对方解释,但也不知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14日下午,在工厂与暴徒对视的瞬间,他感到对方深深的恨意。“没有看过暴徒仇视中国人的那种眼神不会理解。”张安说。
  尽管中缅关系在官方叙事里通常被描述为胞波情谊,胞波在缅甸语里意为兄弟,但中国在缅甸的投资并不顺利。在发生此次针对中资工厂的打砸抢烧事件之前,中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面临过争议,从环境、劳工、征地问题到债务陷阱的指责,一些项目甚至被叫停。
  “原因很复杂,与缅甸的营商环境和对华负面舆情有关。”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对《财经》记者表示。
  缅甸社会的对华负面舆情与此前军政府执政的经历相关。许利平分析说,军方统治缅甸数十年,西方国家对缅甸进行了制裁,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的中国没有参与制裁,缅甸民众认为这间接帮助了军政府。在2月1日军方再次接管政权之后,缅甸民间也普遍认为中国支持军政府,要求中方停止对军政府的支持,对中方没有谴责这场军事政变表示不满。在反对政变的游行中,一些示威民众曾打出写有“如果有一名平民被杀,一个中国工厂将化为灰烬”的海报。
  “西方势力太强大了,中国在缅甸问题上很被动……夹在中间的我们成了替罪羊。”张安说。
  在政变之初,缅甸社交媒体上一度流传着中国飞机运送技术人员来缅、中国帮助缅甸建防火墙的传言。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在澄清这些传言时表示,飞机是中缅间正常货运航班,运载的是缅甸对华出口的海鲜等货物。“如果这类流言还能在缅甸有市场,只能说明其背后有别有用心的势力在操控和煽动。”他说。
  在仰光从事通讯行业的李方在缅甸工作生活了七年。在他的印象中,缅甸主流的社交媒体如脸书、推特充斥着关于中国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被后台推荐,缅甸民众首先看到的就是这类虚假信息,容易被误导。
  目前袭击者的身份尚未明确,对于袭击的动机有诸多猜测,一种说法认为幕后主使是反华势力。“反华势力在背后支持、策划,否则不可能一天同时对几十家中资企业进行打砸,包括缅北曼德勒10家。”李方对《财经》记者说。李方原本没有回国的打算,但在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国内总部要求他先回国。他买好了机票,准备暂时撤回国内远程办公,待局势稳定后再回缅甸。在李方看来,这次打砸事件属于恶意被煽动,是暴徒的短视恶行,而中企在缅甸的投资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老百姓收入,无论是哪个政府,都会欢迎和保护。
  但在亲身经历了3月14日那个绝望而黑暗的下午之后,张安去意已决。“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失望透顶,在这个国家投资没有任何意义……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张安、李方均为化名)
其他文献
城市更新五年计划完成后,广州交通及公服设施服务水平将得到提升,职住平衡和低成本住房供应将有所改善。圖/人民视觉  《财经》记者近日在采访调研中获悉,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广州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开展研究,通过数据监测、评价反馈、案例分析、成效预测等,建立多维度职住平衡指标体系,促进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目标。  职住平衡是城市规
期刊
未来学家,2021年4月8日逝世,享年92岁  近日得知,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先生于2021年4月8日在奥地利家中去世,深感震惊与痛惜。他的逝去,使得世界失去了一位洞察时代先机的未来学家,中国失去了一位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高手。他身后留下的空白将由谁来填补?成长为趋势预测大师  为奈斯比特当编辑,是一件“出乎意料”之事。  奈斯比特先生是全球知名人士,我一直是从
期刊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日)岩井茂树著  付勇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0年11月  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系列推出了日本学者岩井茂树的代表作《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其中对清朝财政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书中的重要概念,“原额主义”的提法对研究明清财政颇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财政捉襟见肘  有清一朝,法定的财政收入主要由田赋、盐课、关税和杂赋组成。其中,田赋占清廷财政
期刊
(《財经》2021年第5期“锚定扩内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至39.2万亿元人民币。但伴随经济复苏持续向好,消费正强势回归。当下,“扩内需”被普遍视作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促消费和扩投资是扩内需的“两翼”,必须共同发力。围绕稳定和扩大消费,政府工作报告从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发展健康、
期刊
抢手的口腔医生,不但要技术好、体力好,还要情商高。  北京尚品口腔负责人朱耿辉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口腔医生。他曾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口腔连锁机构均供职过,到如今经营自己的口腔诊所发现找医生才是最难的。口腔医生并不少,缺的是好医生,朱耿辉要找的是“不只技术要过硬,还得懂得如何沟通”。  来自温州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再度递交招股书,这是它第三次冲击IPO,截至发稿还没有最终结果。  口腔连锁机构难以规模化的
期刊
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本世纪中实现碳中和的共识和行动,不仅推动了能源革命,更将开启一场工业革命。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年-30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源革命体现在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彻底转向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形态的变化则将导致工业领域的革命。钢铁、化工、交通、建筑等领域将因为使用能源形式的转变,从而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
期刊
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会抱着侥幸的想法,去尝试任何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图/ 视觉中国  “父亲临终前两天,我拿着他的所有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他就诊的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打电话问北京的医生朋友,这个方案合适吗,可以用最新的靶向药?”李玉说。  这是她不懈地追问主治医生“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还有什么药”时,医生“一脸纠结”地给她写了一个处方,医院没有这个最新的肿瘤靶向药,得去市里的两家特药药店看看。  
期刊
2021年5月6日,人们在印度新德里排队等待接种新冠疫苗。根据印度的第三阶段疫苗接种计划,印度还有8.5亿-9亿人口需要接种,需要17亿-18亿支疫苗。图/法新  印度政府和民众正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高潮中苦苦挣扎,新增确诊病例屡创新高。随即印度各地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现象,死亡人数陡增,焚尸画面充斥媒体,熊熊火焰简直像地狱之火。  通过印度,全球再次见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难缠与无情,也更真切地认识到疫
期刊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话题的建言,总是会引发诸多热议。这充分表明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在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民生意识和对提升民生福利的期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既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方面事业推进的方向,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期刊
《财经》杂志联合“巨浪视线”,推出系列影像专题视频节目——光刻。通过访谈回顾摄影家们的创作与经历,再现他们镜头下的高光时刻。本期特邀主持人为世界华人摄影联盟主席王苗,对话嘉宾为著名摄影家解海龙。2017年9月10日, 解海龍一行在四川布托县哈布洛哈村(麻风病人集中生活区)进行拍摄。摄影/ 王智敏  访谈/王苗  王苗:海龙,咱俩可是老熟人了。  解海龙:是啊,今儿跟您一块聊聊天。  王苗:咱这一帮
期刊